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 2019, 35(2): 28-38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2.005

专题综述

20年来宁夏中南部山区农业生产发展分析

崔勇, 马自清, 田恩平

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750001,宁夏银川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in Recent 20 Years

Cui Yong, Ma Ziqing, Tian Enping

Ningxi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Yinchuan 750001, Ningxia, China

第一联系人:

崔勇,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8-09-14   修回日期: 2019-02-18   网络出版日期: 2019-04-15

Received: 2018-09-14   Revised: 2019-02-18   Online: 2019-04-15

摘要

以宁夏中南部山区(以下简称为“宁南山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20年来粮食生产发展进行了回顾,结果表明:宁南山区粮食产量对全区粮食总产的贡献份额呈上升趋势,2017年为40.07%,较1998年提高了11.14个百分点;夏粮种植比重大幅下降,秋粮占比快速提升;小麦、杂粮种植面积大幅压缩,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有较大提升,作物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宁南山区粮食单产增长67.64%,小麦、玉米、马铃薯单产总体均呈上升趋势;除粮食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作物构成中,油料作物占比大幅缩减(降低46.51个百分点),中药材、蔬菜和瓜果逐渐提升(分别提高12.88、14.25个百分点),青饲料所占比重超过20%;农林牧渔业人口减少,降幅达22.55%,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地膜使用量及覆盖面积快速增长,化肥施用量先增后趋于稳定。总之,宁南山区近20年来种植结构不断优化,作物类型趋于多样,农业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

关键词: 宁夏中南部山区 ; 农作物 ; 耕作制度 ; 种植结构 ; 粮食生产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grain production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in recent 20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grain yield to the total grain production in Ningxia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hich was 40.07% in 2017, 11.14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at in 1998. The proportion of summer grain planting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proportion of autumn grain increased rapidly. The area of wheat and miscellaneous grain production were greatly compressed, the planting area of maize and potato were greatly enlarged and the planting of grain showed a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 The grain yield per unit yield increased by 67.64%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and the yields of wheat, maize and potato showed an upward trend in general; The proportion of oil crop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46.51 percentage points), the propor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vegetables and fruits increased gradually (12.88 and 14.25 percentage points, respectively), and the proportion of green fodder was more than 20%. The population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industry decreased by 22.55%, and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amount of plastic film consumption and the coverage area increased rapidly, and the amount of fertilizer application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stabilized. Generally, the planting structure of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in Ningxia has been optimized continuously in the past 20 years, crop types are diversified,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lemented.

Keywords: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 Crop ; Farming system ; Planting structure ; Grain production

PDF (102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崔勇, 马自清, 田恩平. 20年来宁夏中南部山区农业生产发展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 35(2): 28-38 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2.005

Cui Yong, Ma Ziqing, Tian Enping.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in Recent 20 Years[J]. Crops, 2019, 35(2): 28-38 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2.005

宁夏中南部山区(以下简称为“宁南山区”)地处黄土高原腹地,为大陆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按地貌可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土石山区及河谷川道区,主要包括中卫市的海原县、固原市的原州、隆德、西吉、泾源、彭阳和吴忠市的盐池县、同心县等县区。该区域农业以雨养为主,年均气温5℃~7℃,无霜期为97~158d,≥10℃有效积温1 930℃~2 389.3℃,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27mm,且多集中在7-10月,绝大多数降水经蒸发消耗,仅6%形成地表水资源。据统计,宁南山区单位国土水资源为全国均值的8.60%,人均径流资源量仅是全国平均值的13%,水资源短缺[1,2]。该区域具有土地辽阔、气候冷凉、无梅雨和台风、土层深厚、病毒及其他病害少、空气质量高、无工业污染等种植优势。但是,宁南山区干旱少雨、沟壑纵横、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使其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区域之一,粮食生产是当地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近年来,宁南山区社会经济等条件发生极大改变,农业也有明显发展,但目前少有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总结性报道。本文通过资料归纳等对宁南山区20年来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在全区所占份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构成、主要作物单产、各县区主要粮食作物类型、其他农作物构成、主要农业助推力量等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西北部分类似旱区因地制宜地调整和优化当地的粮食生产、兼顾比较效益、简化农事操作、提升优质高效农产品布局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以宁南山区(SN)的海原(HY)、原州(YZ)、隆德(LD)、西吉(XJ)、泾源(JY)、彭阳(PY)、盐池(YC)、同心(TX)、红寺堡(HSP)9个县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统计资料、论文和入户调研等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其中宁南山区各县区主要年份的播种面积、单产、总产等信息来源于历年统计年鉴及本单位统计资料;作物面积、单产等变化的因素源于专家咨询、入户调研等;农机化水平、农药、地膜用量相关数据源于《宁夏农业统计资料1998-2000》[3]、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官方网站(http://www.nxtj.gov.cn/)及本单位的统计资料等;化肥用量数据源于历年统计年鉴;作物品种相关信息源于《宁夏农作物新品种动态》[4]、《宁夏农作物审定品种》[5]

2 宁南山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在全区占比的变化

2.1 播种面积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但变化不大

1998-2017年,宁南山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49万hm2左右浮动,总体趋于稳定,但受各年份降雨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图1),如2001年该区域播种面积仅为43.51万hm2,2011年则为53.71万hm2,变化幅度达到10.2万hm2。该区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宁夏全区所占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变化不大,基本在60%左右浮动,占比最低的年份为2001年,为55.69%,2017年宁南山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比为62.93%,较1998年增加5.13个百分点。

图1

图1   宁南山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宁夏全区所占比重的变化

Fig.1   The change of the proportion of sowing area of grain crops in the whole Ningxia region


2.2 粮食产量在全区所占份额逐渐提升

粮食产量方面(图2),1998年宁南山区总产仅为85.2万t,随着单产的提高及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总产逐渐增加,2017年宁南山区总产达到147.5万t,较1998年增加73.16%,宁南山区粮食产量在全区所占的份额也明显提高。1998年宁南山区粮食产量仅占全区的28.93%,2010年以后该区域粮食产量在宁夏所占份额便保持在40%左右,产量占比提升明显,不过也存在一定的波动,例如2000年宁南山区粮食产量占比便下降到22.03%。2017年宁南山区粮食产量对全区粮食总产的贡献份额为40.07%,较1998年提高11.14个百分点。

图2

图2   宁南山区粮食作物产量在宁夏全区所占比重的变化

Fig.2   The change of the proportion of yield of grain crops in the whole Ningxia region


3 宁南山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构成的变化

3.1 夏粮种植比重大幅下降,秋粮占比快速提升

图3可知,宁南山区近20年来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化不大,但其构成却发生了明显改变,夏粮作物播种面积虽然存在一定波动,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2002年以后,夏粮作物播种面积持续减少,2016年面积由2002年的33.07万hm2降为9.64万hm2,2017年夏粮作物播种面积略有回升,为9.92万hm2。秋粮作物播种面积虽有一定波动,但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2017年时,宁南山区秋粮播种面积由1998年的22.03万hm2增加到38.89万hm2

图3

图3   夏、秋粮播种面积的变化

Fig.3   Changes of sowing area and ratio of summer grain and autumn grain


宁南山区夏粮及秋粮的变化大体分3个时期,即1998-2000年秋粮增加、夏粮减少的短暂期;2001-2003年夏粮面积反弹期;2004-2017年秋粮面积稳步提升期。1998-2000年秋粮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由46.64%提高到61.47%,2001-2003年春播土壤墒情好,豌豆、春小麦等夏粮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夏粮面积出现反弹,2001年时秋粮播种面积占比降为47.33%,2002年甚至降到38.61%。2004年以后秋粮播种面积及在粮食作物中占比均稳步提升,2017年秋粮占比达到79.68%,夏粮播种面积仅占20.32%。由此可见,1998-2017年宁南山区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结果是:夏粮播种面积占比大幅度减少,秋粮占比快速提升。

造成夏粮比重大幅下降、秋粮面积逐渐增加的主要原因有:夏粮产量低,收益小,而秋粮产量高,收益高;冬小麦易受干旱影响,产量不稳定,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相对抗旱,且上述作物需水生长规律与该区域降雨变化规律吻合程度较高,更适于在宁南山区种植;畜牧业的发展及销路的畅通促进了玉米及马铃薯等秋粮作物的种植;政府对玉米地膜、马铃薯脱毒种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高了农民种植上述作物的热情;马铃薯三级繁育体系的建立、脱毒种薯的田间利用、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使用等技术因素也促使了秋粮面积逐渐增加、夏粮比重大幅下降这一现象的出现。

3.2 小麦、杂粮面积大幅压缩,玉米、马铃薯种植面积有较大提升

3.2.1 小麦 小麦是宁南山区夏粮的代表作物,也是1998年该区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宁南山区春旱严重、秋雨集中,严重影响小麦的稳产、高产,因此对小麦进行了适应性调减。同时小麦价格较低,种植效益低于其他作物,在经济效益更高、更适于该区域种植的玉米、马铃薯等的冲击下,小麦播种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宁南山区小麦播种面积由1998年的19.97万hm2降为2017年的8.35万hm2,降幅达到58.19%。

3.2.2 杂粮 杂粮耐旱、耐贫瘠、抗逆性强,是一种很好的救灾作物,该类作物在1998年宁南山区粮食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不过受到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影响,其播种面积逐渐缩减,2008年时仅剩7.31万hm2,但近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国内外市场对杂粮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因雨因墒抗旱种植等技术的采用及优良品种的推广也为随后杂粮面积的恢复性增长奠定了基础,2017年宁南山区杂粮种植面积达到10.51万hm2

3.2.3 马铃薯 宁南山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且富含钾素,特别适于马铃薯的生长。1998年以来宁南山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图4),尤其在2005-2008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快速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上述年份连年春旱,夏粮作物播种受阻,为马铃薯等秋粮作物面积的扩大提供了前提,同时2005-2008年马铃薯外销畅通、淀粉加工厂扩大收购,价格连年提高,其比较效益突出,在高售价拉动下马铃薯面积迅速扩大。据统计,宁南山区仅2005-2008年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便增加了11.6万hm2。然而,近几年山区肉牛产业对玉米需求越来越大,马铃薯的发展空间逐渐被挤占,而且随着相关环保政策的相继实施,当地多数淀粉加工厂关停,造成马铃薯鲜薯滞销,价格下降,种植面积进一步萎缩,2017年仅剩16.19万hm2

图4

图4   各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Fig.4   Changes of sowing area of main grain crops


3.2.4 玉米 1998-2017年宁南山区玉米播种面积一直稳步提升,其中1998-2003年受积温不足、干旱缺水的影响,玉米播种面积提升速度较为缓慢,2003年左右在宁南山区推行的半膜覆盖技术可使≥10℃积温提高200℃~300℃,0~20cm土壤贮水量也得到明显提高,该技术的使用有效缓解了当时玉米生产面临的难题,玉米播种面积增长速度加快。2007年由甘肃引入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玉米适种海拔由1 800m以下提高到了2 000m,其优越的保水效果有效解决了玉米播种期受春旱影响难于适时播种、出苗率低的问题,这些技术的推广有效扩大了宁南山区玉米适种区域,同时该区域畜牧业快速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也逐渐提高,而且玉米子粒价格连年保持高位运行,种植比较效益高。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2017年宁南山区玉米播种面积由1998年的3.79万hm2扩大到13.77万hm2,提高了263.3%。

4 宁南山区主要作物单产变化

4.1 粮食单产提升较大

1998-2017年,宁南山区粮食单产有较大提升(图5),从1998年的1 803.0kg/hm2增加到2017年的3 022.5kg/hm2,增长了67.64%,但一直低于全区单产1 500kg/hm2以上,与全区单产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与宁南山区自然条件差、干旱少雨、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等因素有关。

图5

图5   宁南山区粮食单产的变化

Fig.5   Changes of grain yield per unit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4.2 小麦、玉米、马铃薯单产总体均呈上升趋势

4.2.1 小麦 小麦单产总体呈上升趋势(图6)。1998-2008年由于受到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小麦单产增长不大,2000、2007年还出现了较大波动,上述年份单产仅分别为958.5、1 251.0kg/hm2,2008-2012年宁夏全区大力发展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积极改造修建蓄水窖、蓄水池、集雨场等基础设施,加快小麦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小麦单产快速提升,2012年达到2 505.0kg/hm2,较2008年增加64.39%,而2015年以后由于气候干旱,降雨不能满足小麦的水分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小麦单产有所下降。

图6

图6   宁南山区玉米、小麦、马铃薯单产的变化

Fig.6   Changes of unit yield of maize, wheat and potato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4.2.2 玉米 1998年宁南山区玉米单产仅为5 836.5kg/hm2,2000年受当年气候等条件的影响,玉米单产降到3 982.5kg/hm2,之后随品种的更新、基础设施的完善及半膜覆盖、秋季覆膜、早春顶凌覆膜、全膜双垄沟播、留膜留茬越冬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玉米单产年季波动变小、单产水平稳步提高、抗灾能力明显增强,2012年当地玉米单产达到7 281.0kg/hm2,随后几年单产也均高于7 200.0kg/hm2,近几年受到干旱的影响,玉米单产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4.2.3 马铃薯 马铃薯单产总体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图6)。1998-200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小,其单产并无明显提升。2001-2005年由于降水的时间分布及雨量较适于马铃薯生长,宁南山区马铃薯单产快速增加,其中2003、2004年均高于2 550.0kg/hm2,但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扩大,其单产逐渐被稀释,尤其是2005-2006年,马铃薯面积仅一年便增加了6.96万hm2,单产稀释更为明显。随着马铃薯品种的更新换代、三级繁育体系的建立及宽窄行平种垄植、黑膜覆盖垄作等技术的应用,其单产逐渐提高,2017年宁南山区马铃薯单产为2 263.5kg/hm2,较2006年增加30.09%。

5 宁南山区粮食总产变化

5.1 粮食总产呈增长趋势,秋粮贡献份额提高

统计分析发现,宁南山区粮食总产、秋粮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夏粮产量呈下降趋势(图7)。1998-2003年夏粮与秋粮产量差距相对较小,秋粮产量在上述时期内相对稳定,粮食总产的波动主要由夏粮的增减引起。随后,夏粮产量持续减少,而秋粮产量快速增加。秋粮产量由2003年的54.6万t增加到2007年的100.8万t,增长84.62%,对粮食总产的贡献份额也由2003年的59.67%增长到84.56%,而夏粮则由2003年的36.8万t降为18.3万t,所占比重仅为15.44%。2007-2017年,秋粮产量所占比重基本保持在80%以上,2017年宁南山区粮食总产、秋粮产量分别达到147.5万、130.4万t,较1998年分别增长73.12%、171.1%。

图7

图7   宁南山区粮食总产的变化

Fig.7   Changes of total grain production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5.2 玉米、马铃薯产量呈增长趋势,玉米所占份额明显高于其他粮食作物

图8可知,1998-2005年宁南山区粮食作物产量波动较大,小麦、玉米、马铃薯产量相差较小,作物优势不明显,随后玉米产量快速增长,2014年达92.4万t,较2005年提高1.57倍,对秋粮及总产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65.53%、56.41%。2014-2017年玉米对秋粮的贡献份额均高于60%,在粮食总产中所占比重也均高于50%,玉米所占份额已明显高于宁南山区其他粮食作物。2017年玉米产量为84.3万t,较1998年增长2.81倍,占粮食总产的57.15%。马铃薯产量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并在2005年以后成为贡献份额仅次于玉米的重要粮食作物,2006-2011年马铃薯在粮食总产中所占比重均高于30%,随后份额开始下降,2017年时马铃薯产量为36.6万t,较1998年增长79.41%,对粮食总产的贡献份额为24.81%。小麦产量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而杂粮总体变化较小,2017年小麦、杂粮分别占粮食总产的10.64%、7.39%。

图8

图8   宁南山区小麦、玉米、马铃薯、杂粮总产的变化

Fig.8   Changes of total grain production of wheat, maize, potato and cereals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6 宁南山区各县区主要粮食作物类型变化

6.1 小麦、杂粮的地位逐渐被取代,各县种植模式逐渐趋于多样

记录1998-2016年宁南山区各县粮食作物中单一作物面积高于50%或两种作物面积最大的作物,结果发现宁南山区各县区主要粮食作物类型变化过程就是小麦及杂粮的地位逐渐被玉米及马铃薯取代的过程(表1)。1998年时各县主要粮食作物类型以小麦、小麦+杂粮为主,其中宁南山区有6个县区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为小麦,杂粮也是当年5个县区主要粮食作物类型的重要构成作物。2007年小麦种植面积高于其他粮食作物的县区仅剩4个,海原县、原州区小麦的地位逐渐被马铃薯取代,杂粮在各县主要粮食作物类型中逐渐消失。2013年时以小麦为最主要粮食作物的县区仅有2个,隆德县小麦所占比重在马铃薯、玉米的冲击下逐渐缩减、彭阳县则开始趋向于以种植玉米为主。2016年宁南山区各县以玉米、马铃薯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县区分别达到4、3个,以杂粮及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县区均仅剩1个,宁南山区基本实现了由小麦、杂粮向玉米、马铃薯栽培为主的转变。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宁南山区各县主要粮食作物类型由1998年的4种增加到2016年的8种,种植模式逐渐趋于多样化,这更适宜各县根据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

表1   宁南山区各县区主要粮食作物类型变化

Table 1  Changes of main grain crop types in the counties of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县(区)
County (District)
年份Year
1998200120042007201020132016
盐池县Yanchi杂粮杂粮杂粮、玉米杂粮杂粮、马铃薯杂粮、马铃薯杂粮
同心县Tongxin小麦、杂粮小麦、杂粮小麦、杂粮小麦、杂粮小麦、杂粮小麦、玉米玉米、杂粮
红寺堡Hongsipu玉米、杂粮玉米玉米玉米玉米玉米
原州区Yuanzhou小麦、杂粮马铃薯、小麦小麦、马铃薯马铃薯、小麦马铃薯、小麦马铃薯、玉米马铃薯、玉米
西吉县Xiji马铃薯、小麦马铃薯小麦、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
隆德县Longde小麦小麦、马铃薯小麦小麦马铃薯、小麦马铃薯、小麦玉米、马铃薯
泾源县Jingyuan小麦小麦小麦小麦马铃薯小麦、马铃薯小麦、马铃薯
彭阳县Pengyang小麦、杂粮小麦、杂粮小麦、玉米小麦、马铃薯玉米、小麦玉米、小麦玉米
海原县Haiyuan小麦、杂粮小麦、杂粮杂粮、小麦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马铃薯、杂粮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6.2 部分县区粮食作物构成较为稳定

盐池县、红寺堡区、西吉县的主要粮食作物类型变化较为特殊,其中盐池县近20年来最主要粮食作物均为杂粮,其种植面积一直高于40%,是宁夏杂粮的重要产区,2010、2013年杂粮占比虽未超过50%,但均高于49%,2016年该县杂粮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52.95%,远远高于其他作物。红寺堡区则一直以玉米种植为主,该县2007年玉米种植面积占比达到76.74%,较2001年增加35.11%,随后出现波动,但占比均高于50%,2016年红寺堡区玉米种植面积占比为68.75%。西吉县是宁夏马铃薯的重要生产基地,除2004年外,该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均为马铃薯,2007年以后,西吉县马铃薯播种面积占比一直在50%以上,远高于其他粮食作物。

7 宁南山区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变化

7.1 油料作物占比逐步缩减,作物类型多样化

图9显示,近20年来宁南山区除粮食作物外的其他农作物构成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原先占据绝对优势的油料作物因为气候变暖、春旱严重、冻害频发、耕作粗放、市场萎靡等原因,其占比逐步缩减,2007年仅为19.08%,较1998年下降49.09个百分点。随后胡麻生产在膜侧播种等技术支持下有所回升,同时宁南山区还利用早春覆膜、秋覆膜、一膜两年用等技术发展油葵、食用葵,使得油料作物比重有所增加,不过受限于自然环境、经济效益等因素,油料作物面积所占比例近些年又出现下降。宁南山区的中药材、蔬菜与瓜果产业近些年得到较快发展,其种植面积在除粮食作物外的农作物植面积中所占比例分别由1998年的0.77%、11.57%提升到2016年的13.65%、25.82%。其他类型作物所占比重在波动中同样呈现上升趋势,2016年占比达到38.87%,其中青饲料占54.23%。目前均未有单一经济作物占比超过30%,宁南山区作物构成趋于多样化。

图9

图9   宁南山区其他农作物构成变化

Fig.9   Changes of other crop composition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7.2 宁南山区各县区自身特色逐步展现

表2可知,1998年宁南山区各县除粮食作物外的农作物构成主要以油料作物为主,总比重接近70%,结构较为单一,主要县区中面积比例大于80%的有1个,60%~80%的有6个,仅隆德县所占比重略低于60%,蔬菜、瓜果、药材等作物在当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小。随着农业的发展,该地区经济作物构成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16年宁南山区经济作物已形成蔬菜、瓜果、油料、药材等多元发展的局面,各县区经济作物类型所占比重均有所不同,各县自身特色逐步展现,如彭阳县蔬菜与瓜类占比高于50%,同心县、隆德县的中药材种植面积也均高于该县经济作物面积的30%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县区青饲料种植面积已占除粮食作物外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1.26%,其中原州、西吉、海原等青饲料面积均超多1万hm2,成为宁南山区继蔬菜与瓜类、油料之后的又一经济支撑,为该区域畜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盐池的甘草、海原的小茴香、原州的油料、西吉的西芹、隆德的中药材、彭阳的辣椒等特色农产品已经成为宁夏发展外向型农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金字”招牌,为培育县域经济、带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2   宁南山区主要县区部分经济作物在其他农作物构成中占比变化

Table 2  Changes in the proportion of some cash crops in other crop composition in the main counties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

县(区)
County (District)
19982016
油料作物
Oil crop
蔬菜、瓜类
Vegetable and cucurbit
药材
Medicinal material
油料作物
Oil crop
蔬菜、瓜类
Vegetable and cucurbit
药材
Medicinal material
盐池县Yanchi82.489.490.7315.7716.607.73
同心县Tongxin71.2612.640.0024.6219.8437.13
原州区Yuanzhou60.3410.850.0012.3829.386.78
西吉县Xiji73.2117.860.0038.1223.770.50
隆德县Longde59.049.644.8231.4625.7332.02
泾源县Jingyuan63.1621.050.009.1820.774.21
彭阳县Pengyang68.058.280.5923.7454.179.32
海原县Haiyuan69.5712.501.6324.3122.8213.33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8 宁南山区农业主要助推力量的变化

8.1 农林牧渔业人口减少,农业用工紧张

图10可知,1998-2016年间宁夏全区及宁南山区农林牧渔业人口均呈下降趋势,而且两条变化曲线极为相似。2016年,宁南山区相关人口较1998年下降22.55%。其中作为宁南山区人口大县的西吉县、原州区、海原县、同心县也均出现农林牧渔业人口大量减少的现象,上述县区2016年人口分别较1998年下降24.42%、35.48%、35.82%、22.86%。农林牧渔业人口的减少,造成农业用工紧张,随之而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促使原有的劳动密集型农业模式开始向轻简化栽培转变,这一过程中农业机械发挥着巨大作用。

图10

图10   宁南山区农林牧渔业人口的变化

Fig.10   Population changes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shepherd and fishery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8.2 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

1998-2015年宁夏全区农业机械拥有量得到极大提高。据统计,2015年宁夏全区大中型拖拉机、小型及手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数量及农业机械总动力分别为53 246、161 201、8 201台和8 312 600kW,较1998年分别提高了13.71、0.22、11.94、1.63倍。

宁南山区农机化水平也有显著提升,1998年年末宁南山区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排灌机械动力仅分别为915 388、43 237kW,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来机、农用载重汽车数量分别是628、36 078、1 650台[3]。2016年年末仅固原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便达到120.35万kW(不包括农用三轮车),远高于1998年宁南山区农机动力的总量,其大中小型拖拉机、拖拉机配套农具数量也分别达到4.72万、7.23万台。固原市该年份农业机械耕作面积、机电灌溉面积、机播面积、机械收获面积分别是29.08万、3.96万、21.93万、17.24万hm2,分别较1998年提高2.36、2.96、1.76、30.05倍。在农林牧渔业人口大量减少的背景下,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成为农业稳产高产的重要保证。

8.3 地膜使用量及覆盖面积快速增长

使用地膜可以起到保温增温、保墒、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减少杂草危害等作用,对干旱少雨、积温不足的宁南山区粮食作物高产稳产有着重要作用。1998年宁夏全区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4 490t,其中宁南山区用量为2 032t,地膜覆盖面积为2.99万hm2[1]。近年,在地膜补贴政策等的推动下,宁南山区地膜覆盖面积快速增长,2014年该地区秋覆膜面积达到4.57万hm2,2015年早春覆膜面积达到7.75万hm2,覆膜保墒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为宁南山区大旱之年实现粮食增产提供了有利支撑。

8.4 土壤耕作方式转变较大

宁南山区降水稀少,作物种植以旱作农业为主,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农田作业为松、翻、耙、耱、磙耕作法,主要使用早耕深耕多蓄墒、冬春打碾防跑墒、雨后耙耱收墒、过伏合口保底墒、顶凌播种用冻墒来起到保墒与提墒的作用。进入21世纪,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宁南山区农田耕作逐渐向机械化作业转变,同时为缓解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一膜两季”保护性耕作、覆膜玉米留膜留茬越冬、压砂覆盖免耕、冬小麦免耕沟播、深松耕作、浅翻深松耕作、秋覆膜春播种、露地密植作物根茬固定土越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逐渐在宁南山区使用,且随着地膜使用量及覆盖面积猛增,该区域保墒集雨技术也发生明显改变,逐渐形成以秋季覆膜、早春顶凌覆膜、全膜双垄沟播、全膜覆土穴播、全膜垄作侧播、膜下滴灌等为主推技术的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模式。

8.5 农药用量相对较少

1998年宁夏全区农药使用量为1 356.66t,用药强度(农药总使用量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之比)为1.35kg/hm2,其中宁南山区用量仅为160.22t,用药强度是0.27kg/hm2[3],随后农药用量有所增加。近年来在农药零增长的政策引导及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两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的推行下,2016年宁夏实现农药总量、强度的双减,宁夏农药用量为2 918.22t,用药强度仅略高于2kg/hm2,是全国用药强度最低的几个省份之一,远低于海南的41.33kg/hm2[6]。较小的农药用量及较低的用药强度保证了宁夏农作物产品的安全性,促进了当地绿色无公害农业的发展,为宁南山区荞麦等产品的大量外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8.6 化肥施用量先增后趋于稳定,钾肥用量明显偏少

8.6.1 宁夏全区的化肥用量已出现负增长 通过数据分析(图11A)可以发现,宁夏全区及宁南山区在2001年以后的农用化肥施用量急剧增长,2001-2004年上述指标增长势头更为迅猛,随后化肥用量的增长趋势明显放缓,2016年宁夏全区的化肥用量还出现略低于2013年水平的现象,这其中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一次性施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了巨大作用,化肥用量的稳定甚至负增长的实现为宁夏农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相信随着化肥减量增效、农作物秸秆还田等技术的继续推广应用,宁夏化肥用量还会有进一步的缩减。

图11

图11   宁南山区化肥施用量的变化

Fig.11   The change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ate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Ningxia


8.6.2 宁南山区化肥用量趋于稳定,西吉县总用量远高于其他县区 宁南山区主要县区的化肥施用量均有明显提升(图11B),其中2001-2004年的增长更为突出,尤其是西吉县,该县2004年的化肥用量较2001年增长了6.12倍,一举成为宁南山区化肥用量最多的县区。随后各县化肥用量的增长趋势明显放缓,2013-2016年宁南山区主要县区的农用化肥施用量趋于稳定,隆德县甚至出现化肥用量的负增长现象。近年来西吉县化肥用量一直明显高于宁南山区其他县区,2016年该县化肥用量为91 390t,占到宁南山区化肥施用量的28.55%,是化肥用量排名第二位的彭阳县的1.90倍,西吉县化肥用量的增减直接影响到宁南山区总体施用量的变化,因此该县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等科学合理施肥技术的重点县区。

8.6.3 不同类型化肥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 从不同类型的化肥施用情况看,宁南山区化肥施用主要以氮肥、磷肥及复合肥为主,钾肥用量明显偏少。据统计,1998年时宁南山区钾肥用量仅为30t。1998-2016年各类化肥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现已趋于稳定,2016年宁南山区氮肥、磷肥、复合肥、钾肥用量分别为103 318、127 432、85 710、3 604t,较1998年分别增长了2.10、11.41、6.25、119.13倍(图11C)。

8.7 作物品种更新迅速

宁南山区品种更新较为迅速,2002年山区主要玉米栽培品种为掖单19号、中单2号、张单251、张单1103和西玉3号等,其中掖单19号主要集中在海原、同心、盐池等地,种植面积为1.25万hm2,中单2号则多在彭阳、西吉等地种植,面积为1.25万hm2。小麦主要品种有宁东3号、宁冬1号、8802和中引6号等。2002年宁薯8号、青薯168和宁薯4号为宁南山区栽培最为广泛的马铃薯品种,其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91万、1.46万、1.39万hm2。此外,2002年该区域油菜、胡麻、荞麦、糜子的主要栽培品种为三月慢、四月慢、五月慢、宁亚10号、宁亚11号、宁亚14号、芸荞、北海道、红糜子、大黄糜子和小日月糜子等[4]。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得到审定推广,据统计,仅2009-2016年宁夏审定的小麦、玉米、马铃薯、胡麻、荞麦品种就分别有11、80、9、5、4个,国家审定适宜宁夏推广种植的品种分别有8、13、4、4、12个[5]。大量品种的审定促进了宁南山区相应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目前先正达408、西蒙6号、富农340、宁单19号等玉米品种,兰天26号、兰天32号、宁冬14号和宁冬16等小麦品种,庄薯3号、冀张薯8号、克新1号、青薯9号和青薯168等马铃薯品种,宁亚17号、宁亚20号、宁亚21号、信农1号、黔黑荞1号和固糜21号等油料及杂粮品种更为适宜在宁南山区当前生产条件下种植。

9 限制宁南山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9.1 水资源短缺

宁南山区干旱少雨,又少有外来河流入境,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不足,存在“十年九旱甚至十年十旱”的现象,严重影响山区农业的有序发展,且降雨多集中在7、8、9月份,存在春旱严重、秋雨集中的现象,极易对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9.2 水土流失严重

宁南山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降雨不足,植被较少,易发生泥石流等灾害,当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因养分的流失而变得越加贫瘠,肥力不足严重制约着宁南山区作物单产的提高。

9.3 自然灾害频发

据宁夏20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宁夏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平均霜冻日数分别达到10.3、18.4日次[7],相同时间段内隆德、泾源、西吉、原州、海原、同心和盐池冰雹出现站次也分别有168、141、105、94、68、32、29站次/50年[8],而宁南山区的固原市还是宁夏全区暴雨发生率最高的地区[9]。该区域冰雹、霜冻、暴雨等灾害频发,严重时甚至造成农作物绝产,防灾减灾能力有待加强。

9.4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据2007年全区各地市、县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显示,宁南山区农村劳动力文盲或半文盲、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人数分别占27.25%、36.85%、29.33%,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不足7%[10]。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宁南山区的固原市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比例依然不足7%。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部分地区存在按习惯、凭感觉、模仿式种养,实际生产中盲目施肥、种植不合理等问题较多。

9.5 农村劳动力短缺

近年来宁南山区年均输出劳动力60万人次左右,务工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1/3以上,农民外出务工等人员流动的频繁,使得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多由老人、妇女、儿童等留守人员从事[11]

9.6 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

宁南山区地形复杂,山地面积广,农户经营分散,给机械作业造成了极大不便。该地区目前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农艺农机融合性差,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急需适合山区作业的小型机具。

10 对宁南山区农业生产发展的建议

10.1 转变农业经营模式

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建设,积极发展托管服务、订单农业等新型模式,进一步简化土地流转流程,促进农业合作社的适度规模经营,尽快将农业经营方式由“人力+畜力+精细耕作+分散经营”转变为“人力资本+机械化+现代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经营模式”,农产品流通也由实体流通向实体流通与电商营销相结合转变[12]

促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融合发展,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优质优价收购—精准精深加工—品牌化销售—网络化营销,形成生产、加工、销售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产业链条。以产销一体化龙头企业为引领,通过订单生产、贷款担保、承贷承还、粮食银行等多种方式,建立“龙头企业+订单农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联合体(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土地入股+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通过实行优质优价收购产品、土地入股分红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带动农户融入现代化农业生产。

10.2 提高救灾减灾能力

宁南山区气候恶劣、生态脆弱,极易发生干旱等问题,应继续完善当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灾害能力,积极促进农业气象发展,提高自然灾害预报的及时性与准确度,增强救灾减灾能力,最大程度减少生产损失。同时利用各市、县(区)现有的产业担保融资平台,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对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农户实行农业保险覆盖,按新修订的保险政策予以扶持。

10.3 加强技术扶持

鼓励田间学校的发展,为农民获取农业技术搭建平台,增加先进技术的示范力度,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并选择一定数量的大农户作典型,带动帮扶剩余农户。同时积极开拓其他方式,争取将先进技术更快地推广给农户,并及时为他们解答生产中的疑难。

10.4 规范种植模式,积极研制推广适合宁南山区的小型农业机械

目前,宁南山区农户生产多为分散经营,种植模式多样,地块较小,机械作业难度较大,今后的发展中应适度扩大经营规模,规范种植模式,提高农机农艺融合水平,最大限度降低机械作业难度,同时增加小型农业机械的研究投入,并面向国内外同类地区,积极寻找适合宁南山区的小型农业机械,优化采购渠道,促进优新农机的购买及应用。

10.5 继续提升耕地质量

在原有农田改造基础上,通过轮作倒茬、绿肥翻压、秸秆还田等措施培肥地力,提升旱作农田耕地质量,并依靠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提升肥料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投入,促进肥料的合理施用。

10.6 大力推广抗旱栽培技术及优良作物品种

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实现先进栽培技术从研发到推广环节的畅通,同时加强与全国其他省份农业部门的交流,总结学习相似气候区域先进的抗旱栽培技术,并大力引入耐旱、抗病、高产、优质的作物品种,促进宁南山区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

11 小结

综上所述,20年来宁南山区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种植结构不断优化,种植模式趋于多样,农机化水平不断提高,各县自身特色逐步展现,粮食总产持续增长,相信今后宁南山区农业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作者已声明无竞争性利益关系。

参考文献

吴莉娜, 高建恩 .

宁南山区典型饮水型集雨系统的水质特征

灌溉排水学报, 2016,35(9):56-60,80.

DOI:10.13522/j.cnki.ggps.2016.09.011      URL     [本文引用: 2]

针对宁南山区典型饮水型集雨系统窖水的水质特征研究薄弱的问题,通过对水窖进行实地监测,对比研究了不同集雨系统水窖在贮存雨水约180天后、水质基本达到稳定状态时的水质特征。结果表明:①在集雨面同为庭院的条件下,混合窖(水泥砂浆抹面,窖底铺胶泥)的水质总体优于水泥窖;以混凝土公路面为集雨面的胶泥窖水质较差。②3种集雨系统中窖水的总磷(TP)均超标,其中公路面与胶泥窖组合形式下的总磷(TP)超标较严重,达到66.7%。③3种典型集雨系统窖水中的细菌总数均严重超标,且只有公路集雨形式下的胶泥窖水中的大肠杆菌超标。集雨面污染对窖水水质的影响较大,公路收集的雨水水质较差;地区水窖应因地制宜,采用混合窖要优于纯水泥窖。

王效瑜, 郭志乾, 张国辉 , .

宁南山区现代马铃薯生产现状和特点

农业科技通讯, 2017(6):37-39.

URL     [本文引用: 1]

宁南山区马铃薯产业按照《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十三发展规划》要求,树立品牌优势,紧紧围绕马铃薯主粮化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种薯繁育、淀粉加工和鲜薯外销三者并举的方针,依靠科技支撑、产业带动,努力提高产业的科技水平,使得现代马铃薯生产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朱尼 .

宁夏农业统计资料1998-2000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 2001.

[本文引用: 3]

张维智 . 宁夏农作物新品种动态. 银川: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本文引用: 2]

丁明, 李华, 亢建斌 . 宁夏农作物审定品种. 银川: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8.

[本文引用: 2]

金书秦, 张惠, 吴娜伟 .

2016年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结果评估

环境保护, 2018,46(1):45-49.

URL     [本文引用: 1]

化肥、农药零增长和减量化是改善农业土壤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基于最新统计数据,本研究评估了2016年全国和各地化肥、农药零增长的实施状况。从结果来看,全国化肥施用总量首次实现减量,农药用量已经连续下降。有22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化肥和农药零增长,仍有3个省(市、自治区)化肥、农药用量均比2015年增加。从施肥用药强度来看,整体仍然较高,个别省(市、自治区)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超过1吨。下一步建议将该项评估工作进一步细化,各省(市、自治区)应自行或委托第三方开展本省(市、自治区)范围的评估工作;要重点督查施用总量仍然上升的省(市、自治区),找出原因;具体工作要以降低施用强度为重点,不断提高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效率。

张磊, 杨洋, 张晓煜 , .

近50年宁夏霜冻日数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1(5):214-219.

URL     [本文引用: 1]

利用1961—2010年宁夏全区20个气象站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霜冻气候指标统计了霜冻日数。采用现代气候统计诊断方法,研究了近50年来宁夏全区及不同区域霜冻日数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宁夏平均每站每年的霜冻日数为10.4日次,其中春霜冻日数占58%,秋霜冻日数占42%;从区域上看,引黄灌区的霜冻日数最少,中部干旱带次之,南部山区最多;宁夏全区近50年来的年霜冻日数、春霜冻日数和秋霜冻日数均呈现明显减少趋势,3个区域的霜冻日数变化趋势与全区保持一致;年代际变化上,20世纪80年代前宁夏全区的霜冻日数多于近50年平均,而之后的两个时代均少于50年平均,3个区域的霜冻日数年代际变化与全区类似,春霜冻日数及秋霜冻日数的年代际变化与全年霜冻日数的变化规律相似;宁夏的霜冻日数突变发生在1986年,春霜冻日数突变发生在1991年,而秋霜冻突变出现在1974年。受气候变暖影响,宁夏的霜冻日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可为本区合理制定霜冻灾害防御措施提供依据。

杨侃, 桑建人, 李艳春 , .

宁夏50a冰雹气候特征

干旱气象, 2012,30(4):609-614.

URL     [本文引用: 1]

利用宁夏20个气象站1961-2010年冰雹天气实测资料和宁夏冰雹灾情资料,统计分析了 宁夏全区及3大区域(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黄土丘陵区,下同)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归纳了出现冰雹的极端年、月,以及冰雹与农事关键期的对应关 系,列举出冰雹多发期的主要受灾农作物。

邵建, 裴晓蓉, 刘娟 , .

近53a宁夏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干旱气象, 2015,33(4):595-601.

DOI:10.11755/j.issn.1006-7639(2015)-04-0595      URL     [本文引用: 1]

利用1961~2013年宁夏25个常规观测站资料和2007~2013年220个区域自动站暴雨观测资料,对宁夏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宁夏暴雨呈“南多北少”的整体分布特征,暴雨易发区为中卫市以南和贺兰山东麓。近53 a来,宁夏暴雨有3个集中期,尤其是21世纪后暴雨剧增,其中宁夏南部山区和银川平原暴雨频数增加明显。宁夏暴雨存在明显的月、日变化特征,暴雨主要发生在7月上旬到9月上旬,短时暴雨主要集中在午后到夜间(即下午16时至次日02时),这一特征与气温(热量)及对流发展的日变化比较一致。宁夏暴雨发生频数存在明显的准16 a、20 a年代际、2~3 a年际变化特征和准10 d的低频振荡特征。

刘瑛 . 50年城乡巨变: 宁夏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实录.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

[本文引用: 1]

纳建国 . 宁夏扶贫开发史研究.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5.

[本文引用: 1]

王文宇 . 宁夏农业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5-2016.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16.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