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0, 第6期: 3846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0.06.006
缪建锟1(), 徐晗1, 杨皓1, 闫晗1, 褚晋1, 白元俊2, 董海1()
Miao Jiankun1(), Xu Han1, Yang Hao1, Yan Han1, Chu Jin1, Bai Yuanjun2, Dong Hai1()
摘要:
为明确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水平,从而为抗病品种选育、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2015-2019年对辽宁省200个水稻主栽品种设置3个播期,在田间病圃内采用自然诱发法对稻曲病进行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年度间、同年度不同播期间,水稻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不同穗型水稻稻曲病发生程度不同,且显著差异。随着播期的推迟,稻曲病的发生程度明显下降,并且年度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0个供试水稻品种中表现高抗(HR)和抗病(R)品种分别为5个(占2.5%)和34个(占17.0%),中抗(MR)和中感(MS)品种分别为34个(占17.0%)和53个(占26.5%),感病(S)和高感(HS)品种分别为46个(占23.0%)和28个(占14.0%)。整体上,抗∶中∶感品种数的比值为19.5∶43.5∶37.0,结果表明辽宁水稻主栽品种稻曲病抗性较差。
[1] | 陈旭, 邱结华, 熊萌, 等. 稻曲病研究进展. 中国稻米, 2019,25(5):30-36. |
[2] | 陆明红, 刘万才, 朱凤. 稻曲病近年流行规律及治理对策探讨. 中国植保导刊, 2018,38(5):44-47. |
[3] | 尚炳荣, 许绍朴, 王云英, 等. 水稻稻曲病病菌对猪的危害性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1985(1):35-37. |
[4] | 吕仕琼, 刘浩, 赵江林, 等. 稻曲菌素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6(14):265-268. |
[5] |
Koiso Y, Li Y, Iwasaki S, et al. Ustiloxins,antimitotic cyclic peptides from false smut balls on rice panicles caused by Ustilaginoidea virens. The Journal of Antibiotics, 1994,47(7):765-773.
doi: 10.7164/antibiotics.47.765 pmid: 8071121 |
[6] | 余山红, 马义虎, 王会福. 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抗稻曲病性鉴定与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2018,46(2):163-166. |
[7] | 尹小乐, 陈志谊, 于俊杰, 等. 江苏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评价及稻曲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27(4):1459-1465. |
[8] | 张爱芳, 陈雨, 王春林, 等. 安徽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稻曲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植物保护, 2013,39(1):151-153. |
[9] | 张舒, 陈其志, 吕亮, 等. 湖北省水稻部分主栽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鉴定. 安徽农学通报, 2006,12(5):76-78. |
[10] | 唐善军, 高杜娟, 陈友德, 等. 长江中下游及湖南省水稻区试新组合(品系)稻曲病抗性研究. 农学学报, 2012,2(8):28-32. |
[11] | 冯爱卿, 朱小源, 曾列先, 等. 广东常规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评价. 中国稻界, 2015,21(3):34-39. |
[12] | 阮宏椿, 石妞妞, 杜宜新, 等. 福建省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和穗瘟病的抗性评价. 福建农业学报, 2012,27(1):43-47. |
[13] | 谭景艾, 李保同, 潘晓华, 等. 江西省晚粳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评价及稻曲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农学学报, 2016,6(5):11-17. |
[14] | 何会流, 毛建辉, 卢代华, 等. 四川水稻品种对稻瘟病和稻曲病抗性评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30(7):104-109. |
[15] | 何海永, 谭清群, 陈小均, 等. 贵州省水稻主栽品种抗稻曲病性鉴定与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17,33(35):939-942. |
[16] | 于艳敏, 来永才, 闫平, 等. 黑龙江省南部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3(35):1-5. |
[17] | 缪建锟, 徐晗, 佟宜沅, 等. DB21/T 2793-2017. 水稻抗稻曲病鉴定技术规程. 沈阳:辽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8] | 陈书强. 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系)稻曲病粒在穗内粒位上的分布. 湖北农业科学, 2017,56(6):1066-1067. |
[19] | 于艳敏, 来永才, 闫平, 等. 不同穗型粳稻与稻曲病发生关系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30):150-154. |
[20] | 王疏, 秦姝, 刘明霞, 等. 不同栽培方式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10,36(6):165-167. |
[21] | 陈志谊, 聂亚锋, 刘永锋. 江苏省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病性鉴定及病菌致病力分化. 江苏农业学报, 2009,25(4):737-741. |
[22] | 李燕, 于俊杰, 刘永峰, 等. 稻曲病菌产孢能力及致病力测定. 中国农业科学, 2012,45(20):4166-4177. |
[23] | 刘永锋, 陆凡, 陈志谊, 等. 江苏省水稻主栽及后备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 作物杂志, 2000(6):11-13. |
[24] | 陈天琪, 李衫衫, 吕楚阳, 等. 水稻穗部农艺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的相关性分析. 植物病理学报, 2020,50(2):211-217. |
[25] | 李昕洋, 魏松红, 桑海旭, 等. 辽宁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和致病力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20,47(1):84-92. |
[26] | 施辰子, 郭玉人, 陆保理, 等. 水稻稻曲病分级标准及导致产量损失的初步测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3,21(2):152-155. |
[27] | 丁克坚, 檀根甲, 胡劲松, 等. 水稻稻曲病分级标准及导致产量损失的初步测定. 植物保护, 1997,23(1):3-6. |
[28] | 曹奎荣, 钟雪明, 陈婕, 等. 水稻稻曲病分级标准及导致产量损失的初步测定. 浙江农业科学, 2018,59(10):1868-1870. |
[29] | 李余生, 朱镇, 张亚东, 等. 水稻稻曲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作物学报, 2008,34(10):1728-1733. |
[30] | 方先文, 汤陵华, 王艳平. 水稻稻曲病抗性遗传机制. 江苏农业学报, 2008,24(6):762-765. |
[1] | 尹晓明,李辰. 不同氮效率水稻品种叶片光合作用及氮利用特征的差异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 (1): 9096 |
[2] | 曲歌,陈争光,王雪.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SIMCA和PLS-DA的水稻品种鉴别[J]. 作物杂志, 2018, (2): 166170 |
[3] | 马军韬, 张国民, 辛爱华, 等. 以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为基础的水稻品种抗性布局研究[J]. 作物杂志, 2015, (1): 151155 |
[4] | 张云江. 寒地早熟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龙粳27及配套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11, (4): 104105 |
[5] | 李兆勇, 王兴龙, 赵晓斌. 扬辐粳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06, (6): 4242 |
[6] | 杨秀峰. 高纬寒地稻作环境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作物杂志, 2006, (2): 5152 |
[7] | 王晓鸣. 玉米病虫害知识系列讲座(Ⅲ)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与调查技术[J]. 作物杂志, 2005, (6): 5355 |
[8] | 关世武. 黑龙江省“八五”、“九五”期间育成水稻品种的对比分析[J]. 作物杂志, 2005, (2): 5960 |
[9] | 李梅芳, 张丽娟, 许海玲, 等. 多抗系水稻品种的生产技术及立体农业的经济效益[J]. 作物杂志, 2004, (5): 2627 |
[10] | 万建民, 翟虎渠, 刘世家, 等. 功能性专用水稻品种W3660的选育[J]. 作物杂志, 2004, (5): 5858 |
[11] | 卢德城, 周少川, 李宏, 等. 水稻化感品种抑草效应研究[J]. 作物杂志, 2004, (1): 2022 |
[12] | 马玉清, 李仕贵, 汪旭东, 等. 四川省优质稻产业化发展的对策[J]. 作物杂志, 2002, (6): 89 |
[13] | 高云, 林青山, 江奕君, 等. 优质水稻新品种胜泰1号的育成及应用[J]. 作物杂志, 2002, (5): 5353 |
[14] | 刘永锋, 陆凡, 陈志谊, 等. 江苏省水稻主栽及后备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J]. 作物杂志, 2000, (6): 1113 |
[15] | 牛杰. 北方缺水区水稻地膜覆盖直播穴种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00, (4): 18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