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1986, 第3期: 34–35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微生物农药“7216”拌种贮存防虫效果简报

张宏文   

  • 发布日期:2018-08-25

  • Published:2018-08-25

摘要: 种子在贮存中因贮粮害虫危害轻者损失10%,重者70%以上。防治贮粮害虫,国内外多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均有弊端:低氧密闭等物理方法,要有一定条件,非一般仓库能办到。化学农

关键词: 贮粮害虫, 微生物农药, 防虫效果, 化学农药, 鞘翅目害虫, 低氧, 菌粉, 鳞翅目害虫, 人畜中毒, 小麦种

[1] 赵霞, 杜朝云, 徐春梅, 等. 水稻对低氧环境的适应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5, (3): 5–12
[2] 赵海红. 六种化学农药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J]. 作物杂志, 2014, (3): 136–138
[3] 蔺吉祥, 李晓宇, 唐佳红, 王俊锋, 李卓琳, 张兆军, 穆春生. 温度与盐、碱胁迫交互作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1, (6): 113–116
[4] 张自启, 王利霞, 刘长营, 段爱菊, 刘顺通. 不同小麦种衣剂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1, (6): 119–121
[5] 赵旭, 李天来, 孙周平. 根际低氧胁迫对番茄植株叶片和果实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0, (2): 19–22
[6] 俞扬凤, 刘坚宏, 陈国祥, 等. 立克秀拌种对小麦发芽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03, (3): 19–20
[7] . 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玉琛[J]. 作物杂志, 2001, (3): 2–2
[8] 林永忠. 应用甘薯象性诱剂诱杀小象虫技术效果初探[J]. 作物杂志, 2001, (2): 36–36
[9] 肖世和, 张秀英. 白粒小麦抗穗发芽遗传育种的研究[J]. 作物杂志, 1999, (2): 5–6
[10] 徐伟钧. 谈农药与绿色食品生产[J]. 作物杂志, 1997, (6): 37–38
[11] 张海芝. 地膜晚茬麦增产技术[J]. 作物杂志, 1997, (5): 24–24
[12] 徐伟钧. 应用化学农药需注意的问题[J]. 作物杂志, 1997, (3): 17–18
[13] 雷振生, 林作楫, 王汉芳. 世界小麦生产近况[J]. 作物杂志, 1996, (2): 36–38
[14] 刘俊秀, 徐育成, 崔淑兰, 等. 小麦种质CA8695的选育及其利用[J]. 作物杂志, 1991, (2): 9–10
[15] 白建华. 山东省平度县小麦大面积高产的五项改革措施[J]. 作物杂志, 1989, (3): 37–3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朱英杰. 小麦生产概况及其发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 –7 .
[2] 权宝全,白冬梅,田跃霞,薛云云. 不同源库关系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2 –105 .
[3] 黄学芳,黄明镜,刘化涛,赵聪,王娟玲. 覆膜穴播条件下降水年型和群体密度对张杂谷5号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6 –113 .
[4] 黄文辉, 王会, 梅德圣. 农作物抗倒性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3 –19 .
[5] 赵云,徐彩龙,杨旭,李素真,周静,李继存,韩天富,吴存祥. 不同播种方式对麦茬夏大豆保苗和生产效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14 –120 .
[6] 陆梅,孙敏,任爱霞,雷妙妙,薛玲珠,高志强. 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8, (4): 121 –125 .
[7] 王晓飞,徐海军,郭梦桥,肖宇,程薪宇,刘淑霞,关向军,吴耀坤,赵伟华,魏国江.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26 –130 .
[8] 朱鹏锦,庞新华,梁春,谭秦亮,严霖,周全光,欧克维. 低温胁迫对甘蔗幼苗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1 –137 .
[9]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8 –142 .
[10] 商娜,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王士红,李海涛,李彤,张晗. 鲁西地区常规棉聊棉6号留叶枝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4): 143 –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