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8, 第5期: 150155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8.05.024
王小林,纪晓玲,张盼盼,张雄,张静
Wang Xiaolin,Ji Xiaoling,Zhang Panpan,Zhang Xiong,Zhang Jing
摘要:
提高黄土高原旱地谷子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是品种适应性与形态可塑性的高效发挥。以晋谷21号(G21)、晋谷29号(G29)、长生07号(G07)和汾选03号(G03)4个黄土高原旱地主栽谷子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收获期G03单株地上生物量较G07、G21、G29分别高出9.0%、4.9%和74.4%;收获指数较G07、G21与G29分别提高23.5%、29.4%和44.6%。(2)收获期G03单穗生物量最大,茎生物量较高,而叶生物量显著减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茎、叶生物量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叶生物量与单穗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3)G03子粒产量较G07、G21、G29分别增加了11.4%、27.3%和18.1%;水分利用效率较G07、G21、G29分别提高了11.0%,33.0%和14.2%。综上所述,紧凑株型、叶片同化物转移率较高的汾选03号在黄土高原旱地雨养农业区生物量分配更有利于实现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
[1] | 张艾英, 郭二虎, 刁现民 , 等. 2005-2015年西北春谷中晚熟区谷子育成品种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17,50(23):4486-4495. |
[2] | 刁现民 . 中国谷子产业与未来发展. //中国谷子产业与产业技术体系.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20-30. |
[3] | 杜虎平 . 黄土高原小杂粮生产发展与产业开发研究.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 |
[4] | 栾素荣, 王占廷, 李青松 . 谷子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0,14(11):115-116,118. |
[5] | 秦岭, 管延安, 杨延兵 , 等. 不同生态区谷子创新种质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山东农业科学, 2008(9):10-13. |
[6] | 王小林, 张岁岐, 王淑庆 , 等. 黄土塬区不同玉米品种间作下群体特征的动态变化, 生态学报, 2012 ( 23):7383-7390. |
[7] | 王明泉 .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理性状、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24) : 6-10. |
[8] | 姜净卫, 董宝娣, 司福艳 , 等. 地膜覆盖对杂交谷子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32(6):154-158,194. |
[9] | 崔纪菡, 赵静, 孟建 , 等. 铵态氮和硝态氮对谷子形态和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19(10) : 66-72. |
[10] | 李玉欣, 师长海, 乔匀周 , 等. 不同水分条件下作物蒸腾效率的比较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0,28(6):40-46. |
[11] | 董孔军, 杨天育, 何继红 , 等. 西北旱作区不同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对谷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1):36-40. |
[12] | 王建国, 樊军, 王全九 , 等.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植被地上生物量及其影响因素. 应用生态学报, 2011(3):556-564. |
[13] | 郭子武, 杨清平, 李迎春 , 等. 密度对四季竹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增长模式的制约性调节. 生态学杂志, 2013(3) : 515-521. |
[14] | 马青荣, 李社宗, 赵海青 , 等. 郑州市夏玉米生物量积累与增长分配规律分析. 中国农业气象, 2007(4):430-432. |
[15] | 韵晓茹, 卢成达, 李阳 . 不同覆盖方式对旱地谷子农艺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6(8):21-22 |
[16] |
Enquist B J, Niklas K J . Global allocation rules for patterns of biomass partitioning across seed plants. Science, 2002,295:1517-1520.
doi: 10.1126/science.1066360 |
[17] | 张凤霞 . 密度、个体大小和种子大小对作物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
[18] | 张丽娜, 李阳, 郭志利 . 不同品种谷子生长发育及光合水分特性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13(9) : 911-913. |
[19] | 张明聪, 战英策, 何松榆 , 等. 氮密交互对红小豆干物质积累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8(1):141-146. |
[20] | 马天乐, 章建新 . 不同复种方式麦茬夏大豆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经济效益比较. 作物杂志, 2018(1):156-159. |
[21] | 卢海博, 龚学臣, 乔永明 . 张杂谷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的研究. 作物杂志, 2014(1):121-124. |
[22] | 袁蕊, 郝兴宇, 胡晓雪 , 等. 干旱对谷子灌浆期光合生理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37(6):396-401. |
[23] | Wallace J S . Increasing 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iciency to meet future food production.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000,82(1/3):105-119. |
[24] | 孙冬雪, 张爱军 . 底施锌肥对谷子抗氧化性及干物质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7(6):160-164. |
[1] | 宿飞飞,张静华,李勇,刘尚武,刘振宇,王绍鹏,万书明,陈曦,高云飞,胡林双,吕典秋. 不同灌溉方式对两个马铃薯品种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97103 |
[2] | 魏萌涵, 解慧芳, 邢璐, 宋慧, 王淑君, 王素英, 刘海萍, 付楠, 刘金荣. 华北地区谷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4): 4247 |
[3] | 李志华,穆婷婷,刘鑫,李会霞,田岗. 4个谷子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3): 6167 |
[4] | 岳茂林,薛蔚荣,张瑞栋,岳忠孝,吕瑞洲,郭鹏燕. 不同行距配置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2): 9396 |
[5] | 孙冬雪,张爱军. 底施锌肥对谷子抗氧化性及干物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6): 160164 |
[6] | 郭瑞锋,张永福,任月梅,杨忠. 混合盐碱胁迫对谷子萌发、幼芽生长的影响及耐盐碱品种筛选[J]. 作物杂志, 2017, (4): 6366 |
[7] | 宋国亮,冯小磊,范光宇,史高雷,李双东,王峰,王晓明,赵治海. 谷子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J]. 作物杂志, 2017, (2): 4450 |
[8] | 代小冬,朱灿灿,秦娜,杨育峰,王雁楠,杨国红,司冰,刘诗慧,李君霞. 烯效唑和密度对谷子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2): 104108 |
[9] | 邱双,闫双堆,刘利军. 不同谷子品种耐低磷能力研究[J]. 作物杂志, 2017, (2): 139144 |
[10] | 赵丽娟,马金丰,李延东,李祥羽,李志江,袁红梅,郭文栋. 60Co-γ射线辐射谷子干种子诱变效应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17, (1): 3843 |
[11] | 穆婷婷,杜慧玲,景小兰,李志华,郭琦,田岗,李会霞,刘璋. 外源硒对谷子产量因子及硒含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1): 7378 |
[12] | 李志华,景小兰,李会霞,田岗,刘鑫,穆婷婷. 谷子苗期除草剂的安全性及杂草防效研究[J]. 作物杂志, 2017, (1): 150154 |
[13] | 张耗,杨建昌.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对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6, (5): 6774 |
[14] | 代小冬,徐心志,朱灿灿,杨育峰,秦娜,王雁楠,王春义,杨晓平,杨国红,李君霞. 谷子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J]. 作物杂志, 2016, (5): 147151 |
[15] | 亓振,赵广才,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范仲卿,郭明明,王雨,孙通,刘孝成. 小麦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J]. 作物杂志, 2016, (3): 45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