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万优6号系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 室选育的高产杂交中晚熟水稻新品种,2004年1 月经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选育经过1.1 万恢88恢复系的选育1986年用云南粳稻704与优质高抗水稻材料 IR1544杂交,经4年7代稳定后,选优株于1990年 与万中3号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通过重庆市农 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万恢88。1.2 万6A不育系的选育1995年夏,以广东优质早籼Z0061材料作母 本,46B作父本杂交,同年冬在海南种植F1代,199 年夏在万州种植F2代,选择优良单株。1996年冬 在海南种植F3代,选择植株较矮、早熟、柱头外
[1] | 刘丽华,苑少华,冯树英,庞斌双,李宏博,刘阳娜,张立平,赵昌平. 小麦F型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SSR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差异分析[J]. 作物杂志, 2017, (6): 30–36 |
[2] | 胡景涛, 严明建, 黄成志, 等. SSR标记在杂交水稻亲本技术鉴定中的应用[J]. 作物杂志, 2014, (6): 61–64 |
[3] | 陈荣林, 唐梅, 周维永, 等. 超级稻桂两优2号高产制种技术[J]. 作物杂志, 2013, (5): 152–153 |
[4] | 陆文科, 李涛, 苏维刚, 等. 花生新品种柳花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12, (2): 152–152 |
[5] | 石瑜敏, 王威豪, 刘百龙, 韦善富, 黎兆安, 周行, 宋智萍, 毛昌祥. 杂交水稻强恢复系桂362的选育与应用[J]. 作物杂志, 2011, (5): 126–127 |
[6] | 东丽, 杨飞, 荆彦辉, 等. 杂交水稻品种创新质量管理研究[J]. 作物杂志, 2011, (4): 120–124 |
[7] | 张甲, 李仕贵, 晏承兴, 等. 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川农优528的选育[J]. 作物杂志, 2011, (3): 127–128 |
[8] | 王伟, 李金昌, 汪石俊. 远缘杂交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天选46号的选育[J]. 作物杂志, 2011, (2): 113–114 |
[9] | 赵桂范. 窄行密植专用大豆新品种合农60及配套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11, (2): 128–128 |
[10] | 任秀荣, 苗任重, 刘志强, 等. 大豆新品种驻豆7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11, (2): 129–129 |
[11] | 刘正芳, 张连明, 陈莺, 等. 豌豆新品种银豌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11, (2): 130–130 |
[12] | 陈世建, 尹秀兰, 黄泽智, 等. 两系杂交水稻在三亚春季制种的意义及技术措施[J]. 作物杂志, 2011, (1): 107–108 |
[13] | 王小燕, 马国辉, 田小海. 掺混尿素施用量对杂交水稻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0, (6): 79–82 |
[14] | 张阳, 赵威军, 张福耀, 等. 新选甜高粱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J]. 作物杂志, 2010, (5): 102–105 |
[15] | 魏毅, 靳西彪, 张莹, 等. 中国三个杂交稻组合在孟加拉的试验研究[J]. 作物杂志, 2009, (6): 86–89 |
Viewed | ||||||||||||||||||||||||||||||||||||||||||||||||||
Full text 82
|
|
|||||||||||||||||||||||||||||||||||||||||||||||||
Abstract 64
|
|
|||||||||||||||||||||||||||||||||||||||||||||||||
Cited |
|
|||||||||||||||||||||||||||||||||||||||||||||||||
Shared | ||||||||||||||||||||||||||||||||||||||||||||||||||
Discuss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