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5, 第1期: 235242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1.030
所属专题: 果蔬花茶
常晓1,2(), 张云龙1,2, 徐翎清1,2, 李佳佳1,2, 兴旺1,2, 刘大丽1,2(
)
Chang Xiao1,2(), Zhang Yunlong1,2, Xu Lingqing1,2, Li Jiajia1,2, Xing Wang1,2, Liu Dali1,2(
)
摘要:
甜菜生长发育对无机氮的吸收形态主要有2种,即铵态氮和硝态氮。不同的氮素形态在甜菜的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甜菜品种KWS8138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在甜菜长出第1对真叶后的14、36、60 d进行表型和氮同化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与表型指标呈正相关,与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呈负相关;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与叶绿素呈正相关,与NR活性呈负相关。在纯硝态氮供应下生长的甜菜根长和株高等表型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主成分及隶属函数分析发现,纯硝态氮供应下甜菜生长指标较好,综合得分(D值)为0.737。结果为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影响甜菜氮同化效率以及甜菜生长的相关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1] | 陈连江, 陈丽. 我国甜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糖料, 2010(4):62-68. |
[2] | 刘奇峰, 李卓蓉, 吴江婷, 等. 不同氮素供给水平对84K杨幼苗碳氮代谢的影响.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6):63-72. |
[3] | 裴文梅, 张参俊, 王景安. 不同氮形态及配比对甘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28):184-187. |
[4] | 卢娜.不同光照强度、 营养元素与生长调节剂对高羊茅生长的影响.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
[5] | 周旭, 杨晓玲, 郭金耀. 盐藻硝酸还原酶的盐适应性及其与物质积累的关系. 水产科学, 2014, 33(2):119-122. |
[6] | 张国红. 施肥水平对日光温室番茄生育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04. |
[7] | 朱白婢, 胡艳平, 廖道龙, 等. 整枝方式对网纹甜瓜产量、品质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研究. 热带农业工程, 2017, 41(4):19-22. |
[8] | 赵越. 氮调控对甜菜(Beta vulgaris L.)氮同化和蔗糖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01. |
[9] | 陈志英. 甜菜氮素同化与蔗糖代谢机理研究及其人工调控.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08. |
[10] | 陈煜, 朱保葛, 张敬, 等. 不同氮源对大豆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04, 23 (2):143-146. |
[11] | 林照辉. 氮胁迫下结球白菜苗期硝酸还原酶基因的表达及其生理生化的研究. 长春:吉林大学, 2022. |
[12] |
刘娜, 闫志山, 范有君, 等. 不同氮素水平对甜菜氮代谢酶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0):149- 15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40052 |
[13] | 卢凤刚, 陈贵林. 氮素浓度及形态对韭菜硝酸盐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1(4):41-43. |
[14] | 阳剑, 时亚文, 李宙炜, 等. 水稻碳氮代谢研究进展. 作物研究, 2011, 25(4):383-387. |
[15] | 曹翠玲, 李生秀. 氮素形态对小麦中后期的生理效应. 作物学报, 2003, 29(2):258-262. |
[16] | 张宏纪, 马凤鸣, 李文华, 等. 不同形态氮素对甜菜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1(6):7-10. |
[17] | 汪建飞, 董彩霞, 沈其荣. 氮素不同形态配比对菠菜体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13(4):664-670. |
[18] | Glitsch M D, Jack J J. Evidence that glutamate acting on presynaptic type-II 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 alone does not fully account for the phenomenon of depolarisation-induced suppression of inhibition in cerebellar Purkinje cells. Pflugers Archiv: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2001, 442(3):404-408. |
[19] | 陈展宇, 房晓琨, 孙帆, 等.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4, 46(3):366- 372. |
[20] |
Babu V, Henry T N. Understanding regulatory networks and engineering for enhanced drought tolerance in plants.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2006, 9(2):189-195.
doi: 10.1016/j.pbi.2006.01.019 pmid: 16483835 |
[1] | 赵富阳, 马波, 胡继芳, 谭可菲, 刘传增, 闫锋, 董扬, 侯晓敏, 李清泉, 韩业辉.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25, (2): 135140 |
[2] | 孙艳杰, 魏国才, 吴雨恒, 石运强, 邵勇, 刘英蕊, 南元涛, 张维耀. 利用SNP标记对1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2): 1419 |
[3] | 侯晓敏, 闫锋, 董扬, 赵富阳, 李清泉, 季生栋, 刘悦, 兰英. 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谷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228233 |
[4] | 范惠玲, 赵晓江, 路妍. 不同生育期白芥Na2SO4耐性鉴定及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5, (2): 7985 |
[5] | 罗健科, 张克厚, 王泽宇, 张平珍, 南铭. 18个燕麦品种(系)在白银市沿黄河灌区的生产性能研究[J]. 作物杂志, 2025, (2): 93100 |
[6] | 庞敏昡, 王瀚, 李志涛, 史宁帆, 蒲转芳, 张锋, 姚攀锋, 毕真真, 白江平, 孙超. 不同水分处理下施用立收谷对马铃薯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6): 132139 |
[7] | 樊明, 张双喜, 陈嘉, 张娇, 李红霞. 宁夏春小麦品种抗倒伏相关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J]. 作物杂志, 2024, (6): 3946 |
[8] | 马丽娜, 魏玉明, 文莉芳, 张学俭, 杨钊, 黄杰, 张圣昌, 李小雨, 刘欢, 杨发荣. 云南元谋地区22份藜麦种质的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分析[J]. 作物杂志, 2024, (6): 4754 |
[9] | 于滔, 张建国, 曹靖生, 马雪娜, 何长安, 曹士亮, 李树军, 蔡泉, 李昕, 李思楠, 杨耿斌, 李文跃. 110份玉米新材料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与评价[J]. 作物杂志, 2024, (5): 1828 |
[10] | 张丽丽, 李振宇, 陈广红, 王绍林, 夏明, 郑英杰, 王莹, 王彤, 毛艇, 于亚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种稻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 作物杂志, 2024, (5): 4047 |
[11] | 姚琦, 王皓, 徐翎清, 兴旺, 刘大丽, 鲁振强. 甜菜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镉胁迫下的表达分析[J]. 作物杂志, 2024, (4): 3342 |
[12] | 李智, 郭晓霞, 黄春燕, 菅彩媛, 田露, 韩康, 任霄云, 任惠敏, 张鹏, 刘佳, 孔德娟, 王珍珍, 苏文斌. 浅埋滴灌条件下氮肥基追比对甜菜生长、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3): 186191 |
[13] | 李璐, 杨丹, 王素华, 万国安, 蒋万, 李树举, 张曙光, 李兵. 马铃薯品种在冬闲稻田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24, (3): 4753 |
[14] | 张瀚文, 刘丹, 王雪瑞, 李望舒, 卢强, 王树峰, 赵佳楠, 王玉波, 张贺, 李彩凤. 盐碱胁迫下不同时期叠加喷施BR 对甜菜产量和品质的作用效果[J]. 作物杂志, 2023, (4): 237244 |
[15] | 苏小雨, 高桐梅, 张鹏钰, 李丰, 吴寅, 王东勇, 田媛, 卫双玲. 基于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对芝麻苗期耐热性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3, (4): 52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