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5, 第1期: 260–262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1.033

所属专题: 杂粮作物

• 种子科技 • 上一篇    下一篇

紫叶红花“酉甜紫红”甜荞品种的选育与应用价值

陈星宇(), 孙学映(), 张莉, 孙江容, 郭江瑜   

  1.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404000,重庆
  • 收稿日期:2023-11-19 修回日期:2023-12-15 出版日期:2025-02-15 发布日期:2025-02-12
  • 通讯作者: 孙学映,主要从事作物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研究,E-mail:53865856@qq.com
  • 作者简介:陈星宇,主要从事作物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研究,E-mail:1459832668@qq.com
  • 基金资助:
    重庆市农委荞麦技术产业体系项目(202201)

Breeding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Purple Leaf Red Flower Common Buckwheat “Youtian Purple Red”

Chen Xingyu(), Sun Xueying(), Zhang Li, Sun Jiangrong, Guo Jiangyu   

  1. Chongqing Three Gorges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ongqing 404000, China
  • Received:2023-11-19 Revised:2023-12-15 Online:2025-02-15 Published:2025-02-12

摘要:

“酉甜紫红”是中熟甜荞新品种,2023年6月通过重庆种业协会农作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具有紫叶、紫茎、红花、红粒的形态特性以及高蛋白质和高膳食纤维的品质,花期持续时间长,茎、叶、花、粒观赏性强,适用于开展农旅融合产业化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甜荞, 选育, 紫叶, 红花

Abstract:

“Youtian Purple Red” is a new medium ripe buckwheat variety, which was identified by the Crop Appraisal Committee of Chongqing Seed Industry Association in June 2023. It has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rple leaves, purple stems, red flowers and red grains, as well as high contents of protein and high dietary fiber quality. The flowering period of “Youtian Purple Red” lasts for a long time, and the stems, leaves, flowers, and grains have highly ornamental property, making it suitable for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ies in rural areas.

Key words: Common buckwheat, Breeding, Purple leaf, Red flower

图1

“酉甜紫红”植物学特征 (a):幼苗,(b):叶子,(c):花,(d):籽粒,(e):大田表现。

[1] 戴红燕, 华劲松. 对观赏稻的认识和思考. 作物杂志, 2020(4):1-8.
[2] 张现伟, 李经勇, 唐永群, 等. 观赏性水稻的研究及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14(3):760-764.
[3] 田飞, 张星星, 程尚明, 等. 观赏油菜选育与油菜景观构建. 种子, 2019, 38(3):116-119.
[4] 王晨静, 陆国权, 赵习武, 等. 观赏甘薯的观赏性综合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2015, 43(2):176-178.
[5] 宋文健, 梅忠, 李玉, 等. 彩色水稻研究与利用现状. 中国水稻科学, 2020, 34(3):191-204.
doi: 10.16819/j.1001-7216.2020.9137
[6] 周泉, 朱别房, 马陆平. ‘紫叶甘薯’的遗传特性分析与观赏价值评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6(5):97-104.
[7] 张玺玲, 张建国, 石晗, 等. 荞麦的资源文化属性及其在休闲农业开发中的应用.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56 (2):233-238.
[8] 黄爱斌. 乡村振兴战略下荞麦观赏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10):107-110.
[9] 徐树科. 荞麦的营养功能、应用及其脱壳工艺和设备.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4(12):17-19.
[10] 张广峰, 陈喜明, 韩云丽, 等. 31个荞麦品种的经济性状及品质分析. 种子, 2020, 39(5):85-87,91.
[11] 孟雪梅. 荞麦不同组织部位膳食纤维的组成、理化及功能特性研究.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12] 刘珍环, 陆晓君. 农作物景观生态研究:概念框架与研究方向. 生态学报, 2021, 41(24):9953-9962.
[13] 杨素丹, 刘红梅, 夏凯生, 等. 荞麦属野生种质资源开发价值及园林应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1(12):42-47.
[14] 范昱, 丁梦琦, 张凯旋, 等. 中国野生荞麦种质资源概况与利用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 21(6):1395-1406.
[15] 毕银丽, 张龙杰, 白雪蕊. 无人机飞播参数优选与DSE浸种荞麦生态修复效应研究. 矿业科学学报, 2023, 8(5):695-703.
[1] 雷享亮, 方军, 袁晓泉, 李丹, 刘诗杰, 詹婧昀, 黄志华, 彭金剑, 江绍玫, 曾晓春. 特早熟杂交早稻选育策略及其基因渗入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1): 46–53
[2] 向达兵, 叶雪玲, 范昱, 刘长英, 万燕, 吴琪, 邬晓勇, 彭镰心, 赵钢, 邹亮. 苦荞新品种“成苦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24, (6): 249–253
[3] 李春花, 吴晗, 加央多拉, 王春龙, 王艳青, 任长忠. 播期对甜荞品种(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4): 216–222
[4] 夏玉兰, 王德勋, 赵园园, 范志勇, 李娟, 王阁, 赵志豪, 史宏志. 钾肥用量和追肥时期对抗黑胫病红花大金元烟叶化学成分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3): 133–140
[5] 刘小红, 胡祚, 宋维际, 李怀龙, 李周. 苦荞品种昭苦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24, (3): 265–268
[6] 宿翠翠, 毋玲玲, 赵玺, 施志国, 周彦芳, 魏玉杰. 种植时间对甘肃引黄灌区红花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3, (1): 176–183
[7] 王俊珍, 周美亮, 李发良, 张凯旋, 朱剑锋, 沈阿衣, 洛古有夫, 姚聚红, 殷远杰, 伍东明, 张杰. 苦荞新品种“川荞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22, (6): 241–244
[8] 王家保, 冀怀远, 梅家法, 陶志国, 疏志峰, 江三桥. 玉米新品种荃科玉900的选育与栽培制种技术[J]. 作物杂志, 2022, (4): 267–270
[9] 胡丹. 甜荞茎秆重心高度和抗折力的遗传分析[J]. 作物杂志, 2022, (4): 83–89
[10] 刘磊, 宋娜娜, 齐晓丽, 崔克辉. 水稻根系特征与氮吸收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2, (1): 11–19
[11] 张少平, 耿小丽, 武慧娟, 李德明, 刘乾, 高占琪. 草燕1号燕麦新品种选育及品种特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5): 219–224
[12] 梁慧珍, 许兰杰, 余永亮, 谭政委, 杨红旗, 董薇, 李磊, 李春明, 刘新梅, 张收良. 红花双列杂交后代羟基黄色素A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J]. 作物杂志, 2020, (6): 47–53
[13] 马梦雪,赵玲玲,唐思,陈贤军,覃瑞. 消毒方法对红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和种子环境细菌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6): 162–167
[14] 魏萌涵, 解慧芳, 邢璐, 宋慧, 王淑君, 王素英, 刘海萍, 付楠, 刘金荣. 华北地区谷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4): 42–47
[15] 戴林建,:陈武,:周田,:钟军. 利用花药培养选育烤烟抗黑胫病突变体[J]. 作物杂志, 2018, (1): 66–7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朱英杰. 小麦生产概况及其发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 –7 .
[2] 权宝全,白冬梅,田跃霞,薛云云. 不同源库关系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2 –105 .
[3] 黄学芳,黄明镜,刘化涛,赵聪,王娟玲. 覆膜穴播条件下降水年型和群体密度对张杂谷5号分蘖成穗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6 –113 .
[4] 黄文辉, 王会, 梅德圣. 农作物抗倒性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8, (4): 13 –19 .
[5] 赵云,徐彩龙,杨旭,李素真,周静,李继存,韩天富,吴存祥. 不同播种方式对麦茬夏大豆保苗和生产效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14 –120 .
[6] 陆梅,孙敏,任爱霞,雷妙妙,薛玲珠,高志强. 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8, (4): 121 –125 .
[7] 王晓飞,徐海军,郭梦桥,肖宇,程薪宇,刘淑霞,关向军,吴耀坤,赵伟华,魏国江.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26 –130 .
[8] 朱鹏锦,庞新华,梁春,谭秦亮,严霖,周全光,欧克维. 低温胁迫对甘蔗幼苗活性氧代谢和抗氧化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1 –137 .
[9]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8 –142 .
[10] 商娜,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王士红,李海涛,李彤,张晗. 鲁西地区常规棉聊棉6号留叶枝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4): 143 –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