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2, 第6期: 118123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2.06.017
熊又升1(), 熊汉锋2(), 郭衍龙3, 王海生4, 刘威1, 严与向3, 谢媛园1, 周剑雄1, 杨立军1
Xiong Yousheng1(), Xiong Hanfeng2(), Guo Yanlong3, Wang Haisheng4, Liu Wei1, Yan Yuxiang3, Xie Yuanyuan1, Zhou Jianxiong1, Yang Lijun1
摘要:
为实现化肥高效施用和零增长目标,采用稻麦轮作定位大田试验,探讨不同减量施肥模式对轮作体系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设置不施肥(T1)、常规化肥(T2)、等养分条件下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3)、T3减N 20%+氮增效剂(T4)、T3减P 20%+磷素活化剂(T5)及T3减N、P各20%+氮增效剂+磷素活化剂(T6)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T2处理相比,各减量施肥处理对稻麦轮作体系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T4处理3年平均产投比提高3.96%,T5和T6处理分别降低59.21%和56.24%;T4处理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钾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9.22%~20.70%、7.01%~28.67%和4.69%~7.67%;T5处理小麦磷素总吸收量、吸收效率、偏生产力和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5.53%、21.43%~46.67%、12.18%~52.06%和3.77%~4.52%;T6处理氮素吸收效率、磷素偏生产力和钾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5.67%~19.40%、10.88%~43.43%和7.38%~12.97%;T3处理对小麦氮、磷素的吸收与利用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小麦钾素偏生产力。综合结果表明,T6处理可稳定小麦产量,有利于协调作物养分吸收,但磷素活化剂使用成本高,经济效益偏低。
[1] | 王激清.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施肥增产效应和养分的分析与评价.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07. |
[2] | 闫湘, 金继运, 何萍. 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2):450-459. |
[3] | 史常亮, 郭嵌, 朱俊峰. 中国粮食生产中化肥过量施用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 37(4):671-679. |
[4] | 李东坡, 武志杰. 化学肥料的土壤生态环境效应.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5):1158-1165. |
[5] | 汪玉, 赵旭, 王磊, 等. 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农田磷素累积现状及其环境风险与控制对策.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5):829-835. |
[6] | 晏娟, 沈其荣, 尹斌, 等. 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下施氮量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土壤, 2009(3):372-376. |
[7] | 吴光磊. 麦季氮肥运筹调控冬小麦-夏玉米两作体系氮素利用及氮肥残效研究.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2. |
[8] | 王士坤, 唐振海, 董彦琪, 等. 肥料增效剂与氮肥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12):53-56. |
[9] | 许猛, 袁亮, 李伟, 等. 复合氨基酸肥料增效剂对新疆棉花生长、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4):87-92. |
[10] | 吴海勇, 李明德, 刘琼峰, 等. 肥料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土壤及地表水中无机氮的短期效应. 湖南农业科学, 2012(7):47-50. |
[11] | 何威明, 保万魁, 王旭. 氮肥增效剂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进展.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3):1-7. |
[12] | 徐星凯, 周礼恺, Van Cleemput O. 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对土壤中尿素氮转化以及形态分布的影响. 土壤学报, 2000, 37(3):339-345. |
[13] |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
[14] | 王永华, 黄源, 辛明华, 等. 周年氮磷钾配施模式对砂姜黑土麦玉轮作体系籽粒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7, 50(6):1031-1046. |
[15] | 田亨达, 张丽, 张坚超, 等. 苏南地区稻麦轮作系统对不同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响应田.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11):2868-2874. |
[16] | 邢素丽, 韩宝文, 刘孟朝, 等. 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养分环境及小麦增产稳定性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增1):135-140. |
[17] | 马力, 杨林章, 沈明星, 等.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典型稻麦轮作区作物产量稳定性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4):117-124. |
[18] | 田秀英, 王正银. 尿素与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对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6):120-123. |
[19] | 易琼, 张秀芝, 何萍, 等. 氮肥减施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5):1069-1077. |
[20] | 蔡力, 王文伟, 战帅, 等. 氮磷钾肥与皓达肥料增效剂配施对萝卜产量与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 上海蔬菜, 2018(4):58-61. |
[21] | 战帅, 王文伟, 王运华, 等. 氮磷钾肥与皓达肥料增效剂配施对大白菜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的影响. 上海蔬菜, 2017(5):55-58. |
[22] |
刘威, 熊又升, 徐祥玉, 等. 减量施肥模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20 (5):91-99.
doi: 10.13304/j.nykjdb.2017.0786 |
[23] |
Liu M, Yu Z, Liu Y, et al. Fertilizer requirements for wheat and maize in China:the QUEFTS approach. 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2006, 74(3):245-258.
doi: 10.1007/s10705-006-9002-5 |
[24] | 杨勇, 蒋宏芳, 荣湘民, 等. 不同肥料增效剂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5):83-87. |
[1] | 杨妍, 徐宁生, 潘哲超, 李燕山, 杨琼芬, 张磊. 多效唑和氮肥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6): 139144 |
[2] | 李龙, 肖让, 张永玲. 氮磷钾配施对制种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5): 111117 |
[3] | 龙瑞平, 张朝钟, 戈芹英, 万卫东, 王勤, 李贵勇, 夏琼梅, 朱海平, 杨从党. 水旱轮作下穗肥氮用量对机插粳稻生长特性及经济效益分析[J]. 作物杂志, 2022, (1): 124129 |
[4] | 刘佳敏, 汪洋, 褚旭, 齐欣, 王慢慢, 赵亚南, 叶优良, 黄玉芳.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下周年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1): 143149 |
[5] | 吕伟生, 肖小军, 黄天宝, 肖国滨, 李亚贞, 肖富良, 韩德鹏, 郑伟. 缓释型配方肥在晚稻套播油菜上的施用效果研究[J]. 作物杂志, 2020, (6): 143150 |
[6] | 范园园, 吴海梅, 逄蕾, 路建龙, 夏博文, 杨旭海. 基于Meta分析评价秸秆覆盖对我国北方半干旱区不同生态区域小麦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4): 143149 |
[7] | 杨永青, 高芳芳, 马亚君, 陈鑫, 张杰. 山西省旱作农业区不同施肥处理对谷子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4): 195201 |
[8] | 黄寅玲,雷忠顺,郑涛,索新霞. 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效益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1): 130135 |
[9] | 张凯旋,丁梦琦,李发良,唐宇,杨克理,杨富裕,张汉民,袁仁贵,胡永平,周美亮. 药饲两用金荞麦中金1号的选育与效益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1): 2934 |
[10] | 万晓菊,张国强,王克如,谢瑞芝,沈东萍,陈江鲁,刘朝巍,李少昆. 北疆春玉米覆膜、滴灌技术效应研究[J]. 作物杂志, 2019, (4): 107112 |
[11] | 蔡东芳,王建平,张书芬,何俊平,曹金华,文雁成,赵磊,王东国,朱家成. 河南省不同轮作区双低杂交油菜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6): 130137 |
[12] |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8142 |
[13] | 赫臣,郑桂萍,赵海成,陈立强,李红宇,吕艳东,宋江. 增施腐殖酸及减量施肥对盐碱地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3): 129134 |
[14] | 王晓娟,赵圆峰,王娟玲,翟广谦,刘恩科,董春林,闫六英,张伟,姜春霞,张正. 不同覆盖方式对大棚滴灌番茄水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2): 103107 |
[15] | 梁淑敏,张磊,和生鼎,杨群擎,李燕山,和平根,王绍林,王颖,杨琼芬,隋启君. 滇西北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下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J]. 作物杂志, 2017, (6): 79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