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8, 第1期: 4148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8.01.006
陆姗姗,吴承来,李岩,张春庆
Lu Shanshan,Wu Chenglai,Li Yan,Zhang Chunqing
摘要:
研究玉米自交系繁殖过程中保种圃建立的理论和株系性状的选择依据对自交系性状的保持、保纯以及杂交种特性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3个不同纯度水平玉米自交系连续自交3代,在SSR水平上和SNP水平上检测玉米纯合度,并在S2和S3调查田间性状。利用不同初始纯合度的自交系建立保种圃应自交的代数。不同株系在SSR分子检测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在SNP水平上仍然存在较高的杂合度,随初始纯合度升高自交纯合的效率减低,选择初始纯度高的材料有利于后代遗传位点的快速纯合。在田间选择自交系时,根据性状稳定性并结合自交代数依次进行。首先依据较易稳定纯合的群体目测性状;其次,数量性状中,果穗长、果穗直径、雄穗一级侧枝数、穗行数等可作为第二类依据的性状;最后,在自交高代选择穗位高/株高、行粒数、叶长、叶宽等较难稳定的性状。
[1] | 张全志 . 种子管理全书. 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121-124. |
[2] |
Cross J, Jewell D C, Deutsch J A , et al. Gene action and the bottleneck effect in relation to sample size for maintenance of cross-pollinated populations. Field Crops Research, 1992,29(3):225-239.
doi: 10.1016/0378-4290(92)90027-7 |
[3] | 张国范, 刘述锡, 刘晓 , 等. 海湾扇贝自交家系的建立和自交效应. 中国水产科学, 2003,10(6):441-445. |
[4] | 徐雁飞, 陈发棣, 滕年军 , 等. 菊花自交衰退现象初步研究.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9,18(4):28-32. |
[5] |
杨廷奎, 刘建新, 梁顺忠 . SC-704玉米双亲混杂退化的原因及对策. 新疆农业科技, 2002(1):32.
doi: 10.3969/j.issn.1007-3574.2002.01.025 |
[6] | 李发民, 毛建昌, 杨金慧 . 玉米自交系K12原种的保纯与创新. 中国种业, 2005(6):41-42. |
[7] | 李文霞, 徐东, 马占山 , 等. 玉米自交系3081在繁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4):64. |
[8] |
赵亚丽 . 玉米昌7-2近缘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交后代的性状比较分析.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6.
doi: 10.7666/d.y962537 |
[9] | 王小星 . 优良玉米杂交种亲本株系选择及其遗传效应.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7. |
[10] |
马俊峰 . 交替选择技术在玉米自交系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12.
doi: 10.7666/d.y1728553 |
[11] |
董朋飞 . 郑单958双亲近缘系的生育差异及其在F1中的遗传表现. 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8.
doi: 10.7666/d.y1336443 |
[12] | Suszka J, Plitta B P, Michalak M , et al. Optimal seed water content and storage temperature for preservation of Populus nigra L. germplasm. Annals of Forest Science, 2014,7(1):543-549. |
[13] |
Prokopiev I A, Filippova G V, Shein A A . Effect of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welsh onion seed storage on germination and cyt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its seedlings. Russian Journal of Genetics Applied Research, 2014,4(6):614-617.
doi: 10.1134/S2079059714060173 |
[14] | Stanwood P C. Cryopreservation of seed germplasm for genetic conservation//Kartha K K. Cryopreservation of Plant Cells and Organs. Boca Raton Florida: CRC Press, 1985: 199-226. |
[15] | 陈晓玲 . 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3,14(3):414-427. |
[16] |
陆作楣, 承泓良, 焦达仁 . 棉花“自交混繁法”原种生产技术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4):14-20.
doi: 10.7685/j.issn.1000-2030.1990.04.003 |
[17] | 陆作楣, 陶瑾 . 稻麦良种繁育新技术—株系循环法. 种子世界, 1992(10):18-19. |
[18] | 章元明, 盖钧镒 . 大豆地方品种种质保持中适宜样本容量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5(A01):70-75. |
[19] |
马缘生, 范传珠, 王述民 , 等. 五种作物基因库种子繁殖更新技术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2,3(2):1-7.
doi: 10.3969/j.issn.1672-1810.2002.02.001 |
[20] | 马倩 . 玉米种质更新过程中遗传完整性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 |
[21] | 张春庆 . 玉米水稻杂交种子生产技术. 济南: 山东科学出版社, 2015: 51-66. |
[22] | 赵自仙, 高祥扩, 杨克昌 , 等. 玉米自交系选育的方法综述. 种子, 2002(3):42-44. |
[2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NY/T 2232-2012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玉米, 2012. |
[24] |
王丽霞, 王立新, 季伟 , 等. 小麦F4代株系的DNA位点纯合率和农艺性状变异幅度. 分子植物育种, 2009,7(4):703-708.
doi: 10.3969/mpb.007.000703 |
[25] | 谭龙涛, 喻春明, 陈平 , 等. 苎麻纯合进度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14,47(22):4371-4379. |
[26] | 王永强, 刘建光, 赵俊丽 . 利用SSR分子标记辅助棉花提纯选育的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14(3):492-498. |
[27] |
王立新, 季伟, 李宏博 , 等. 以DNA位点纯合率评价小麦品种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作物学报, 2009,35(12):2197-2204.
doi: 10.3724/SP.J.1006.2009.02197 |
[28] | 彭定祥 . 苎麻自交纯化的选择方法.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3,12(2):106-111. |
[29] | 付小琼 . 利用SSR分子标记开展棉花辅助育种的研究//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 2012. |
[1] | 张帅,庞玉辉,王征宏,王黎明,陈春燕,曾占奎,王春平. 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变异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2): 4451 |
[2] | 徐艳霞, 李旭业, 杨伟光, 等.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玉米自交系芽苗期抗旱指标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14, (3): 5457 |
[3] | 徐振华, 金正勋, 张忠臣, 等. 黑龙江省粳稻种质资源遗传结构分析[J]. 作物杂志, 2014, (1): 3844 |
[4] | 李玥, 王汉宁, 王爱听, 等. 利用SSR标记对126份玉米自交系种质类群划分的初探[J]. 作物杂志, 2013, (4): 3842 |
[5] | 袁文娅, 关淑艳, 马红丹, 等. 玉米自交系H99与齐319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优化[J]. 作物杂志, 2013, (4): 4851 |
[6] | 裴志超, 王海波, 董志强, 宋慧欣, 郎书文. 膦酸胆碱合剂对玉米自交系形态及产量影响[J]. 作物杂志, 2012, (6): 6164 |
[7] | 李伟忠, 安英辉, 许崇香, 孙梅, 闵丽, 姜森, 陈庆山, 胡国华. 玉米自交系表型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J]. 作物杂志, 2012, (5): 105108 |
[8] | 王一, 曹敏建, 李春红, 王德权, 张立楠. 模拟干旱对不同耐性玉米自交系幼苗根系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1, (6): 5052 |
[9] | 梁黔云, 付业春, 范厚明, 等. 高产广适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 2009, (3): 9697 |
[10] | 付业春, 罗仕文, 范厚明, 等. 高产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毕单18号的选育及应用[J]. 作物杂志, 2009, (2): 99100 |
[11] | 李石初, 唐照磊, 张培坤. 广西玉米自交系纹枯病抗病性鉴定[J]. 作物杂志, 2006, (2): 6970 |
[12] | 黄开健, 杨华铨, 吴永升, 谭华, 陈品娘, 陈国品, 郑德波. 优质高产早熟糯玉米品种玉美头601的选育[J]. 作物杂志, 2004, (2): 5758 |
[13] | 卜俊周, 彭海成.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衡单10号[J]. 作物杂志, 2003, (5): 4646 |
[14] | 夏德君, 汤国民, 龙丽萍, 等. 玉米冬季南繁育种的技术措施[J]. 作物杂志, 2002, (3): 4142 |
[15] | 吴景锋, 田志国, 于香云, 等. 玉米优良自交系中74-106的选育和应用[J]. 作物杂志, 2001, (2): 43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