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 2021, 37(6): 189-192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1.06.030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长期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蔡丽君,1, 张敬涛,1, 刘婧琦1, 盖志佳1, 郭震华2, 赵桂范1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154007,黑龙江佳木斯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154026,黑龙江佳木斯

Effects of Long-Term No-Tillage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Soybean Yield in Cold Region

Cai Lijun,1, Zhang Jingtao,1, Liu Jingqi1, Gai Zhijia1, Guo Zhenhua2, Zhao Guifan1

1Jiamusi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amusi 154007, Heilongjiang, China

2Rice Research Institute,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amusi 154026, Heilongjiang, China

通讯作者: 张敬涛,主要从事大豆窄行密植及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研究,E-mail: zhangjt2008@163.com

收稿日期: 2021-01-5   修回日期: 2021-10-20   网络出版日期: 2021-11-01

基金资助: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专项项目(HNK2019CX01-2-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级科研项目(2018KYJL018)

Received: 2021-01-5   Revised: 2021-10-20   Online: 2021-11-01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蔡丽君,主要从事作物高产栽培及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E-mail: cai_lijun@yeah.net

摘要

为了优化寒地免耕覆盖栽培技术,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免耕条件下0%、30%、60%和100%秸秆覆盖还田量对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还田具有显著的固碳效应,有助于提高土壤总有机碳(4.1%~22.3%)、土壤活性有机碳(52.5%~75.5%)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14.6%~44.7%);随秸秆覆盖还田量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呈上升趋势,60%秸秆覆盖还田量处理的亚表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最高,60%和100%处理的亚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较高;30%处理的大豆产量最高,60%处理次之。在本试验寒地免耕9年条件下,60%秸秆覆盖还田量对土壤整体有机碳固持及大豆产量提升作用显著。

关键词: 免耕; 秸秆还田; 总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微生物生物量碳; 大豆产量

Abstract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and measures of no-tillage mulching in cold region, the effects of 0%, 30%, 60% and 100% straw mulching on the content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under no-tillage condition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tillage straw returning was helpful to increase the contents of soil total organic carbon (4.1%-22.3%),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52.5%-75.5%) and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content (14.6%-44.7%);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active organic carbon and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contents of surface soil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aw returning, the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of subsurface soil was the highest with 60% straw returning, and the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content of subsurface soil were higher with 60% and 100% straw returning; the yield of soybean was the highest with 30% straw returning, followed by 60% straw return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tillage in cold region for nine years, 60% straw returning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retention and soybean yield improvement.

Keywords: No-tillage; Straw returning; Total organic carbon; Active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Soybean yield

PDF (486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蔡丽君, 张敬涛, 刘婧琦, 盖志佳, 郭震华, 赵桂范. 长期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机碳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1, 37(6): 189-192 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21.06.030

Cai Lijun, Zhang Jingtao, Liu Jingqi, Gai Zhijia, Guo Zhenhua, Zhao Guifan. Effects of Long-Term No-Tillage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Soybean Yield in Cold Region. Crops, 2021, 37(6): 189-192 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21.06.030

秸秆覆盖和免耕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农作体系,具有良好的社会、生态以及经济效益[1],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固定、矿化及大气CO2浓度调节等作用显著[2,3,4],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改善农田微环境特征[5,6,7],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碳固定及排放等[8]。在过去几十年,免耕系统已被应用在全球不同气候区域,中国开展免耕研究较晚,主要集中于华北平原和西北干旱地区[9],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10],且多是关于不同耕作方式间的比较,而对免耕农田管理措施的优化研究较少。关于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在高纬度寒地的应用研究结果不一,如何补偿免耕秸秆覆盖带来的低温等负效应,优化免耕技术措施是寒地免耕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秸秆覆盖还田量对寒地免耕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为寒地秸秆合理利用、长期土壤培肥和农业高产高效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长期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定位试验于2010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试验田进行,供试土壤为草甸黑土。0~20cm土层有机质28.07g/kg、全氮1.40g/kg、全磷0.87g/kg、全钾19.59g/kg、碱解氮110.11mg/kg、有效磷56.24mg/kg、速效钾172.83mg/kg。

1.2 试验设计

种植制度为玉米-大豆轮作,玉米和大豆均为免耕种植方式,采用完全随机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24.3m2(6m×4.05m)。设免耕条件下0%、30%、60%和100%共4个秸秆覆盖还田量处理。秸秆处理方法:每年度作物收获后,将田间秸秆全部收集,玉米秸秆风干后,切成长约10cm秸秆段,均匀抛撒于地表。100%秸秆覆盖还田处理标准为大豆秸秆4800kg/hm2、玉米秸秆干质量12 000kg/hm2,其他处理按此标准换算秸秆用量。2018年种植大豆,供试品种为佳密豆8号,行距45cm,保苗33.5万株/hm2。土壤封闭化学除草,生育期间免耕管理。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于2018年大豆盛花期和收获后取土样,每个小区采用五点法取耕层0~30cm的土壤,每15cm为一层。一部分存于冰箱中保留鲜样,一部分风干过筛备用。

采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FE)[11]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12]测定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13]测定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处理数据,并用DPS V10.0软件检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LSD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免耕秸秆还田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图1可知,土壤总有机碳表聚现象显著,各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0~15cm>15~30cm。0~15cm土层不同秸秆覆盖还田量处理间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随秸秆覆盖还田量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上升趋势;15~30cm土层,60%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最高,100%秸秆覆盖处理次之,0%与30%秸秆覆盖还田处理间差异不显著。30%、60%和100%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平均含量较0%无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分别增加了4.1%、15.3%和22.3%,说明秸秆覆盖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有利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提高。

图1

图1   免耕秸秆还田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Fig.1   Effects of no-tillage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same below


2.2 免耕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各处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在2个土层的变化趋势(图2)与土壤总有机碳一致,即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在0~15cm和15~30cm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表现为秸秆还田100%>60%>30%>0%。30%、60%和100%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土壤活性有机碳平均含量较0%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分别增加了52.5%、64.5%和75.5%,说明秸秆覆盖还田能够减少土壤活性碳的矿化分解,从而有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提高。

图2

图2   免耕秸秆还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no-tillage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contents


2.3 免耕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图3所示,长期免耕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变幅较大,为165.4~273.6mg/kg之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在不同土层间差异显著,各处理均表现为0~15cm>15~30cm,0~15cm土层平均比15~30cm高16.4%;经9年免耕秸秆还田连续处理后,0~15cm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随秸秆覆盖量增加呈上升趋势,秸秆还田30%、60%和100%分别较0%处理增加14.6%、38.7%和44.7%,各处理间差异显著。15~30cm土层100%和60%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较高,显著高于30%和0%处理。说明秸秆覆盖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

图3

图3   免耕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Fig.3   Effects of no-tillage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contents


2.4 免耕秸秆还田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1显示,秸秆覆盖还田对大豆产量影响显著,30%秸秆还田量处理的产量最高,60%和0%处理的产量次之,均显著高于100%秸秆覆盖还田量处理。产量构成因素方面,0%处理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最少,百粒重最高;30%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表现较好。100%处理的株高最低,底荚高度高且无效节数最多,单株粒数较少;单株粒数表现为秸秆还田30%>60%>100%>0%。2018年由于早春低温多雨,100%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地温偏低,对出苗造成了影响,导致单位面积收获株数减少,大豆生长发育延迟,进而影响产量的形成。

表1   免耕秸秆还田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no-tillage straw returning on soybea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秸秆还田量
Straw returning
rate (%)
株高
Plant height
(cm)
底荚高度
Bottom pod
height (cm)
无效节数
Invalid
nodes
有效节数
Effective
nodes
单株荚数
Pods per
plant
单株粒数
Grains per
plant
百粒重
100-grain
weight (g)
收获密度(株/m2
Harvest density
(plant/m2)
产量
Yield
(kg/hm2)
071.7a10.7a3.7c8.9b25.5c51.0d21.7a32.6a3708.0b
3070.8a10.0a4.0c9.6a41.5a91.8a20.7a33.6a4162.5a
6071.2a12.4b4.5b8.7b34.0b81.5b19.3b32.0a3844.5b
10068.4b12.0b5.0a8.4c31.5b76.5c19.7b28.0b3289.5c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3 讨论

土壤活性有机碳作为碳库指标之一,是土壤中易被分解转化、活跃程度最高的,对维持土壤肥力及土壤碳储量至关重要。免耕秸秆还田既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又能够降低土壤有机碳的侵蚀,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认为,免耕能够增加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但对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否增加及其是否随耕作年限的增加而持续变化的结论不一致。张林森等[14]通过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及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影响研究得出,土壤有机碳含量随覆盖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徐尚起等[15]以南方双季稻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表明免耕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但不利于亚表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本研究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还田对寒地土壤有明显的固碳效应,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4.1%~22.3%)和土壤活性有机碳(52.5%~75.5%)含量;少量秸秆覆盖(30%处理)对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不大,60%秸秆覆盖量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这是由于长期连续免耕覆盖还田,土壤有机质逐渐积累,植物残体主要积累在表土层中,而亚表层土壤不受扰动,外源有机物输入不足,不利于深层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同时,秸秆覆盖还田量过大,会造成碳氮比失调,出现微生物与植物争氮的情况,也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因此,在15~30cm深层土壤中,60%秸秆覆盖还田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高于100%秸秆覆盖还田处理。

外源有机物的输入可以使微生物分解有机碳源速度加快,保证较高的微生物生物量含量,同时微生物同化固定作用加强,改善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16,17]。由于长期连续免耕覆盖还田不扰动土壤,连年植物残体等多积累于土壤表面,使表土层的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与秸秆不还田相比,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明显提高[18,19]。本研究免耕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较无秸秆覆盖处理增加14.6%~44.7%,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土壤微生物以异养型种群为主,其生命活动过程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免耕不扰动土层,植物残体主要积累在表土层中,秸秆覆盖量大,可供微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充足,但秸秆覆盖量过大,反而影响微生物活性,因此,本试验条件下,秸秆覆盖量从60%增至100%时,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变化不明显。

受免耕年限以及试验地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等影响,对免耕秸秆还田是否增产的研究结论也不同[20,21,22]。免耕秸秆覆盖能减少表层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的波动[23,24],在干旱区域或春季高温干旱年份有利于作物出苗,但对于积温不足的东北寒地容易出现出苗延迟和不齐现象,易导致作物发育初期生长缓慢。本试验年份由于早春低温多雨,大量秸秆还田处理地温偏低,对大豆出苗造成了影响,导致100%秸秆还田处理单位面积收获株数减少,60%和100%秸秆还田处理生长发育延迟,无效节数增多,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减少,影响了产量的形成,因而100%秸秆还田处理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30%秸秆还田处理在本试验年份出苗及生育初期生长良好,且土壤性质较0%处理优越,有利于产量形成。因此,在低温多雨年份,应慎重应用免耕全量秸秆覆盖还田栽培技术。

4 结论

在高纬度寒地应用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技术,通过合理轮作、条带耕作等措施控制秸秆覆盖量,优化寒地免耕技术措施,可有效实现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积累和周转,改善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状,提升土壤质量水平,提高作物产量,实现农业高效低碳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郑华平.

保护性耕作措施的综合效应研究及其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价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 2004.

[本文引用: 1]

李成芳, 寇志奎, 张枝盛, .

秸秆还田对免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有机碳固定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11):2362-2367.

[本文引用: 1]

张鹏, 李涵, 贾志宽, .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碳矿化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12):2518-2525.

[本文引用: 1]

王虎, 王旭东, 田宵鸿.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不同活性组分储量及分配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4, 25(12):3491-3498.

[本文引用: 1]

宫亮, 孙文涛, 王聪翔, .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8(2):122-124,130.

[本文引用: 1]

郝翔翔, 杨春葆, 苑亚茹, .

连续秸秆还田对黑土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35):263-269.

[本文引用: 1]

战秀梅, 宋涛, 冯小杰, .

耕作及秸秆还田对辽南地区土壤水分及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17, 48(6):666-672.

[本文引用: 1]

汤宏, 沈健林, 张杨珠, .

秸秆还田与水分管理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溶解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1):240-246.

[本文引用: 1]

周兴祥, 高焕文, 刘晓峰.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1(6):81-84.

[本文引用: 1]

孙利军, 张仁陟, 黄高宝, .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评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5):1122-1126.

[本文引用: 1]

吴金水, 林启美, 黄巧云, .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6:54-68.

[本文引用: 1]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30-34.

[本文引用: 1]

徐明岗, 于荣, 王伯仁.

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活性有机质与碳库管理指数变化

土壤学报, 2006, 43(5):723-729.

[本文引用: 1]

张林森, 刘富庭, 张永旺, .

不同覆盖方式对黄土高原地区苹果园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46(15):108-118.

[本文引用: 1]

徐尚起, 崔思远, 陈阜, .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1):127-132.

[本文引用: 1]

孙凤霞, 张伟华, 徐明岗, .

长期施肥对红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11):2792-2798.

[本文引用: 1]

荣国华.

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及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8.

[本文引用: 1]

刘艳慧, 王双磊, 李金埔, .

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6, 42(7):1037-1046.

[本文引用: 1]

殷士学, 宋明芝, 封克.

免耕法对土壤微生物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土壤学报, 1992, 29(4):370-376.

[本文引用: 1]

盖志佳, 吴嘉彧, 张敬涛, .

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5):100-106.

[本文引用: 1]

王幸, 邢兴华, 徐泽俊, .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黄淮海夏大豆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7, 39(6):834-841.

[本文引用: 1]

杨水源.

耕作覆盖方式对旱作大豆产量及土壤水热效应影响的研究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

[本文引用: 1]

张敬涛, 刘婧琦, 赵桂范, .

免耕栽培不同秸秆覆盖量下土壤温度变化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27):224-228.

[本文引用: 1]

张敬涛, 刘婧琦, 赵桂范, .

免耕秸秆覆盖对大豆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15, 5(8):48-51.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