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9, 第5期: 192195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5.031
马一峰,梁茜,葛均筑,辛德财
Ma Yifeng,Liang Qian,Ge Junzhu,Xin Decai
摘要:
为探明冬小麦和春小麦产量形成差异,2016年10月-2017年6月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和春小麦品种津强8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和春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春小麦出苗比冬小麦延长8d,营养生长期缩短77~78d,灌浆期延长1~2d,全生育期缩短143~144d。拔节期和开花期,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差异,但灌浆期春小麦叶面积指数比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增加6.34%~7.67%,不同生育时期春小麦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无差异。春小麦收获穗数和千粒重比冬小麦分别增加2.35%~5.29%和4.28%~5.13%,但穗粒数比冬小麦少1.4~2.3,春小麦与冬小麦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春小麦可通过增加播量,增加穗数,保持稳定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实现小麦稳产,可为区域变革麦-玉种植制度,实现麦-玉周年双机收子粒提供理论支撑。
[1] | 赵广才, 常旭虹, 王德梅 , 等. 小麦生产概况及其发展. 作物杂志, 2018(4):1-7.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2016.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7. |
[3] | 谢瑞芝, 雷晓鹏, 王克如 , 等. 黄淮海夏玉米子粒机械收获研究初报. 作物杂志, 2014(2):76-79. |
[4] | 任佰朝, 高飞, 魏玉君 , 等.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条件下夏玉米的适宜熟期与积温需求特性. 作物学报, 2018,44(1):137-143. |
[5] | 郑天存, 戴景瑞, 马志强 , 等. 黄淮海区小麦、玉米双机收子粒:实施措施及建议. 农学学报, 2016,6(8):1-3,28. |
[6] | 李少昆, 谢瑞芝, 王克如 , 等. 专题导读:加强籽粒脱水与植株倒伏特性研究、推动玉米机械粒收技术应用. 作物学报, 2018,44(12):1743-1746. |
[7] | Sun H, Zhang X, Chen S , et al. Effects of harvest and sowing tim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otation of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Industrial Crops Products, 2007,25(3):239-247. |
[8] | 胡焕焕, 刘丽平, 李瑞奇 , 等. 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产量形成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8(3):490-495,501. |
[9] |
周宝元, 马玮, 孙雪芳 , 等. 播/收期对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模式周年气候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9,52(9):1501-1517.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9.09.003 |
[10] | 马溶慧, 朱云集, 郭天财 , 等. ‘国麦1号’播期播量对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04(4):12-15. |
[11] | Ali M A, Ali M, Sattar M , et al. Sowing date effect on yield of different wheat varietie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48(2):157-162. |
[12] | 窦超银, 于秀琴, 于景春 . 辽西半干旱区播种期对春小麦生长发育·产量和耗水规律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25):12441-12443. |
[13] | 张凯, 李巧珍, 王润元 , 等. 播期对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2,319(2):324-331. |
[14] | 刘静, 马力文, 张学艺 . 宁夏灌区春小麦LAI与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关系. 干旱气象, 2017,35(3):358-366. |
[15] | 杨卫君, 贾永红, 石书兵 , 等. 播期和密度对春小麦品种新春26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6,36(7):913-918. |
[16] | 赵鸿, 肖国举, 王润元 , 等. 气候变化对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春小麦生长的影响. 地球科学进展, 2007(3):322-327. |
[17] | 尚艳, 柴守玺 . 气候变暖下品种更新对河西地区春小麦生育期与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6,32(33):24-28. |
[18] | 陈小龙, 孙占波, 李前荣 , 等. 种植密度对宁夏春小麦新品种(系)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3(3):99-102. |
[19] | 何盛莲, 吴政卿, 雷振生 , 等. 播期、播量对小麦新品种郑麦996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13,42(9):22-24. |
[20] | 安霞, 张海军, 蒋方山 , 等. 播期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及子粒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8(5):132-136. |
[21] | 史力超, 朱云, 翟勇 , 等. 施氮对滴灌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5,35(6):844-849. |
[22] | 雷钧杰, 张永强 , 赛力汗·赛,等. 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7,37(8):1078-1086. |
[23] | 陶志强, 王艳杰, 王德梅 , 等. 冬小麦不同茎蘖生产力对立体匀播技术的响应. 作物杂志, 2019(2):110-114. |
[24] | 赵凯男, 常旭虹, 王德梅 , 等. 立体匀播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及旗叶光合性能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9(1):103-110. |
[1] | 张艳华,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赵广才. 不同土壤条件下追施锌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09113 |
[2] | 任永峰,路战远,赵沛义,高宇,刘广华,栗艳芳. 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20124 |
[3] | 梁晓红,张瑞栋,黄敏佳,刘静,曹雄. 覆膜与施氮互作对高粱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35142 |
[4] | 陈丽,张璐鑫,吴枫,李真,龙兴洲,杨玉锐,尹宝重. 河北平原麦玉两熟轮耕模式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43150 |
[5] | 姜丽娜,张雅雯,朱娅林,赵凌霄. 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小麦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51158 |
[6] | 董智强,王萌萌,李鸿怡,薛晓萍,潘志华,侯英雨,陈辰,李楠,李曼华. WOFOST模型对山东省夏玉米发育期与产量模拟的适用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19, (5): 159165 |
[7] | 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武爱莲,白文斌,王立革,郭珺,韩雄,柳青山. 不同种植模式对高粱晋糯3号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66172 |
[8] | 赵准,齐军仓,李剑,郭岩,令江瑞,李虎情. 新疆不同刈割期对春性大麦干草产量和青贮品质影响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19, (5): 180185 |
[9] | 段里成,郭瑞鸽,张坤,章起明,刘丹,杨爱萍,桂保玉,金国花,蔡哲. 不同播期对直播早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86191 |
[10] | 刘兴叶,邢宝龙,吴瑞香,王桂梅,刘飞. 晋北绿豆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及对产量构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6975 |
[11] | 马凡凡,邢素林,甘曼琴,刘佩诗,黄瑜,甘晓玉,马友华.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土壤肥力及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8996 |
[12] | 李晶,南铭. 俄罗斯和乌克兰引进冬小麦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农艺性状表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 (5): 914 |
[13] | 刘晓亚,张立峰,张继宗,石文宾,张培月. 甘蓝型油菜对华北坝上冷凉环境的适应性[J]. 作物杂志, 2019, (5): 97103 |
[14] | 闫威,李国龙,李智,曹阳,张少英. 施氮量和密度互作对全覆膜旱作甜菜光合特性和块根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4): 100106 |
[15] | 万晓菊,张国强,王克如,谢瑞芝,沈东萍,陈江鲁,刘朝巍,李少昆. 北疆春玉米覆膜、滴灌技术效应研究[J]. 作物杂志, 2019, (4): 107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