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耕地垄侧栽培对玉米生理特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Effects of Ridge Side Cultivation on Maiz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Sloping Farmland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23-11-7 修回日期: 2024-01-30 网络出版日期: 2024-08-08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23-11-7 Revised: 2024-01-30 Online: 2024-08-08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李斐,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E-mail:
玉米垄侧栽培是我国东北山区推广应用多年的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方式,为明确其对玉米生长发育、光合特性、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机理,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坡耕地进行了2年大田垄侧栽培模式(T1)和传统栽培模式(CK)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在抽雄期(V12)和吐丝期(VT)可显著提高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T1处理在拔节期(V8)对玉米叶片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硝酸还原酶及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有显著负影响,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及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没有显著影响。在V12和VT期,垄侧栽培对碳代谢酶、氮代谢酶及叶片保护酶均没有显著影响。在V8和V12期,垄侧栽培在干物质积累方面没有明显影响,但在VT期,T1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CK。T1处理在V8期对根系伤流有显著负影响,但在V12和VT期有显著正影响。T1处理对叶面积没有显著影响,可降低株高和穗位,增加玉米穗粒数、百粒重,提高玉米产量。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坡耕地垄侧栽培对玉米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生理特性有重要影响,可提高玉米产量。
关键词:
Ridge side cultivation (RSC) of maize, a kind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method in sloping farmland, has been practiced for years in the mountain regions of Northeast China.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influencing machanism of RSC on maiz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 of maize RSC (T1) and conventional cultivation (CK) was carried out for two years in sloping farmland of eastern mountainous area of Jili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CK, T1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transpiration rate at maize V12 and VT stages. T1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s on peroxidase, catalase, nitrate reductase and PEP carboxylase, and hadn't significant impact on superoxide dismutase, glutamine synthetase and RuBP carboxylase at jointing (V8) stage, and hadn't significant impacts on maize carbon metabolic enzyme, nitrogen metabolic enzyme and leaf protect enzyme at V12 and VT stages. T1 didn't had significant impact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DM) at V8 and V12 stages, whereas DM was significant higher in T1 treatment than CK at VT stage. T1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maize root bleeding in V8, whereas it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s at V12 and VT stages. T1 didn't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leaf area. T1 could lower the plant height and ear height significantly, and increase number of maize grains per ear, 100-grain weight and yields.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RSC could boost maize output and has significant impacts on photosynthetic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as well a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maize.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李斐, 边少锋, 徐晨, 赵洪祥, 宋杭霖, 王芙臣, 庄妍.
Li Fei, Bian Shaofeng, Xu Chen, Zhao Hongxiang, Song Hanglin, Wang Fuchen, Zhuang Yan.
玉米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39%[1]。东北半干旱区多呈现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40%以上耕地为坡耕地,坡耕地地表疏松,抗蚀能力较弱,干旱、水土流失和跑水跑肥是玉米生产上的主要问题[2]。覆盖作物、秸秆还田及间作等栽培方式可显著改善坡耕地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3-4]。玉米垄侧栽培是一种在吉林省已多年推广应用的坡耕地耕作栽培技术。吉林省东部丘陵半山区农民为解决春季干旱导致玉米出苗不齐、缺苗或苗弱的问题,2000年左右吉林磐石市农民自创出玉米垄侧播种抗旱栽培技术,从2003年开始在吉林省各市、县进行推广应用,玉米增产8%左右[5-6]。多年推广应用结果表明,玉米垄侧栽培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抗旱、保墒、保苗、抗倒伏的优点。其核心技术是每年耕作一半耕地,不翻地、不灭茬,在原垄的一侧形成新垄播种,配套技术包括播种、施肥及除草等[7⇓-9]。这种耕作栽培技术契合了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特点,达到了休耕、根茬还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尽管垄侧栽培技术已被推广应用多年,但目前报道大多是该技术推广应用及增产效应等,鲜有垄侧栽培增产机理的研究报道。
作物产量与作物的根、茎、叶、穗长、穗粗、穗行数等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逆性及叶片光合性状等生理性状密切相关[10-11],不同的栽培方式对上述性状或特性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产量。许多研究[12⇓⇓-15]表明,植物在不利环境条件下(如干旱、低温及发生病虫害)会引起膜伤害、膜透性增加及生物自由基的积累,而植物体内一系列的抗氧化酶类和小分子物质可以清除这些活性氧自由基,即植物对不良环境作出的适应性反应。根系受伤后从根系流出的液体称为根系伤流,根系伤流强度反映根系主动吸收水分能力的强弱,通过分析伤流液的强度和成分,可以判断植物根系活性的强弱,研究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转运积累以及与植株其他部位的关系,对揭示植物营养特性具有重要意义[16⇓-18]。
为探究玉米垄侧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本研究选择玉米品种华鸿39作为供试材料,研究坡耕地垄侧栽培技术模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光合性状、叶片生理特性、根系伤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坡耕地耕作栽培技术、提升坡耕地玉米生产能力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21-2022年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沙河沿综合实验站(128.45°E,43.54°N)进行,该区域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520 m,全年有效积温2450~2600 ℃,年均温度3.4 ℃,降水量550~600 mm,无霜期120 d左右,试验田平均坡度8.5°。试验前0~20 cm耕层土壤养分含量为全氮1.75 g/kg、全磷1.04 g/kg、全钾19.31 g/kg、水解性氮168.44 mg/kg、速效磷45.67 mg/kg、速效钾134.02 mg/kg、有机质35.80 g/kg,pH 5.96。
1.2 供试品种
试验选用玉米品种华鸿39,为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16~119 d。
1.3 试验设计
采用大区试验,设置垄侧栽培模式(T1)和传统栽培模式(CK),均采用均匀垄种植,垄宽60 cm,种植密度70 000株/hm2。T1处理在2021年留茬不翻耕,不灭茬,通过犁铧(或旋转犁铧)把原垄体2/5土壤扣翻到相邻垄侧距玉米根茬10 cm处,即为动土2/5与原垄3/5形成新垄体,新垄体成垄动土少,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2022年春季垄侧播种。CK处理为当地常规种植方式,翻耕播种。2个处理间有3垄保护行隔离。设2个大区,每个区面积3000 m2,其他田间管理与当地常规田间管理措施相同。2021和2022年均为垄侧栽培模式,2021年播种时间为5月3日,收获时间为9月27日;2022年播种时间4月29日,收获时间10月2日。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植株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
分别于玉米拔节期(V8)、大口期(V12)和开花期(VT),在每个大区内选择3个取样区域,每个区域选择5株长势基本一致的玉米,使用直尺测量玉米株高和每一片展开叶的叶长与叶宽,按公式(叶面积=长×宽×0.75)计算玉米单株叶面积。测定后分解装袋,放置于烘干箱中105 ℃杀青30 min,80 ℃条件下烘干至恒重,然后测定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量。
1.4.2 叶片光合性状
取样方式同1.4.1,于V12和VT期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Cor公司,美国)测定玉米穗位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及蒸腾速率(Tr)。
1.4.3 叶片相关酶活性
取样方式和取样生育时期同1.4.1,V8期取顶部第3片展开叶,V12和VT期取穗位叶,液氮中冷冻保存,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美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测定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硝酸还原酶(NR)、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
1.4.4 根系伤流特性
取样方式与取样生育期同1.4.1,取样前准备脱脂棉、保鲜袋和皮筋套,称量其总干重,计W0,在距玉米根部5 cm处横向切割玉米植株,将准备好的脱脂棉和保鲜袋包裹在切割后的裸露植株横切面上,使用皮筋套将保鲜袋封好。自取样开始记录时间(T),包裹2~3 h后,取下脱脂棉称量其鲜重(W1),利用公式[(W1-W0)/T]计算玉米根系伤流强度。将伤流液从脱脂棉中挤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美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测定伤流液中可溶性糖(SS)、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及细胞分裂素(CTK)含量。
1.4.5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在玉米成熟期(R6),每个处理选择3处未经取样的区域,取样面积20 m2。按14%水分换算测定产量,每个取样区域选择10穗大小基本一致的果穗考种,测定穗长、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和穗粒数(穗行数×行粒数)。
1.5 数据处理
数据均为2021和2022年的平均值,每年数据5次重复。采用Excel 2013和SAS 9.0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整理及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T1处理对株高、穗位、叶面积指数及叶片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见图1。结果表明,T1处理可显著降低株高和穗位,对叶面积指数没有显著影响。与CK相比,T1处理的株高在V12和VT期分别降低9.0%和4.5%,穗位降低了23.6%。株高和穗位的显著降低有助于增加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在V8和V12期,T1处理和CK的叶片干物质积累没有显著差异,但在VT期,T1处理的叶片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CK,增加了17.2%。说明T1处理在玉米生长前期对干物质积累没有明显影响,但在后期有明显影响。
图1
图1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P < 0.05水平下差异显著,下同。
Fig.1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patterns on maiz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Diff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the P < 0.05 level, the same below.
2.2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光合性状的影响
表1表明,在玉米4个主要光合指标中,在V12和VT期,T1处理Pn、Gs及Tr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CK,V12和VT期Pn分别增加了16.24%和28.67%,Gs分别增加了146.67%和63.64%,Tr分别增加了151.90%和24.00%。在Ci方面,在V12期,T1和CK没有显著差异,在VT期,CK极显著高于T1处理。综上可知,T1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的Pn、Gs和Tr,增强光合能力。
表1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光合性状的影响
Table 1
处理 Treatment | Pn [(μmol/(m2·s)] | Gs [mmol/(m2·s)] | Tr [mmol/(m2·s)] | Ci (μmol/mol) | |||||||
---|---|---|---|---|---|---|---|---|---|---|---|
V12 | VT | V12 | VT | V12 | VT | V12 | VT | ||||
T1 | 45.45±2.96a | 23.34±7.92A | 0.37±0.05A | 0.18±0.17a | 3.98±0.36A | 3.72±0.23a | 137.17±22.92a | 136.64±7.45B | |||
CK | 39.10±2.64b | 18.14±2.94B | 0.15±0.01B | 0.11±0.46b | 1.58±0.82B | 3.00±1.22b | 118.08±10.04a | 189.64±7.46A |
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在0.01和0.05水平下差异极显著和显著,下同。
Different capital and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extremely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the 0.01 and 0.05 levels, the same below.
2.3 不同栽培方式对根系伤流强度的影响
图2
图2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根系伤流强度的影响
Fig.2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patterns on maize root bleeding intensity
表2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根系伤流组分的影响
Table 2
生育期Growth stage | 处理Treatment | 可溶性糖SS (mg/g) | 脱落酸ABA (μg/g) | 生长素IAA (μg/g) | 细胞分裂素CTK (μg/g) |
---|---|---|---|---|---|
V8 | CK | 211.58±2.33a | 61.23±2.82b | 17.65±0.88b | 10.45±0.54a |
T1 | 213.71±2.82a | 71.12±2.31a | 19.87±0.53a | 10.97±0.32a | |
V12 | CK | 207.46±3.45a | 68.50±3.91a | 18.91±0.82a | 11.33±0.65a |
T1 | 192.52±4.16a | 63.33±2.65a | 19.58±0.81a | 11.11±0.31a | |
VT | CK | 211.64±4.24a | 70.75±2.83a | 19.93±0.46a | 11.25±0.42a |
T1 | 220.62±3.67a | 71.07±2.54a | 19.41±0.94a | 11.05±0.22a |
2.4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叶片碳氮代谢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玉米叶片不同生育期碳代谢、氮代谢及抗氧化酶测定结果见表3。在碳代谢酶中,除T1处理在V8期的PEPC显著低于CK外,RuBP和PEPC在T1和CK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氮代谢酶中,除T1在V8期的NR显著低于CK外,GS和NR在T1和CK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在抗氧化酶中,除T1处理在V8期的P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CK外,SOD、POD及CAT活性在T1和CK间没有显著差异。总体来说,在3个生育期测定的3种抗氧化酶、2种氮代谢酶及2种碳代谢酶中,T1处理在玉米生长前期(V8期)有部分负影响,在生长的中、后期(V12和VT期),T1处理对玉米的抗氧化酶、氮代谢及碳代谢没有显著影响。
表3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叶片碳代谢、氮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Table 3
生育期 Growth stage | 处理 Treatment | 抗氧化酶 Antioxidase | 氮代谢酶 Nitrogen metabolism enzyme | 碳代谢酶 Carbon metabolism enzyme | ||||||
---|---|---|---|---|---|---|---|---|---|---|
SOD | POD | CAT | GS | NR | RuBP | PEPC | ||||
V8 | T1 | 969.69±28.14a | 4.43±0.26b | 90.16±4.35b | 11.86±0.54a | 34.29±1.36b | 76.32±2.04a | 4.88±0.15b | ||
CK | 926.82±29.23a | 5.06±0.14a | 107.34±4.62a | 11.80±0.55a | 40.63±1.42a | 82.62±4.23a | 5.33±0.25a | |||
V12 | T1 | 905.20±106.45a | 5.48±0.26a | 104.39±5.93a | 11.67±0.83a | 33.66±1.44a | 79.10±6.67a | 5.01±0.28a | ||
CK | 898.91±42.72a | 5.06±0.33a | 102.00±4.04a | 12.61±0.31a | 37.40±4.45a | 77.26±7.12a | 5.13±0.23a | |||
VT | T1 | 960.54±88.76a | 5.33±0.52a | 99.33±2.31a | 12.17±0.92a | 36.56±2.63a | 79.09±5.24a | 4.48±0.32a | ||
CK | 834.21±38.65a | 4.73±0.27a | 97.91±3.45a | 12.84±0.41a | 38.81±1.37a | 83.00±1.73a | 4.93±0.16a |
2.5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处理穗行数增加1.8%,穗粒数增加8.1%,百粒重增加5.0%,产量增加6.8%。产量增加主要来自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增加,说明T1处理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表4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Table 4
处理 Treatment | 产量 Yield (kg/hm2) | 穗行数 Ear number per row | 穗粒数 Grain number per ear | 百粒重 100-seed weight (g) | 穗长 Ear length (cm) |
---|---|---|---|---|---|
T1 | 724.66±26.84a | 14.73±1.26a | 657.42±11.24a | 33.23±0.93a | 18.03±2.57a |
CK | 678.33±16.57b | 14.47±1.45a | 607.93±26.43b | 31.64±0.36b | 17.95±3.54a |
3 讨论
4 结论
与常规栽培方式相比,垄侧栽培可显著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增强玉米的抗倒伏性。通过改善玉米光合性能,增加玉米根系伤流强度,进而改善玉米产量构成,显著提高产量。
参考文献
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资源投入和环境效应的时空特征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22.16.009 [本文引用: 1]
【目的】玉米的总产量在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中最高,位居世界第二位。东北三省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9%,而资源投入相对较低。本研究旨在明确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资源投入和环境效应的时空特征。【方法】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方法,采用适用于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活性氮损失模型,定量化评价东北三省2007—2016年玉米生产系统的资源投入(肥料、农药和柴油等)及其相关的活性氮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风险。【结果】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资源投入在时空尺度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吉林省玉米生产的平均总施肥量为400 kg·hm<sup>-2</sup>,单产为7 065 kg·hm<sup>-2</sup>,平均单位面积温室气体(GHG)排放量为2 965 kg CO<sub>2</sub> eq·hm<sup>-2</sup>,均为三省最高,而碳、氮足迹较低,平均单位面积活性氮(Nr)损失量为中间水平且年际间变化不大。辽宁省的平均氮肥投入量为198 kg·hm<sup>-2</sup>,Nr损失量为20.8 kg N·hm<sup>-2</sup>,碳、氮足迹为493 kg CO<sub>2 </sub>eq·Mg<sup>-1</sup>和3.53 kg N·Mg<sup>-1</sup>,均为最高。单产为5 966 kg·hm<sup>-2</sup>,处于中等水平,GHG排放量年际间变化不大。黑龙江省平均施氮量为149 kg·hm<sup>-2</sup>,单产水平为5 318 kg·hm<sup>-2</sup>,Nr损失量和GHG排放量等均为三省最低,碳、氮足迹均处于中等水平。时间尺度上,2008—2015年东北三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大,累积增加了5.73 Mhm<sup>2</sup>。2015年东北三省玉米产量最高,达91.2 Mt(百万吨);2007—2016年玉米平均总产量占全国的32%,其中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分别占13.9%、11.7%和6.7%;10年平均种植面积占全国的30%,其中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分别占14.7%、9.3%和6.4%。东北三省玉米10年平均单产为6 116 kg·hm<sup>-2</sup>,平均单产最高年份为2013年,为6 824 kg·hm<sup>-2</sup>。2007—2016年10年间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肥料投入整体呈上升趋势,氮肥稳中有降,磷钾肥逐年升高,2014—2016年3年肥料增长趋势大幅减缓,逐渐趋于稳定,10年间氮、磷、钾肥平均用量分别为177、101和70.2 kg·hm<sup>-2</sup>。2007—2016年,东北玉米生产农药投入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柴油投入量前4年较为稳定,后逐渐上升。东北玉米生产10年间的平均农药用量为10.2 kg·hm<sup>-2</sup>,平均柴油用量为94.6 L·hm<sup>-2</sup>。10年间玉米生产(2007—2016)平均单位面积Nr损失量和GHG排放量分别为19.0 kg N·hm<sup>-2</sup>和2 770 kg CO<sub>2 </sub>eq·hm<sup>-2</sup>。Nr损失量10年间较为稳定。2007—2008和2009—2011年玉米生产的平均GHG排放量呈下降趋势,2012—2016年呈稳定上升趋势,2016年达到最高的3 045 kg CO<sub>2</sub> eq·hm<sup>-2</sup>。氮肥田间施用产生的氨挥发是玉米生产中活性氮损失的主要途径,硝酸盐淋洗损失次之,而氧化亚氮排放占比最低。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环节为肥料生产运输与田间施用。10年间,东北玉米生产的平均氮足迹和碳足迹分别为3.16 kg N·Mg<sup>-1</sup>和459 kg CO<sub>2 </sub>eq·Mg<sup>-1</sup>。【结论】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代价在空间尺度上差异较明显,吉林省的平均肥料投入量比黑龙江省高124 kg·hm<sup>-2</sup>,GHG排放量高524 kg CO<sub>2</sub> eq·hm<sup>-2</sup>;在时间尺度上,10年间东北三省玉米生产的氮肥投入量为170—182 kg·hm<sup>-2</sup>,Nr损失量变化范围为18.4—19.4 kg N·hm<sup>-2</sup>,为我国玉米主产区中较低的氮肥投入与损失量。玉米生产碳、氮足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资源投入(尤其是氮肥投入)与单产水平之间的平衡。东北三省玉米生产资源投入和环境效应的时空特征分析有助于明确现阶段限制因素与主控因子,为优化养分管理实现粮食安全和碳减排的双赢提供理论支撑。
5个玉米新组合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DOI: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749 [本文引用: 1]
为了揭示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以‘盛农玉6号’、‘LCBB18-12’、‘百隆玉303’、‘惠农单5号’和‘西抗18’5个玉米新组合为材料,用Excel和SPSSPRO在线统计分析平台对包括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秃尖、单穗粒重、百粒重和产量的11个农艺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所考察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穗行数(0.85)、穗粗(0.846)、百粒重(0.845)、株高(0.843)、单穗粒重(0.839)、生育期(0.827)、穗长(0.817)、行粒数(0.812)、穗位高(0.812)、秃尖(0.59)。除秃尖以外的9个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均较大,关联系数在0.8以上,秃尖这一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相对较小,关联系数为0.59。由此可推断,穗行数、穗粗、百粒重、株高、单穗粒重、生育期、穗长、行粒数、穗位高是产量构成的主要因子。该结果为高产育种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Net effects of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principles on sustainable land use: A synthesis
,
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DOI: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6100034 [本文引用: 1]
为探索贵州地区玉米获得高产稳产的适宜的栽培方式,利用大田试验条件开展了6种不同栽培方式试验,揭示了6种不同的栽培方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速率以及最终籽粒产量的影响,为贵州玉米高效生产提高基础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均可提高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抽雄期的光合速率达到峰值,从而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乳熟期,不同处理方式的光饱和点明显高于抽雄期,明显表现出移栽的要高于直播的,达到了差异显著性水平,地膜覆盖育苗移栽的LSP、LCP、AQE、Amax均显著性提高,表观量子效率的增大,从而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延缓了衰老,提高了光补偿点,进而提高最终产量,最终测产的结果也是地膜覆盖育苗移栽产量最高,相对于常规直播提高了20.5%,秸秆覆盖和常规对照的差异并不明显。籽粒产量与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穗长呈显著性相关。总的来说,地膜覆盖育苗移栽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是一种适合贵州地区的一种栽培方式。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DOI: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40179 [本文引用: 1]
为探索山西晋中地区获得玉米高产稳产的适宜覆膜种植方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4种覆膜方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均可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可显著提高花后叶片的蒸腾速率,从而显著提高产量。其中,起垄膜侧种植方式处理的光合特性最佳,产量最高,较对照提高36.2%。籽粒产量与穗行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穗长、行粒数及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光合参数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略高于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说明通过提升花后的光合作用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总之,起垄膜侧种植栽培方式有利于玉米提高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是一种适合晋中地区玉米生产的覆膜方式。
Weed dynamics and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principles: A review
,
Ecology and management of weeds under conservation agriculture: A review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