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秋播及冬前管理关键技术
Key Technology for Autumn Sowing and Pre-Winter Management of Winter Wheat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24-09-21 修回日期: 2024-09-30 网络出版日期: 2024-10-16
基金资助: |
|
Received: 2024-09-21 Revised: 2024-09-30 Online: 2024-10-16
作者简介 About authors
刘阿康,主要从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E-mail:
今年(2024年)冬小麦秋播形势总体有利,一是底墒普遍比较充足,有利于适墒播种。二是种子质量好,数量充足,能满足秋播用种需求。不利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频发、重发,气象条件不确定性大。秋播关键技术以“四适”(适墒、适期、适量、适深)为主线,冬前管理围绕“四关键”(关键时期、关键地区、关键环节、关键技术),突出抓好“三环节”(整好地、播好种、出好苗),落实落细“双镇压”(播前镇压、播后镇压),努力实现“一提高”(提高冬前一类苗比例),奠定2025年小麦丰产基础。
关键词:
The overall situation for autumn sowing of wheat this year (2024) is favorable. Firstly, the soil moisture is generally sufficient, which is conducive to sowing with suitable soil moisture; Secondly, the seeds have good quality and sufficient quantity, which can meet the needs of autumn sowing. The main unfavorable factors are frequent natural disasters and high uncertainty i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The key technologies for autumn sowing and pre-winter management are centered around the “four suitability” of suitable soil moisture, suitable period, reasonable amount, appropriate depth, focusing on the “four key” aspects (key period, key area, key link, and key technology).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three links” (good land, good sowing, and good seedlings), implementing the “double suppression” (pre-sowing compacting and post-sowing compacting), striving to achieve “one improvement”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the first-class seedlings before winter), and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high wheat yields in the coming year (2025).
Keywords:
本文引用格式
刘阿康, 栗丽, 常旭虹, 王德梅, 王艳杰, 刘希伟, 杨玉双, 赵广才.
Liu Akang, Li Li, Chang Xuhong, Wang Demei, Wang Yanjie, Liu Xiwei, Yang Yushuang, Zhao Guangcai.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口粮作物,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是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和水稻的第三大粮食作物[1⇓-3]。近年来,小麦生长期间不确定的气象因素频发,部分地区有时播期遇到严重干旱,有时遭遇严重渍害,都可能对小麦播种造成不利影响;有些年份冬季冻害严重,造成局部地区部分品种严重受冻产生死苗,甚至绝产;有些年份冬前气温偏高,造成部分早播麦田冬前旺长,发育加快,抗寒能力下降,也可能造成早春冻害产生死苗,或因植株养分消耗过多,形成春季弱苗[4]。凡此种种情形,都不利于小麦生产。应认真总结分析历年的小麦生产经验,提出适应当前生产实际的秋播和冬前管理技术措施,为小麦单产提升创造条件,夯实小麦丰收基础。
1 今年小麦秋冬种的有利因素
根据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对今年小麦秋冬种总体形势会商研判,认为今年秋冬种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底墒普遍较足,利于适墒播种
农谚有“麦收隔年墒”。经验表明,秋播和冬前充足的底墒是小麦丰收的重要基础。今年夏季和秋初小麦主产区降水充足,有些地区比常年增加20%~30%,甚至更多,为小麦播种提供了充足的底墒。当前小麦主产区大部分墒情适宜,有利于小麦适墒播种。预计秋季,华北、西北和黄淮等部分地区降水偏多,有利于实现小麦足墒下种,出苗整齐。
1.2 种子质好量足,利于生产用种需求
由于今年小麦主产区病虫害防控及时,病虫害暴发流行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加之小麦灌浆成熟期天气晴好,未发生明显“干热风”高温逼熟和“烂场雨”穗发芽等自然灾害,小麦种子粒重、容重等均有提高,目前,市场上小麦种子数量足、价格稳、质量高,可保障用种需求。
1.3 茬口有序衔接,利于种在适播期
当前小麦主产区前茬作物长势良好、光温水较为协调,加之近期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除部分因旱晚播、改种地区外,当前大部分地区前茬作物生育进程基本正常或较常年偏早,有利于前茬作物顺利收获腾茬,实现小麦适期播种。
1.4 生产条件改善,利于栽培技术提升
近年来,“五良融合”(良种、良田、良技、良机、良制配套)有效改善了生产条件,明显提高了小麦生产水平。随着各地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推进、农机装备提档升级、高产稳产品种更新换代及农业技术集成落地,小麦耕、种、管、收各环节和地、种、肥、药各要素的短板弱项不断补强,小麦新品种、新装备、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小麦高产稳产关键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2 今年小麦秋冬种的不利因素
经过综合辩证分析,今年小麦秋冬种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2.1 自然灾害频发重发,气象条件不确定性大
据气象部门预计,今年秋季西北地区大部、华北、黄海中北部等地降水偏多,其中华北北部、西北地区东北部增加20%~50%,可能出现连阴雨天气,不利于前茬作物收获腾茬。加之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重发,麦播期间区域性干旱和渍害的发生概率仍较高,不能准确预判冬前高温、低温,防灾减灾任务艰巨。
2.2 秸秆还田量增大,病虫草害风险高
2023年以来,以增密为重点的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大豆、玉米等作物种植密度普遍增加,增密已然成为各地增产的重要途径。前茬作物密度增加给秸秆还田提出更高要求,若还田质量不高,部分田块秸秆腾空、土壤暄松,容易造成缺苗断垄;此外,大量秸秆还田加重了病虫害发生机率,冬前病虫害防治压力进一步加大。
3 小麦秋播和冬前管理关键技术
针对今年小麦秋冬种生产形势,要以培育冬前壮苗为目标,以提高播种质量为重点,以“四适”(适墒、适期、适量、适深)为主线,围绕“四关键”(关键时期、关键地区、关键环节、关键技术),突出抓好“三环节”(整好地、播好种、出好苗),落实落细“双镇压”(播前镇压、播后镇压),努力实现“一提高”(提高冬前一类苗比例),奠定2025年小麦丰产基础。
3.1 优化品种布局,选好种
按照“品种类型与生态区域相匹配”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生态条件,因地因时优化小麦品种区域布局,着重推广高产稳产、优质广适、节水抗逆小麦新品种。选好种子,要选用经国家或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纯度好、发芽势和发芽率达标、质量合格的种子,严格避免购买未经本区域审定的种子或跨区引种。
3.2 强化药剂拌种,保全苗
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可有效防治土传病虫害。针对近年小麦茎基腐病和地下害虫发生偏重的趋势,要重点抓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尤其对近年秸秆还田量大、还田质量不高的地区,选用适宜高效低毒药剂进行包衣和拌种,种子包衣可采用杀虫杀菌剂依次包衣,药剂拌种要均匀,保证包衣拌种质量,有效防控苗期病虫害。
3.3 加强翻耕整地,促齐苗
选用适配机械开展深耕深翻,每隔3年至少深翻1次,打破犁底层,深耕深翻后精细整地,根据墒情掌握好整地时间,达到土地平整、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有条件的地区可推进翻、旋、耙、压一体化作业,着力实现土壤深、细、平、实相统一,大力推广复式作业,减少耕作次数,节本增效。秸秆全量还田的地块要着重提高还田质量,秸秆切碎长度控制在5~8 cm,力争达到3~5 cm,粉碎2遍后结合深耕后旋松,将秸秆深埋还田,实现秸秆碎、土面平、分布匀、还埋深。
3.4 提高播种质量,保全苗
坚持“四适”(适期、适墒、适量、适深)播种原则。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根据土壤墒情,结合冬小麦适宜播期进行播种,为培育冬前壮苗,应确保越冬前小麦单株主茎达到5~6片叶,单株茎蘖3~5个。适宜播期应根据冬前积温来确定,一般要求为越冬前积温达到550~600 ℃为宜。适墒要求为控制在播种前要保证0~20 cm土层内土壤含水量达最大田间持水量的75%左右。适量是指适当降低播种量,根据不同生态区确定适宜播期的播种量,以基本苗为准,北部冬麦区适期播种基本苗可以控制在375万~450万/hm2,黄淮冬麦区北片基本苗控制在300万~375万/hm2,黄淮冬麦区南片基本苗控制在225万~300万/hm2,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基本苗控制在225万~300万/hm2,西南冬麦区基本苗控制在225万~300万/hm2,新疆冬春麦区冬小麦基本苗可以控制在375万~450万/hm2,晚于适播期的小麦播种量和基本苗可以适当增加。适深指播种深度3~5 cm。播前播后进行双镇压、踏实土壤,促苗齐、苗匀、苗壮。
3.5 抓好冬前管理,促壮苗
一是针对各地的气象条件和生产实际,小麦主产区农业技术部门要认真落实冬小麦播种和冬前管理技术措施,确保苗全、苗齐、苗壮,为来年丰产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组织开展培训指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重点培训种粮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和各地农技人员,着力提高小麦整地、播种质量,指导落实小麦秋冬种关键技术。三是要分区开展下沉指导。在小麦秋冬种关键时期,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田间课堂”,深入田间进行具体指导,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