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6, 第1期: 4650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6.01.009
刘杰1,盛晋华1,张雄杰2
Liu Jie1,Sheng Jinhua1,Zhang Xiongjie2
摘要:
以12个甜荞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甜荞的7个农艺性状和6个生理生化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评价分析,探讨甜荞主要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指标对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结果表明,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结实率(0.8666)、单株粒数(0.8221)、株高(0.7720)、茎粗(0.7140)、千粒重(0.7004)、开花总数(0.6975)、干重(0.6243);生理生化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叶绿素含量(0.7171)、丙二醛(MDA)含量(0.7035)、脯氨酸(Pro)含量(0.6372)、过氧化物酶(POD)活性(0.6369)、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0.6191)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0.6028)。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结实率高、单株粒数多、叶绿素含量和MDA含量高的品种是甜荞生产中获得高产的重要途径。
[1] | 王淑敏 . 不同叶面肥对荞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 |
[2] | 张春明, 张耀文, 赵雪英 , 等. 甜荞品系的产量相关因素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 2011,39(2):109-112. |
[3] |
汪灿, 王诗雪, 李曼 , 等. 播种量和施肥水平对春播甜荞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20(4):1021-1029.
doi: 10.11674/zwyf.2014.0426 |
[4] | 杨玉霞, 吴卫, 郑有良 , 等. 苦荞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籽粒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6(16):6719-6721,6746. |
[5] | 汪灿, 阮仁武, 袁晓辉 , 等. 甜荞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多重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12):234-238. |
[6] |
宋慧, 冯佰利, 高小丽 , 等. 不同小豆品种(系)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 作物学报, 2010,36(2):347-353.
doi: 10.3724/SP.J.1006.2010.00347 |
[7] |
吴青霞, 杨林, 邵慧 , 等. 药隔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3,33(4):752-757.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13.04.023 |
[8] | 盛晋华, 张雄杰, 陕方 . 内蒙古自治区荞麦生产开发现状与对策. 作物杂志, 2009(3):1-4. |
[9] | Liu X Q, Shi G L, Zhang L Y . The use of grey sequenc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key factors from life table data of insects. Scientia Silvae Sinicae, 1996,32:447-453. |
[10] |
Li Y Y, Feng Z, Zhao L Y , et al. The grey analysis,kriging and selection index of flower yield in Rugosa Rose.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7,6(12):1420-1425.
doi: 10.1016/S1671-2927(08)60003-6 |
[11] | 鄢铮, 王正荣 . 灰色关联分析在淀粉型甘薯新品种评价上的应用.作物杂志, 2014(1):30-32. |
[12] | 侯小峰, 刘静, 王彩萍 , 等. 绿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作物杂志, 2015(1):53-56. |
[13] | 邓聚龙 . 灰色系统基本方法.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7. |
[14] | 王士强, 胡银岗, 佘奎军 , 等. 小麦抗旱相关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07,40(11):2452-2459. |
[15] | 陈稳良, 赵雪英, 李秀莲 , 等. 苦荞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2009,37(10):23-25. |
[16] | 张雄, 柴岩, 封山海 , 等. 甜荞主要数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陕西农业科学, 1997(6):3-4. |
[17] | 徐芦, 高金锋, 王鹏科 , 等. 灰色关联分析在苦荞区试产量性状上的应用. 种子, 2010,29(6):64-66. |
[18] | 孙擎, 杨再强, 高丽娜 , 等. 低温对早稻幼穗分化期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22(11):1326-1333. |
[1] | 马孟莉 郑 云 周晓梅 张婷婷 张晓倩 卢丙越. 云南哈尼梯田红米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5): 2126 |
[2] | 赵 鑫 陈少锋 王 慧 刘三才 杨修仕 张宝林. 晋北地区不同苦荞品种产量和品质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5): 2732 |
[3] | 王 蕾 张想平 李润喜 牛小霞 杨世梅 严宗山 张自强. 大麦农艺性状和子粒支链淀粉的多元分析与评价[J]. 作物杂志, 2018, (5): 7176 |
[4] | 苏桂华 李春雷, 苏义臣. 吉林省22 份主推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评价[J]. 作物杂志, 2018, (5): 6370 |
[5] | 张翔宇 李 海 梁海燕 张 知 宋晓强 郑敏娜. 不同种植行距与种植密度对黍子#br# 生长特性及子实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9196 |
[6] | 吴荣华 庄克章 刘 鹏 张春艳. 鲁南地区夏玉米产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18, (5): 104109 |
[7] | 宿飞飞 张静华 李 勇 刘尚武 刘振宇 王绍鹏 万书明 陈 曦 高云飞 胡林双 吕典秋. 不同灌溉方式对两个马铃薯品种#br# 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97103 |
[8] | 张瑞栋 曹 雄 岳忠孝 梁晓红 刘 静 黄敏佳. 氮肥和密度对高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10115 |
[9] | 安 霞 张海军 蒋方山 吕连杰 陈 军. 播期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及子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32136 |
[10] | 高文俊 杨国义 高新中 玉 柱 许庆方 原向阳 孙耀武. 氮磷钾肥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44149 |
[11] | 王小林 纪晓玲 张盼盼 张 雄 张 静. 黄土高原旱地谷子品种地上器官#br# 干物质分配与产量形成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5): 150155 |
[12] | 陆梅,孙敏,任爱霞,雷妙妙,薛玲珠,高志强. 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8, (4): 121125 |
[13] | 王晓飞,徐海军,郭梦桥,肖宇,程薪宇,刘淑霞,关向军,吴耀坤,赵伟华,魏国江.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26130 |
[14] |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8142 |
[15] | 商娜,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王士红,李海涛,李彤,张晗. 鲁西地区常规棉聊棉6号留叶枝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4): 1431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