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6, 第6期: 5866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6.06.011
李晓亮1,张军云1,张钟1,董春富2,杨世先1,王文智1,张建康1
Li Xiaoliang1,Zhang Junyun1,Zhang Zhong1,Dong Chunfu2,Yang Shixian1,Wang Wenzhi1,Zhang Jiankang1
摘要:
以切花玫瑰红唇的带腋芽茎段为材料,研究HgCl2灭菌时间、茎段粗细度、基础培养基、6-苄氨基腺嘌呤(6-BA)、α-萘乙酸(NAA)、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活性炭(AC)对切花玫瑰组织培养的影响,分析筛选出了一套能够育出具有优良综合素质切花玫瑰种苗的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切花玫瑰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切花玫瑰组织培养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玫瑰的分化、增殖、生根和生长等植物形态发育的影响;外植体的最佳灭菌方法是用0.20% HgCl2灭菌8min;初代的适合培养基为MS+6-BA 1.0mg/L+NAA 0.2mg/L+GA3 2.0mg/L;增殖继代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01mg/L+GA3 1.0mg/L;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0.5mg/L+IBA 1.0mg/L+AC 0.1%。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切花玫瑰工厂化组织培养育苗。
[1] | 杨新征, 杨德, 张跃华 . 玫瑰的价值及开发前景. 新疆农业科学, 2004,41(2):110-112. |
[2] | 邱璐, 王静, 王兴荣 , 等. 切花玫瑰的栽培技术.云南农业, 2005(5):6-7. |
[3] | 朱樱 . 鲜切花玫瑰栽培技术探究.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6):283. |
[4] |
杨丽芬 . 鲜切花玫瑰栽培技术.现代园艺, 2014(6):46-47.
doi: 10.3969/j.issn.1006-4958.2014.06.034 |
[5] |
康冰, 于福科, 张广军 , 等. 应用正交试验筛选玫瑰茎段增殖培养基. 西北植物学报, 2003,23(4):653-655.
doi: 10.3321/j.issn:1000-4025.2003.04.025 |
[6] | 李志伟, 崔力拓, 张广军 . 精油玫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简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27(4):52-54. |
[7] | 吴新海, 薛志忠 .不同激素配比对大马士革玫瑰茎段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6(21): 58, 82. |
[8] | 李晓亮, 张军云, 张钟 , 等. 滇红食用玫瑰茎段增殖培养基的试验筛选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1(25):145-150. |
[9] |
Zohreh J, Morteza K K . Factors affecting tissue culture of Damask rose (Rosa damascena Mill.). 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05,105(4):475-482.
doi: 10.1016/j.scienta.2005.02.014 |
[10] |
Pati P K, Rath S P, Sharma M , et al.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rose-a review. 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06,24(1):94-114.
doi: 10.1016/j.biotechadv.2005.07.001 pmid: 16169183 |
[11] | 蔡坤秀, 林秀香, 陈振东 , 等. 不同培养基对叶底红增殖系数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6(22):256-258. |
[12] |
张存旭, 杨锋利, 袁秀平 . 常春藤离体快繁技术.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22(2):241-245.
doi: 10.3969/j.issn.2095-0756.2005.02.025 |
[13] |
李青林, 邹永田, 刘广林 , 等. 木本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河北农业科学, 2010,14(6):38-41,51.
doi: 10.3969/j.issn.1088-1631.2010.06.015 |
[14] | 胡尚连, 王丹 . 植物生物技术.四川: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54. |
[1] | 李晓亮,张军云,张钟,张翠萍,杨世先,王文智,张建康,段永华. 草莓茎尖组织培养和快繁体系的建立[J]. 作物杂志, 2016, (4): 6874 |
[2] | 刘海英. 马铃薯试管苗快繁培养基的优化研究[J]. 作物杂志, 2014, (6): 143146 |
[3] | 袁文娅, 关淑艳, 马红丹, 等. 玉米自交系H99与齐319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优化[J]. 作物杂志, 2013, (4): 4851 |
[4] | 孙振宁, 李晶, 段兴武, 王英. 氮磷钾施肥水平对大豆产量及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2, (5): 135139 |
[5] | 吴智泉, 孙国龙. 天鹰椒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J]. 作物杂志, 2002, (5): 3435 |
[6] | 汪定淮. 关于正交设计在田间试验中的应用效果[J]. 作物杂志, 1988, (1): 37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