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1992, 第2期: 5–7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国耕作制度发展展望

刘巽浩   

  • 发布日期:2018-08-25

  • Published:2018-08-25

摘要: 1949年以来,我国的耕作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40年间,种植指数(即通称的复种指数)约增加25%。1949年约为128%(推算),1952年为130.9%,1978年已达151%,80年代前期落到146.4%(1983),后又逐步上升,到1990年为155.6%。华北改传统粮田的二年三熟为小麦玉米(大豆)一年两熟,江淮之间及西南地区大量发展麦(油菜)稻两熟,长江以南变单季稻与麦稻两熟为双季稻或双季稻三熟制。同时,套间作面积也增加到3亿亩上下。

关键词: 耕作制度, 双季稻, 种植指数, 吨粮田, 小麦玉米, 三熟制, 复种指数, 单季稻, 一年两熟, 间套作

[1] 赵建华, 孙建好, 陈伟, 等. 不同作物与玉米间套作对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3, (4): 120–125
[2] 仲惟磊, 李增嘉, 宁堂原, 王瑜, 田慎重, 胡恒宇. 夏闲菜田间套作糯玉米产量优势分析[J]. 作物杂志, 2011, (5): 108–111
[3] 何建清, 王伟平. 黑木耳—单季稻/鸭种养结构研究与实践[J]. 作物杂志, 2009, (5): 105–107
[4] 张世煌, 徐志刚. 耕作制度改革及其对农业技术发展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09, (1): 1–3
[5] 赵敏, 徐福寿, 张国忠, 等. 浙西北主迁入代稻纵卷叶螟药剂防控效果研究[J]. 作物杂志, 2008, (5): 74–77
[6] 胡立峰, 翟学军, 李悦有. 短季棉种植对华北半干旱区耕作制度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07, (1): 46–48
[7] 杨光军, 索良娟, 金传旭, 等. 水稻田“豆—稻—菇”三熟制模式高效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06, (1): 48–49
[8] 赵秀芳. 夏玉米间作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05, (2): 48–49
[9] 王晓鸣. 玉米病虫害知识系列讲座(Ⅰ) 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及苗期病虫害鉴别与防治[J]. 作物杂志, 2005, (2): 35–36
[10] 黄瑞芳, 黄万松. 烤烟—水稻—蔬菜高效种植模式的关键措施[J]. 作物杂志, 2005, (2): 52–53
[11] 杜广平. 春大豆无公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04, (4): 42–43
[12] 马永祥. 复种指数刍议[J]. 作物杂志, 2003, (4): 54–54
[13] 潘志梅, 冯秀芳, 耿林荣. 半干旱山区小麦玉米一膜两用高产种植技术[J]. 作物杂志, 2002, (3): 29–29
[14] 张运胜, 何秋梅. 对油稻稻三熟制改油稻双优两熟模式的评析[J]. 作物杂志, 2001, (2): 15–16
[15] 曾晓明. 元胡春玉米晚稻三熟制配套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00, (3): 20–2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朱英杰. 小麦生产概况及其发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 –7 .
[2] 权宝全,白冬梅,田跃霞,薛云云. 不同源库关系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2 –105 .
[3] 黄学芳,黄明镜,刘化涛,赵聪,王娟玲. 覆膜穴播条件下降水年型和群体密度对张杂谷5号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6 –113 .
[4] 黄文辉, 王会, 梅德圣. 农作物抗倒性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3 –19 .
[5] 赵云,徐彩龙,杨旭,李素真,周静,李继存,韩天富,吴存祥. 不同播种方式对麦茬夏大豆保苗和生产效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14 –120 .
[6] 陆梅,孙敏,任爱霞,雷妙妙,薛玲珠,高志强. 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8, (4): 121 –125 .
[7] 王晓飞,徐海军,郭梦桥,肖宇,程薪宇,刘淑霞,关向军,吴耀坤,赵伟华,魏国江.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26 –130 .
[8] 朱鹏锦,庞新华,梁春,谭秦亮,严霖,周全光,欧克维. 低温胁迫对甘蔗幼苗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1 –137 .
[9]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8 –142 .
[10] 商娜,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王士红,李海涛,李彤,张晗. 鲁西地区常规棉聊棉6号留叶枝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4): 143 –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