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2, 第1期: 220226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2.01.033
Feng Sufen1(), Liu Yuanjian2, Xu Ruiqi2, Zhang Wei2()
摘要:
对云南省2016-2020年审定的18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生育期、产量、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抗病性分析,为云南省鲜食玉米优良品种筛选、新品种选育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性状表现存在一定差异,云甜玉10号产量最高,但是抗病性较差,需尽早预防病害。广良甜27号、金穗甜11号和双甜318产量较高,农艺性状适中,口感风味较佳,抗病性方面优势明显。2个甜玉米品种(云甜玉9号、美玉甜007)和2个糯玉米品种(大玉糯1号、甜糯302)的产量较高,其他性状适中,但是抗病性稍欠缺,需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和地区种植,并预防病害。
[1] | 宋同明. 糯玉米与wx基因. 玉米科学, 1993, 1(2):1-2,25. |
[2] | 马毅, 霍建中, 冯留锁, 等. 鲜食玉米研究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种业导刊, 2005(8):29. |
[3] | 王慧, 于典司, 施标, 等. 糯玉米种质waxy基因的Eco-TILLING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17, 15(4):1177-1183. |
[4] | 刘纪麟. 玉米育种学. 2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153. |
[5] | 史亚兴, 张保民. 鲜食玉米的发展与前景——探索我国甜玉米的北方市场. 蔬菜, 2017(12):1-6. |
[6] | 宋俏姮, 杨跃华, 高必军, 等. 推动四川鲜食玉米产业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国种业, 2020(2):25-27. |
[7] | 徐丽, 赵久然, 卢柏山, 等. 我国鲜食玉米种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种业, 2020(10):14-18. |
[8] | 孙丽娟, 赵志宏, 贺娟, 等. 我国鲜食玉米相关标准问题分析及对策. 作物杂志, 2019(2):46-50. |
[9] | 王美霞, 陈保国, 王创云, 等. 山西省近年审定鲜食玉米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种子, 2020, 39(4):124-127. |
[10] | 冯素芬, 许蕊淇, 尹雪, 等. 云南省鲜食玉米育种、开发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种业, 2021(5):20-24. |
[11] | 邹成林, 吴永升, 黄开健. 广西鲜食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研究. 农业与技术, 2015, 35(3):1-4. |
[12] | 李齐霞, 李中青, 祁丽婷, 等. 玉米不同品种、播期、收获期农艺性状与产量比较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2014(7):82-86. |
[13] | 史振声, 李凤海, 王志斌, 等. 我国鲜食型玉米科研与产业开发的现状和问题. 玉米科学, 2002, 10(增刊):93-96. |
[14] | 赵健, 罗艳, 王永宏, 等. 影响糯玉米鲜食品质的因素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 2012, 53(12):1-3. |
[15] | 谢孝颐, 薛林, 石明亮, 等. 糯玉米的综合利用. 作物杂志, 1993(2):37-38. |
[16] | 赵立萍, 王晓鸣, 段灿星, 等. 中国玉米灰斑病发生现状与未来扩散趋势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48(18):3612-3626. |
[17] | 谭静, 罗吉, 王文瑞, 等. 玉米尾孢菌灰斑病抗性种质鉴定及其抗性基因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20, 36(6):1373-1381. |
[18] | 罗吉. 玉米灰斑病抗性关联分析及其候选基因预测. 昆明:云南大学, 2020. |
[19] | 孙皓. 玉米灰斑病主效抗性QTL-qRgls1. 06的鉴定与应用.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0] | 杜雷. 玉米灰斑病抗性的遗传解析及一个主效QTL的精细定位.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1] | 石雄高, 裴雪霞, 党建友, 张定一. 小麦微喷(滴)灌水肥一体化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栽培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2, (1): 110 |
[2] | 刘梦红, 王志君, 李红宇, 赵海成, 吕艳东. 施肥方式和施氮量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02109 |
[3] | 何宇轩, 李雅娟, 周明卓, 眭锋, 吕伟生, 张俊, 曾勇军, 黄山. 秸秆全量还田下施用过氧化钙对南方双季稻产量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16123 |
[4] | 崔士友, 张洋, 翟彩娇, 董士琦, 张蛟, 陈澎军, 韩继军, 戴其根. 复垦滩涂微咸水灌溉下粳稻产量和品质的表现[J]. 作物杂志, 2022, (1): 137141 |
[5] | 刘子刚, 卢海博, 武敏桦, 赵海超, 魏东, 黄智鸿. 化控剂玉黄金对春玉米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42146 |
[6] | 靳丹, 冯乃杰, 郑殿峰, 王诗雅. 5-氨基乙酰丙酸对绿豆碳代谢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47153 |
[7] | 谢慧敏, 吴可, 刘文奇, 韦国良, 陆献, 李壮林, 韦善清, 梁和, 江立庚. 海藻肥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61166 |
[8] | 柏军兵, 王艳杰, 王德梅, 杨玉双, 王玉娇, 郭丹丹, 刘哲文, 常旭虹, 石书兵, 赵广才. 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对不同土壤条件及施氮水平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22, (1): 167173 |
[9] | 杜昕, 李博, 毛鲁枭, 陈伟, 张玉先, 曹亮. 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大豆产量及AsA-GSH循环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74178 |
[10] | 闫锋. 喷施多效唑对糜子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79183 |
[11] | 王庆彬, 卢洁春, 彭春娥, 孟慧, 刘治国, 王洪凤, 张民. 不同氮量处理配施宛氏拟青霉提取物对小白菜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90195 |
[12] | 杨志楠, 黄金文, 韩凡香, 李亚伟, 马建涛, 柴守玺, 程宏波, 杨德龙, 常磊. 秸秆带状覆盖对西北雨养区马铃薯农田土壤温度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96204 |
[13] | 李润卿, 申勇, 朱宽宇, 王志琴, 杨建昌. 施氮量对超级稻南粳9108产量、淀粉RVA谱特征值和理化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205212 |
[14] | 张胜全, 叶志杰, 任立平, 高新欢, 王拯, 杨永利, 穆磊, 董艳华, 陈兆波. “十五”以来我国杂交小麦审定品种分析[J]. 作物杂志, 2022, (1): 3843 |
[15] | 宋全昊, 金艳, 宋佳静, 白冬, 赵立尚, 陈杰, 朱统泉.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在黄淮麦区育种中的利用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22, (1): 566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