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7, 第3期: 1924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7.03.004
王先俱1,2,张城1,庞秀1,陈亚君1,丁芬1,邵国军1,徐正进2
Wang Xianju1,2,Zhang Cheng1,Pang Xiu1,Chen Yajun1,Ding Fen1,Shao Guojun1,Xu Zhengjin2
摘要:
通过应用3个染败类型粳稻不育系与3个分子辅助选择的恢复系制种机制比较,研究北方杂交梗稻高产制种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包括不育系与恢复系花时动态和不育系柱头亲和力、柱头外露率、张颖面积等特性及其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与恢复系花时高峰重叠时间对不育系结实率起决定性作用;不育系柱头亲和力、柱头外露率、张颖面积对不育系结实率起关键性作用。大田制种比较9个组合相同行、不同行结实率与制种产量的差异,得出高产制种机制在于制种父母本各因素之间相互协调。综合各研究结果,认为制种关键因素对结实率所起的作用为不育系与恢复系花时高峰重叠时间>不育系柱头亲和力>柱头外露率>不育系张颖面积。本研究为杂交粳稻高产制种在不育系、恢复系的高异交结实特征特性的选育上提供理论基础,为从根本上解决北方杂交梗稻制种产量偏低的问题和北方杂交粳稻稳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 袁隆平 . 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 杂交水稻, 1987,2(1):1-3. |
[2] | 马晓东 . 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5-8. |
[3] | 邹吉承, 郑君海, 王昌华 , 等. 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选择的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3,34(5):376-380. |
[4] | 池田良一. 日本ハイブリッドライス育种研究. 农业技术, 1994,49(11):7-12. |
[5] | 杨建国 . 改变母本开花姿态提高异交结实率. 杂交水稻, 2000,15(2):15-16. |
[6] |
杨振玉 . 北方杂交粳稻育种研究.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21-27.
doi: 10.3969/j.issn.1000-1700.2012.06.004 |
[7] | 张忠旭 . 北方杂交粳稻异交结实机制及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 2009: 45-48. |
[8] | 田大成 . 杂交稻制种异交结实机制的研究. 杂交水稻, 1993,39(l):12-14. |
[9] | 马洪文 . 影响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异交结实率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种子科技, 1996(3):29-30. |
[10] | 林建荣, 吴明国, 宋听蔚 . 三系粳稻不育系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 杂交水稻, 2006,21(5):69-72. |
[11] | 徐云碧, 申宗坦, 杨再能 . 提高水稻异交率的研究(一)栽培稻柱头外露性变异的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 1986,12(4):359-368. |
[12] | 邓应德, 贺立伟, 肖层林 , 等. 水稻花器性状和柱头外露特性及其相关性.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5(6):588-592. |
[13] | 田大成, 秦春林, 张素英 , 等. 母本柱头外露率与环境条件及与结实率关系的初步研究. 杂交水稻, 1990,5(3):17-20. |
[14] | 王晓敏, 李波, 徐小健 , 等. 影响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异交结实率的因素. 作物研究, 2015,29(3):317-320. |
[15] |
张静, 陈国荣, 黄大军 , 等. 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与不育系柱头外露的遗传关系.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20(4):459-461.
doi: 10.3969/j.issn.1004-390X.2005.04.002 |
[16] | 李志刚, 贺良, 普自祥 , 等. 高原杂交粳稻滇杂35制种产量结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24(6):783-787. |
[17] |
王先俱, 张城, 陈亚君 , 等. 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粳优558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12,27(4):20-22.
doi: 10.3969/j.issn.1005-3956.2012.04.007 |
[1] | 张丽丽,赵一洲,李鑫,毛艇,刘研,张战,倪善君,刘福才. 60Co-γ射线辐照对不同粳稻品种后代稻米品质性状变异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3): 5156 |
[2] | 杜志敏,杨宇尘,夏原野,宫彦龙,闫志强,徐海. 收获期对北方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1): 147151 |
[3] | 张喜娟,来永才,孟英,张凤鸣,唐傲,董文军,冷春旭,刘猷红,王麒. 种植方式对寒地粳稻生育期、产量和温度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5): 124128 |
[4] | 程海涛,马兆惠,刘桂林,曹萍,吕文彦. 北方粳稻品种(系)资源淀粉RVA谱特征与品质性状典型相关分析[J]. 作物杂志, 2017, (2): 5966 |
[5] | 徐锡明,张欣,施利利,崔晶,丁得亮,曲红岩,谷守贤,李永杰. 直链淀粉含量偏低型杂交粳稻组合的稻米品质评价[J]. 作物杂志, 2016, (6): 4448 |
[6] | 全东兴,孟维韧,金成海,周广春. 海南生态条件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开花习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6, (1): 2832 |
[7] | 董立强,叶靖,王术,贾宝艳,黄元财,王岩. 播种量对北方寒地旱直播粳稻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6, (1): 8692 |
[8] | 郭丽颖, 赵宏伟, 王敬国, 等. 粳稻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联分析[J]. 作物杂志, 2015, (5): 2530 |
[9] | 陈宾宾, 邹德堂, 张皓正, 等. 灌溉方式和氮肥用量对寒地粳稻子粒灌浆形成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5, (1): 9198 |
[10] | 李洪亮, 柴永山, 孙玉友, 等. 寒地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作物杂志, 2014, (5): 2628 |
[11] | 谷海东, 赵宏伟, 刘洋, 等. 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4, (2): 101106 |
[12] | 徐振华, 金正勋, 张忠臣, 等. 黑龙江省粳稻种质资源遗传结构分析[J]. 作物杂志, 2014, (1): 3844 |
[13] | 于亚辉, 刘郁, 曾军, 等. 北方两系杂交粳稻及亲本的籼粳成分与株型和产量性状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3, (5): 6265 |
[14] | 陈于敏, 陈亮新, 丁明亮, 朱振华, 苏振喜, 世荣, 袁平荣, 邹茜, 寇姝燕, 刘慰华, 赵国珍,. 优质粳稻新品种“云粳19号”的选育栽培技术及育种体会[J]. 作物杂志, 2013, (3): 151152 |
[15] | 高冬梅, 赵宏伟, 邹德堂, 王敬国, 刘化龙, 蔡易, 张皓政. 不同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2, (5): 1451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