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麦、大麦的黄矮病由Barley Yellow Dwarf Vivus(简称BYDV)引起,是世界小麦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每年所造成的产量损失分别为95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左右。我国西北、东北西部和华北部分地区也常因黄矮病的严重危害而引起产量锐减达5亿多公斤。如何将抗黄矮病基因导入小麦,是开展小麦抗病育种的关键之一,近年来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1986年我们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种植业研究所开展了合作研究,取得了突破性
[1] | 王 蕾 张想平 李润喜 牛小霞 杨世梅 严宗山 张自强. 大麦农艺性状和子粒支链淀粉的多元分析与评价[J]. 作物杂志, 2018, (5): 71–76 |
[2] | 郜战宁,冯辉,薛正刚,杨永乾,王树杰,潘正茂. 28个大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1): 77–82 |
[3] | 王树杰,冯辉,郜战宁,薛正刚,杨永乾,潘正茂,张春生. 氮肥水平对不同棱型大麦品种子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4): 129–133 |
[4] | 陈晓东,赵斌,季昌好,朱斌,王瑞. 大麦、小麦饲草产量与品质差异及适宜刈割次数研究[J]. 作物杂志, 2017, (3): 81–84 |
[5] | 王凤,齐军仓,林立昊,郑许光,郭亚南,龚磊,王少玉,陈阿龙,李忠豪,宋瑞娇. 人工老化处理对大麦种子萌发早期胚乳内源激素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6, (6): 160–167 |
[6] | 林晓敏, 李斌, 谭晓荣, 等. 大豆胞囊线虫抗性机制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5, (5): 11–17 |
[7] | 马军韬, 张国民, 辛爱华, 等. 以稻瘟病抗性基因分析为基础的水稻品种抗性布局研究[J]. 作物杂志, 2015, (1): 151–155 |
[8] | 朱双艳, 齐军仓, 廖乐, 等. 水分胁迫对大麦幼苗叶片表皮蜡质沉积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4, (5): 64–67 |
[9] | 刘宝祥, 朴永哲, 苏政波, 等. 不同国产酿造大麦蛋白质双向电泳差异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3, (6): 23–26 |
[10] | 柳小宁, 包奇军, 张华瑜, 等. 三种基因型啤酒大麦种予萌发期耐盐性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13, (6): 137–140 |
[11] | 刘录祥, 赵林姝, 郭会君, 等. 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航麦901简介[J]. 作物杂志, 2013, (5): 157–157 |
[12] | 万建民. 农科楷模 玉米丰碑[J]. 作物杂志, 2013, (5): 4–5 |
[13] | 覃鹏, 孔治有, 赵旭, 杨燕飞, 刘芯, 翟旭明. 低温和扑草净处理对大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2, (6): 101–104 |
[14] | 包奇军,. AMMI模型在啤酒大麦区域试验中的应用[J]. 作物杂志, 2012, (2): 130–134 |
[15] | 陆文科, 李涛, 苏维刚, 等. 花生新品种柳花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12, (2): 152–152 |
Viewed | ||||||||||||||||||||||||||||||||||||||||||||||||||
Full text 144
|
|
|||||||||||||||||||||||||||||||||||||||||||||||||
Abstract 76
|
|
|||||||||||||||||||||||||||||||||||||||||||||||||
Cited |
|
|||||||||||||||||||||||||||||||||||||||||||||||||
Shared | ||||||||||||||||||||||||||||||||||||||||||||||||||
Discuss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