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收获期对食葵商品性及产量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Periods on the Commerciality and Yield of Edible Sunflower
通讯作者:
第一联系人: 王鹏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方向为作物育种,E-mail:
收稿日期: 2023-06-20 修回日期: 2023-10-13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3-09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23-06-20 Revised: 2023-10-13 Online: 2024-03-09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穆建国,主要从事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E-mail:
研究了不同收获期对食葵百粒重、单盘粒重、花皮率和白头率等的影响,为北屯垦区食葵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当地主栽品种三瑞11号、乐丰9416和启源6号为材料,分别在7个收获期对食葵商品性及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的延长,产量构成因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商品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综合考虑食葵的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商品性,三瑞11号最佳收获期为8月18日左右,乐丰9416和启源6号最佳收获期为8月20日左右。
关键词:
This experiment studied 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periods on 100-grain weight, single plate grain weight, flower skin rate, white head rate, the study aim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dible sunflower in Beitun Reclamation area.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block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used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merchantability and yield of edible sunflower in seven harvest periods with local main cultivars (Sanrui 11, Lefeng 9416, Qiyuan 6).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extension of harvest time, the yield components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hile the commodity property as a whole decreased. Considering the yield components and commerciality, the best harvest date of Sanrui 1 was around August 18, Lefeng 9416 and Qiyuan 6 were around August 20.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穆建国, 王鹏, 柳延涛, 崔佳伟, 陈燕芳, 万素梅, 陈贵红.
Mu Jianguo, Wang Peng, Liu Yantao, Cui Jiawei, Chen Yanfang, Wan Sumei, Chen Guihong.
本研究通过不同收获期与向日葵籽粒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商品性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向日葵籽粒产量构成因素和商品性的成因及食葵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以在新疆北屯市有较大种植面积的食葵品种三瑞11号、乐丰9416、启源6号为试验材料,确定最佳食葵收获期,为该垦区食葵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与试验材料
试验于2022年5-8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187团4连(87°37′ E,47°20′ N)进行,试验地前茬为玉米。年均温度3.6~3.9 ℃,≥10℃积温1983~3335 ℃,无霜期74~188 d,年降水量87.0~188.6 mm。膜下滴灌种植,5月7日播种,膜内行距40 cm,膜间行距90 cm,株距60 cm,每个品种各种植0.7 hm2。5月10日滴出苗水,5月16日出苗。试验田周围种植两行保护行,种植期间与大田管理模式一致。
供试食葵品种为三瑞11号、启源6号和乐丰9416,分别由三瑞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双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五原县丰收向日葵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其中三瑞11号生育期93 d,春播地区平均生育期101 d。平均株高233 cm左右,平均茎粗2.78 cm,叶片数34片。平均百粒重23.67 g,粒重大,平均粒长2.56 cm,平均粒宽1.00 cm,平均粒厚0.47 cm,平均籽仁率46%。花盘倾斜度4~5级,凸状花盘,籽粒灰底白边,综合抗性好,中抗黄萎病、菌核病,抗E级列当。启源6号生育期97 d左右,株高180 cm左右,田间长势旺盛,茎秆粗壮,高抗黄萎病,粒长2.4 cm,粒宽0.9 cm,黑底白边。乐丰9416生育期105 d左右,适应性广,在≥10 ℃有效积温2200 ℃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能够适应葵花主产区各地的气候条件。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根系发达,耐盐碱、耐干旱能力好,直到成熟期,长势依然强健,并且成熟后的长势依然一致。抗病性强,对向日葵的盘腐、茎腐、根腐及霜霉病、褐斑病等均有较高抗性。籽粒饱满,商品性高,籽粒黑白边,皮毛鲜明黑亮,皮薄籽仁大,口感好。
1.2 试验方案
1.2.1 试验设计
为研究不同收获期下品种商品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变化趋势,设置7个收获期,分别为8月8日(t1)、10日(t2)、12日(t3)、14日(t4)、16日(t5)、18日(t6)和20日(t7)。每天18:00收割,每个品种随机收获3组,每组3株。每次收获单盘取籽粒1000~1200粒,收获后进行105 ℃杀青2 h,在85 ℃恒温烘干24 h,每次随机抽取500粒,重复3次,测单盘粒重和百粒重。
1.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商品性指标:在85 ℃恒温烘干24 h后随机取500粒籽粒记录花皮率、白头率、内霉率等。花皮率(%)=籽花皮发生数量/取样数×100,白头率(%)=籽粒白头发生数量/取样数×100,内霉率(%)=籽粒内霉发生数量/取样数×100。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选用SLY-C光电自动数粒仪测定百粒重,每个重复进行3次,取其平均值;单盘粒重:105 ℃杀青2 h以及85 ℃恒温烘干24 h后进行称重。籽粒饱满度:随机选取10粒籽粒对其饱满度进行测量。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20进行数据统计整理,用DPS v9.01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用平均值±方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收获期对食葵籽粒商品性的影响
2.1.1 对食葵花皮率的影响
花皮率的高低是食葵商品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如图1所示,受品种以及收获期差异影响,食葵花皮率存在一定差异性。除t2和t6外,乐丰9416花皮率均显著高于三瑞11号和启源6号。
图1
图1
不同收获期对食葵品种花皮率的影响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在P < 0.05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Fig.1
Effect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periods on the flowerskin rates of edible sunflower varieties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P < 0.05 level, the same below.
t3、t4、t6时三瑞11号花皮率显著高于启源6号。t1、t5、t7时间点三瑞11号与启源6号之间无显著差异,t2显著高于乐丰9416。除t1、t2、t7收获期外,启源6号花皮率均低于其他品种,启源6号在t2时花皮率最大。
从同一品种不同收获期来看,随着收获期的延长,供试食葵品种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乐丰9416变化趋势大于三瑞11号、启源6号。食葵花皮的发生与机械采收、农事操作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均具有一定关联。
2.1.2 对食葵白头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在7个收获期中,t2和t4明显高于其他收获期。乐丰9416在t2时白头率最高,t6时乐丰9416白头率最低(P<0.05)。三瑞11号和启源6号在t1时白头率显著小于乐丰9416(P<0.05),且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图2
图2
不同收获期对食葵品种白头率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periods on white head rate of edible sunflower varieties
2.1.3 对食葵内霉率的影响
内霉率不仅影响食葵的商品性,还影响瓜子的品质,是评价瓜子的一项重要指标,收获期是影响瓜子品质的关键因素。尽管田间管理方式一样,但不同食葵品种的内霉率发生也有差异。
如图3所示,随着收获期的延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波动,各品种之间随着收获期的延长,其内霉率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三瑞11号在各处理中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t5~t7处理中下降趋势小于t1~t2上升变化情况、t1和t7收获期显著低于t2~t6;t2时三瑞11号内霉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收获期。t1~t2收获期三瑞11号增长速率明显高于乐丰9416和启源6号,在t2~t7时期三瑞11号内霉率可明显划分为快速下降和缓慢下降2个阶段,其中快速下降阶段为t2至t4,内霉率由24.8%降至8.2%,平均下降速率13.7%。乐丰9416在7个处理中整体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趋势,t2~t7呈现下降趋势,其下降速率小于三瑞11号t2~t7处理,t1~t2增长速率明显低于三瑞11号,同时在t2收获期显著低于三瑞11号内霉率,t6收获期内霉率发生率最低,为1.1%,同比其他品种此时内霉率发生率最低。启源6号在t1和t5收获期内霉率发生率均小于该品种其他处理,在t2处理最高,同时与三瑞11号、乐丰9416存在显著差异;启源6号在t2、t4、t6差异不显著。
图3
图3
不同收获期对食葵品种内霉率影响
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periods on the internal mildew rate of edible sunflower varieties
综上表明,收获期推迟对食葵内霉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减弱效果。
2.2 不同收获期对食葵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1 对单盘粒重的影响
由表1可知,收获期的延长显著促进食葵单盘粒重增加,同时可提高干物质的积累,随着收获期的延长,三瑞11号单盘粒重均逐步上升,t1~t3、t7时表现极显著差异,t4~t6表现显著差异,而启源6号和乐丰9416表现出极显著差异。不同品种在不同收获期内其单盘粒重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具体表现为乐丰9416在t1~t7处理单盘粒重高于启源6号,同时整体低于三瑞11号(除t1外)。启源6号、乐丰9416在各处理中的增长速率明显低于三瑞11号,由此可知,三瑞11号后期单盘粒重潜在增加趋势大于其他2个品种。
表1 不同收获期对单盘粒重差异分析
Table 1
品种Variety | t1 | t2 | t3 | t4 | t5 | t6 | t7 |
---|---|---|---|---|---|---|---|
三瑞11号Sanrui 11 | 170.77** | 217.30** | 233.57** | 239.77* | 241.87* | 243.93* | 259.97** |
启源6号Qiyuan 6 | 190.03** | 200.03** | 206.03** | 210.00** | 219.97** | 222.60** | 232.00** |
乐丰9416 Lefeng 9416 | 205.77** | 210.60** | 216.43** | 228.43** | 236.00** | 237.60** | 241.70** |
“*”表示差异在P < 0.05水平差异显著,“**”表示差异在P < 0.01水平差异显著。
“*”mea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 < 0.05 level,“**”mea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P < 0.01 level.
2.2.2 对百粒重的影响
由图4可知,各处理百粒重R2均大于0.9,达到显著水平,方程拟合效果好,说明食葵百粒重符合JohnsonSchumacher模型。不同收获期处理食葵百粒重可作为食葵最佳收获期管理的参考指标。在不同收获期中,t6处理下三瑞11号百粒重积累量最高且大于其他品种,三瑞11号在t6时与乐丰9416、启源6号差距最大,t2处理百粒重快速积累时间最短,最大增长速率出现最早,说明与其他品种收获期比较,收获期会对三瑞11号百粒重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其产量。
图4
图4
不同收获期对食葵百粒重影响
“*”表示方程拟合达到显著水平(P < 0.05);EXP为指数函数。
Fig.4
Effect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periods on 100-grain weight of edible sunflower
“*”indicates that the equation fitting reach a significant level (P < 0.05); EXP is exponential function.
不同收获期处理下启源6号百粒重快速积累时期在t2~t4和t6~t7,结束快速积累时间在t5~56。t1~t2、t5~t7处理与乐丰9416百粒重差距较大,t3~t4两者差距最小。t4处理启源6号百粒重最大,为21.47g,略高于乐丰9416,但低于三瑞11号。
乐丰9416在t1~t7处理中百粒重表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在t1~t2、t5~t7时间组中百粒重积累量明显高于启源6号,且差异性显著但低于三瑞11号。t4~t7进入快速积累期,其次为t3~t4;延长收获期后乐丰9416、启源6号百粒重快速积累持续低于三瑞11号,但乐丰9416与启源6号在t7处理中变化曲线有相交的趋势,说明延长收获期可以促进食葵百粒重积累增长。
3 讨论
3.1 不同收获期对食葵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在农业生产中,除品种自身特性外,食葵收获期对产量及其商品性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收获期对食葵产量构成因素与前人[13]研究一致,均呈现随着收获期的延长单盘粒重、百粒重显著增加。因此,在生产中以单盘粒重、百粒重作为食葵收获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食葵收获时间大多在8月8日-20日,在这7个不同收获期内各处理食葵产量表现差异显著,说明食葵籽粒粒重与积累量受收获期影响较大,收获过早,籽粒水分含量较高、营养物质较少,并且干物质重较低,不利于收获;收获过晚,籽粒中营养物质不再积累,进而导致品质的降低。各品种因生育期不同以及品种特性等其在处理中产量构成因素表现也不尽相同。
3.2 不同收获期对食葵商品性的影响
3个食葵品种的商品性在不同收获期均出现一定的波动,整体上看,三瑞11号、乐丰9416的外观商品性相当,但略低于启源6号,说明三瑞11号、启源6号成为北屯垦区的推广品种具有一定的潜力。虽然3个品种的白头率、花皮率、内霉率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趋势相似。这与杨向红等[17]研究结果基本相似,说明适宜的收获期不仅仅能够增加食葵产量,同时也可以提高食葵商品性。
刘文杰等[18]研究表明,食葵籽粒商品性和收获期的选择有密切相关,本研究表明,产量构成因素和商品性均受收获期的显著影响;3个参试品种在产量构成因素随着收获期增加而增加,说明商品性随着收获期的延长商品性可有效增加。因此收获期的选择对提高食葵产量构成因素和商品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3.3 不同食葵品种收获期的确定
在收获食葵时,当产量构成因素及商品性满足当前市场需求时以及满足国家对食葵品质要求时即可收获[19]。
4 结论
食葵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均随收获期延长整体呈现上升趋势,t7处理下三瑞11号百粒重有所下降,但仍高于t1处理。商品性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三瑞11号、启源6号白头率表现不同,存在差异性。
在本研究中,综合考虑产量构成因素和商品性,三瑞11号选择t6时收获;乐丰9416和启源6号选择t7时收获,此时各时期食葵品种商品性和产量构成因素和生物产量较好。
参考文献
Characteristics of fungal communities and internal mildew occurrence during the stages of planting and storing of sunflower seed in China
,
不同食葵品种间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DOI: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115 [本文引用: 1]
为筛选出适宜塔额垦区大面积推广的食葵品种,对选育和引种的7个食葵品种以‘双星5号’为对照进行大田比较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品种之间农艺性状、生育时期及产量等指标之间的差异,分析探讨具有推广潜力的价值指标,从中筛选优势品种。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参试品种株高、茎粗和籽粒数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对食葵产量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的性状是株高和茎粗;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株高、茎粗及盘径与产量的直接关系。‘飞天1号’、‘乐丰30’、‘JK518E’、‘同庆5号’茎粗高于对照处理,差异显著(P<0.05);‘双星44’籽粒大小及百粒重高于对照处理,显著差异(P<0.05);‘飞天1号’、‘双星44’和‘JK518E’与对照产量差异不大,‘同庆5号’产量较对照增产8.41%。综上所述,‘双星44’籽粒饱满、百粒重及盘径较大,具有商品性好的优点;‘同庆5号’具有植株生长健壮、盘粒数高、籽粒大小适中且产量高的优点,更具有大面积推广价值。
田间向日葵品种籽粒锈斑发生程度比较
,DOI:10.19802/j.issn.1007-9084.2021292 [本文引用: 1]
向日葵籽粒锈斑病又称“水锈病”,是近几年向日葵生产上出现的一种新病害,严重影响向日葵籽的商品性,制约着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在向日葵籽粒锈斑发生严重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和五原县新公中镇试验点调查取样,评价了44份向日葵品种(39份食葵品种与5份油葵品种)的籽粒锈斑抗性,结果表明:乌拉特前旗试验点供试食葵品种中,只有赛瑞1号单盘平均籽粒锈斑率低于25%;另外共有6份品种(包括JK103、LJ188和LD5009等),单盘平均籽粒锈斑率介于25%~50%之间;其余品种的单盘平均籽粒锈斑率都在50%以上。就严重度而言,共有20份品种籽粒锈斑的严重度鉴定为1级,但是其平均籽粒锈斑率却介于17.30%~88.63%之间;其余品种的严重度均为2级以上。五原试验点的调查结果表明,供试向日葵品种的单盘平均籽粒锈斑率介于61.02%~99.63%之间,均显著高于乌拉特前旗试验点相同品种的调查结果;但是就严重度而言,只有10份品种籽粒锈斑的严重度为1级,以3638C为代表。而供试的5份油葵品种中,除了XKS2029外,其余4份品种的单盘平均籽粒锈斑率均低于25%。同时,不同播种时间下同一品种的籽粒锈斑发生程度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如SH361品种单盘平均籽粒锈斑率从5月27日播种的34.49%上升到6月20日的98.47%;相应的严重度也从1级上升到4级,说明播期不同对籽粒锈斑发生程度也有明显的影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