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1989, 第3期: 38–38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太谷核不育“矮败”小麦育成

秋实   

  • 出版日期:1989-06-15 发布日期:2018-08-25

  • Online:1989-06-15 Published:2018-08-25

摘要: 一个将太谷核不育小麦Tal不育基因与普通小麦矮秆基因连锁在一起的、新型太谷核不育的“矮败”小麦在京育成。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刘秉华等经过大群体测交筛选和细胞学研究,今年选育出Tal基因和“矮变1号”Rhtlo基因连锁为紧密的材料,暂定名“矮败”小麦。“矮败”小麦授以非矮秆亲本的花……

关键词: “矮败”小麦, 太谷核不育小麦, 矮秆基因, 普通小麦, 不育基因, 测交筛选, Tal基因, 细胞学研究, 基因连锁, 大群体

[1] 李钰,郑文寅,冯春,王荣富,李娟. 非生物逆境胁迫下普通小麦烟农19幼苗FeSOD基因表达分析[J]. 作物杂志, 2016, (4): 75–79
[2] 孙鑫, 杨在东, 虞光辉, 等. Pinam、Pinbm和Gsp-1m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J]. 作物杂志, 2015, (4): 55–60
[3] 唐建卫, 殷贵鸿, 韩玉林, 等. 栽培措施对周麦27号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3, (4): 111–116
[4] 宿俊吉, 董永梅, 柴守诚. 普通小麦中外源异染色质的检测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08, (3): 14–17
[5] 苏文泉, 刘永德, 武山. 利用格兰尼小麦常异交特性选育小麦新品种研究初报[J]. 作物杂志, 2006, (4): 33–34
[6] 唐朝晖, 张兰萍, 逯成芳, 等. 抗旱节水型小麦新品种晋麦70的选育[J]. 作物杂志, 2003, (5): 50–50
[7] 杨丽. 利用矮败小麦建成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J]. 作物杂志, 2003, (4): 11–11
[8] 任贤, 杨德光, 张曦燕, 等. 小麦全蚀病与抗性基因转移研究[J]. 作物杂志, 2003, (1): 15–17
[9] 吴政卿, 雷振生, 林作楫, 等. 白软麦新品种豫麦50的选育[J]. 作物杂志, 2002, (6): 50–50
[10] 王增远, 孙元枢, 陈秀珍, 等. 新饲料作物—小黑麦[J]. 作物杂志, 2002, (4): 44–45
[11] 赵献林. 河南省优质小麦育种的现状及出路[J]. 作物杂志, 2002, (2): 45–47
[12] 刘友华, 孙苏阳, 纪凤高, 等. 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淮麦19[J]. 作物杂志, 2002, (1): 26–26
[13] 刘秉华, 杨丽, 王山荭, 等. 群体改良工具:从太谷核不育小麦到矮败小麦[J]. 作物杂志, 2000, (4): 33–34
[14] 叶兴国, 马有志. 小麦基因工程育种的回顾和展望[J]. 作物杂志, 1999, (6): 5–9
[15] 张爱民, 黄铁城.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与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1997, (5): 16–2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朱英杰. 小麦生产概况及其发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 –7 .
[2] 权宝全,白冬梅,田跃霞,薛云云. 不同源库关系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2 –105 .
[3] 黄学芳,黄明镜,刘化涛,赵聪,王娟玲. 覆膜穴播条件下降水年型和群体密度对张杂谷5号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6 –113 .
[4] 黄文辉, 王会, 梅德圣. 农作物抗倒性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3 –19 .
[5] 赵云,徐彩龙,杨旭,李素真,周静,李继存,韩天富,吴存祥. 不同播种方式对麦茬夏大豆保苗和生产效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14 –120 .
[6] 陆梅,孙敏,任爱霞,雷妙妙,薛玲珠,高志强. 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8, (4): 121 –125 .
[7] 王晓飞,徐海军,郭梦桥,肖宇,程薪宇,刘淑霞,关向军,吴耀坤,赵伟华,魏国江.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26 –130 .
[8] 朱鹏锦,庞新华,梁春,谭秦亮,严霖,周全光,欧克维. 低温胁迫对甘蔗幼苗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1 –137 .
[9]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8 –142 .
[10] 商娜,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王士红,李海涛,李彤,张晗. 鲁西地区常规棉聊棉6号留叶枝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4): 143 –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