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1987, 第1期: 19–19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硬粒小麦4D单体附加系的选育和利用

刘秉华, 杨丽   

  • 发布日期:2018-08-25

  • Published:2018-08-25

摘要: 以显性核不育中国春小麦(AABBDD)为母本,硬粒小麦品种墨西卡利75(AABB)为轮回父本,每代选携带不育基因的不育株回交。回交高代(BC3)对不育株做细胞学观察,从中选出具有14个二价体和一个单价

关键词: 附加系, 不育株, 显性核不育, 硬粒小麦, 显性不育基因, 中国春小麦, 细胞学观察, 二价体, AABB, 可育株

[1] 孙美丽,徐永清,史丽娟,单玮玉,柴莹,李秀钰,李磊,李凤兰. 黄色镰刀菌侵染马铃薯块茎的组织细胞学观察[J]. 作物杂志, 2017, (1): 168–172
[2] 杨丽, 刘宏伟, 孟繁华, 等. 小麦品种轮选518的选育及其特点[J]. 作物杂志, 2009, (1): 106–106
[3] 杨丽. 利用矮败小麦建成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J]. 作物杂志, 2003, (4): 11–11
[4] 杨丽, 王山荭, 刘秉华. 小麦新品种轮选987的选育及性状表现[J]. 作物杂志, 2003, (3): 53–53
[5] 张增艳, 辛志勇. 抗黄矮病小麦育种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1998, (4): 6–7
[6] 林作楫, 王光瑞, 赖菁如. 我国小麦品质育种现状与问题[J]. 作物杂志, 1996, (1): 6–7
[7] 杨丽, 刘秉华. 矮败小麦的赤霉酸反应[J]. 作物杂志, 1995, (5): 10–10
[8] 陈孝, 辛志勇, 肖世和, 等. 黄矮病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1995, (2): 5–6
[9] 刘大钧. 外源基因在小麦育种中的利用[J]. 作物杂志, 1994, (6): 1–7
[10] 孙元枢, 王崇义, 陈秀珍, 等. 黑麦抗病性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初报[J]. 作物杂志, 1994, (5): 16–17
[11] 刘秉华, 王山荭, 杨丽. 进一步为太谷核不育小麦寻找恢复源[J]. 作物杂志, 1994, (1): 20–20
[12] 冯福祯. 棉花无腺体雄性不育系931A[J]. 作物杂志, 1992, (4): 22–22
[13] 刘秉华. 作物显性核不育基因的分类起源及在杂种生产中利用的可能性[J]. 作物杂志, 1991, (3): 26–28
[14] 孙兰珍. 小麦——鲁麦15号[J]. 作物杂志, 1991, (3): 28–28
[15] 胡洪凯, 石艳华, 王朝斌, 等. 谷子核显性基因互作雄性不育系的选育与配套[J]. 作物杂志, 1991, (2): 6–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朱英杰. 小麦生产概况及其发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 –7 .
[2] 权宝全,白冬梅,田跃霞,薛云云. 不同源库关系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2 –105 .
[3] 黄学芳,黄明镜,刘化涛,赵聪,王娟玲. 覆膜穴播条件下降水年型和群体密度对张杂谷5号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6 –113 .
[4] 黄文辉, 王会, 梅德圣. 农作物抗倒性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3 –19 .
[5] 赵云,徐彩龙,杨旭,李素真,周静,李继存,韩天富,吴存祥. 不同播种方式对麦茬夏大豆保苗和生产效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14 –120 .
[6] 陆梅,孙敏,任爱霞,雷妙妙,薛玲珠,高志强. 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8, (4): 121 –125 .
[7] 王晓飞,徐海军,郭梦桥,肖宇,程薪宇,刘淑霞,关向军,吴耀坤,赵伟华,魏国江.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26 –130 .
[8] 朱鹏锦,庞新华,梁春,谭秦亮,严霖,周全光,欧克维. 低温胁迫对甘蔗幼苗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1 –137 .
[9]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8 –142 .
[10] 商娜,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王士红,李海涛,李彤,张晗. 鲁西地区常规棉聊棉6号留叶枝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4): 143 –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