作物杂志, 2019, 35(2): 150-155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2.023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播期对川中丘陵区油菜倒伏性状的影响

杨泽鹏1, 陈红琳1, 郭娟2, 王昌桃1, 刘定辉1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610066,四川成都

2 四川省大英县气象局,629300,四川大英

Effects of Sowing Date on Lodging Traits of Rape in the Hilly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ina

Yang Zepeng1, Chen Honglin1, Guo Juan2, Wang Changtao1, Liu Dinghui1

1 Soil and Fertilizer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engdu 610066, Sichuan, China

2 Dayi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Daying 629300, Sichuan, China

通讯作者: 刘定辉,研究员,从事油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第一联系人:

杨泽鹏,助理研究员,从事油菜栽培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 2018-11-26   修回日期: 2019-01-21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4-15

基金资助: 四川省财政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甘蓝型油菜资源创新及突破性新品种培育”.  2016ZYPZ-013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优质双低油菜绿色生产及深加工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2015NZ0089

Received: 2018-11-26   Revised: 2019-01-21   Online: 2019-04-15

摘要

油菜机械化生产中,植株倒伏是影响机械化收获的重要因素。为探讨不同播种期对川中丘陵区油菜倒伏性状的影响,以川油36和蓉油18为供试材料,分别设置9月22日、9月29日、10月6日、10月13日和10月20日5个播期处理,分析不同播期条件下油菜生育期气象因子、倒伏性状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播种期推迟,油菜生育期内的降水量、积温、日均最高气温、日均最低气温和日照时长均逐渐下降,生育期逐渐缩短,成熟期植株株高、分枝部位、根颈粗、茎秆粗降低,倒伏系数增加。油菜抗倒伏能力在9月22-29日播期处理之间最强。因此,川中丘陵区油菜的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

关键词: 油菜 ; 播期 ; 川中丘陵区 ; 倒伏性状 ; 气象因子

Abstract

Plant lodg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mechanized harvesting of rape. This experiment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dates on lodging traits of rape in the Hilly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uanyou 36 and Rongyou 18 were used as test materials. Five sowing dates were set up on September 22, September 29, October 6, October 13 and October 20. The change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lodging characters in rape growth period under different sowing date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delay of sowing date, the precipitation,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and sunshine duration decreased gradually leading to the shortened growth period of different rape varieties. The plant height, branch height, root neck diameter, stem diameter decreased and lodging coefficient increased. The lodging resistance of rape was the strongest at the sowing date between September 22 and 29.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the suitable sowing date of rape in the Hilly Central Sichuan Basin was late September.

Keywords: Rape ; Sowing date ; Hilly Central Sichuan Basin ; Lodging traits ; Climate factors

PDF (514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杨泽鹏, 陈红琳, 郭娟, 王昌桃, 刘定辉. 播期对川中丘陵区油菜倒伏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5(2): 150-155 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2.023

Yang Zepeng, Chen Honglin, Guo Juan, Wang Changtao, Liu Dinghui. Effects of Sowing Date on Lodging Traits of Rape in the Hilly Central Sichuan Basin, China[J]. Crops, 2019, 35(2): 150-155 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2.023

油菜是我国重要油料作物,也是食用油的主要来源,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7.4×106hm2,提供了国产食用植物油的60%左右[1]。随着现代农业栽培模式的转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机械化收获成为发展油菜生产的必然选择。2015年我国机械化收获的油菜仅为14.37%,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100%的机收率相比有较大差距[2]。倒伏是植株由于自身或环境因素引起的,油菜倒伏增加了机械化收获难度和收获损失率,是制约油菜机械化收获水平的重要因素[3]。同时,倒伏会引起油菜产量和菜子品质降低,增加油菜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益[4]。前人对油菜倒伏开展了较多研究,有学者认为株高、分枝部位、茎秆粗、根颈粗等植株性状与油菜的抗倒伏能力有关[3],同时为了更全面反映油菜的抗倒伏性,多采用两个以上的性状进行综合评价,如株高×鲜重/茎秆抗折力计算得出的倒伏系数[3,5]

播期是决定油菜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适宜的播期对有效利用光、温、水等资源,改善植株生长发育进程具有重要作用[6,7]。在实际生产中,前茬作物收获时间和季节性降水等因素影响油菜适时播种,导致植株长势较弱产生倒伏而影响收获,但目前对油菜倒伏的研究多集中于肥水管理[4]、种植密度[8,9]和化学调控[10]上,播期对油菜倒伏性状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川中丘陵区是长江流域冬油菜主要种植区之一,据统计,2010年该区域油菜种植面积近5.0×105hm2,总产量超过1.0×106t,居中国油菜主产区第三位[11]。本研究以四川甘蓝型双低冬油菜主推品种“川油36”和“蓉油18”为供试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播种时期,研究播期对油菜倒伏性状的影响,为川中丘陵区冬油菜机械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16年9月-2017年5月在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河边镇星花村进行。试验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海拔420m,年平均降水量930mm,年均气温18℃。大田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肥力均匀。试验田播前耕层土壤(0~20cm)基础肥力状况为:有机质含量12.4g/kg,全氮1.2g/kg,碱解氮37.6mg/kg,速效磷6.6mg/kg,速效钾97.8mg/kg,pH 7.2。

1.2 试验设计

试验供试材料为四川省冬油菜机械化生产的主推品种“川油36”和“蓉油18”,分别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提供。试验采用分期播种方法,设置9月22日、9月29日、10月6日、10月13日和10月20日5个播期处理,小区面积为2.5m×4.0m,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种植密度为16.0×104株/hm2,植株行距和株距均为25cm。播种时基施纯N 180.0kg/hm2、P2O5 90.0kg/hm2、K2O 75.0kg/hm2、B 3.0kg/hm2,肥料品种分别为尿素(含N 460g/kg)、过磷酸钙(含P2O5 120g/kg)、氯化钾(含K2O 600g/kg)、速滋硼(含B 200g/kg),所有肥料均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其他管理措施均与当地大田生产保持一致。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 倒伏相关农艺性状的测定 成熟期每小区连续取样10株。将整个植株带根挖出,测定株高、分枝部位、根颈粗和茎秆粗等指标。株高以子叶节至植株顶端的高度表示;分枝部位为一次有效分枝的起点高度;根颈粗为游标卡尺测定的子叶节下1cm粗度;茎秆粗为主茎节间伸长区最粗位置的直径。

1.3.2 倒伏系数的测定 将植株主茎除去缩茎段后平均分成4段(标记为第1、2、3、4段,以离地面最近一段为第1段,依次向上,接近分枝一段为第4段)。采用YYD-1茎秆强度测定仪分别测定4段中间部位抗折力。倒伏系数(cm·g/g)=鲜重(g)×高度(cm)/抗折力(g),鲜重与高度分别为测定茎段到植株顶部对应的鲜重和高度,抗折力为该段中间抗折力[9]

1.3.3 气象资料 试验期间逐日的降水量(mm)、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日均气温(℃)和日照时数(h)数据均由大英县气象局提供。总积温为油菜生育期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处理试验数据,SPSS 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LSD(最小显著差法)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皮尔森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油菜生育期间光、温、水等的变化

随着油菜播种期的推迟,不同油菜品种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期明显缩短(表1)。10月20日播期处理,川油36和蓉油18的生育期均较9月22日播期处理缩短23d,相当于播期每推迟1d,生育期缩短0.8d。同时,油菜生育期内的光、温、水等气象因子整体均呈逐渐下降趋势。

表1   不同播期油菜生育期内的光、温、水变化

Table 1  Conditions such as light, temperature and water of rape growth period under different sowing dates

品种
Cultivar
播期
(月-日)
Sowing date
(Month-Day)
生育期
(d)
Growth
period
总降水量
(mm)
Total
rainfall
总积温(℃)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日平均最高
气温(℃)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日平均最低
气温(℃)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日累计温差(℃)
Daily cumulativ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日照时长(h)
Sunshine
duration
川油36 Chuanyou369-22224301.53 036.517.810.71 583.9430.5
9-29217287.42 883.717.510.41 533.5421.7
10-06210288.62 711.417.010.11 460.3382.7
10-13207279.72 660.317.19.91 465.2394.7
10-20201273.52 552.217.09.71 451.7386.0
蓉油18 Rongyou189-22222298.52 991.917.710.61 567.1425.8
9-29215285.62 839.117.410.31 516.7421.7
10-06209287.42 688.817.010.01 450.4378.0
10-13205279.32 628.217.19.91 472.6391.3
10-20199273.12 520.116.99.71 439.4382.6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2 播期对油菜植株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2个油菜品种的株高、分枝部位、根颈粗及茎秆粗等性状指标整体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在9月22日至10月13日4个播期处理间虽有波动,但差异不显著(图1)。而10月20日播期处理的株高、分枝部位、根颈粗及茎秆粗与9月22日播期处理相比,川油36分别显著下降了8.5%、23.0%、18.8%和10.9%(P<0.05);蓉油18分别下降了3.8%、7.9%、10.8%和12.4%,分枝部位、根颈粗及茎秆粗的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

图1

图1   播期对油菜植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同一品种不同播期处理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Fig.1   Effects of sowing time on agronomic character of rape plants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 level in the same variety between different sowing date treatments


2.3 播期对油菜倒伏系数的影响

倒伏系数是评价植株抗倒伏能力的重要指标,倒伏系数越小,植株抗倒伏能力越强[3,9]。研究结果表明,5个播期处理的倒伏系数均表现为川油36>蓉油18。随播期的推迟,2个油菜品种成熟期植株不同部位鲜重、距顶端高度和茎秆抗折力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倒伏系数均呈上升趋势(表2)。10月20日播期处理,川油36和蓉油18的倒伏系数较9月22日播期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49.94%和68.32%(P<0.05)。在构成倒伏系数的3个要素中,茎秆抗折力下降幅度最大,10月20日播期处理的川油36和蓉油18的主茎4段平均抗折力较9月22日播期处理显著下降了46.13%和56.77%(P<0.05),而2个品种不同部位距顶端高度降幅为3.76%~5.43%,鲜重降幅为14.42%~24.74%。成熟期油菜的抗倒伏能力随播期推迟逐渐减弱,2个品种抗倒伏能力在9月22日-9月29日播期处理均较强,10月20日播期处理油菜抗倒伏能力最弱。

表2   播期对油菜倒伏系数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sowing date on lodging coefficient of rape

播期(月-日)
Sowing date
(Month-Day)
川油36 Chuanyou 36蓉油18 Rongyou 18
No.1No.2No.3No.4均值AverageNo.1No.2No.3No.4均值Average
距顶端高度9-22195.1a174.3a153.4a132.6a163.9a181.3a163.8a146.3a128.8a155.1a
Distance from plant top9-29195.5a174.3a153.0a131.7a163.6a183.2a164.3a145.9a127.6a155.3a
10-06195.9a174.1a152.6a130.9a163.4a177.9a162.7a142.3a125.9a152.2a
10-13194.4a172.9a152.1a132.9a163.1a176.6a164.2a145.4a126.7a153.2a
10-20178.1b162.7b147.3b131.8a155.0b174.3a157.6b140.9a124.3a149.3a
鲜重Fresh weight9-22130.3a114.2a104.8a97.5a111.7a120.2a100.5a90.77a81.24a98.20a
9-29130.9a112.0a100.3a91.0ab108.6a120.1a105.5a92.03a78.78a99.11a
10-06120.6a100.8a87.9b78.4b96.9b108.6b91.03b79.53b71.86b87.75a
10-13115.1a98.0a85.7b74.4b93.3b95.49c83.43b75.79b70.61b81.33b
10-20108.9b97.4a93.1b82.9b95.6b91.78c77.17b66.95c59.70c73.90b
抗折力9-2211.77a9.09a7.85a6.42a8.78a12.60a10.11a8.74a7.22a9.67a
Breaking-resistant strength9-2910.90a8.24b7.14a5.33ab7.90ab11.83a10.77a9.07a6.53a9.55a
10-068.26ab6.45b5.75b4.09b6.14b9.42b7.41b6.25b5.20b7.07b
10-137.72b6.27b5.11b3.87b5.74b7.21b6.99b5.83b5.29b6.33b
10-205.96c4.91c4.31c3.72b4.73c5.67c4.49c3.43c3.13c4.18c
倒伏系数9-222.16c2.19c2.05c2.01c2.10c1.73c1.61c1.48c1.45b1.58c
Lodging coefficient9-292.35b2.37b2.15c2.25c2.28c1.86c1.63c1.52c1.54b1.62c
10-062.86ab2.72b2.33b2.51b2.61b2.05b1.96b1.81b1.74b1.90b
10-132.90ab2.70b2.55b2.55b2.68b2.34b2.00b1.89b1.69b1.97b
10-203.25a3.23a3.18a2.94a3.15a2.82a2.71a2.75a2.37a2.66a

Note: No.1, No.2, No.3, and No.4 indicate the first, second, third and fourth part from bottom to the top when averaged the main stem; Values within a column followed by different letter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at P=0.05

注:No.1、No.2、No.3和No.4分别表示除去缩茎段后,将主茎分为4段,从地面往上第1、2、3、4段;表中同一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达0.05显著水平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4 植株性状和生育期内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气象因子中,仅生育期降水量、总积温与2个油菜品种的株高、根颈粗、茎秆粗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与川油36的根颈粗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83和0.652,其余气象因子仅与蓉油18的株高、川油36的根颈粗呈显著相关关系(表3)。说明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播期处理生育期内影响植株发育的气象因子主要为降水量和总积温,且对植株株高、根颈粗和茎秆粗的影响最明显。

表3   油菜植株性状与生育期气象因子的关系

Table 3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rape and climate factors

农艺性状
Agronomic character
品种
Cultivar
降水量
Total
rainfall
总积温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日均最高气温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日均最低气温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日累计温差
Temperature difference
总日照时长Sunshine
duration
株高Plant height川油36 Chuanyou 360.547*0.527*0.3460.5100.365-0.345
蓉油18 Rongyou 180.518*0.618*0.569*0.623*0.578*-0.593*
分枝部位Branch height川油36 Chuanyou 360.5000.4560.2700.4690.284-0.284
蓉油18 Rongyou 180.4310.2560.0060.3000.044-0.031
根颈粗Root neck diameter川油36 Chuanyou 360.683**0.652**0.565*0.639*0.570*-0.531*
蓉油18 Rongyou 180.528*0.571*0.2680.3770.273-0.309
茎秆粗Stem diameter川油36 Chuanyou 360.620*0.604*0.4420.4600.469-0.379
蓉油18 Rongyou 180.665*0.621*0.3160.4740.331-0.332

Note: * and ** indicat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0.05 and 0.01 probability level, respectively, the same below

注:*、**分别表示在0.05和0.01水平显著相关,下同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5 油菜植株性状和倒伏系数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个油菜品种的倒伏系数与油菜株高、分枝部位、根颈粗、茎秆粗、茎秆抗折力等性状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距顶端高度、鲜重无显著相关关系(表4)。其中,川油36和蓉油18的倒伏系数与油菜茎秆抗折力、根颈粗、茎秆粗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73,-0.639,-0.760和-0.757,-0.685、-0.699。因此,各植株性状指标中对成熟期油菜倒伏系数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茎秆抗折力>茎秆粗>根颈粗>分枝部位>株高>鲜重>距顶端高度。

表4   不同播期油菜植株性状和倒伏系数间的相关关系

Table 4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lodging coefficients of rape under different sowing dates

品种
Cultivar
指标
Indicator
鲜重
Fresh
weight
茎秆抗折力
Stem breaking-
resistantstrength
倒伏系数
Lodging coefficient
株高
Plant
height
分枝部位
Branch
height
根颈粗
Root neck
diameter
茎秆粗
Stem
diameter
川油36 Chuanyou 36距顶端高度Distance from plant top0.721**0.361-0.219-0.729*-0.377-0.445-0.421
鲜重Fresh weight0.412-0.388-0.461-0.280-0.332-0.409
茎秆抗折力Stem breaking-resistant strength-0.773**-0.624*-0.494-0.675**-0.756**
倒伏系数Lodging coefficient-0.536*-0.588*-0.639**-0.760**
株高Plant height-0.845**-0.715**-0.770**
分枝部位Branch height-0.723**-0.726**
根颈粗Root neck diameter-0.879**
蓉油18 Rongyou 18距顶端高度Distance from plant top0.831**0.631*-0.251-0.662*-0.429-0.605*-0.624*
鲜重Fresh weight0.586*-0.433-0.504-0.296-0.556*-0.480
茎秆抗折力Stem breaking-resistant strength-0.757**-0.408-0.478-0.880**-0.875**
倒伏系数Lodging coefficient-0.537*-0.576*-0.685**-0.699**
株高Plant height-0.237-0.511*-0.602*
分枝部位Branch height-0.398-0.535*
根颈粗Root neck diameter-0.918*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3 讨论

3.1 播期对作物生育期内光、温、水利用的影响

适宜的播期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光、温生态条件的充分利用[6,12-13]。Wang等[6]的播期研究结果表明,播期推迟天数与生育期长短呈负相关关系,播期每推迟1周,武汉、石门、南京等地的油菜生育期分别减少6.7、5.7和3.0d。朱大伟等[14]对水稻品种“南粳9108”的研究表明,播期推迟导致生长季总积温下降,水稻对温、光、水资源的利用率也明显降低。宋丰萍等[13]在研究春播油菜光温因子与农艺性状相关性中发现,光温因子与油菜分枝、开花等因素显著相关。本研究通过对川油36和蓉油18的播期试验亦表明,播期推迟导致油菜生育期明显减短,播种期每推迟1d,油菜生育期缩短0.8d。因此,播期导致油菜对光、温、水等条件利用的改变,是影响油菜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原因。

3.2 播期对油菜倒伏相关农艺性状及倒伏系数的影响

较强的抗倒伏能力是作物高产、稳产的保证。前人研究表明作物株型、根系形态、茎秆结构等与其抗倒伏能力密切相关,借助株高、分枝部位、根颈粗、茎秆粗等容易观察又能准确测量的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植株发生倒伏的可能性[5,15-16]。刘志强[17]在研究播期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中发现,中双10号和华杂9号的株高、分枝部位随播期推迟逐渐下降。韩梅[8]的研究亦表明,播期推迟导致中双220株高、茎粗等性状显著下降。这和本试验条件下播期推迟导致油菜株高、分枝部位、根颈粗和茎秆粗均降低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是由于播期推迟导致降水量和总积温减少,植株对光、温、水条件的利用降低,干物质积累较少,显著影响了植株株高、根颈粗和茎秆粗的发育。

本研究同时选用了倒伏系数作为评价植株抗倒伏性的指标。倒伏系数由株高、鲜重和茎秆抗折力3个要素计算得出,不依赖于气候条件及倒伏是否发生,具有可操作性和重复性,这在前人[3,9,15]的诸多研究中得到证实。本试验条件下,随播期的推迟,不同品种的茎秆抗折力下降幅度均较大,9月22日和9月29日播期处理,成熟期油菜倒伏系数较小,而其余播期处理油菜的倒伏系数显著升高,表明播期推迟降低了成熟期油菜的抗倒伏能力。

3.3 不同播期处理油菜农艺性状和倒伏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

强大的根颈和茎秆是油菜植株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基础,同时对植株地上部起着良好的支撑作用[5,18]。刘唐兴等[19]对不同抗倒性油菜品种的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油菜抗倒性首先要提高主茎的抗折强度,其次发达的根系是防止油菜发生倒伏的重要性状。本研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油菜茎秆抗折力、茎秆粗与根颈粗和倒伏系数呈显著相关关系,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一致,播期推迟导致油菜植株茎秆抗折力较正常播期显著下降,因此后期更容易受风、雨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倒伏。本试验研究结果还表明,株高和分枝部位高与倒伏系数呈显著负相关,这与一般研究中株高、分枝部位越高,植株越容易发生倒伏的结论不一致[3,16],而程富丽等[20]和师恭曜[21]对玉米和油菜的相关研究出现株高、分枝部位和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不相关的结论,这可能与株高和分枝部位受生育期缩短和气候条件差异对植株生长发育的综合影响有关,本研究中各植株性状指标中对成熟期油菜倒伏系数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茎秆抗折力>茎秆粗>根颈粗>分枝部位>株高>鲜重>距顶端高度。因此,不能简单地以株高和分枝部位来判断油菜的抗倒伏能力,而应结合根颈粗、茎秆粗、茎秆特性等指标综合评价。

综上所述,播期推迟导致油菜抗倒伏能力下降主要是由于播期推迟,油菜生育期内各气象因子尤其降水量和总积温下降,植株生育期缩短,株高、分枝高、根颈粗、茎秆粗、茎秆抗折力等性状指标均下降,且与倒伏系数极显著相关的茎秆抗折力、根颈粗、茎秆粗降幅最大,进而导致倒伏系数增加。因此,受气候条件影响导致播期推迟情况下,如何改善油菜的根颈粗和茎秆粗等性状,提高油菜茎秆抗折力以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试验条件下油菜抗倒伏能力在9月22日-9月29日播期处理最强,10月20日播期处理最弱。因此,川中丘陵区油菜品种的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作者已声明无竞争性利益关系。

参考文献

鲁剑巍 .

中国油菜生产的高产高效氮素管理

中国农业科学, 2016,49(18):3504-3505.

URL     [本文引用: 1]

氮素是作物生长最重要的必需营养元素之一,氮肥的合理施用能促进作物生长并提高产量,但过量施氮或不适时的偏施则会抑制作物生长并对生态环境产生威胁。

刘成, 黄杰, 冷博峰 , .

我国油菜产业现状、发展困境及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22(12):203-210.

[本文引用: 1]

马霓, 李玲, 徐军 , .

甘蓝型油菜抗倒伏性及农艺性状研究

作物杂志, 2017(6):36-41.

DOI:10.3969/j.issn.1001-7283.2010.06.008      URL     [本文引用: 6]

以5个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密度下根系及茎秆生物学特性、株型结构、农艺性状及这些性状与抗倒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下中双9号抗倒伏性强;密度与抗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944),与倒伏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2).茎秆拉力、根颈粗、根鲜(干)重、茎秆鲜(干)重、重心高度/株高、抗折力、茎壁厚、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与抗倒伏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茎秆拉力、根茎粗、根鲜(干)重、茎秆鲜(干)重、抗折力、一次分枝长度、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单株产量等与倒伏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应将根颈粗、茎秆鲜(干)重、抗折力、重心高度/株高、分枝部位、抗倒伏指数等作为评价油菜品种抗倒伏性的主要指标.

蒯婕, 左青松, 陈爱武 , .

不同栽培模式对油菜产量和倒伏相关性状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7,43(6):875-884.

DOI:10.3724/SP.J.1006.2017.00875      URL     [本文引用: 2]

为建立与油菜相匹配的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方式,设置3种栽培模式即常规栽培(FP)、超高产栽培(SP)和高产高效栽培(HH),于2013—2014年在湖北枝江单季稻区用中熟油菜品种华双5号,武穴双季稻区用早熟品种华早291选择不同肥力田块(高肥力、低肥力)进行试验,测定3种栽培模式下油菜生物量和生育期间的光能资源利用率、产量、田间倒伏等指标。结果表明,与FP相比,在高、低肥力下,SH和HH均提高了各时期的光能截获率和光能利用效率,HH模式薹肥施用比例高,在后期光能截获率下降速率最低,仍保持较高的光合面积,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SH模式和HH模式下,收获指数和产量均显著高于FP模式,且以SH模式最高。株高、根冠比和抗折力均表现为SHHHFP;倒伏指数与倒伏角度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在不同地力条件下均表现为SHFPHH。综上,HH模式的籽粒产量虽略低于SH模式,但不显著,而后期倒伏显著降低。与SH模式相比,HH模式通过增加种植密度,减少氮肥投入和施肥次数,起到了"以密抗倒、以密省肥"的效果,机械收获效率显著提高,可实现高产高效栽培。

黄文辉, 王会, 梅德圣 .

农作物抗倒性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17(4):13-19.

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18.04.003      URL     [本文引用: 3]

由于品种选用不当、过量施肥、种植密度增大和外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倒伏已经成为农作物生产中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对水稻、玉米、小麦、大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中已有的抗倒性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分析了影响作物倒伏的主要内在和外在因素,并综述了当前在抗倒性相关性状遗传规律、QTL定位、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指出了抗倒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Wang S, Wang E, Wang F , et al.

Phe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grain yield of canola as affected by sowing date and climate vari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of China

Crop and Pasture Science, 2012,63(5):478-488.

DOI:10.1071/CP11332      URL     [本文引用: 3]

Canola is a major oil crop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of China, and its yield and oil content vary significantly from year to year due to changes in sowing time and inter-annual climate variability.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no studies to quantify the impacts of sowing tim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Experimental data to analyse the response of canola growth to sowing date are limited to a few seasons; however, combining these data with modelling provides an efficient means to study the impact of sowing date and historical climate variation. The APSIM-Canola model was calibrated and tested using data from three field experimental site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hese experiments included different cultivars and sowing dates, and recorded major phenological stages, biomass, and grain yield. After calibration of the phenological parameters and maximum harvest index, the model was able to simulate the onset of phenological stages with different sowing dates, and to explain 75% of the variation in biomass and yield caused by late sowings. However, the model overestimated canola yield under late sowing dat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canola yield declined linearly with late sowing time, mainly due to shortened vegetative growth stages, and varied significantly due to inter-annual climate variability. The yield potential at the study region is 65365t/ha, on average. However, this potential cannot be achieved in the rice–canola double-cropping system due to later sowing time after rice harvest in mid–later October. Transplanting canola may still be an effective measure against the constraint of season length to achieving higher yields of both rice and canola.

任永峰, 梅丽, 杨亚东 , .

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26(5): 643, 656.

DOI:10.13930/j.cnki.cjea.170852      URL     [本文引用: 1]

藜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适应性,近年来在内蒙古地区进行了引种种植,且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降雨少、蒸发量大、气候条件复杂,限制了藜麦的引种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了深入探讨播种时间对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和藜麦适宜播期对地区气候条件的响应,于2014—2015年在阴山北麓区进行藜麦播期研究的基础上,于2016年设置10个播期处理S1—S10(早播:S1—S3,4月18—28日;常规:S4—S7,5月3—18日;晚播:S8—S10,5月23日—6月2日),调查不同播期下藜麦的生长、生理及产量。结果表明:1)该地区藜麦成熟所需生长季≥10℃积温为2 112~2 214℃,灌浆至成熟期积温≥344.2℃,藜麦大田生育期为114~150 d,S10处理(6月2日播种)没有满足该条件籽粒不能正常成熟;2)早播处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均长于常规和晚播处理,分别多出7.8~14.4 d和9.0~17.8 d;3)处理S1—S5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较高,其中S2(4月23日)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均最高,与常规处理和晚播处理间均呈极显著差异;4)藜麦开花期存在光合午休现象,处理S2(4月23日)光合性能表现较强,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5)各处理中单株籽粒重和产量均为S2(4月23日)处理最高,与常规和晚播处理间呈极显著差异,S2处理产量比产量最低的S9(5月28日)处理高2.87倍;6)通过对不同播期间降雨和积温气象因子分析发现,积温是影响阴山北麓藜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气象因子,积温主要通过调节灌浆至成熟期小穗数和单穗重来影响产量。因此,早播有利于藜麦前期干物质量和叶面积形成,增加灌浆期—成熟期积温,促进籽粒养分积累,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经济系数,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本试验表明阴山北麓区藜麦种植的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5月上旬,应合理安排播期,重视积温对藜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尤其应重视生育后期低温的制约,是保证藜麦大面积推广的重要措施。

韩梅 .

播期、密度对直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重庆:西南大学, 2016.

URL     [本文引用: 2]

油菜是我国最主要和最具优势的油料作物,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对保障我国油料安全意义重大。油菜直播种植方式节本、省工、高效、适宜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国内外关于直播油菜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的研究较多,重庆市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试验以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绵杂95-97A×杂2013恢和常规种中双2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和不同密度对油菜生育进程、株高、主茎总叶数、绿叶数、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经济性状、成熟期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揭示播期和密度与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关系,探索重庆市直播油菜的适宜播期和密度范围,为本地油菜轻简化、机械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播期推迟,油菜的出苗时间增加,苗期和蕾薹期缩短,全生育期缩短。10月14日播种与9月30日播种相比,两个品种油菜全生育期均缩短14d左右。早播条件下全生育期有随密度增加而缩短的趋势,晚播条件下密度对生育期几乎无影响。2.推迟播期和提高种植密度均会使油菜个体生长发育减弱。随播期的推迟、密度增大,株高、主茎总叶数和绿叶数、单株干物质积累、根冠比均呈现下降趋势。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由于个体生长势不同,播期和密度引起的个体发育差异也有所不同。绵杂95-97A×杂2013恢苗期株高受密度影响较大,蕾薹期和成熟期无显著性影响;中双220在苗期、蕾薹期和成熟期株高均有随密度增大而降低的趋势。密度对主茎总叶数和绿叶数的影响大于播期,随密度增大主茎总叶数和绿叶数减少,且播期越早各密度间的差异越大。单株干物质积累和根冠比总体表现为随播期推迟、密度增加而下降,但中双220蕾薹期根冠比有随播期推迟而增大的趋势。3.播期和密度对油菜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因品种而异。绵杂95-97A×杂2013恢苗期和蕾薹期叶绿素含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盛花期各播期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中双220苗期和蕾薹期叶绿素含量随播期推迟先升高后降低,盛花期随播期推迟叶绿素含量升高。随着密度的增加两个品种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且苗期和蕾薹期各密度处理间差异较花期更大。4.播期和密度对油菜盛花期光合特性的影响不大。不同处理间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无显著性差异。绵杂95-97A×杂2013恢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随播期推迟而增大,中双220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随播期推迟而减小。5.播期和密度对油菜茎粗、有效分枝数、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无显著性影响;一次有效分枝高度随播期的推迟、密度增加而升高。绵杂95-97A×杂2013恢不同播期和密度处理单株有效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无显著性差异;中双220总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分枝角果数、每角粒数随播期推迟显著降低。6.播期和密度对单株产量无显著性影响,但小区产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绵杂95-97A×杂2013恢小区产量随密度增大而降低,中双220小区产量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应根据不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栽培措施,绵杂95-97A×杂2013恢适宜低密度早播,中双220适宜早播,密度可适当增加,若播期较迟,提高种植密度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7.播期和密度对油菜籽粒品质的影响不显著。油菜品质主要受品种特性的影响,栽培措施对油菜品质影响不大。主序籽粒的含油量较分枝籽粒高1%~2%,增加密度能够显著提高油菜群体主序占总分枝数的比例,从而提高油菜群体含油量。

李小勇, 周敏, 王涛 , .

种植密度对油菜机械收获关键性状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8,44(2):278-287.

[本文引用: 4]

杨阳, 蒯婕, 吴莲蓉 , .

多效唑处理对直播油菜机械收获相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5,41(6):938-945.

DOI:10.3724/SP.J.1006.2015.0093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p>以阳光2009与沣油520为材料,于封行期及蕾薹初期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测定倒伏、角果抗裂性及产量相关指标,研究多效唑对油菜产量和机械收获相关性状的影响,为高产及机械收获条件下油菜的多效唑调控提供技术支撑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多效唑处理均显著提高2个油菜品种的抗倒性、抗裂角性及产量,蕾薹初期喷施300 mg L<sup>&ndash;1</sup>多效唑后油菜抗倒与抗裂角指数增量大,封行期喷施150 mg L<sup>&ndash;1</sup>多效唑则后产量的增量大。多效唑处理降低每角果粒数,但增加油菜品种的单株角果数及千粒重,故而增加产量;且可通过增加油菜根颈粗、鲜重根冠比及抗折力降低株高和倒伏指数,提高油菜抗根倒与抗茎倒能力;通过增加角果含水量、延缓角果成熟度、增加角果皮干重提高油菜角果抗裂性。本研究认为封行期喷施150 mg L<sup>&ndash;1</sup>的多效唑是最佳喷施时期与喷施浓度,既可显著增强易倒伏而减产油菜田块的抗倒与抗裂角能力,最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又可满足油菜机械化生产模式所需的高产、抗倒及抗裂角要求。</p>

黄亿, 李廷轩, 张锡洲 , .

基于“3414”试验的川中丘陵区油菜施肥指标体系构建

中国农业科学, 2013,46(10):2058-2066.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3.10.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目的】旨在建立土壤养分丰缺及施肥指标,为当前生产条件下川中丘陵区油菜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汇总了川中丘陵区2005&mdash;2009年61个县(市、区)油菜&ldquo;3414&rdquo;田间试验数据,采用养分丰缺指标法,以油菜的相对产量为标准将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划分为5个等级;确定肥料推荐用量时,氮肥采用&ldquo;区域总量控制&rdquo;的方法计算区域内的平均适宜施氮量,磷、钾肥量则由肥料最佳用量与速效养分含量的关系拟合得出。【结果】(1)川中丘陵区油菜地的氮肥平均适宜施氮量为(170&plusmn;50)kg&bull;hm-2,低肥力土壤氮肥用量上限为250 kg&bull;hm-2。(2)当油菜地土壤有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处于低等级(AP&lt;5 mg&bull;kg-1;AK&lt;30 mg&bull;kg-1)时,磷(P2O5)、钾肥(K2O)用量分别为100&mdash;120 kg&bull;hm-2、90&mdash;110 kg&bull;hm-2;较低等级(AP,5&mdash;15 mg&bull;kg-1;AK,30&mdash;60 mg&bull;kg-1)时,磷、钾肥用量分别为70&mdash;100 kg&bull;hm-2、70&mdash;90 kg&bull;hm-2;中等级(AP,15&mdash;25 mg&bull;kg-1;AK,60&mdash;120 mg&bull;kg-1)时,磷、钾肥用量分别为50&mdash;70 kg&bull;hm-2、50&mdash;70 kg&bull;hm-2;较高等级(AP,25&mdash;45 mg&bull;kg-1;AK,120&mdash;240 mg&bull;kg-1)时,磷、钾肥用量分别为30&mdash;50 kg&bull;hm-2、30&mdash;50 kg&bull;hm-2;高等级(AP,&gt;45 mg&bull;kg-1;AK,&gt;240 mg&bull;kg-1)时,磷、钾肥用量分别为&lt;30 kg&bull;hm-2、&lt;30 kg&bull;hm-2。【结论】当前测土配方施肥条件下,川中丘陵区油菜养分管理过程中呈现出减施氮、磷肥(特别是氮肥),增施钾肥的特点。

吴永成, 徐亚丽, 彭海浪 , .

播期及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2):534-538.

DOI:10.16213/j.cnki.scjas.2015.02.016      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于2010-2011年在四川雅安(盆周山区)、射洪(川中丘陵区)和邛崃(成都平原区)3个不同试验地点,研究了播种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油菜不同试验地点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播期是影响直播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和产量的主要因素;种植密度则是影响直播油菜分枝部位的主要因素。株高、分枝部位和一次分枝数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或减少;株高和一次分枝数则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和油产量都随播期推迟而呈降低趋势,但油菜产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并无显著差异。播期、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籽粒含油量、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基于上述结果,对于四川盆地不同生态区的直播油菜,在目前收获机械难以进入的深丘山区稻油两熟制农田,可适期早播(9月下旬),种植密度以每公顷15~30万株为宜;在四川省有条件发展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浅丘平坝区,适宜播期(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范围内,随播期推迟适当加大种植密度(每公顷30~60万株),通过构建小个体大群体结构,从而实现油菜生产的轻简高效。

宋丰萍, 蒙祖庆, 窦胜玮 , .

春播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光温因子与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23(8):987-993.

DOI:10.13930/j.cnki.cjea.1502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西藏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匮乏。为探讨西藏春播条件下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的温光特性, 提高其在高原春播区的利用价值, 以18个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 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春播条件下光温因子与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 春播区光温因子与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的产量及农艺性状均有显著典型相关关系, 不同生育时期起主导作用的光温因子不同: 营养生长期光温因子与分枝性状典型相关, 影响分枝数的主要光温因子是营养生长期的积温; 蕾花期光温因子与主茎、分枝性状典型相关, 影响主花序和主茎生长的主要光温因子是蕾花期累计日极端温差和总日照时数; 角果成熟期光温因子与主茎、分枝、产量性状显著相关, 影响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的主要光温因子是角果成熟期累计日极端温差; 角果期较长日照总时数可降低有效分枝高度, 促进主花序伸长及单株产量的提高。西藏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的引种及新品种选育中, 在早熟和“双低”特性的基础上应重点选育适应光照充足, 能够忍耐极端温差的品种。农艺性状的选择应注重主花序长、二次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等具有较大潜力的品种。

朱大伟, 郭保卫, 张洪程 , .

播期对优质米“南粳9108”生长特性及积温光照利用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4,33(11):3010-30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div style="line-height: 150%">研究稻麦两熟制条件下江苏两个生态区不同播种期对粳型优质食味稻米&ldquo;南粳9108&rdquo;生长特性、温光利用的影响,为其适宜播期的区划布局提供依据。在苏中里下河稻区兴化(33&deg;05&prime; N)、苏北淮北稻区东海(34&deg;34&prime; N)以迟熟中粳优质软米&ldquo;南粳9108&rdquo;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播期,比较研究播期对机插&ldquo;南粳9108&rdquo;生长特性及温光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的推迟,&ldquo;南粳9108&rdquo;的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相应推迟,全生育期明显缩短,产量降低。总体表现为播种期每推迟1 d,生育期缩短0.5 d,产量降低59.6 kg&middot;hm<sup>-2</sup>;随纬度的升高,同一播期处理的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相应延迟,全生育期延长,积温、总日照时数减少,同一播期东海较之兴化生育期平均延长13.4 d,产量平均降低289.7 kg&middot;hm<sup>-2</sup>,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播期处理的各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随播期的推迟显著或极显著减少,其差异主要是拔节后积温与光照时数的减少,尤其以抽穗至成熟期的差异最为明显。生态区和播种期都对&ldquo;南粳9108&rdquo;产量、生育期、温光资源均有较大影响。据此,苏中里下河稻区种植&ldquo;南粳9108&rdquo; ,5月21日&mdash;6月5日播种利于高产,苏北淮北稻区5月21&mdash;26日较适宜,若以油菜、大麦等为前茬作物,适当提早播种期利于高产。</div><div style="line-height: 150%">&nbsp;</div>

梁海燕, 李海, 林凤仙 , .

不同糜子品种抗倒伏性田间鉴定及抗倒评价指标的筛选分析

作物杂志, 2017(4):37-41.

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18.04.007      URL     [本文引用: 2]

对45个糜子育成品种抗倒性进行了田间鉴定,选取其中7份不同倒伏级别的糜子品种统计分析植株农艺、力学性状与田间倒伏级别的关系。结果表明:45个糜子品种中有宁糜13号、陇糜7号、陇糜8号、雁黍8号等7个品种倒伏级别为0级,抗倒伏性较好。对7份不同倒伏级别糜子品种研究表明,倒伏系数与田间倒伏级别相关系数最大,达到极显著水平;植株机械强度、根重、株高是倒伏系数的较大影响因素,其中机械强度的影响最大,根重次之。

陈新军, 戚存扣, 浦惠明 , .

甘蓝型油菜抗倒性评价及抗倒性与株型结构的关系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29(1):54-57.

DOI:10.3321/j.issn:1007-9084.2007.01.01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以一批抗倒伏和易倒伏的甘蓝型油菜进行田间试验,研究甘蓝型油菜抗倒性评价指标及抗倒性与株型结构关系。结果表明,成熟期田间测定抗拉力可反映出品种的抗根倒能力,成熟期根重及根颈粗与品种的抗根倒能力也有密切关系。成熟期室内测定的茎秆抗折力矩可反映出品种抗茎倒能力,茎重,尤其是茎干重/茎秆长也能反映品种茎秆的抗倒能力。株高、茎秆重心高度/株高等形态指标与品种抗倒性有密切关系。株高、分枝点高/株高适中、重心高度/株高较小、分枝数适中、角果分布均匀、株型为紧凑型的品种较抗倒伏,单株生产力也较高,是理想的抗倒株型。 <BR>

刘志强 .

播期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8.

URL     [本文引用: 1]

本文研究了播期对油菜生理生化代谢、产量、品质及其形成过程的影响,平均气温、积温对油菜生长发育,角果发育、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建立积温与各个生育指标的模型,找出油菜生长发育的关键温度指标,为探讨油菜高产高效优质栽培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播期对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9月1日至11月15日期间6个不同播期处理的油菜全生育期需经历180-250天。不同年份以苗期和蕾薹期差异最大,平均差距分别为32.5、30.5天,其次是花期7.25天,角果期6.25天。方差分析表明,4年试验苗期、蕾薹期时间差异显著,角果期,花期无显著差异。 播期对油菜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 油菜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硫苷含量与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平均气温相关性在9月1日到10月15日四个播期中达极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9月31日,10月15日两个播期中达显著水平。 角果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含油量极显著负相关,均经历了缓慢-迅速-缓慢的代谢过程,蛋白质含量在角果发育初期即有较高水平并增长缓慢,硫苷含量在角果发育初期有一定波动,随后迅速降低。晚播油菜进入角果期较晚,生理生化代谢过程推迟,较高的日均温促使代谢过程加快进行。 播期对油菜产量影响 推迟播期降低了油菜的株高、茎粗、分枝数、有效角果数、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9月1日,9月16日播期处理在上述指标中均无显著差异,经济系数随播期的推迟升高。播期推迟至10月15日,油菜形态指标、产量构成因素降低与前面播期达显著水平,9月1日与9月16日,11月15日播期产量差距分别达601.09、2198.23kg/ha。每角粒数受开花授粉时温度、湿度和降水影响,千粒重与角果发育期气候有关,播期对其无显著影响,年际气候差异造成油菜各年份产量差异显著。 10月15日前播种,密度效应不明显,播期推迟至10月15日后,增加密度可显著提高油菜产量,10月15日,10月31日,11月15日播种,密度分别从4000、16000、16000株/667m~2增加到8000、24000、24000株/667m~2,产量分别增加45.33、58.14、70.09%。 播期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含油量与角果发育期气象,尤其是温度有关,随播期变动不能简单的描述为规律性变动;蛋白质含量随播期推迟升高,早播和晚播差距可达到3%;10月15日前播种籽粒硫苷含量均低于20μmol/g,差异不显著,播期推迟至10月31日以后,籽粒硫苷含量显著升高,高于前面播期5-7μmol/g;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与角果物质代谢有关,播期对其无显著影响。晚播高密栽培模式下,硫苷含量偏高,10月31日,11月15日播种在32000株/667m~2下分别达到44.05、45.06μmol/g。 温度指标对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半冬性油菜从播种到出苗需110℃C以上的积温;苗期约占全生育期的一半以上,所需积温600-2000℃;蕾薹期10℃以上持续条件可迅速抽薹,200-400℃的积温抽薹完成;花期15℃以上平均气温,需积温量300-400℃完成开花;角果期需要550-650℃以上的积温完成生长发育,角果发育期平均温度达20℃-25℃,光照充足,适宜角果发育。 温度对角果物质代谢的影响 果皮形态建成需460-500℃的积温,角果代谢过程分为形态建成期,合成转化高峰期和功能衰退期三个阶段。合成转化高峰期以可溶性糖降低1.00%/d以上,含油量升高1.50%/d为标志。18℃以上的日均温有利于可溶性糖的积累和脂肪合成,150-160℃的积温量完成糖的转化,160-230℃的积温量完成脂肪的合成。油菜角果充实后,相应过程缓慢进行,日均温19℃,220℃以上积温脱水成熟。 温度指标相关模型的建立 通过建立生长发育温度相关模型,得到模拟结果:苗期每100℃积温,使油菜抽出1.44片叶,叶片抽出速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与油菜干物重关系不大。 花后积温达400℃,角果形态建成,籽粒干物重快速增加;500℃花后积温,角果皮功能完全,干物重不再增加,籽粒干重,糖的转化,油分的合成处于高峰期;700℃时,可溶性糖的合成转化基本完成,籽粒糖含量维持在5-7%,含油量达40%以上;800℃以后,角果生长发育缓慢,生理代谢基本完成;900℃时,成熟收获。

刘海卿, 孙万仓, 刘自刚 , .

北方不同生态区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变化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23(6):694-704.

DOI:10.13930/j.cnki.cjea.14142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为了进一步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不同生态地区的生长发育特性, 明确冬油菜北移的适应区域, 扩大冬油菜的种植区划, 本研究通过分析18个冬油菜品种在17个不同生态区5 a的农艺性状变化, 用适定性参数法、变异系数法分析其稳定性, 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 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地区种植, 能够安全越冬的地区农艺性状均很优良, 且优于胡麻和春油菜等同类型的其他油料作物; 品种间、年份间变化不明显, 稳定性高。影响冬油菜农艺性状的主要因子是温度, 其次是海拔、纬度、越冬率等。北方地区冬季寒冷, 极端低温低、低温来临时间早、持续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这些气候特点决定了冬油菜农艺性状在不同的生态地区间差异十分明显。与冬油菜原种植北界甘肃省天水市(北纬34°6′)相比, 在北纬36°以北的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白菜型冬油菜的株高、分枝部位明显降低, 分枝数减少; 且因花期冻害存在分段结实的现象, 突出的表现为主花序长, 而主花序角果数少且分布不均匀。但这些地区籽粒灌浆期相对低温, 灌浆期较长, 且昼夜温差较大, 降低了呼吸消耗, 因此角粒数和千粒重明显增加。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北纬43°77′)、塔城市(北纬46°74′)、拜城县(北纬41°82′)等极端寒冷的地区, 由于冬春季积雪覆盖, 减弱了冬季冻害和春季干旱, 反而农艺性状优良, 是发展冬油菜的潜在产区。因此, 白菜型冬油菜在北方地区种植是可行的, 能够安全越冬的地区冬油菜均能正常生长, 农艺性状优良, 且由于角粒数和千粒重存在潜在优势而使冬油菜具有发展潜力。

刘唐兴, 官春云 .

不同密度的油菜根系特征和产量与倒伏之间的相关性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2008,21(1):23-25.

DOI:10.3969/j.issn.1001-4829.2008.01.005      URL     [本文引用: 1]

以抗倒性不同的3个油菜品种为材料,分析了3种密度下根系特征及 其与单株产量和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根系备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根长与侧根数目、根体积,根粗与根体积存在显著正相关;侧根教目与根粗、根体 积、根茎粗和根茎粗与根粗、根体积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根系干鲜比与侧根数目和根体积存在显著负相关.②单株产量与根体积和根茎粗存在显著正相关.③倒伏指 数与根粗存在较强的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

程富丽, 杜雄, 刘梦星 , .

玉米倒伏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1,19(1):105-108.

URL     [本文引用: 1]

采用试验与生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倒伏玉米植株性状表现及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种植密度、品种选择和氮钾肥对玉米抗倒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抗倒伏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株高和穗位高不能作为评价品种抗倒伏能力强弱的主要指标,茎秆基部节间粗和长粗比值小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茎折能力;随着密度的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下降;氮钾肥配施能有效提高茎秆的抗倒伏能力。玉米吐丝1周后倒伏品种的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分别降低19.4%~30.2%、29.6%~31.8%、45.0%~50.8%。

师恭曜 .

甘蓝型油菜茎秆抗倒伏性构成因素的鉴定与评价

郑州:郑州大学, 2010.

DOI:10.7666/d.y1832349      URL     [本文引用: 1]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随着对油菜产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油菜的茎秆倒伏已成为了影响油菜高产、机械收获等种植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深入研究油菜茎秆的抗倒伏性对于提高油菜产量,推动我国油菜机械化生产,提高油菜种植经济效益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实验选用了在茎秆抗倒伏性上具有明显差异的两组油菜品种,即4个抗倒伏品种和4个易倒伏品种共8个试样;比较分析两组油菜茎秆的多个不同性状,并探讨这些性状与茎秆抗倒伏性的关系,希望最终能了解到油菜茎秆抗倒伏性的构成因素。 首先,本实验分别研究了各油菜品种的四个主要茎秆性质: 1茎秆的抗倒伏率; 2茎秆的显微性状,包括茎秆直径、髓腔直径、茎秆横切维管束外宽度、维管束长度、髓腔外组织宽度、髓腔外组织宽度/茎秆半径、维管束长度/茎秆半径、维管束长度/髓腔外组织宽度以及染色反映出的木质化差异等; 3茎秆的化学性状,包括茎秆干物质含量、脂蜡质含量、水溶物含量、果胶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和纤维素含量; 4茎秆的物理性状,包括茎秆高度、待测点株围、10 cm跨度最大抗折断力、弯曲应力、10cm茎段单位抗折断力; 其次,通过统计方法对比了各个茎秆性状在两组间的差异性,并分析了各个性状与茎秆抗倒伏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茎秆中的细胞形态、细胞壁的厚度、维管束的木质化程度、维管束外组织宽度、维管束长度/髓腔外组织宽度、脂蜡质含量、半纤维素含量、纤维素含量、弯曲应力、10 cm茎段单位抗折断力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些差异均不同形式的表明:茎秆细胞的次生细胞壁的发育在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茎秆的抗倒伏性正相关于维管束长度/髓腔外组织宽度、纤维素含量、弯曲应力、10 cm茎段单位抗折断力,而与维管束外组织宽度、脂蜡质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最后,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一个由纤维素含量、维管束长度/髓腔外组织宽度、水溶物含量、果胶含量、维管束长度/茎秆半径、木质素含量共6个茎秆性状组成的油菜茎秆抗倒伏性评价模型,这个模型对茎秆抗倒伏性有着一个R2=0.997的决定系数,意味着油菜茎秆的抗倒伏性99.7%由这6个茎秆属性共同决定。模型中入选的这6个茎秆性状进一步证明了茎秆细胞次生细胞壁的发育情况对油菜茎秆抗倒伏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抗倒伏油菜品种培育种植过程中,这6个茎秆性状应被给予更多关注,并且有利于促进茎秆细胞次生细胞壁发育的措施将会对油菜茎秆的抗倒伏有着积极作用。本实验得出的油菜茎秆抗倒伏性评价公式对油菜茎秆抗倒伏性构成因素给予了定性和定量概括,通过预测公式获知未倒油菜的抗倒伏性将为油菜生产提供极大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