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4, 第4期: 103–112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4.04.013

• 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及优异种质资源筛选

马延华(), 孙德全, 李绥艳, 林红, 潘丽艳, 李东林, 范金生, 吴建忠, 杨国伟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150086,黑龙江哈尔滨
  • 收稿日期:2023-05-16 修回日期:2023-07-24 出版日期:2024-08-15 发布日期:2024-08-14
  • 作者简介:马延华,主要从事玉米种质资源研究,E-mail:mayanhua1234@163.com
  • 基金资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200700);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资助项目(CX23GG01);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1-2-B004)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Main Agronomic Traits and Screening of Excellent Germplasms of Maize Landra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Ma Yanhua(), Sun Dequan, Li Suiyan, Lin Hong, Pan Liyan, Li Donglin, Fan Jinsheng, Wu Jianzhong, Yang Guowei   

  1. Institute of Pratacultural Sciences,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rbin 150086, Heilongjiang, China
  • Received:2023-05-16 Revised:2023-07-24 Online:2024-08-15 Published:2024-08-14

摘要:

研究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表型性状的多样性并筛选优异玉米种质,为地方品种优异性状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对来自黑龙江省的152个玉米地方品种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2年大田鉴定,分析其表型多样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类群划分和表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变异系数为3.48%~31.23%,平均值18.16%,Sha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1.73~2.08,平均值2.02。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玉米地方品种的多样性较低,但该地区玉米地方品种综合性状较优良,丰产性好,是优良种质较为集中的区域。12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5个主成分因子已包含9个农艺性状,累计贡献率达73.93%,这些性状可作为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鉴定与评价的主要指标。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品种可划分为6个类群,其中类群Ⅴ综合性状最好,适合作为高产玉米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根据综合得分F值筛选出表现优异的地方品种20份。

关键词: 玉米, 地方品种, 农艺性状, 综合评价, 黑龙江省

Abstract: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exceptional traits of maize landraces, the study screened germplasm with great qualities and examined the diversity relationship of phenotypic traits of maize landra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2 agronomic traits of 152 landrace varieties of maize were chosen for phenotypic field identification by two years field tests. Following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henotypic variety, groups were classified and their phenotypes were assessed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s of different traits ranged from 3.48% to 31.23% with an average of 18.16%, 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dexes ranged from 1.73 to 2.08, with an average of 2.02. The diversity of maize landraces in the moderate and semi-humid area of Sanjiang plain was relatively low, but the comprehensive traits were relatively good, with higher yield, making it a region where excellent germplasm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The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12 agronomic traits showed that the first five principal component factors had included nine agronomic traits, with a 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of 73.93%. These traits can be used as the main indicator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aize landrace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s of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all varieti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among which group V had the best comprehensive traits and was suitable for breeding high-yield maize varieties as a basic material.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F values, 20 maize landrace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were selected.

Key words: Maize, Landraces, Agronomic trait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Heilongjiang province

表1

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名称、来源及所属地理区域

编号
Number
名称
Name
来源
Origin
地理区域
Geographical
region
积温带
Temperature
accumulation
zone
编号
Number
名称
Name
来源
Origin
地理区域
Geographical
region
积温带
Temperature
accumulation
zone
1 大粒 阿城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36 黄金顶2 海林市 两岭一山地区
2 黄玉米2 哈尔滨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37 红玉米3 望奎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3 火苞米1 阿城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38 小粒红2 林口县 两岭一山地区
4 大粒黄1 阿城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39 洋玉米2 林口县 两岭一山地区
5 白苞米1 阿城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40 白马牙1 鸡西市 两岭一山地区
6 金顶2 呼兰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41 火玉米3 密山市 两岭一山地区
7 大马牙2 呼兰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42 红骨子2 密山市 两岭一山地区
8 金塔 呼兰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43 白玉米3 密山市 两岭一山地区
9 火苞米2 呼兰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44 小金黄1 东宁市 两岭一山地区
10 火苞米6 五常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45 小粒黄1 东宁市 两岭一山地区
11 大金顶2 五常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46 老来瘪1 东宁市 两岭一山地区
12 白头霜6 五常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47 白玉米2 东宁市 两岭一山地区
13 黄金塔4 五常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48 老来瘪3 穆棱市 两岭一山地区
14 白马牙3 五常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49 白玉米5 穆棱市 两岭一山地区
15 拉林紫玉米 五常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50 爆裂 虎林市 两岭一山地区
16 拉林白老来瘪 五常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51 六月鲜 虎林市 两岭一山地区
17 拉林白亮顶 五常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52 小金黄3 宁安市 两岭一山地区
18 黄金塔3 尚志市 两岭一山地区 53 小粒红1 海林市 两岭一山地区
19 老来瘪4 尚志市 两岭一山地区 54 小白头霜 海林市 两岭一山地区
20 红稂子4 尚志市 两岭一山地区 55 佳黄金塔 佳木斯市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21 红稂粘 尚志市 两岭一山地区 56 红骨 萝北县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22 黄金塔5 延寿县 两岭一山地区 57 小金黄2 富锦市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23 洋玉米4 延寿县 两岭一山地区 58 黄玉米1 富锦市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24 老来瘪5 延寿县 两岭一山地区 59 小粒黄2 富锦市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25 白玉米4 木兰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60 红稂1 富锦市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26 八趟1 巴彦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61 马牙子1 富锦市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27 火玉米1 巴彦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62 白玉米1 宝清县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28 牛尾黄1 巴彦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63 老来瘪2 集贤县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29 牛尾黄2 绥化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64 硫球 宝清县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30 洋羊密1 绥化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65 火苞米3 桦南县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31 八趟3 绥化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66 八趟子2 克山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32 红稂金顶 绥化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67 白苞米2 克山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33 白头霜5 绥化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68 黄金塔2 密山市 两岭一山地区
34 火玉米2 海林市 两岭一山地区 69 八趟子1 克东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35 长八趟 海林市 两岭一山地区 70 泰康金顶子 杜蒙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71 杜苏联玉米 杜蒙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12 红瓢苞米 方正县 两岭一山地区
72 太康杜金顶子 杜蒙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13 粘苞米 方正县 两岭一山地区
73 杜白八趟子 杜蒙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14 泰安白头玉米 延寿县 两岭一山地区
74 杜金红苏玉米 杜蒙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15 玉河白玉米 延寿县 两岭一山地区
75 黄金顶4 龙江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16 柳河黄粉 延寿县 两岭一山地区
76 火球子 龙江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17 黑马牙 青岗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77 金顶子2 龙江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18 高台红瓢子 延寿县 两岭一山地区
78 红骨子1 龙江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19 火花玉米 尚志市 两岭一山地区
79 红稂子2 龙江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20 粘玉米 宝清县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80 小粒红3 龙江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21 大马牙1 宝清县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81 白头霜2 龙江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22 小玉米 宝清县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82 马牙子3 龙江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23 白头霜1 林口县 两岭一山地区
83 黄金顶1 甘南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24 红苞米 林口县 两岭一山地区
84 黄苞米 齐齐哈尔市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25 红玉米1 虎林市 两岭一山地区
85 黄金顶5 嫩江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26 白头霜4 宁安市 两岭一山地区
86 珍珠 巴彦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127 黄粘 宁安市 两岭一山地区
87 德都白玉米 五大连池市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28 黑玉米 宁安市 两岭一山地区
88 黄马牙 龙江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29 东方红玉米 海林市 两岭一山地区
89 白金顶子 龙江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30 金顶1 哈尔滨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90 高杆黄 龙江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31 八趟2 呼兰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91 白八趟2 富裕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32 拉林大马牙 五常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92 白大马牙 富裕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33 拉林面包米 五常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93 黄金塔1 林甸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34 金顶3 双城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94 大马牙3 林甸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35 八趟子3 延寿县 两岭一山地区
95 白马牙2 铁力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136 粉质白玉米 通河县 两岭一山地区
96 黄金顶子 铁力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137 火苞米4 绥化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97 红稂子1 安达市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38 黄金顶3 海伦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98 白八趟1 安达市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39 海珍珠 海伦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99 金顶子1 兰西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140 大粒红 望奎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100 马牙子2 兰西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141 白头霜3 密山市 两岭一山地区
101 洋玉米3 尚志市 两岭一山地区 142 大金顶1 富裕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02 红稂子5 肇州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43 克混 克山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03 金顶子5 肇源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44 红稂2 克山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04 金顶子3 青岗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145 白火玉米 林甸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05 红稂子3 青岗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146 白八趟3 林甸县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106 白八趟子 青岗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147 金顶子4 肇东市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107 红玉米2 木兰县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148 柳河深红粉玉米 延寿县 两岭一山地区
108 大粒黄2 通河县 两岭一山地区 149 青川毛玉米 延寿县 两岭一山地区
109 火苞米5 通河县 两岭一山地区 150 安山花色紫粘 延寿县 两岭一山地区
110 牛尾黄3 通河县 两岭一山地区 151 玉麦 尚志市 两岭一山地区
111 红白粘玉米 方正县 两岭一山地区 152 白粘玉米 尚志市 两岭一山地区

表2

2020和2021年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农艺性状

性状
Trait
2020 2021
平均值
Average
变幅
Amplitude
变异系数
Variable
coefficient (%)
多样性指数
H'
平均值
Average
变幅
Amplitude
变异系数
Variable
coefficient (%)
多样性指数
H'
生育日数Growth days (d) 102.57 90.00~122.00 3.48 1.96 102.57 91.00~122.00 3.50 1.95
株高Plant height (cm) 220.38B 142.90~280.60 12.35 2.01 222.94A 144.60~289.70 12.34 2.01
穗位高Ear height (cm) 78.44B 29.40~137.70 26.07 2.05 80.94A 32.00~140.10 25.43 2.04
主茎叶片数Leaf number of stalk 13.61b 11.00~21.00 9.81 1.73 13.75a 11.00~21.00 10.90 1.96
雄穗一级分枝数
Number of primary tassel branches
13.52B
6.33~22.00
20.61
2.06
14.24A
7.33~23.67
20.16
2.06
雄穗主轴长Tassel length (cm) 37.20B 22.10~51.70 16.35 2.08 38.83A 22.00~55.80 15.59 2.08
穗长Ear length (cm) 14.58B 5.10~25.90 21.36 2.03 15.50A 4.40~27.00 28.37 2.08
穗粗Ear diameter (cm) 3.69B 2.20~5.00 13.64 2.04 3.73A 2.20~5.00 14.50 2.04
穗行数Number of rows per ear 13.26 8.00~22.00 20.05 2.02 13.26 8.00~22.00 19.57 2.06
行粒数Number of kernels per row 22.82B 10.33~36.67 22.40 2.05 24.07A 8.67~39.33 23.72 2.07
百粒重100-grain weight (g) 26.81 10.63~39.57 17.04 2.05 26.84 10.01~40.38 17.15 2.04
单株粒干重
Dry weight of kernels per plant (g)
80.88B
19.70~167.00
31.23
2.04
81.93A
23.40~170.00
30.22
2.05

表3

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玉米地方品种农艺性状评价

性状
Trait
三江平原温和半湿润区
Moderate and semi humid
area of Sanjiang plain
松嫩平原西部干旱区
Western arid area
of Songnen plain
松嫩平原中南部半干旱区
Semiarid region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Songnen plain
两岭一山地区
Two ridges and
one mountain
平均值
Average
多样性指数
H'
平均值
Average
多样性指数
H'
平均值
Average
多样性指数
H'
平均值
Average
多样性指数
H'
生育日数Growth days (d) 103.20a 0.37 102.55b 0.79 102.37c 0.91 102.59b 1.06
株高Plant height (cm) 225.29a 0.40 219.36b 0.78 218.20b 1.00 225.19a 1.02
穗位高Ear height (cm) 83.58a 0.36 78.02b 0.82 73.82c 0.97 84.81a 1.08
主茎叶片数Leaf number of stalk 13.63 0.39 13.66 0.75 13.69 0.91 13.70 1.10
雄穗一级分枝数
Number of primary tassel branches
13.50
0.40
13.45
0.80
14.52
0.96
13.71
1.11
雄穗主轴长Tassel length (cm) 38.35 0.39 37.27 0.78 39.37 0.99 37.25 1.10
穗长Ear length (cm) 14.69 0.36 15.07 0.83 14.86 0.98 15.28 1.10
穗粗Ear diameter (cm) 3.83a 0.35 3.70b 0.82 3.61c 0.96 3.77a 1.11
穗行数Number of rows per ear 13.32a 0.37 13.75a 0.82 12.55b 0.93 13.54a 1.00
行粒数Number of kernels per row 23.21 0.33 23.36 0.79 23.68 0.98 23.35 1.09
百粒重100-grain weight (g) 28.60a 0.37 26.50c 0.79 26.77b 1.00 26.63c 1.10
单株粒干重
Dry weight of kernels per plant (g)
86.33a
0.45
82.86b
0.79
76.92c
0.97
83.03b
1.05

表4

12 个农艺性状的前5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

性状Trait 第1主成分PC1 第2主成分PC2 第3主成分PC3 第4主成分PC4 第5主成分PC5
生育日数Growth days 0.57 0.60 0.09 0.05 -0.40
株高Plant height 0.69 0.20 -0.20 0.36 0.31
穗位高Ear height 0.66 -0.07 -0.34 0.30 0.17
主茎叶片数Leaf number of stalk 0.39 0.72 0.02 0.18 -0.39
雄穗一级分枝数Number of primary tassel branches 0.25 -0.23 -0.20 0.26 0.05
雄穗主轴长Tassel length 0.23 -0.14 0.18 0.67 0.24
穗长Ear length 0.28 -0.24 0.71 0.06 -0.20
穗粗Ear diameter 0.68 0.08 -0.11 -0.54 0.10
穗行数Number of rows per ear 0.58 -0.35 -0.50 -0.27 -0.21
行粒数Number of kernels per row 0.53 -0.50 0.41 0.11 -0.24
百粒重100-grain weight 0.24 0.48 0.41 -0.29 0.63
单株粒干重Dry weight of kernels per plant 0.81 -0.32 0.21 -0.30 0.10
特征值Eigenvalue 3.36 1.77 1.37 1.32 1.05
贡献率Contribution rate (%) 27.96 14.76 11.42 11.02 8.77
累计贡献率Cumulative contribution rate (%) 27.96 42.72 54.14 65.16 73.93

图1

基于主要农艺性状的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聚类分析

表5

6个类群玉米地方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

性状Trait I II III IV V
生育日数Growth days (d) 101.94 102.81 107.39 101.07 103.87 98.49
株高Plant height (cm) 235.04 208.35 236.88 235.30 235.40 187.54
穗位高Ear height (cm) 87.40 66.99 82.89 99.80 90.48 60.77
主茎叶片数Leaf number of stalk 13.19 13.65 16.06 13.27 13.89 12.64
雄穗一级分枝数Number of primary tassel branches 14.92 13.77 12.97 15.94 13.54 12.01
雄穗主轴长Tassel length (cm) 35.31 38.72 37.22 45.35 37.13 35.78
穗长Ear length (cm) 13.21 14.84 13.02 16.81 17.17 14.99
穗粗Ear diameter (cm) 3.64 3.79 3.88 3.61 4.10 2.97
穗行数Number of rows per ear 13.55 13.38 12.31 14.59 14.46 10.29
行粒数Number of kernels per row 21.63 24.85 17.55 26.58 26.59 19.90
百粒重100-grain weight (g) 25.92 26.40 29.69 23.68 29.86 25.05
单株粒干重Dry weight of kernels per plant (g) 73.16 84.29 60.04 89.94 111.66 49.93

表6

20份优异地方品种的综合得分

编号
Number
名称
Name
第1主成分
PC1
第2主成分
PC2
第3主成分
PC3
第4主成分
PC4
第5主成分
PC5
F
F-value
55 佳黄金塔 495.13 59.54 -18.30 120.53 88.51 224.74
148 柳河深红粉玉米 480.09 55.02 -41.91 140.61 82.72 216.82
30 洋羊密1 466.71 62.35 -14.91 119.89 78.75 213.83
82 马牙子3 469.16 55.92 -16.28 119.31 78.43 213.13
118 高台红瓢子 475.58 39.68 1.30 81.24 72.46 208.63
144 红稂2 469.87 52.38 -19.57 99.71 68.28 208.05
87 德都白玉米 451.56 58.72 -9.72 111.45 69.68 205.84
114 泰安白头玉米 449.62 58.89 -32.17 127.74 81.01 205.45
32 红稂金顶 453.65 56.19 -49.09 137.24 73.59 204.36
17 拉林白亮顶 442.79 68.34 -21.14 113.28 79.11 204.08
103 金顶子5 448.40 52.70 -8.92 104.81 77.68 203.53
62 白玉米1 435.74 68.94 -25.34 124.67 74.94 202.09
34 火玉米2 432.38 76.52 -21.35 116.20 76.24 201.84
52 小金黄3 447.40 45.86 -10.57 110.06 70.02 201.39
149 青川毛玉米 443.95 47.73 -11.57 114.20 67.02 200.57
121 大马牙1 437.77 61.01 -21.80 113.52 72.68 199.89
88 黄马牙 431.35 77.38 -39.43 119.68 73.90 199.08
101 洋玉米3 421.92 73.09 -25.14 124.35 74.69 197.65
117 黑马牙 422.50 71.79 -11.05 111.70 72.55 197.64
20 红稂子4 433.12 56.22 -16.37 105.37 71.57 196.66
[1] 赵久然, 王帅, 李明, 等. 玉米育种行业创新现状与发展趋势.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19(3):435-446.
[2] 李春辉, 王天宇, 黎裕. 基于地方品种的种质创新:现状及展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20(6):1372-1379.
doi: 10.13430/j.cnki.jpgr.20190516001
[3] 蔡一林, 刘志斋, 王天宇, 等. 国内部分玉米地方品种的品质与农艺性状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12(1):31-36.
doi: 10.13430/j.cnki.jpgr.2011.01.005
[4] Yu L, Shi Y S, Cao Y S, et al. Establishment of a core collection for maize germplasm preserved in Chinese National Genebank using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data. Genetic Resources & Crop Evolution, 2005, 51(8):845-852.
[5] 刘志斋, 郭荣华, 石云素, 等. 中国玉米地方品种核心种质花期相关性状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6):1591-1602.
[6] 姚启伦, 方平, 陈发波. 西南地区玉米地方种质的表型特性分析. 玉米科学, 2013, 21(2):36-41,46.
[7] 徐尚忠, 吴高岭. 湖北省玉米地方品种进化的研究. 作物杂志, 1998(增1):37-44.
[8] 蒙祖庆, 宋丰萍. 西藏玉米地方品种表型性状的综合评价与特异种质筛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45(8):56-68,75.
[9] 王巍. 玉米自交系合344及其衍生系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6):3-5.
[10] 石云素, 黎裕, 王天宇, 等. 玉米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11] 贾瑞玲, 赵小琴, 南铭, 等. 64份苦荞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作物杂志, 2021(3):19-27.
[12] 董昕, 官玲, 杨华, 等. 重庆地区玉米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50(5):932-941.
[13] 蒙祖庆, 宋丰萍. 西藏玉米地方品种表型多样性分析及类群划分.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 22(7):10-23.
[14] 赵军华, 吕学高, 楼肖成, 等. 浙江省玉米地方种质表型多样性分析. 浙江农业科学, 2015, 56(5):741-744.
[15] 刘玉爱, 侯建华, 高志军, 等. 玉米引种材料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玉米科学, 2006, 14(2):16-18.
[16] 潘天遵, 高聚林, 苏治军, 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玉米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北方农业学报, 2016, 44(4):1-8,13.
[17] 郭欢乐, 汤彬, 李涵, 等. 湖南省玉米地方品种表型性状综合评价及类群划分. 作物杂志, 2022(6):33-41.
[18] 王丽娜, 张磊, 李翠霞, 等. 河北省玉米地方品种农艺性状的遗传分化.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3):52-53,81.
[19] 刘志斋, 宋燕春, 石云素, 等. 中国玉米地方品种的种族划分及其特点.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5):899-910.
[20] 曹镇北, 徐文伟. 有关玉米族(race)的几个问题. 作物品种资源, 1990(4):7-9,22.
[21] 谭禾平, 王桂跃, 赵福成, 等. 115个糯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19(17):5848-5860.
[22] 魏凯, 许先凤, 杜何为, 等. 湖北省玉米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表型评价.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08(2):4-9,19.
[1] 杨柯, 姜春霞, 张伟, 刘恩科, 翟广谦, 张冬梅. 不同处理对玉米籽粒机械收获破碎率影响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24, (4): 138–143
[2] 袁迪, 智慧, 王海岗, 张慧, 姚琦, 梁红凯, 王君杰, 陈凌, 刁现民, 贾冠清. 我国谷子登记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4, (4): 14–23
[3] 李虎, 吴子帅, 刘广林, 罗群昌, 陈传华, 朱其南. 不同栽培条件对水稻籽粒镉含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J]. 作物杂志, 2024, (4): 203–208
[4] 李春花, 吴晗, 加央多拉, 王春龙, 王艳青, 任长忠. 播期对甜荞品种(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4): 216–222
[5] 王富贵, 邹润厚, 高聚林, 王振, 程志鹏, 郝琪, 张悦忠, 王志刚. 秸秆还田方式对内蒙古东部地区土壤水热及春玉米苗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4): 223–231
[6] 李清超, 张登峰, 李春辉, 杨珊, 刘建新, 吴迅. 西南地区玉米地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4, (4): 24–32
[7] 李春情, 刘翔宇, 闫鹏, 周六千, 卢霖, 董志强, 徐江. 不同玉米品种抗旱性的生理鉴定与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4, (4): 253–262
[8] 王璐, 邓杰, 张泽, 赵孟伟, 车欣洋, 王广义, 郭旭, 张海洋, 贺琳, 翁建峰, 徐晶宇. PEG胁迫下玉米苗期耐旱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J]. 作物杂志, 2024, (4): 43–53
[9] 宋全昊, 曹燕威, 金艳, 肖永贵, 宋佳静, 赵立尚, 陈杰, 白冬, 朱统泉. 50份ICARDA新引进小麦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4, (4): 54–61
[10] 刘倩倩, 李冉, 周婷芳, 张泽, 上官小川, 潘越, 张德贵, 雍洪军, 李明顺, 韩洁楠. 211份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J]. 作物杂志, 2024, (4): 62–70
[11] 解慧芳, 魏萌涵, 宋中强, 刘金荣, 王素英, 邢璐, 王淑君, 刘海萍, 贾小平, 宋慧. 谷子主要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J]. 作物杂志, 2024, (4): 82–89
[12] 郭海斌, 张军刚, 王文文, 薛志伟, 许海涛, 冯晓曦, 王斌功, 王成业. 夏玉米光合特性、根系生长和产量对砂姜黑土深松增密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24, (3): 109–118
[13] 张林, 武文明, 周登峰, 彭晨, 王世济. 设施栽培鲜食玉米“彩甜糯100”生长和产量对秋季播期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24, (3): 175–179
[14] 包雪莲, 文峰, 金晓光, 呼瑞梅, 黄前晶, 张桂华, 齐金全, 白颖哲, 乌月汗, 白乙拉图. 蒙东粮食主产区不同谷子品种的适应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4, (3): 201–206
[15] 徐荣琼, 张翼飞, 杜嘉瑞, 尹雪巍, 杨克军, 孙逸珊, 李泽松, 李桂彬, 陆雨欣, 刘海晨, 李伟庆, 李佳宇. 叶面喷施钙肥对春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4, (3): 223–23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