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06, 第4期: 31–32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生态因子分析及制种优化布局

王多成, 肖占文, 闫吉治, 等   

  • 发布日期:2018-08-25

  • Published:2018-08-25

摘要: 通过对河西走廊玉米制种的光、温、水生态因子分析,依据商品玉米气候区划指标,将河西走廊玉米制种区域划分为最适宜制种区、适宜制种区、基本适宜区和不宜制种区4个“生态区”,并列出每个区域的适繁玉米品种类型。为优化玉米制种布局,实现玉米适区制种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河西走廊, 玉米制种, 生态因子, 品种布局

[1] 王康君, 葛立立, 范苗苗, 赵叶舟, 陆希婕, 刘立军. 稻米蛋白质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1, (6): 1–6
[2] 魏新平, 赵新成, 吴志勇, 等. 玉米制种矮、密、早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05, (1): 7–8
[3] 王永平. 河西走廊特早熟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及开发研究[J]. 作物杂志, 2003, (5): 23–24
[4] 郑洪建, 董树亭, 王空军, 等. 生态因素对玉米品种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J]. 作物杂志, 2001, (5): 16–18
[5] 于瑞泳, 张恩盈, 刘恩训. 玉米鲁玉16抗旱制种技术初探[J]. 作物杂志, 2001, (2): 44–45
[6] 谭福忠, 刘长臣. 玉米新品种克单8号[J]. 作物杂志, 1998, (5): 5–5
[7] 胡遂甫. 夏玉米京早10号[J]. 作物杂志, 1996, (3): 16–16
[8] 王立华. 覆盖地膜对玉米制种产量的作用[J]. 作物杂志, 1995, (1): 39–39
[9] 杨小平, 赵玉梅. 去雄带叶对玉米制种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1994, (4): 12–12
[10] 张冬仙, 乐美旺, 刘小明, 等. 玉米郑三3号高产制种经验[J]. 作物杂志, 1994, (4): 15–16
[11] 李增嘉, 张明亮, 李凤超, 等. 粮果间作复合群体地上部生态因子变化动态的研究[J]. 作物杂志, 1994, (2): 13–15
[12] 钱向明, 栗勤学. 提高夏播玉米制种产量几点措施[J]. 作物杂志, 1994, (2): 29–29
[13] 王爱文. 小麦玉米带田一季亩产吨粮田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1990, (2): 8–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朱英杰. 小麦生产概况及其发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 –7 .
[2] 权宝全,白冬梅,田跃霞,薛云云. 不同源库关系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2 –105 .
[3] 黄学芳,黄明镜,刘化涛,赵聪,王娟玲. 覆膜穴播条件下降水年型和群体密度对张杂谷5号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6 –113 .
[4] 黄文辉, 王会, 梅德圣. 农作物抗倒性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3 –19 .
[5] 赵云,徐彩龙,杨旭,李素真,周静,李继存,韩天富,吴存祥. 不同播种方式对麦茬夏大豆保苗和生产效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14 –120 .
[6] 陆梅,孙敏,任爱霞,雷妙妙,薛玲珠,高志强. 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8, (4): 121 –125 .
[7] 王晓飞,徐海军,郭梦桥,肖宇,程薪宇,刘淑霞,关向军,吴耀坤,赵伟华,魏国江.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26 –130 .
[8] 朱鹏锦,庞新华,梁春,谭秦亮,严霖,周全光,欧克维. 低温胁迫对甘蔗幼苗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1 –137 .
[9]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8 –142 .
[10] 商娜,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王士红,李海涛,李彤,张晗. 鲁西地区常规棉聊棉6号留叶枝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4): 143 –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