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综述
周浩, 邱先进, 徐建龙
磁化水处理应用于农作物的生产实践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国内外科研人员在开发磁化水的基础上开展了磁化水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诸多研究,比较了磁...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6
-
专题综述
孙子欣, 蔡柏岩
连作可短时间内带来经济效益,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等农产品需求,但长期连作会加速土壤退化,导致作物减产和病害率增高,破坏土壤微生物结构平衡,不利...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713
-
专题综述
梅丽
藜麦营养全面,植株转色后花色艳丽,观赏期长达40d左右,且耐旱、耐寒,是一种集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兴保健食粮。北京市自2015年引种藜麦,在适宜...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422
-
专题综述
沈文远, 陈昕钰, 余徐润, 吴云飞, 陈刚, 熊飞
小麦根系既是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又是多种激素、有机酸和氨基酸合成的重要场所,其生长发育关系到小麦最终产量和品质。全球气候变化下频发极端...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2332
-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郭欢乐, 汤彬, 李涵, 曹钟洋, 曾强, 刘良武, 陈志辉
选取139份湖南省玉米地方品种进行表型性状大田鉴定,分析其表型多样性,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类群划分和表型综合评价。不同性状变异系...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3341
-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闻丹妮, 鲍聆然, 刘蒙蒙, 沈波
盐胁迫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开展水稻耐盐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为了揭示OsWD40基因参与耐盐的分子机制,以日本晴和OsWD40过表达...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4253
-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李王胜, 王雪倩, 尹希龙, 石杨, 刘大丽, 谭文勃, 兴旺
对336份甜菜种质资源苗期的15个表型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通过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甜菜种质资源耐旱性进行综...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5460
-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赵小琴, 贾瑞玲, 刘军秀, 刘彦明, 文殷花, 师丽丽, 张娟宁, 马宁
对120份谷子种质资源的2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主成分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多样性指数以主穗重和主穗粒重最高,均为2.02;...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6169
-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齐广勋, 董岭超, 张伟, 袁翠平, 刘晓冬, 王英男, 董英山, 王玉民, 赵洪锟
大豆花叶病毒病是危害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今后开展抗大豆花叶病毒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材料,对222份国外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抗SMV3强毒株系...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7074
-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李志华, 穆婷婷, 李爱军
利用“两系”进行谷子杂种优势制杂交种时,不育系抽穗期和开花期常较恢复系早,二者只有错期播种才可在花期相遇并杂交结实。通过改良现有不育系与抗除...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7581
-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史关燕, 王娟菲, 麻慧芳, 赵雄伟
为了明确影响谷子杂交种产量的主要因子,对短穗型、中偏短穗型、中偏长穗型和长穗型4类不同谷子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8287
-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朱启迪, 李艳艳, 卢萌, 林圣哲, 余成强, 刘轲
为探明小麦不同穗位籽粒品质和形态性状的变化规律,以济麦22、中麦175和周麦18为材料,分别在开花后10、15、20、25、30、35和45...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8892
-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赵斌, 季昌好, 孙皓, 朱斌, 王瑞, 陈晓东
为培育适宜沿江、江淮地区种植的粮(籽粒)和草(饲草)产量及品质优良的大麦新品种,对12份多棱饲用大麦新品系和对照品种西引二号的饲草和籽粒的产...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9397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王金香, 王艳芝, 幸丽璇, 刘建霞, 王润梅
以绿宝糯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幼苗根的生长、渗透调节和根系活力的影响以及施加赤霉素(GA3)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结...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98104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苏利荣, 谭裕模, 秦芳, 李琴, 曾成城, 李忠义, 韦彩会, 董文斌, 梁俊, 何铁光
为探讨绿豆/黑豆还田和减施化肥条件下,间作绿肥压青还田对宿根甘蔗生长的影响及绿肥还田和有机肥施用对化肥的替代作用。试验设计了常规施肥(CK)...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05110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温蕊, 陈茜午, 赵雅杰, 贾祎明, 卢旭东, 张继宏, 李焕春, 赵沛义, 张永虎
针对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区年降水量不足、水资源分布不均及春季大风干旱等造成的谷子产量不高、水分利用率低等生产问题,设置裸地平作种植(CK)、PE...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11117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熊又升, 熊汉锋, 郭衍龙, 王海生, 刘威, 严与向, 谢媛园, 周剑雄, 杨立军
为实现化肥高效施用和零增长目标,采用稻麦轮作定位大田试验,探讨不同减量施肥模式对轮作体系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不施肥(T1)、常...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18123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王雪茹, 陈海飞, 张振华
为探究铵态氮条件下增硝营养对油菜铵态氮利用及生长的影响,以品种Bn60为试验材料,以纯硝培养为对照,测定不同氮形态下培养15d油菜的生物量和...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24131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陈燕, 陈强, 何轶, 喻会平, 郜军艺, 赵二卫, 陆引罡
为探究毕节烟区不同生态区(光照、降雨、温度等)对烤烟品种云烟105和云烟116多酚含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贵州省毕节...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32138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杨妍, 徐宁生, 潘哲超, 李燕山, 杨琼芬, 张磊
为了筛选出适宜云南大春作马铃薯高产栽培的多效唑和氮肥组合,并探讨氮肥和多效唑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2019-2020年在大田条件下,...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39144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张东霞, 秦安振
作物蒸散量(ETc)是作物水分消耗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灌溉预报中有重要作用。为研究ETc与土壤含水量(SWC)和温度(Ts)的协同关系,以黄淮...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45151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尹希龙, 石杨, 李王胜, 兴旺
干旱胁迫是抑制甜菜生长发育和影响产量的重要非生物因素。以耐旱型甜菜种质依安一号(V1)和干旱敏感型种质92011/1-6/1(V2)为试验材...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52158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秦猛, 崔士泽, 何孝东, 翟玲侠, 陶博, 王召君, 赵海成, 李红宇, 郑桂萍, 刘丽华
为提高水稻栽培过程中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将膨化技术与秸秆还田相结合,以水稻品种垦粳8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探讨秸秆膨化和未膨化2种还田...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59166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郭巨先, 黄家昕, 李桂花, 符梅, 罗文龙, 王俊, 陆美莲
芋头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兼粮食作物,其营养丰富且药用价值高,然而对于芋头品质性状的评价及分子机理的研究较少。以来源于我国不同地区的18个芋头品种...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67173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侯雪, 陈雨洁, 李春苗, 方淑梅, 梁喜龙, 郑殿峰
以绿丰2号和绿丰5号为试验材料,于第1片复叶展开期进行150mmol/L的混合盐碱胁迫及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调环酸钙(Pro-Ca),再继续培...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74180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马春梅, 田阳青, 赵强, 李江余, 吴雪琴
以闫棉67号为供试材料,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对棉花成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可以有效调节棉花株高和果枝数,增加...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81185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乔江方, 张盼盼, 邵运辉, 刘京宝, 李川, 张美微, 黄璐
以郑单309、郑单326、郑单958和中玉303等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在7个种植密度(6.00×104、6.75×104、7.50×104、...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86192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张明发, 张胜, 滕凯, 陈前锋, 田明慧, 江智敏, 巢进, 菅攀锋, 邓小华
通过3年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秸秆生物炭用量(0、3000、3750和4500kg/hm2)对湖南花垣云烟87烟田土壤酸性及烤烟根系的影响。...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193200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惠超, 杨卫君, 邓天池, 陈雨欣, 宋世龙, 张金汕, 石书兵
研究了单施不同量生物炭与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灌区春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为化肥减量和生物炭的农业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4个...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201207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王和寿
为探究不同施N量对叶用甘薯营养品质的影响,及为制定科学的叶用甘薯施肥技术提供数据依据,选用叶用甘薯品种台农71和福菜薯18为材料,设氮素水平...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208213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姜树坤, 王立志, 杨贤莉, 张喜娟, 刘凯, 迟力勇, 李锐, 来永才
基于1961-2019年松嫩平原盐碱地区域的13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松嫩平原全年及水稻生长季内的平均气温、活动积温、昼夜温差、降水...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214219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冯钰, 邢宝龙
为筛选出适宜高寒区种植的优质豇豆品种,探究了山西大同高寒区9个豇豆品种的生长特性及饲草品质。结果表明,9个豇豆品种在试验地均能完成生育过程,...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220225
-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种浩天, 尚程, 张运波, 黄礼英
为了明确增密减氮栽培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颖花形成(分化与退化)的影响以及颖花形成与产量的关系,在大田条件下采用裂-裂区试验设计,以籼粳杂交稻(...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226233
-
种子科技
张瑞栋, 梁晓红, 刘静, 南怀林, 王颂宇, 曹雄
萌发期的干旱胁迫是限制高粱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种子引发是提高作物抗逆性的一个重要技术。为了明确不同引发处理对干旱胁迫下高粱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234240
-
技术推荐
王俊珍, 周美亮, 李发良, 张凯旋, 朱剑锋, 沈阿衣, 洛古有夫, 姚聚红, 殷远杰, 伍东明, 张杰
川荞6号是中熟苦荞新品种,在西南地区生育期72~78d,出苗整齐、健壮,幼茎绿色,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深绿,花为绿白色、无香味。主茎节数11....
2022, 第6期(总第211期): 24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