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周期影响水稻抽穗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徐晓征, 王建军

Research Progress on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hotoperiod Influence on Rice Heading
Xu Xiaozheng, Wang Jianjun
表2 抽穗基因等位基因型的稻区适应范围
Table 2 The range of rice region adaptation of alleles heading genes
序号
Number
稻作区
Rice region
抽穗基因Heading gene
DTH2 Ehd4 Hd1 OsPRR37 Ghd8 Ghd7
1
华南双季稻稻作区(18~28° N) 弱等位型
弱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无功能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2
华中双季稻稻作区(25~35° N) 弱等位型或强等位型 弱等位型或强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3
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25~40° N) 强等位型
弱等位型或强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弱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4
华北单季稻稻作区(31~40° N) 强等位型
强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强等位型无功能等位型 无功能等位型
弱等位型
5
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38~53° N) 强等位型
强等位型
无功能等位型
无功能等位型
无功能等位型
弱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6
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35~49° N) 强等位型
强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强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 无功能等位型
弱等位型或无功能等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