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0, 第4期: 202205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0.04.029
张海洋1(), 李海燕1(), 孟庆林2, 何超群3, 刘树清4
Zhang Haiyang1(), Li Haiyan1(), Meng Qinglin2, He Chaoqun3, Liu Shuqing4
摘要:
为探明不同杀菌剂对向日葵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吡噻菌胺SC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302μg/mL,其次为75%拿敌稳WG和50%啶酰菌胺WG,EC50值分别为0.0370和0.2152μg/mL。50%啶酰菌胺WG对菌核病菌子囊孢子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563μg/mL。田间试验结果显示,50%啶酰菌胺WG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89.68%,可有效改善向日葵相关农艺性状,较对照增产34.58%。综合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0%啶酰菌胺WG对向日葵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作为田间控制病害的轮换药剂。
[1] | 崔良基, 刘悦, 王德兴 . 我国发展向日葵生产潜力及对策. 杂粮作物, 2008,28(5):336-338. |
[2] | 中国农业年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农业年鉴.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185. |
[3] | 唐庆华 . 新疆向日葵菌核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品种抗病性研究. 石河子:石河子大学, 2006. |
[4] | 王静, 张剑茹, 崔超敏 , 等. 向日葵菌核病研究进展.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6):25-28. |
[5] | 乔春贵, 李树强, 陈学君 , 等. 向日葵菌核病的研究和防治. 作物杂志, 1995(6):29-31. |
[6] | 孟庆林 . 向日葵菌核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
[7] | Hu S, Zhang J, Zhang Y C , et al. Baseline sensitivity and toxic actions of boscalid against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Crop Protection, 2018,110:83-90. |
[8] | 智小青, 张艳芳, 董利宁 . 向日葵菌核病的室内药剂试验.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S2):6-8. |
[9] | 东保柱 . 用于防治向日葵菌核病拌种用粉剂的研制与应用.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 |
[10] | 刘红亮, 张春娥, 赵娜 , 等. 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种子包衣药剂的室内筛选. 西北农业学报, 2017,26(4):625-634. |
[11] | 赵伟权 . 向日葵菌核病制病机理和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与技术, 2017,37(16):58-59. |
[12] | 李易初, 孟庆林, 石凤梅 , 等. 田间防治向日葵菌核盘腐病的药剂筛选. 宁夏农林科技, 2015,56(7):53-54. |
[13] | 张捷, 杨新元, 贾爱红 , 等. 向日葵菌核病、黄萎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2014,20(21):60-61. |
[14] | 李红霞, 陆悦健, 王建新 , 等. 禾谷镰孢菌β-微管蛋白基因克隆及其与多菌灵抗药性关系的分析. 微生物学报, 2003,43(4):424-429. |
[15] | 周锋 . 我国核盘菌对菌核净抗药性的研究.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4. |
[16] | 石志琦, 周明国, 叶钟音 . 核盘菌对菌核净的抗药性机制初探. 农药学学报, 2000,2(2):47-51. |
[17] | 马慧霞, 祝晓芬, 陈长军 , 等. 啶酰菌胺对核盘菌的毒力及防治效果研究//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682. |
[18] | 王勇 . 油菜菌核病菌抗药性治理及氯啶菌酯与啶酰菌胺的增效减量使用技术研究.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5. |
[19] | Wang Z, Ma L Y, Cao J . Recent advances in mechanisms of plant defense to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9,10:1314. |
[20] | 黄世荣, 张鹏博 . 啶酰菌胺等4种新药剂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研究. 蚕桑通报, 2018,49(4):24-26. |
[21] | 顾炳朝, 朱桂梅, 岳绪国 , 等. 啶酰菌胺对油菜菌核病的作用方式及其田间防效. 江西农业学报, 2012,24(12):114-117. |
[22] | 周锋, 张小磊, 梁宏杰 . 50%啶酰菌胺WP的研制及其对油菜菌核病的田间防效. 湖北农业科学, 2014,53(6):1301-1303. |
[23] | 华乃震 . SDHI类杀菌剂啶酰菌胺. 世界农药, 2018,40(5):9-15. |
[1] | 申晓慧, 张华, 冯鹏, 等. 延胡索氯仿提取物对12种病原真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筛选[J]. 作物杂志, 2013, (6): 5659 |
[2] | 王宁宁, 王超. 不同碳、氮源对甘蓝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2, (3): 4852 |
[3] | 黄红宙, 赵飞, 马罡, 胡春雷, 马春森. 以覆膜增温为主的综合技术对玉米丝黑穗病控制的初步研究[J]. 作物杂志, 2011, (6): 8690 |
[4] | 余贵先, 雷昌云, 余文畅, 姜干明, 龚洪波, 覃信立, 贾平安, 吴国文, 魏建军, 方锡文, 龙文莉. 湖北省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药剂与效果探讨[J]. 作物杂志, 2011, (6): 9094 |
[5] | 骆海玉, 邓业成, 秦卉, 刘小红, 宁蕾, 刘绍俊, 廖永梅, 李瑞钰. 植物提取物及杀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活性[J]. 作物杂志, 2010, (6): 8790 |
[6] | 申晓慧, 张敬涛, 姜成, 等. 白头翁3种提取液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效果[J]. 作物杂志, 2010, (1): 9193 |
[7] | 申晓慧, 姜成, 张敬涛, 等. 两种有毒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J]. 作物杂志, 2009, (4): 3537 |
[8] | 孙继英. 不同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试验[J]. 作物杂志, 2006, (3): 6263 |
[9] | 周联东, 张学舜, 刘经纬, 等. 玉米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 作物杂志, 2004, (1): 3132 |
[10] | 李敏, 蔡香英, 高新平, 等. 喀什晚播冬小麦膜下条播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03, (3): 2829 |
[11] | 卢桂山.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配套技术[J]. 作物杂志, 1998, (3): 2828 |
[12] | 徐伟钧. 应用化学农药需注意的问题[J]. 作物杂志, 1997, (3): 17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