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 2019, 35(5): 186-191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5.030

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

不同播期对直播早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段里成1,3, 郭瑞鸽1, 张坤1, 章起明2, 刘丹3, 杨爱萍1, 桂保玉1, 金国花1, 蔡哲1

1 江西省农业气象中心,330096,江西南昌

2 宜春市气象局,336000,江西宜春

3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330045,江西南昌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Dates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Direct-Seeded Early Rice

Duan Licheng1,3, Guo Ruige1, Zhang Kun1, Zhang Qiming2, Liu Dan3, Yang Aiping1, Gui Baoyu1, Jin Guohua1, Cai Zhe1

1 Jiangxi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Nanchang 330096, Jiangxi, China

2 Yichun Meteorological Office, Yichun 336000, Jiangxi, China

3 Jiangxi Institute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Nanchang 330045, Jiangxi, China

通讯作者: 蔡哲,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灾害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4-15   修回日期: 2019-07-22   网络出版日期: 2019-10-15

基金资助: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1ACF60018)
江西省气象局重点项目(早春气候资源在水稻生产中的利用技术研究)
江西省气象科技项目2018年重点项目(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技术研究)
南昌市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2018NNZS102)
南昌市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2018NNZS103)

Received: 2019-04-15   Revised: 2019-07-22   Online: 2019-10-15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段里成,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作物高产栽培和农业气象灾害研究 。

摘要

为明确播期对直播早稻个体和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常规籼稻中早35和中早39为材料,利用大田分期播种试验,分析不同播期直播早稻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差异。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全生育期积温逐渐减少,抽穗后积温逐渐增加。成苗率随分蘖前日平均温度升高而增加,成苗率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系数为0.83以上的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呈系数为0.72以上的显著正相关关系。随播期推迟,茎叶干物质向子粒输出转化逐渐减少,单株和单位面积茎叶干物质输出转化与抽穗后积温呈负相关关系,单株抽穗后光合产物积累量随积温增加而减少,单位面积抽穗后光合产物积累量随积温增加而增加。在水稻直播生产过程中,提前播种,保证一定基本苗,协调好个体和群体干物质积累和转化,能获得较高产量。

关键词: 早稻 ; 播期 ; 积温 ; 干物质

Abstract

In order to reveal the impacts of sowing date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 in direct sowed early rice, an interval sow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with indica rice Zhongzao 35 and Zhongzao 39 as experiment materials, to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transport in direct seeded early r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gradually decreased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and increased after heading with the delay of sowed date. The seedling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daily mean temperature before tiller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edling rate and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plant reached 0.8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edling rate and th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unit area reached 0.72. With the delay of sowed date, the dry matter transferred from stem and leaf to panicle decreased gradually, the dry matter transfered from stem and leaf per plant, per unit area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fter heading. The photosynthetic product per plant decreased and the photosynthetic product per unit area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fter heading. So early sowing could ensure certain basic seedlings to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of accum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dry matter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o obtain high yields.

Keywords: Early rice ; Sowing date ;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 Dry matter

PDF (54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收藏本文

本文引用格式

段里成, 郭瑞鸽, 张坤, 章起明, 刘丹, 杨爱萍, 桂保玉, 金国花, 蔡哲. 不同播期对直播早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5(5): 186-191 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5.030

Duan Licheng, Guo Ruige, Zhang Kun, Zhang Qiming, Liu Dan, Yang Aiping, Gui Baoyu, Jin Guohua, Cai Z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owing Dates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of Direct-Seeded Early Rice[J]. Crops, 2019, 35(5): 186-191 doi: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5.030

江西作为我国重要的双季稻产区,双季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89%左右,占全国双季稻种植面积的1/4,且呈逐年增大的趋势,江西的水稻产量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1]。直播稻作为一种较为原始的种植技术,技术简单,劳动强度轻,生产成本低,加上除草剂施用水平提高,机械化程度增加,直播稻在江西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播期作为影响直播稻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适宜播期是直播稻高产的关键[3]。播种期主要影响温光利用[4]、生育期[5]和干物质积累量[6,7]等,最终表现为产量变化。水稻产量一小部分来自茎鞘储存转运,另一大部分为抽穗后叶片光合作用积累的干物质[8,9],茎叶储存转运的干物质与个体生长状况有密切关系,受播期的影响,不同播期内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个体对产量的贡献差异明显[10]。因此,在水稻直播生产中,调整播期,获得适宜成苗率,协调好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对保证水稻产量尤为重要。本试验以此为切入点,研究直播早稻不同播期对水稻个体和群体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期为直播早稻生产选择适宜播期提供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7年在江西省南昌县泾口乡(116°12′6″E,28°38′57″N)进行,供试品种为中早35和中早39,均属中熟籼型常规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试验土壤为沙壤土,耕层深度为0~20cm。土壤全氮1.85g/kg;速效氮129.40mg/kg;有机质29.82g/kg;速效磷25.54mg/kg;速效钾139.56mg/kg;pH 5.73。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置9个播期,分别为3月6日(B1)、3月11日(B2)、3月16日(B3)、3月21日(B4)、3月26日(B5)、3月31日(B6)、4月5日(B7)、4月10日(B8)和4月15日(B9),播种量为60kg/hm2,水稻种子催芽至芽长为谷粒长的一半时采用撒播的方式进行水直播。每个播期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小区面积15m2(3m×5m)。氮肥施用量为120kg/hm2,按基肥∶分蘖肥∶穗肥=5∶3∶2施用;钾肥施用量为120kg/hm2,按基肥∶穗肥=7∶3施用;磷肥施用量为150kg/hm2,全部作基肥施用。

不同处理间做田埂隔开,防止窜水窜肥,田埂用薄膜覆盖,防止杂草生长。直播播种后,在秧苗达到两叶时进行杂草防治。试验田块在分蘖期保持浅层水,以促进分蘖生长;达到基本苗时,严格进行水分管理,以控制无效分蘖;成熟时田块采取干湿交替灌溉,以发挥产量潜力。病虫于分蘖盛期和破口期集中防治,其余时段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

试验期间的气象数据来源于试验田中央的农田小气候观测站,气象要素包括气温、降水、日照等。

1.2 测定指标

成苗率(C)测定:水稻播种后,根据播种量、播种面积及千粒重,确定单位面积水稻种子数量,据此,在播种较均匀的部分,选择400cm2(20cm×20cm)面积,测定该面积内播种量(M),在水稻分蘖期再次测定该面积内的水稻苗数作为成苗数(N),成苗率C=N/M×100%。

干物质测定:分别在抽穗期和成熟期对各品种每个播期处理取3蔸植株,同时将茎(包括茎和叶鞘)、叶和穗分开,分别用牛皮纸袋进行包装,置于70℃烘箱内烘干至恒重,设3个重复。

1.3 指标计算

将水稻茎、叶灌浆期(抽穗-成熟)对穗干物质的贡献通过干物质输出率(dry matter export rate,DMER)和转化率(dry matter transformation rate,DMTR)来描述,计算方法如下:

DMER=(DMmax-DMmin)/DMmax×100%

DMTR=(DMmax-DMmin)/P×100%

式中,DMER为干物质输出率(%),DMTR为干物质转化率(%);DMmax和DMmin分别表示抽穗期(80%抽穗)和成熟期水稻茎(叶)的干物质重;P为成熟期穗干重。

全生育期和灌浆期积温计算方法如下:

全生育期积温等于从播种至成熟收割时≥10℃的温度总和;

灌浆期积温等于从抽穗(80%抽穗)至成熟收获时≥10℃的温度总和。

1.4 数据分析

通过DPS 7.0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Microsoft office 2010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生育期气温变化

图1可知,平均气温随日期推进总体呈增加的趋势,4月9-11日虽出现了降温天气,但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对水稻幼苗生长影响不大;进入5月以后,平均气温维持在20℃以上,未出现“小满寒”情况,对水稻生长基本无影响。

图1

图1   水稻全生育期气温变化

Fig.1   Temperature change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rice


2.2 不同生育时期积温随播期的变化

表1可知,两水稻品种抽穗后积温随播期推迟逐渐增加,两品种曲线拟合度分别达到0.89(中早35)和0.85(中早39),而全生育期积温随播期推迟逐渐减少。其原因是抽穗后气温整体较高,随着播期推迟,迟播较早播成熟更晚,日平均气温较高所致;全生育期积温与播期呈负线性关系主要是因为早播全生育期较长,从而使全生育期积温较高。

表1   积温与播期的线性关系

Table 1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sowing date

品种Variety项目Project方程EquationR2
中早35 Zhongzao 35抽穗后积温与播期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sowing date after headingy=19.287x+759.620.89
全生育期积温与播期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sowing date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y=-6.5567x+2616.20.54
中早39 Zhongzao 39抽穗后积温与播期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sowing date after headingy=20.945x+748.900.85
全生育期积温与播期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sowing date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y=-2.6442x+2559.90.05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3 不同播期的气温条件对水稻成苗率的影响

日平均气温对水稻出苗及成苗具有明显影响,气温越低,水稻成苗率越低,气温升高,水稻出苗加快,成苗率增加。由表2可知,两品种成苗率与播期呈正线性关系;水稻分蘖前日平均气温与播期也呈正线性关系,随着播期推迟,日平均气温升高,成苗率增加。成苗率与单株和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相关关系表明,成苗率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原因可能是在相同播种量条件下,较早的播期处理因生育期气温低,成苗率低,单位面积基本苗少,群体较稀,单株生长较好,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更多;播期推迟,成苗率升高,群体密度增大,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相对较少,但具有较大的水稻群体,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与成苗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表2   播期与气温及成苗率的关系

Tabl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sowing date and temperature, seedling rate

品种
Variety
项目
Project
方程
Equation
成苗率与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相关性
Correlation between seedling rate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plant
成苗率与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相关性
Correlation between seedling rate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unit area
中早35
Zhongzao 35
成苗率与播期
Seedling rate and sowing date
y=2.9227x+36.042-0.83**0.72*
分蘖前日平均气温与播期
Average daily temperature and
sowing date before the tillering
y=0.6304x+15.185--
中早39
Zhongzao 39
成苗率与播期
Seedling rate and sowing date
y=3.9253x+29.658-0.95**0.73*
分蘖前日平均气温与播期
Average daily temperature and
sowing date before the tillering
y=0.8851x+14.519--

Note: *, ** indicate significant, extrem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respectively. The same below

注:*,**分别表示相关显著、极显著。下同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4 单株及单位面积总干物质积累量与积温的线性关系

气温的高低对干物质积累量具有明显影响,受播期影响,各播期处理气温变化明显。分析各品种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与播期的关系(表3)可知,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与播期呈负线性关系,随播期推迟,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少,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与积温呈正相关关系,且中早35达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单位面积总干物质积累量与播期呈正线性关系,受播期推迟影响,单位面积总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增加。这可能受出苗率影响,较早的播期处理生育期气温低,成苗率低,种植密度较稀,单株生长不受抑制,气温低,生育期延长,生育期内总积温增加,单株总干物质积累更多;播期推迟,气温升高,生育期逐渐缩短,但成苗率逐渐增加,群体密度增大,茎蘖数减少,单位面积茎蘖数较多,后期播种的单位面积总干物质积累量较前期播种多。

表3   总干物质积累量与积温的关系

Table 3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品种
Variety
项目
Project
方程
Equation
干物质积累量与积温的相关性
Correlation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中早35
Zhongzao 35
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与播期
Total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plant and sowing date
y=-0.3735x+12.375-0.75*
单位面积总干物质积累量与播期
Total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unit area and sowing date
y=324.91x+10327.00-0.34
中早39
Zhongzao 39
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与播期
Total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plant and sowing date
y=-0.6439x+12.823-0.09
单位面积总干物质积累量与播期
Total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er unit area and sowing date
y=216.27x+9335.10-0.04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5 灌浆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输出及转化情况

水稻产量受抽穗后光合作用积累的干物质影响最大,但茎叶向穗转移的干物质对水稻产量也具有明显的影响,由表4可知,中早35和中早39两品种干物质输出率和干物质转化率整体均随着播期的推迟而减少,均以第1播期(3月6日)输出率和转化率最高,单株茎叶输出转化对产量的影响随着播期推迟逐渐减小;由表4可知,茎输出率和转化率整体高于叶输出率和转化率。由此可见,水稻产量形成过程中,直播较早的水稻茎叶对产量影响更大,茎干物质对产量的贡献整体大于叶干物质的贡献。

表4   各器官干物质输出及转化

Table 4  Changes of dry matter output and transformation in organs %

播期
Sowing
date
中早35 Zhongzao 35中早39 Zhongzao 39
干物质输出率
Dry matter output rate
干物质转化率
Dry matter transformation rate
干物质输出率
Dry matter output rate
干物质转化率
Dry matter transformation rate
茎Stem叶Leaf茎Stem叶Leaf茎Stem叶Leaf茎Stem叶Leaf
B129.6020.1025.946.2922.6222.4922.749.80
B224.8919.0124.716.1417.1216.4317.985.87
B320.8718.8321.936.0913.2411.9111.174.14
B418.8517.7119.215.6013.4811.7211.594.10
B519.6516.4815.425.3913.059.5711.273.48
B614.9614.0413.224.786.9210.475.673.48
B717.5712.8912.624.898.479.916.873.91
B810.4411.7211.014.746.2410.125.574.18
B911.3311.2711.354.258.819.108.694.47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2.6 抽穗后干物质转运与积温的关系

干物质转运的多少与气温有负相关关系。由表5可知,茎叶干物质输出量与积温呈负相关关系,中早35单株茎叶干物质输出量与积温呈显著或极显著关系。抽穗后单株光合产物与积温呈负相关关系,单位面积光合产物与积温呈正相关关系。究其原因,抽穗后第1播期日平均气温为25.0℃~25.2℃,第9播期日平均气温为28.8℃~29.2℃,较第1播期高出近4℃,气温越高越不利于茎叶干物质转化[11],因此,抽穗后随着日平均气温升高和积温的增加,单株和单位面积干物质输出量均减少。由源库效应可知,茎叶输出转化减少,抽穗后光合产物逐渐增加,因此,抽穗后单位面积光合产物积累量随着播期推迟逐渐增加。

表5   抽穗后干物质转运与积温的相关性

Table 5  Correlation between dry matter transport and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fter heading

品种Variety项目Project茎输出量Stem output叶输出量Leaf output光合产物Photosynthate
中早35 Zhongzao 35单株Per plant-0.76*-0.79**-0.66*
单位面积Per unit area-0.46-0.69*-0.52
中早39 Zhongzao 39单株Per plant-0.60-0.47-0.12
单位面积Per unit area-0.59-0.50-0.40

新窗口打开| 下载CSV


3 讨论

播期的提前和推迟主要影响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温度,早稻直播生产过程中,随着播期推迟,温度逐渐升高[12]。水稻的播种出苗及成苗主要受温度影响,黄永兰等[13]、肖宇龙等[14]、赵杨等[15]研究温度对水稻出苗的影响发现,不同品种出苗对温度的响应存在差异,但都表现为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播种后日平均气温的升高,出苗率逐渐升高。本研究结论与黄永兰等[13]、肖宇龙等[14]和赵杨等[1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刘功朋等[16]研究认为,随着早稻直播播期推迟,水稻出苗率和成苗率逐渐增加。本试验结果与刘功朋等[16]研究结论相一致,本试验中,中早35和中早39的成苗率分别与播期呈斜率为2.9227和3.9253的正线性相关关系。在同一播种量条件下,播期越早,群体密度越小,播期推迟,群体密度增加,这主要受播后成苗率影响。

温度可以调控植物代谢速率和光合速率等,从而通过影响干物质积累来影响生育进程[17]。解保胜等[18]研究发现,生育期内活动积温与生物量、抽穗期茎鞘干物质重及群体生长速率均呈二次函数关系。刘军等[19]研究表明,高产水稻一般前中期茎叶中贮藏的光合产物较多,抽穗后光合产物向子粒分配的比例大,且茎叶向子粒转运的干物质增多。本试验由于是直播生产试验,第1播期单株前中期贮藏的光合产物较多,茎叶输出率第1播期较第9播期分别高出13.81、8.83个百分点,转化率第1播期较第9播期分别高出14.05、2.04个百分点,但直播稻出苗率较低,群体密度较小,导致整体产量较低,与刘军等[19]得出的水稻前中期茎叶贮藏的干物质越多、后期转运增加的结论相同。姚义[20]研究结果表明,直播稻随播期的推迟,茎叶干物质输出量和转化率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的趋势,本研究结论与姚义[20]相一致。分析抽穗后积温与茎叶输出转化和光合作用积累的干物质相关关系发现,抽穗后第1播期日平均气温为25.0℃~25.2℃,第9播期日平均气温为28.8℃~29.2℃,较第1播期高出近4℃,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越不利于茎叶干物质转化[11],因此,单株和单位面积茎叶干物质转化与抽穗后积温呈负相关关系,中早35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中早39相关性不显著,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与品种对温度敏感性差异有关[21]

受源库关系的影响,播期越早,成苗率越低,群体密度越小,单株生长良好,前中期茎叶中积累的干物质越多,抽穗后向子粒中输出转运增加,使抽穗后光合作用产物积累所占比例减少;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前中期积累光合产物减少[22],抽穗后温度较高,茎叶干物质向子粒转运减少,随着群体密度增加,单位面积温光利用率增加,使单位面积光合产物增加,因此抽穗后单位面积光合产物与积温呈正相关关系。由于试验中选用的品种是耐低温能力较弱的常规稻,杂交水稻品种的干物质积累、输出和转运与积温的关系尚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

双季早稻直播生产过程中,播期适宜,能显著提高水稻成苗率,提高茎叶积累的干物质向子粒的转运量。播期过早,茎叶干物质积累转运虽然增加,但成苗率低,产量较低;播期推迟,不利于茎叶干物质转运。

参考文献

潘晓华, 李木英, 曾勇军 , .

江西双季稻主要种植方式及其配套栽培对策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35(1):1-6.

[本文引用: 1]

李木英, 石庆华, 潘晓华 .

江西省直播稻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农业科技, 2008(21):236-238.

[本文引用: 1]

杜斌, 陈留根, 赵田芬 , .

直播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12(15):18-21.

[本文引用: 1]

许轲, 孙圳, 霍中洋 , .

播期、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3,46(20):4222-4233.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3.20.005      Magsci     [本文引用: 1]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下,播期与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播期及品种类型的科学选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个品种类型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播期,研究各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表现及温光资源利用特点。【结果】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表现为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晚粳。随着播期推迟,5个品种类型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程度不等。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减产幅度表现为中熟晚粳>迟熟中籼>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同一播期各品种类型水稻之间产量差异有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大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类型水稻的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极显著减少。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温光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按生育期长短分为两类,对生育期较短的中熟中粳及迟熟中籼影响较小,对生育期较长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及中熟晚粳影响较大。对不同播期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进行初步分类为:5月中旬应选用早熟晚粳,搭配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月下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早熟晚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6月上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6月中旬应选用中熟中粳。【结论】随播期的推迟,5个水稻品种类型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稻麦两熟制与热量条件因素,初步明确了不同播期应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姚义, 霍中洋, 张洪程 , .

不同生态区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2,45(4):633-647.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2.04.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目的】探讨不同生态区直播条件下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品种及其适宜播期的科学区划布局提供初步理论依据。【方法】苏南太湖稻区常熟(N 31.4°)以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和中熟晚粳为材料,苏中里下河稻区姜堰(N 32.3°)以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早熟晚粳为材料,苏北淮北稻区东海(N 34.5°)以早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比较研究不同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的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相应推迟,生育期明显缩短,总体表现为播期每推迟1 d,生育期缩短0.6 d左右。同一品种类型,随纬度的升高,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逐渐延迟,生育期依次变长。同一试验点,随播期的推迟一般晚粳品种较中粳品种生育期天数缩短略多。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主要表现在营养生长期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变化范围为2—24 d,生殖生长阶段则相对稳定,变化范围仅为-2—1 d。各类型品种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均表现出随播期的推迟呈显著或极显著的减少趋势,其差异主要源于抽穗前积温与光照时数的不同,其中尤以拔节前的差异最为明显,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一试验点,各类型品种间生育期的积温与光照时数均表现为晚粳品种大于中粳品种;同一类型品种,随试验点纬度升高,积温呈依次减少的趋势,光照时数除杂交品种以外均呈依次增加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各类型品种的温光利用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阶段和生育期的天数随积温的升高而线性增加,随日照时数的增加而线性减小;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天数随积温的升高或日照时数的增加不同处理间表现不尽一致。【结论】播期对直播稻生育期及温光的利用有较大的影响。据此,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直播适宜布局范围进行了初步区划,并综合分析后给出其能够安全成熟的可能播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李迪秦, 秦建权, 张运波 , .

品种与播期对齐穗期水稻群体光能截获量和干物质垂直分布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09,23(5):858-863.

Magsci     [本文引用: 1]

<p>为探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和播期对水稻群体光能截获量及干物质垂直分布的影响,以超级杂交稻、普通杂交稻和常规稻的3个品种为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品种还是播期,至齐穗期水稻群体各高度层的干物质积累量都表现出20cm以下>80cm以上>20~40cm>40~60cm>60~80cm;品种间表现为汕优63(V2)>两优293(V1)>扬稻6号(V3)。水稻群体消光系数(K)在同一播期的不同品种之间表现出汕优63(V2)>两优293(V1)>扬稻6号(V3),相同品种不同的播期之间表现出播期2(S2)>播期1(S1)>播期3(S3)的变化规律。</p>

于文颖, 纪瑞鹏, 冯锐 , .

基于分期播种的水稻生长动态及产量对热量条件的响应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1(24):6-13.

[本文引用: 1]

王亚梁, 张玉屏, 朱德峰 , .

水稻器官形态和干物质积累对穗分化不同时期高温的响应

中国水稻科学, 2016,30(2):161-169.

DOI:10.16819/j.1001-7216.2016.5137      Magsci     [本文引用: 1]

为明确水稻穗分化期高温对生长发育所造成的影响,以耐热籼稻黄华占和热敏感籼稻丰两优6号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在穗分化期进行40℃(10:00-15:00)高温处理,以人工气候箱32℃适温处理为参考,室外环境温度为对照(CK),研究枝梗颖花分化期(Ⅰ期)和花粉母细胞形成减数分裂期(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器官形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Ⅰ期高温抑制幼穗分化,使穗分化期延长2.5~8.8 d;Ⅱ期高温阻碍水稻抽穗,导致穗分化期延长6.8~7.1 d,显著缩短上部茎节,降低抽穗度,其中热敏感品种降幅大于耐热品种;2)穗分化期高温处理显著降低每穗颖花数和颖花大小,颖花数下降原因在不同处理时期间存在差异,Ⅰ期高温减少颖花分化数;而Ⅱ期高温显著加速颖花退化,两个品种退化幅度均达50%以上,并显著降低了花药大小和颖花受精率,热敏感品种丰两优6号受高温影响要大于耐热品种;3)高温对叶片生长有促进作用,Ⅱ期高温处理表现尤为明显,两个时期高温处理对上3叶净光合速率和水稻单茎干物质积累没有显著影响。Ⅰ期高温不同部位间干物质积累无显著差异,而Ⅱ期高温显著降低茎鞘和穗部干物质积累,但高温导致高节位分枝发生,积累了一部分干物质,整体上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并没有显著下降。

顾俊荣, 董明辉, 赵步洪 , .

不同水氮管理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和茎鞘物质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6,30(2):347-354.

DOI:10.11869/j.issn.100-8551.2016.02.0347      Magsci     [本文引用: 1]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高产水稻水氮高效利用特性,以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8号和穗粒兼顾型常规粳稻品种(系)苏10-100为材料,进行实地氮肥管理和全生育期轻干-湿交替灌溉技术联合运用,研究水稻干物质和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与运转特性及其与籽粒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常规水肥管理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和轻干-湿交替灌溉联合运用显著增加了幼穗分化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抽穗期茎鞘中NSC含量,提高了茎鞘干物质和NSC运转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大穗型杂交粳稻甬优8号的运转率和贡献率明显大于常规粳稻苏10-100;水氮处理降低了穗数,但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了每穗粒数、结实率、充实度和千粒重,苏10-100和甬优8号分别增加了6.21%、2.53%,1.68%、13.63%,3.3%、8.1%和9.06%、10.35%,其中2个弱势籽粒千粒重的增幅分别达到了16.3%和15.9%,显著大于强势粒。因此,采用实地氮肥管理和轻干-湿交替灌溉水稻具有中后期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大,物质运转率高,穗大且多,结实率高、充实度好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弱势籽粒灌浆充实,提高籽粒产量。本研究为水稻超高产栽培和不同类型水稻养分水份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刘树金 .

栽培地点和密度对不同类型品种水稻形态特征与群体质量影响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10.

[本文引用: 1]

吕艳梅, 谭伟平, 肖层林 .

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14(9):17-19,24.

[本文引用: 2]

曹秀霞, 万素琴, 吴铭 .

湖北省早稻适宜播期及其气候风险

中国农业气象, 2014,35(4):429-433.

DOI:10.3969/j.issn.1000-6362.2014.04.011      Magsci     [本文引用: 1]

利用湖北省早稻种植区4个代表气象站1953-2012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以1983年为时间节点,分析前后30a不同保证率下早稻安全播期的变化,并基于CERESRice作物生长模型模拟不同播种日期下的早稻潜在产量,结合低温阴雨指标统计不同播期下播种-幼苗期早稻遭受低温阴雨的风险,综合确定湖北省早稻适宜播期。结果表明:与1953-1982年相比,1983-2012年不同保证率下早稻安全播期普遍提前2~7d。在近30a气候背景下,各代表站适宜播期在50%~80%保证率下稳定通过10℃的初日之间;具体来说,武汉在3月24日-4月1日,荆门在3月26日-4月4日,荆州在3月25日-4月3日,黄石在3月23日-3月31日播种,不仅能降低早稻播种-幼苗期发生烂种烂秧的风险,还能确保高产稳产。研究结果可为湖北省早稻的播期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黄永兰, 龙起樟, 丁芸 , .

江西省早稻品种芽期耐冷性鉴定评价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38(3):440-447.

[本文引用: 2]

肖宇龙, 钟家有, 胡启锋 , .

江西省早稻主栽品种可控条件下芽期耐冷性鉴定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36(2):243-248.

[本文引用: 2]

赵杨, 魏颖娟, 邹应斌 .

低温胁迫下早稻幼苗叶片和根系的生理指标变化及其品种间差异

核农学报, 2015,29(4):792-798.

DOI:10.11869/j.issn.100-8551.2015.04.0792      Magsci     [本文引用: 2]

<p>为了探讨早稻幼苗叶片和根系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以低温胁迫(5℃, 3d)下幼苗死苗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的2个耐寒品种(株两优505、金优268)和2个冷敏感品种(中嘉早17、株两优819)为试验材料, 研究低温胁迫(10℃, 5d)下幼苗叶片和根系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低温处理期间, 叶片SOD、CAT活性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 在处理后1d达到最大值, 根系表现为缓慢增加趋势, 在处理后5d达到最大值.叶片MDA含量增加趋势相似, 而根系中耐寒品种MDA含量缓慢增加, 冷敏感品种则急剧增加.叶片和根系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不同, 其中叶片为先增后降, 根系则先降后增.2)常温恢复期间, 耐寒品种叶片SOD、CAT活性可恢复到处理前水平, 但根系和冷敏感品种叶片均不能恢复.叶片MD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而根系中耐寒品种含量则相对稳定, 冷敏感品种仍继续增加.耐寒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恢复增加, 但根系和冷敏感叶片不能恢复, 甚至明显降低.由此可知, 低温胁迫条件下, 早稻幼苗叶片的生理响应较根系敏感, 且在叶片和根系中耐寒品种生理变化较冷敏感品种均敏感.本文为进一步研究水稻幼苗叶片和根系抵御低温冷害的不同生理机制提供参考依据.</p>

刘功朋, 陈恺林, 张玉烛 , .

播期与播量对直播早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13(1):13-16,21.

[本文引用: 2]

Condon A G, Botwright T L, Long M , et al.

Genotypic increases in coleoptile length improves stand establishment,vigour and grain yield of deep-sown wheat

Field Crops Research, 2007,100(1):10-23.

[本文引用: 1]

解保胜, 赵黎明, 那永光 , .

温光条件与寒地水稻产量和源库特征的关系

生态学杂志, 2016,35(4):917-924.

Magsci     [本文引用: 1]

<div style="line-height: 150%">采用大田试验,以寒地水稻为研究对象,分析试验区2011&mdash;2014年气温和太阳辐射,比较不同年份间温光条件差异,探讨温光条件与水稻干物质积累、源库光合特征、产量及其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育期内日活动积温利用率和日有效积温利用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而太阳辐射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其中灌浆期太阳辐射强度以2014年居高;生育期内日活动积温和日有效积温及其利用率、抽穗后日平均太阳辐射强度与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以及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内活动积温与产量(<em>R</em><sup>2</sup>=0.69)、生物产量(<em>R</em><sup>2</sup>=0.49)、抽穗期茎鞘干质量(R<sup>2</sup>=0.74)及粒叶比(<em>R</em><sup>2</sup>=0.34)、收获指数(<em>R</em><sup>2</sup>=0.63)、群体生长速率(<em>R</em><sup>2</sup>=0.78)和净同化率(<em>R</em><sup>2</sup>=0.73)均呈二次函数关系,且拟合效果均达极显著水平,而与叶面积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em>R</em>=0.80)。</div><div style="line-height: 150%">&nbsp;</div>

刘军, 余铁桥 .

大穗型水稻超高产产量形成特点及物质生产分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24(1): 4-5,7-10.

[本文引用: 2]

姚义 .

江淮下游地区直播稻播期与品种综合生产力及其利用的研究

扬州:扬州大学, 2012.

[本文引用: 2]

徐俊锋, 魏祥进, 江玲 , .

我国部分早籼品种及杂交早籼骨干亲本抽穗期遗传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10,24(3):215-222.

DOI:10.3969/j.issn.1001-7216.2010.03.001      Magsci     [本文引用: 1]

<FONT face=Verdana>设置长、短日照和高、低温4种环境,分析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早籼水稻品种和杂交早籼骨干亲本共19份材料的抽穗期光温敏感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结果表明,这19份早籼材料(包括杂交稻亲本)都表现出弱感光性,其中16份材料对温度比较敏感。这些早籼材料的基本营养生长性整体较弱,但是个体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抽穗期长短与每个材料的基本营养生长性呈显著线性相关。利用一套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对这些早籼材料抽穗期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早籼材料均带有隐性非感光位点hd2,大多数早籼材料都带有显性早熟基因Ef1,而在Se1和E1两个主效感光基因位点,所有早籼材料不带或只带有一个感光等位基因。这些结果从基因型角度揭示了早籼材料具有弱感光性和较强感温性,是其适合在我国华南双季稻作区和华中单双季稻作区作早稻种植的原因,为早籼水稻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了重要依据。<BR></FONT>

陈可伟, 陈俊义, 解平 , .

播期对直播稻的影响

上海农业科技, 2010(4): 42, 31.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