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8, 第2期: 5255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8.02.009
唐慧娟,臧巩固,程超华,唐蜻,李育君,赵立宁
Tang Huijuan,Zang Gonggu,Cheng Chaohua,Tang Qing,Li Yujun,Zhao Lining
摘要:
对4个工业大麻品种的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范围内,影响大麻纤维产量的主要性状是鲜茎重和干皮重;影响大麻纤维品质的性状主要是纤维支数、断裂功和含胶率,其次是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汾麻3号较其余品种具有明显的纤维产量高和纤维支数高的特点。
[1] |
王殿奎, 关凤芝 . 黑龙江省大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麻业科学, 2005,27(2):98-101.
doi: 10.3969/j.issn.1671-3532.2005.02.011 |
[2] |
郭丽, 王明泽, 王殿奎 , 等. 工业大麻综合利用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8):132-134.
doi: 10.3969/j.issn.1002-2767.2014.08.037 |
[3] |
陈璇, 杨明, 郭鸿彦 . 大麻植物中大麻素成分研究进展. 植物学报, 2011,46(2):197-205.
doi: 10.3724/SP.J.1259.2011.00197 |
[4] | 李中涛 . 对应分析在学科发展中的应用. 长春:吉林大学, 2010. |
[5] |
韩路, 贾志宽, 韩清芳 , 等. 紫花苜蓿主要性状的对应分析. 中国草地学报, 2003,25(5):38-42.
doi: 10.3321/j.issn:1673-5021.2003.05.007 |
[6] | 陈荣江, 赵晖, 朱明哲 , 等. 小麦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对应分析及偏相关分析. 土壤与作物, 2012,1(1):21-26. |
[7] | 王增信, 梁正兰 . 棉花种间杂种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对应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6):56-60. |
[8] |
胡俊 . 水稻卷叶性状研究及相关基因的效应分析. 扬州:扬州大学, 2003.
doi: 10.7666/d.y564645 |
[9] | 孙小寅, 管映亭, 温桂清 , 等. 大麻纤维的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纺织学报, 2001,22(4):34-36. |
[10] |
康红梅, 赵铭森, 孔佳茜 , 等. 工业大麻隔离制种技术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4,42(7):708-710.
doi: 10.3969/j.issn.1002-2481.2014.07.17 |
[11] |
杨明, 郭鸿彦, 文郭松 , 等. 大麻新品种云麻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中国麻业, 2003,25(1):1-3.
doi: 10.3969/j.issn.1671-3532.2003.01.001 |
[12] | 房郁妍 . 大麻栽培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6):38-39. |
[13] | 梁晓红 . 大麻的生物学特性及用途 . 农艺学, 2014( 13): 48, 50. |
[14] |
陈建华, 臧巩固, 赵立宁 , 等. 大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与开发我国大麻资源的探讨. 中国麻业, 2003(6):266-271.
doi: 10.3969/j.issn.1671-3532.2003.06.002 |
[15] | 陈其本 . 大麻的综合利用. 中国麻作, 1990(1):40-42. |
[1] | 张丽丽,赵一洲,李鑫,毛艇,刘研,张战,倪善君,刘福才. 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粳稻品种后代稻米品质性状变异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3): 5156 |
[2] | 耿雷跃,张薇,邹拓,郑振宇,耿立格,孙娟,张启星. 河北水稻地方种质品质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1): 4955 |
[3] | 桑利民,徐婧,赵晓清,郭元章,蹇家利,郝小玉,郭久林,高永海,韩建国,徐桂真. 地膜覆盖对不同芝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6): 140146 |
[4] | 姜颖,孙宇峰,潘冬梅,李秋芝. 工业大麻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体的筛选及RAPD分析[J]. 作物杂志, 2017, (6): 5054 |
[5] | 于纪珍,王瑞,詹鹏杰,平俊爱,张福耀. 中国主要高粱杂交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7, (5): 4954 |
[6] | 程海涛,马兆惠,刘桂林,曹萍,吕文彦. 北方粳稻品种(系)资源淀粉RVA谱特征与品质性状典型相关分析[J]. 作物杂志, 2017, (2): 5966 |
[7] | 郭建华,于崧,于立河,郭伟,薛盈文,金珊珊,梁海芸,段君君.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小豆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1): 113118 |
[8] | 高小丽,廖文华,王姗姗,杨文才,戴相林,张玉红. 豌豆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J]. 作物杂志, 2016, (5): 5660 |
[9] | 刘化涛,黄学芳,黄明镜,池宝亮,郑秀清,陈军峰. 拔节期干旱对春玉米产量性状及抗旱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6, (2): 8994 |
[10] | 段冰,柳青山,梁笃,闫凤霞,郭琦. 饲用高粱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J]. 作物杂志, 2016, (1): 5155 |
[11] | 李仁崑, 赵娇娜, 张新, 等. 甘薯移栽方式与产量性状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5, (5): 164166 |
[12] | 杨善, 江永, 周鸿凯, 等. 甘蔗光合因子与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5, (4): 6973 |
[13] | 于亚辉, 刘郁, 曾军, 等. 北方两系杂交粳稻及亲本的籼粳成分与株型和产量性状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3, (5): 6265 |
[14] | 杨吉福, 刁立功, 赵海涛, 李存涛, 夏剑东, 曲芝, 王禾, 曲在亮. 播期播量对胶东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3, (3): 9395 |
[15] | 华劲松. 花荚期土壤水分胁迫对芸豆光合生理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3, (2): 111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