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0, 第4期: 183187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0.04.026
陈盈1(
), 杜宝芝2, 王文选3, 卢翠华4, 刘春安2, 代贵金1, 于广星1, 刘宪平1, 宫殿凯1
Chen Ying1(
), Du Baozhi2, Wang Wenxuan3, Lu Cuihua4, Liu Chun’an2, Dai Guijin1, Yu Guangxing1, Liu Xianping1, Gong Diankai1
摘要:
为探讨辽宁省不同施肥水平地区水稻减氮稳产的可能性,设置不同肥密处理,研究了大田机插秧条件下肥密结构对不同地区主栽水稻品种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减少10%氮肥用量和常规氮肥用量处理间水稻产量没有显著差异,适当增加移栽密度是减氮稳产的有效途径之一。海城试验点盐丰47移栽密度以24万穴/hm 2较为合适,有效穗数达到400万穗/hm 2时,相对产量平均为104%。辽中试验点辽粳401移栽密度也以24万穴/hm 2较为合适,有效穗数约370万穗/hm 2时,相对产量平均为105%。庄河试验点辽粳401在常规施氮水平下33万和24万穴/hm 2 2个密度处理,以及减氮10%施氮水平下33万穴/hm 2密度处理产量较高,相对产量均达到110%以上。
| [1] | 万靓军 . 水稻氮肥运筹效应及技术改进的研究. 扬州:扬州大学, 2006. |
| [2] | 张洪程, 吴桂成, 戴其根 , 等. 水稻氮肥精确后移及其机制. 作物学报, 2011,37(10):1837-1851. |
| [3] | 王秀芹, 张洪程, 黄银忠 , 等. 施氮量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吸氮特性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3,21(4):325-330. |
| [4] | 李杰, 张洪程, 董洋阳 , 等. 不同生态区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1,44(13):2661-2672. |
| [5] | 张洪程, 吴桂成, 吴文革 , 等. 水稻“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 中国农业科学, 2010,43(13):2645-2660. |
| [6] | 李熙英, 黄世臣, 权成武 . 施肥量和密度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2002,27(6):34-37. |
| [7] | 苏祖芳, 霍中洋 . 水稻合理密植研究进展. 耕作与栽培, 2006(5):6-9. |
| [8] | 郑克武, 邹江石, 吕川根 . 氮肥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6,32(6):885-893. |
| [9] | Fukushima A, Shiratsuchi H, Yamaguchi H , et al.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and planting density on morphological traits,dry matter production and yield of large grain type rice variety Bekoaoba and strategies for super high-yielding rice in the Tohoku region of Japan. Plant Production Science, 2011,14(1):56-63. |
| [10] | 于广星, 侯守贵, 代贵金 , 等. 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水稻增密减氮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扬州:中国作物学会, 2014. |
| [11] | 周江明, 赵琳, 董越勇 , 等. 氮肥和栽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16(2):274-281. |
| [12] | 朱相成 . 增密减氮对东北水稻产量和氮肥效率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
| [13] | 李艳大, 舒时富, 陈立才 . 8寸插秧机在双季稻区的应用及配套农艺技术研究. 农学学报, 2014,25(5):60-65. |
| [14] | 凌启鸿, 张洪程, 蔡建中 , 等.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 中国农业科学, 1993,26(6):1-11. |
| [15] | 严凯, 蒋玉兰, 唐纪元 , 等. 盐碱地条件下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2):67-74. |
| [16] | 张耀鸿, 张亚丽, 黄启为 , 等.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比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12(5):616-621. |
| [1] | 宋秋来, 王麒, 冯延江, 孙羽, 曾宪楠, 来永才. 寒地水旱轮作及秸秆还田对土壤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3): 149153 |
| [2] | 张治振, 李稳, 周起先, 孙伟, 郑崇珂, 谢先芝. 不同水稻品种幼苗期耐盐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20, (3): 92101 |
| [3] | 朱安,高捷,黄健,汪浩,陈云,刘立军. 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及其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0, (2): 18 |
| [4] | 轧宗杰,卢树昌,侯琨. 水稻旱直播栽培发展现状、问题及应用前景[J]. 作物杂志, 2020, (2): 915 |
| [5] | 马卉,焦小雨,许学,李娟,倪大虎,许蓉芳,王钰,汪秀峰. 水稻重金属镉代谢的生理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0, (1): 18 |
| [6] | 吕军,姜秀英,解文孝,刘军,蒋洪波,沈枫,韩勇. 辽宁省不同熟期水稻品质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1): 1721 |
| [7] | 李波,宫亮,曲航,金丹丹,孙文涛. 辽河三角洲稻区施氮水平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1): 173178 |
| [8] | 田孟祥,宫彦龙,张时龙,何友勋,雷月,余本勋,余莉,李佳丽,张大双,叶永印. 水稻苗期耐低温基因COLD1新功能标记的设计与验证[J]. 作物杂志, 2020, (1): 5560 |
| [9] | 陈庭木,孙志广,邢运高,方兆伟,王宝祥,刘艳,徐大勇. 水稻可消化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研究及资源筛选[J]. 作物杂志, 2020, (1): 6166 |
| [10] | 荆培培,任红茹,杨洪建,戴其根. 盐胁迫对2个不同盐敏感性水稻品种(系)叶片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1): 6775 |
| [11] | 王鹤璎,郭晓红,张钦明,马艳,李猛,姜红芳,胡月,兰宇辰,徐令旗,郭洪涛,吕艳东. 水条播对寒地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1): 8188 |
| [12] | 赵海新. 碱胁迫对水稻叶绿素及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1): 98102 |
| [13] | 石吕,薛亚光,魏亚凤,李波,石晓旭,刘建. 不同氮素粒肥水平下精米蒸煮食味品质变化及其与矿质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 (6): 5765 |
| [14] | 李虎,陈传华,刘广林,吴子帅,黄秋要,罗群昌.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桂育9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99103 |
| [15] | 李松,张世成,董云武,施德林,史云东. 基于SSR标记的云南腾冲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 (5): 152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