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ps ›› 2020, Vol. 36 ›› Issue (5): 188-193.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0.05.028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Zhou Haitao1(), Zhao Mengyuan2(), Zhang Xinjun1, Li Tianliang1, Liu Wenting1, Liu Zhenning1, Yang Xiaohong1, Yuan Huifu2()
[1] | 尚文艳, 许志兴, 孙小金, 等. 食药饲保健美容多用植物——燕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9,22(5):20-21. |
[2] |
尚文艳, 燕麦(Avena sativa L.)的营养成分与保健价值探讨. 麦类作物学报, 2004,24(4):147-149.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04.04.194 |
[3] | 张志慧, 张立峰. 冀西北坝上地区旱作生产与休耕补偿分析—以莜麦生产为例. 河北农业科学, 2019,23(2):98-103. |
[4] | 陈有军, 周青平, 孙建, 等. 不同燕麦品种田间倒伏性状研究. 作物杂志, 2016(5):44-49. |
[5] | 南铭, 赵桂琴, 李晶, 等. 不同燕麦品种茎秆形态特征与抗倒伏性的关系. 草地学报, 2018,26(6):1382-1391. |
[6] | 张曦. 番茄中矮壮素和缩节胺的检测方法及残留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
[7] | 张忠旭, 陈温福, 杨振玉, 等. 水稻抗倒伏能力与茎秆物理性状的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9,30(2):81-85. |
[8] | 汤海军, 周建斌, 王春阳. 矮壮素浸种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23(5):29-34. |
[9] | 李九星. 多效唑和缩节胺对小麦形态及生理效应的研究.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28(2):166-171. |
[10] | 何钟佩, 闵祥佳, 李丕明, 等. 植物生长延缓剂DPC对棉铃内源激素水平和棉铃发育影响的研究. 作物学报, 1990,16(3):252-264. |
[11] | 周抑强, 张巨松. DPC化学控制对棉花株型和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1997,20(2):1-4. |
[12] | 任永峰, 黄琴, 王志敏, 等. 不同化控剂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23(8):08-16. |
[13] | 周海涛, 张新军, 杨晓虹, 等. 粮草兼用裸燕麦新品种张莜7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 2017,36(5):105-107. |
[14] | 任清. 燕麦生产与综合加工利用.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15] | 梁玉超, 张永强, 石书兵, 等. 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茎部特征及其抗倒伏性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7,37(11):1467-1472. |
[16] | 陆大彪. 中国燕麦资源研究及其利用.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32-34. |
[17] | 陈晓光. 小麦茎秆特征与倒伏的关系及调控研究.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1: 10-13. |
[18] | 王建国, 王陈, 于正茂. 矮壮素烯效唑微乳剂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08,14(5):81-82. |
[19] | 刘春芳, 王志利, 罗湘宁, 等. 缩节胺(DPC)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1997,6(1):81-83. |
[20] | 周运刚, 王俊刚, 马天文, 等. 不同DPC(缩节胺)处理对棉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0,47(6):1142-1146. |
[21] | 马瑞琦, 亓振, 常旭虹, 等. 化控剂对冬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 作物杂志, 2018(1):133-140. |
[22] | 庄云, 马尧, 牟金明.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谷子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33):10641-10644. |
[23] | 夏雪岩, 师志刚, 刘猛. 矮壮素和缩节胺对谷子杂交种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效应. 河北农业科学, 2015,19(3):8-11. |
[1] | Yue Song,Dabing Xiang,Houbing Huang,Yu Fan,Shuang Wei,Sai Zhang. Lodging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Tartary Buckwheat Cultivars [J]. Crops, 2017, 33(6): 65-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