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4, 第3期: 7681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4.03.010
所属专题: 杂粮作物
Hu Qingyuan(), Gong Dan, Pan Xiaowei, Wang Suhua, Wang Lixia()
摘要:
新品种的联合鉴定可以有效评估其高产、稳产及生态适应性。本研究对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2019-2021年10个普通豇豆新品种(系)在14个试验点的联合鉴定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普通豇豆的表型差异明显,其中以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和产量的变异较明显(平均变异系数均大于20%),株高、生育天数和百粒重的变异一般(平均变异系数均介于10%~20%),单荚粒数变异不明显(平均变异系数为9.93%)。最终分别筛选出4个适合北方春播区、4个适合北方夏播区及2个适合南方区种植的豇豆新品种(系)。
[1] | Vaillancourt R E, Weeden N F. Chloroplast DNA polymorphism suggests Nigerian center of domestication for the cowpea, Vigna unguiculata (Leguminosae).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1992, 79(10):1194-1199. |
[2] | 王卫平, 薛智勇, 朱凤香, 等. 豇豆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6):158-161,171. |
[3] | 王丽侠, 陈新, 王素华, 等. 豇豆属野生近缘种资源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21(6):1407-1414. |
[4] |
李建领, 公丹, 王素华, 等. 豇豆SNP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 作物学报, 2022, 48(10):2475-2482.
doi: 10.3724/SP.J.1006.2022.14187 |
[5] | 程须珍, 王述民. 中国食用豆类品种志.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
[6] | 罗高玲, 李荣丹, 唐建淮, 等. 豇豆新品种桂豇18-11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3(7):96-98. |
[7] | 郝曦煜, 梁杰, 王英杰, 等. 豇豆新品种吉豇1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种子, 2019, 38(4):140-141. |
[8] | 郝曦煜, 吴国芳, 王英杰, 等. 豇豆新品种吉豇2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2(4):108-109. |
[9] | 张鹏, 王素华, 潘晓威, 等. 广适性豇豆新品种中豇10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2(5):89-90. |
[10] | 王佩芝, 李锡香. 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
[11] | 郑卓杰. 中国食用豆类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
[12] | 公丹, 罗高玲, 张晓艳, 等. 34个豇豆新品系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评价. 作物杂志, 2022(2):89-95. |
[13] | 熊海铮, 施爱, 孙健, 等. 全球豇豆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科技通报, 2016, 32(10):49-58,62. |
[1] | 公丹,潘晓威,王素华,王丽侠,程须珍.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绿豆新品种(系)联合鉴定[J]. 作物杂志, 2019, (4): 3036 |
[2] | 罗瑞萍,赵志刚,连金番,姬月梅,赵越,郝吉兵. 宁夏引黄灌区鲜食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16, (2): 6872 |
[3] | 魏然, 刘子修, 郝芹, 等. 耐肥小麦品种鲁麦22[J]. 作物杂志, 1999, (1): 3131 |
[4] | 林金桥. 稻田三熟油菜高产栽培措施[J]. 作物杂志, 1996, (6): 3031 |
[5] | 朱凤绥, 卫俊智, 陆挺. N~+离子注入的生物效应和机理研究[J]. 作物杂志, 1992, (3): 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