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0, 第4期: 2129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0.04.004
张耀文(), 李殿荣, 侯君利, 孔建, 张文学, 董育红, 赵小光, 田建华, 张忠鑫
Zhang Yaowen(), Li Dianrong, Hou Junli, Kong Jian, Zhang Wenxue, Dong Yuhong, Zhao Xiaoguang, Tian Jianhua, Zhang Zhongxin
摘要:
提高油菜种子(油)中亚麻酸含量对缓解目前亚麻酸资源日益紧缺的压力、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形成过程、含量差异、影响因素、杂种优势、遗传方式和控制基因等方面对油菜种子中亚麻酸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剖析油菜高亚麻酸育种的意义、可行性、难点的基础上,提出开展高亚麻酸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建高亚麻酸育种体系,建立高效保优栽培技术体系,开展油菜籽加工技术和抗氧化研究,构建标准体系等5个方面促进油菜高亚麻酸产业发展的建议。
[1] | Baum S J, Kris-Etherton P M, Willett W C, , et al. Fatty acids in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disease:a comprehensive update. Journal Clinical Lipidology, 2012,6(3):216-234. |
[2] |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 |
[3] | 倪郁, 李加纳 . 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及植物育种策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25(2):99-102. |
[4] | 杨瑞楠, 张良晓, 毛劲 , 等. 双低菜籽油营养功能研究进展.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24(1):58-63. |
[5] | 唐传核, 徐建祥, 彭志英 . 脂肪酸营养与功能的最新研究. 中国油脂, 2000,25(6):20-23. |
[6] | 刘成, 冯中朝, 肖唐华 , 等.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9,41(4):485-489. |
[7] | Leonard A E, Pereira S L, Sprecher H , et al. Elongation of long-chain fatty acids. 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 2004,43(1):36-54. |
[8] | 尹亚军, 章丽琳, 张喻 .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主要脂肪酸变化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6,31(7):82-87. |
[9] | 李成磊 . 不同海拔地区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油分、脂肪酸积累差异分析.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9. |
[10] | 高建芹, 浦惠明, 戚存扣 , 等. 高含油量油菜种子和果皮油份积累及主要脂肪酸的动态变化.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31(2):173-179. |
[11] | 赵继献, 任廷波, 程国平 . 钾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12,18(6):65-68. |
[12] | 张子龙 . 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营养特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形成与调控规律研究. 重庆:西南大学, 2007. |
[13] | 尹亚军, 张翔宇, 张喻 . 油菜籽成熟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5,36(5):339-342. |
[14] | 邵彦林, 王月, 朱宝 , 等. GC-MS分析黄褐籽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脂肪酸含量变化. 中国粮油学报, 2016,31(1):112-116. |
[15] | 刘兴媛, 刘桂梅, 李尊一 . 我国油菜品种脂肪酸含量研究. 油脂科技, 1981,6(6):71-79. |
[16] | 李加纳 . 在作物品质育种中典范相关分析的运用初探.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5,33(4):106-112. |
[17] | 谢永俊 . 优质油菜品种资源观察与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1989,18(2):31-33. |
[18] | 朱绶莉 . 甘肃油菜地方品种资源品质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1990,28(1):15-17,19. |
[19] | 钱秀珍, 胡琼, 伍晓明 , 等. 油菜种质资源的繁种、鉴定和利用. 中国油料, 1992,23(3):38-42. |
[20] | 王昌倫 . 贵州省油菜品种脂肪酸含量的初步研究. 耕作与栽培, 1982,2(6):27-33. |
[21] | 钱秀珍, 胡琼, 伍晓明 . 中国芥菜型油菜的主要特性. 作物品种资源, 1991,10(2):14-15. |
[22] | 陶贵祥, 杨晓, 陈静 . 贵州油菜地方品种品质性状的初步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1994,23(5):25-28. |
[23] | 蒋梁材, 杨淑筠, 张碧 . 四川省油菜地方品种资源的品质及农艺性状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1996,45(9):78-82. |
[24] | 钱秀珍, 伍晓明, 胡琼 , 等. 油菜种质资源的搜集鉴定保存和利用. 中国油料, 1996,27(1):60-63. |
[25] | 郭根和, 林淑香 . 油菜脂肪酸分析及其品质改良途径. 福建农业科技, 1981,12(3):24-26. |
[26] | 李秀萍, 刘青元, 杜德志 , 等. 青海省白菜型春油菜的主要特性. 青海农林科技, 1995,25(1):39-40,10. |
[27] | 王毅, 郭育, 赵仁桑 , 等. 菜籽油脂肪份及其芥酸起因和现状. 安徽农业科学, 1986,29(3):51-56. |
[28] | 刘定富, 刘后利 . 甘蓝型油菜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的研究. 遗传学报, 1987,14(1):31-36. |
[29] | 傅寿仲, 吕忠进, 戚存扣 , 等. 甘蓝型油菜十八碳烯酸的进一步改良. 江苏农业学报, 1995,11(1):16-20. |
[30] | 谢永俊, 刘旭云, 王奇彬 . 云南油菜种质资源的品质鉴定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15(4):341-344. |
[31] | 杨翠玲, 陈文杰, 张文学 , 等. 近红外光谱和纸层析法分析单粒油菜籽脂肪酸的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5,14(6):72-77. |
[32] | 杨翠玲, 陈文杰, 赵兴忠 , 等. 近红外光谱法同时分析油菜9种品质参数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4(3):61-67. |
[33] | 鲁蒙, 秦亚平 .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油菜主要品质性状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 2010,22(17):387-388. |
[34] | 孙秀丽 . 油菜籽油份、硫贰含量近红外分析模型的建立及西藏油菜资源品质性状多样性研究.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2. |
[35] | 侯树敏 . 气象和生理等因素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合肥:安徽农业大学, 2004. |
[36] | 谢永俊, 曾彪 . 外国芥菜型油菜优异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07,20(4):610-614. |
[37] | 田恩堂, 李鲁峰, 贾世燕 , 等. 芥菜型油菜脂肪酸含量的变异、相关性分析及芥酸调控基因FAE1特异引物设计. 广西植物, 2016,36(12):1445-1452. |
[38] | 侯维海, 王建林, 旦巴 , 等. 西藏白菜型油菜油体特征与营养品质及油体提取物的SDS-PAGE分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46(10):68-78. |
[39] | 刘冬梅, 赵志海, 王拴全 . 甘蓝型油菜籽脂肪酸含量的稳定性和相关分析. 陕西农业科学, 2001,47(1):20-21. |
[40] | 王学芳, 张彦锋, 李殿荣 , 等. 白菜类蔬菜资源的油分分析及其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西北农业学报, 2004,13(2):20-23. |
[41] | 刘平武 . 甘蓝型油菜菜人工合成种及杂交种亲本遗传多样性评价与研究.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42] | 赵志, 余青兰, 杜德志 . 青海省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主要性状研究.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4(6):4-7,12. |
[43] | 王桂荣 . 长江流域油菜VE、脂肪酸及Xin1 CMS恢保关系的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 2006. |
[44] | 范志雄 . 甘蓝型油菜品质资源和polCMS恢复系的创新与遗传分析.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7. |
[45] | 张羽 . 汉中地区油菜主要推广品种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7,23(10):439-443. |
[46] | 陈文杰, 赵兴中, 王灏 , 等. 不同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种质资源的脂肪酸成分分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9(1):46-49. |
[47] | 叶威 .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48] | 陈碧云 . 全球多样性甘蓝型油菜种质表型性状的评价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武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2014. |
[49] | 李施蒙, 王耐红, 张敏 , 等. 甘蓝型油菜脂肪酸组分近红外分析模型构建. 广东农业科学, 2014,50(21):16-21. |
[50] | 任廷波, 赵继献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不育株与可育株性状比较. 贵州农业科学, 2014,42(1):1-4. |
[51] | 龙卫华, 胡茂龙, 陈松 , 等. 盐地种植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5,43(3):85-87. |
[52] | 蔡东芳, 张书芬, 肖英杰 , 等. 甘蓝型油菜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关联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38(4):397-405. |
[53] | 冯文豪, 冯泽蔚, 魏琨 , 等. 贵州10个油菜主推品种油脂品质及农艺、经济性状比较分析. 种子, 2016,35(1):108-112. |
[54] | 王学芳, 田建华, 张耀文 , 等. 甘白杂交创制早熟油菜新种质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3(32):28-33. |
[55] | 戴祥来, 向阳, 赵继献 , 等.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品质性状与单株产量及群体产量的关系. 种子, 2018,37(8):90-96. |
[56] | 王雪, 樊军鹏, 李海涛 , 等. 低磷胁迫对甘蓝型油菜自然群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20(2):93-100. |
[57] | 钱武, 戴成满, 郑成彧 , 等. 甘蓝型冬油菜生育期与菌核病感病程度及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浙江农业科学, 2018,59(7):1201-1203. |
[58] | 钦洁 . 甘蓝型油菜种子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遗传及其基因定位.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9. |
[59] | 陈伟, 范楚川, 钦洁 , 等.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甘蓝型油菜种子油酸和亚麻酸含量. 分子植物育种, 2011,9(2):190-197. |
[60] | 王金芳 . 甘蓝型油菜中一个新高油酸位点的遗传分析.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4. |
[61] | 赵卫国, 王灏, 穆建新 , 等. 甘蓝型油菜DH群体主要品质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14):18-24. |
[62] | 杨建胜, 孙万仓, 刘自刚 , 等. EMS诱变对北方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与品质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36(1):213-230. |
[63] | 石充广 . 油菜EMS诱变群体的构建以及油脂代谢相关基因等位多态性与油脂品质关系的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 2010. |
[64] | 杨盛强 . 甘蓝型油菜种子亚油酸含量和亚麻酸含量的QTL定位.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0. |
[65] | 田恩堂, 刘坤, 叶波涛 , 等. 芥菜型油菜重组自交系群体重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种子, 2017,36(8):1-4,5. |
[66] | 周银珠 . 甘蓝型油菜油酸和亚麻酸的遗传分析及油酸与部分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 重庆:西南大学, 2011. |
[67] | 曾宇 . 不同施肥量、种植密度对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68] | 曹永红, 张智, 李殿荣 , 等. 种植密度对秦优7号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4,26(2):13-15. |
[69] | 张宇婷, 鲁少平, 金诚 , 等. 甘蓝型油菜皖油20号种子不同部位油脂合成的转录调控分析. 作物学报, 2019,45(1):1-9. |
[70] | 王毅, 董云, 靳丰蔚 , 等. 种植地区对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品质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7,55(8):10-15. |
[71] | 刘念, 汤天泽, 范其新 , 等. 不同地点、播期和氮肥施用量对特高芥酸油菜经济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5,50(3):68-72. |
[72] | 马勇, 鲁喜荣, 王瑞霞 , 等. 不同播种期对芥菜型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40(5): 24, 46. |
[73] | 尚毅, 张振兰, 陈文杰 , 等. 显性黄籽油菜种子特性研究. 种子, 2004,23(9):18-20. |
[74] | 王春丽, 海江波, 田建华 , 等. 油菜终花后角果和叶片光合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4,34(8):1620-1626. |
[75] | 陈婷 . 油菜叶片和角果光合对其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
[76] | 邵玉娇, 王学奎, 胡立勇 , 等. 光强对油菜角果生长发育及几项品质指标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09,21(7):25-28. |
[77] | 杨柳, 李东欣, 谭太龙 . 不同油酸含量油菜脂肪酸含量分析. 作物研究, 2018,32(5):390-394,402. |
[78] | 胡腾文, 赵继献 . 不同施氮量对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品质性状与植株性状相关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15):6399-6401. |
[79] | 肖圣元, 汤顺章, 梁华金 , 等. 氮肥施用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17,23(9):52-53. |
[80] | 李志玉, 胡琼, 廖星 , 等. 优质油菜中油杂8号施用氮磷硼肥的产量和品质效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5,27(4):59-63. |
[81] | 高志宏, 赵继献, 任廷波 . 磷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学通报, 2011,17(14):70-76. |
[82] | 杨美, 石磊, 徐芳森 , 等. 不同硼水平对双低油菜华双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14(6):1118-1122. |
[83] | 廖星, 王江薇, 金河成 , 等. 硫氮或硫硼配合对油菜籽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1,32(4):180-181. |
[84] | 陈钢, 年夫照, 王运华 , 等. 硼、钼营养对甘蓝型油菜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4,26(2):69-71. |
[85] | 杨美 . 硼钼锌营养对油菜产量品质及其形成的影响研究.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6. |
[86] | 李志玉, 廖星, 涂学文 , 等. 氮、磷、钾、硼配合对油菜品种产量、品质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3,42(6):33-37. |
[87] | 徐爱霞 . 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遗传多样性及其黄籽与芥酸性状的分子标记.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
[88] | 周永明, 刘后利 . 甘蓝型油菜种子中几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遗传. 作物学报, 1987,13(1):1-8. |
[89] | 王峰 . 甘蓝型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及农艺、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合肥:湖南农业大学, 2009. |
[90] | 张洁夫, 戚存扣, 浦惠明 , 等. 甘蓝型油菜主要脂肪酸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29(4):359-364. |
[91] | 杨燕宇, 杨盛强, 陈哲红 , 等. 无芥酸甘蓝型油菜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QTL定位. 作物学报, 2011,37(8):1342-1350. |
[92] | Hu J, Li G, Struss D , et al. SCAR and RAPD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18-carbon fatty acids in rapeseed Brassica napus. Plant Breeding, 1999,118(2):l45-150. |
[93] | Javidfar F, Ripley V L, Roslinsky V ,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oleic and linolenic acid in spring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Plant Breeding, 2006,125(1):65-71. |
[94] | Rajcan I, Kasha K J, Kott L S , et al. Evaluation of cytoplasmic effects on agronomic and seed quality traits in two doubled haploid populations of Brassica napus L. Eupphytica, 2002,123:401-409. |
[95] | Hu X Y, Sullivan-Gilbert M, Gupta M , et al. Mapping of the loci controlling oleic and linolenic acid contents and development of fad2 and fad3 allele-specific markers in canola (Brassica napus L.).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6,113(3):497-507. |
[96] | 张洁夫, 戚存扣, 浦惠明 , 等. 甘蓝型油菜主要脂肪酸组成的QTL定位. 作物学报, 2008,34(1):54-60. |
[97] | 杨庆勇 . 油菜种子高油酸低亚麻酸的遗传控制及等位基因特异标记开发.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2. |
[98] | Zhang H Z, Shi C H, Wu J G . Analysis of genetic effects and heritabilities for linoleic and α-linolenic acid content of Brassica napus L. across Chinese environm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Lipi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106(8):518-523. |
[99] | Somers D J, Friesen K R D, Rakow G, .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associated with linoleic acid desaturation in Brassica napus.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8,96(6/7):897-903. |
[100] | Zhao J Y, Dimov Z, Becker H C , et al. Mapping QTL controlling fatty acid composition in a doubled haploid rapeseed population segregating for oil content. Molecular Breeding, 2008,21(1):115-125. |
[101] | Tanhuanpää P, Schulman A . Mapping of genes affecting linolenic acid content in Brassica rapa ssp.oleifera. Molecular Breeding, 2002,10:51-62. |
[102] | Lionneton E, Ravera S, Sanchez L ,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AFLP-based linkage map and localization of QTLs for seed fatty acid content in condiment mustard (Brassica juncea). Genome, 2002,45(6):1203-1215. |
[103] | 刘列钊, 李加纳 . 利用甘蓝型油菜高密度SNP遗传图谱定位油酸、亚麻酸及芥酸含量QTL位点. 中国农业科学, 2014,47(1):24-32. |
[104] | 国家统计局. [2020-02-20].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
[105] | 刘秀红 . 高油玉米的利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现代农业科技, 2011(6): 109, 111. |
[106] | 李殿荣, 陈文杰, 于修竹 , 等. 双低菜籽油的保健作用与高含油量优质油菜育种及高效益思考.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6,38(6):850-854. |
[107] | 伊六喜, 巴特尔, 贾霄云 , 等. 胡麻种质资源、育种及遗传研究进展. 中国麻业科学, 2017,39(2):81-87. |
[108] | 杨陈, 汤虎, 韩领 , 等. 油菜籽活性成分和功能特性的研究进展. 中国植物与营养, 2017,23(1):35-38. |
[109] | Li D R, Zhang Y W, Zhang W X . A major breakthrough in the breeding of Brassica napus with high linolenic acid content,which linolenic acid content of germplasm resources exceeding 21% and of hybrids about 15%.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9,3(2):165-166. |
[110] | 王建林, 栾运芳, 大次卓嘎 , 等. 中国栽培油菜的起源和进化. 作物研究, 2006,23(3):199-205. |
[111] | Schaffer J A, Sharpe A G, Schmidt H , et al. Desaturase multigene families of Brassica napus arose through genome duplication.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7,94:583-591. |
[1] | 郭笑, 王首驿, 袁天怡, 叶玉婷, 张翼夫, 金亦富, 张瑞宏, 张洪程. 小麦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及展望[J]. 作物杂志, 2019, (2): 3945 |
[2] | 李景彬, 王曌鹏, 田绪顺, 等. 打瓜机械化收获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J]. 作物杂志, 2011, (1): 126128 |
[3] | 张体德, 张海洋, 郑永战, 等. 芝麻杂种优势的表现及其制种技术研究的综述[J]. 作物杂志, 2005, (5): 6467 |
[4] | 白莉萍, 陈阜. 国内外作物生产潜力研究现状与评价[J]. 作物杂志, 2002, (1): 79 |
[5] | 张国栋. 大豆轮回选择现状[J]. 作物杂志, 1995, (1): 1011 |
[6] | 李福山. 关于大豆进化过程的探讨[J]. 作物杂志, 1986, (4): 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