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5, 第2期: 141148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2.020
马映辰(), 王佳童, 冯燕飞, 马浩雄, 任学军, 郭振清, 李云, 韩玉翠(
), 林小虎(
)
Ma Yingchen(), Wang Jiatong, Feng Yanfei, Ma Haoxiong, Ren Xuejun, Guo Zhenqing, Li Yun, Han Yucui(
), Lin Xiaohu(
)
摘要:
为探明冀东地区冬小麦后茬作物谷子的减肥增效主要栽培技术,研究前茬冬小麦复合肥与微生物菌剂配施的后效对土壤肥力、土壤酶活性、谷子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并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对12个处理组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前茬冬小麦施用复合肥与微生物菌剂能够提高谷子产量和营养品质并调节土壤理化性质。通过隶属函数模型分析评价得出,A1M4位列第6,位列前5的处理依次为A3M4、A2M4、A3M2、A3M3和A2M3,其中A3M2、A3M3和A2M3的复合肥施用水平低于常规施肥水平,产量较A1M4分别提高3.70%、10.05%和7.33%,其中A3M3和A2M3显著高于A1M4。A3M2、A3M3和A2M3在谷子营养品质、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方面均优于A1M4处理。从谷子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综合考虑,冀东地区前茬冬小麦施肥组合A3M2、A3M3和A2M3为谷子减肥增效的合理施肥方式。
[1] | 李顺国, 刘斐, 刘猛, 等. 我国谷子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 35(5):531-535. |
[2] | 刁现民. 中国谷子产业与产业技术体系.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3] | 张大众, 刘佳佳, 冯佰利, 等. 中国谷子种植利用史及其演进启示. 草业学报, 2018, 27(3):173-186. |
[4] | 河北省谷子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实施方案. 河北农业, 2022(6):11-14. |
[5] | 崔宁波, 巴雪真. 丹麦农药和化肥规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世界农业, 2020(11):73-80,90. |
[6] | 汪生新. 浅谈化肥过量施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青海农林科技, 2018(2):34-35,67. |
[7] | 罗爱国, 冯奕开, 庞琼, 等. 肥料、除草剂和硒配施对谷子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8):11-18. |
[8] | 张鹏飞, 周怀平, 杨振兴, 等.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谷子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23, 51(7):756-763. |
[9] | 纪棨云. 西北地区生物炭和氮肥耦合下谷子生长及氮素转移利用机制研究. 榆林:榆林学院, 2023. |
[10] | 张辉, 李维炯, 倪永珍.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6, 37(2):2273-2277. |
[11] | 马慧媛, 黄媛媛, 刘胜尧, 等. 微生物菌剂施用对设施茄子根际土壤养分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微生物学通报, 2020, 47(1):140-150. |
[12] | 邹湘, 易博, 张奇春, 等. 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氮循环功能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12):2158-2167. |
[13] | 洪坚平, 谢英荷, Neumann G, 等. 两种微生物菌剂对小麦幼苗生长和磷吸收机理的影响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1):105-108. |
[14] | 王立辉, 何志学, 李静, 等. 生物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蒜苗生长、生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3, 58(5):63-70. |
[15] | 杨永青, 高芳芳, 马亚君, 等. 山西省旱作农业区不同施肥处理对谷子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0(4):195-201. |
[16] | 李双来, 胡诚, 乔艳, 等. 油―稻―稻种植制度下磷肥后效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8, 47(9):1024-1026. |
[17] | 马浩雄, 马继钰, 郭振清, 等. 冀东地区冬小麦施用微生物菌剂和复合肥对后茬夏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3, 37(4):1-6. |
[18] | 李丰先, 罗磊, 李亚杰, 等. 基于PCA和隶属函数法分析的马铃薯创新种质抗旱性鉴定与分类.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2, 36(11):141-147. |
[19] | 赵晨光, 牛司耘, 陈勋, 等. 复合肥料对茶叶产量、品质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6):206-217. |
[20] | 周丽平, 赵秋, 张新建, 等. 新型增效复合肥料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22, 37(2):112-120. |
[21] | 张辉, 李维炯, 倪永珍, 等.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效应的初步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2, 21(4):352-356. |
[22] | 黄小辉, 冯大兰, 杨华均, 等. 不同施肥处理对‘渝城1号’核桃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4, 52(3):97-102,140. |
[23] | 祝英豪, 衡博文. 减施化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农业工程技术, 2022, 42(35):18-20. |
[24] | Wang M H, Liu Y, Wang S Q,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ompound microbial agent beneficial to the composting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al Residues.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1,330:124948. |
[25] | 黄媛媛, 黄亚丽, 王艳群, 等. 秸秆腐熟菌剂用量对土壤性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3, 46(6):10-16. |
[26] | 逄焕成, 李玉义, 严慧峻, 等. 微生物菌剂对盐碱土理化和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8(5):951-955. |
[27] | 罗林毅, 陈瑞杰, 阮向阳, 等. 微生物菌剂对滴灌棉田土壤养分和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4, 61(1):26-33. |
[28] | 丁映风, 朱红青, 姚巧敏, 等.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设施栽培番茄的田间应用效果. 云南农业科技, 2023(1):11-13,19. |
[29] | 闫锋, 董扬, 赵富阳, 等. 微生物菌剂对谷子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5):27-31. |
[30] | 章孜亮, 李婧, 高俊, 等. 不同微生物菌剂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现代化农业, 2023(12):23-25. |
[31] | 贺善睦, 姚拓, 雷杨, 等. 微生物菌剂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猫尾草生长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24, 41(11):2706-2714. |
[32] | 李青璞, 白建海, 姚拓, 等. 微生物菌剂与氮肥配施对紫花苜蓿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24, 32(1):314-321. |
[33] | 王丽丽, 朱诗君, 沈岚, 等. 微生物菌剂结合改良剂对连作草莓品质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3):39-44. |
[34] | 王艳平, 李萍, 吴文强, 等. 生物有机肥和微生物菌剂对北京山区连作茶菊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 (12):107-113. |
[35] | 姜永雷, 肖雨, 邓小鹏, 等. 微生物菌剂对烟草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胞外酶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烟草学报, 2022, 28 (4):59-66. |
[1] | 任永福, 李嘉怡, 陈国鹏, 蒲甜, 陈虹, 王小春.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带状套作玉米产量与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01108 |
[2] | 田文强, 王泓懿, 聂凌帆, 孙刚刚, 张君, 张强斌, 于姗, 李家豪, 张金汕, 石书兵. 播期和播量对超晚播小麦群体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15122 |
[3] | 姬景红, 刘双全, 马星竹, 郝小雨, 郑雨, 赵月, 王晓军, 匡恩俊. 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49154 |
[4] | 张纪利, 何敬浩, 韦建玉, 黄崇峻, 王维, 蔡一霞. 微生物菌剂配施时期对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酶活性及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62171 |
[5] | 金丹丹, 隋世江, 陈玥, 李波, 曲航, 宫亮. 秸秆还田下氮肥减量对辽河平原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72179 |
[6] | 张丽娜, 杨文平, 苏苗, 张之玄, 李军辉, 陈杰, 高志强, 杨珍平. 叶面施硒对燕麦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96206 |
[7] | 李云霞, 杨佳蒴, 李洋洋, 向世鹏, 余金龙, 李斌, 郑维威, 刘璐. 不同移栽期对烟稻轮作烟区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222227 |
[8] | 侯晓敏, 闫锋, 董扬, 赵富阳, 李清泉, 季生栋, 刘悦, 兰英. 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谷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228233 |
[9] | 李俊志, 窦爽, 王晓东, 张蒙, 肖继兵. 不同间作模式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234240 |
[10] | 刘艳丽, 平文超, 周璐璐, 张立新, 解新宇, 王伟, 田伯红. 旱薄地夏播谷子氮肥合理施用量及吸氮参数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25, (2): 249255 |
[11] | 赵玲玲, 李桂芳, 程楚, 郑铭洁, 胡敏, 朱剑锋, 沈阿衣, 沈阿呷, 王俊珍, 邵美红. 浙江省荞麦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 作物杂志, 2025, (2): 8692 |
[12] | 罗健科, 张克厚, 王泽宇, 张平珍, 南铭. 18个燕麦品种(系)在白银市沿黄河灌区的生产性能研究[J]. 作物杂志, 2025, (2): 93100 |
[13] | 龙卫华, 咸志慧, 张正, 阿里别里根·哈孜太, 祖勒胡玛尔·乌斯满江, 浦惠明, 胡茂龙. 长江下游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油菜品系在新疆伊犁河谷的适应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1): 111116 |
[14] | 储昭康, 王世济, 毕健健, 张林, 彭晨, 陈翔, 武文明. 江淮中部播期对夏玉米产量与灌浆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1): 117122 |
[15] | 张楷楷, 赵德明, 马菊花, 白鹏军, 马鹏, 陈蕙, 徐文杰, 黄彩霞, 刘众宇. 垄沟秸秆覆盖对旱作马铃薯土壤水热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1): 1391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