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0, 第3期: 154160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0.03.024
柴芳梅1, 高甜甜1, 柴守玺1(), 程宏波2, 宋亚丽3, 鲁清林4
Chai Fangmei1, Gao Tiantian1, Chai Shouxi1(), Cheng Hongbo2, Song Yali3, Lu Qinglin4
摘要:
为揭示不同播种量处理对甘肃省3个不同生态区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分别以陇中2号、兰天36号和铜麦6号为材料,设置5个播种量水平,低温半干旱区和半湿润易旱区为150.0、187.5、225.0、262.5和300.0kg/hm2,半干旱区为112.5、150.0、187.5、225.0和262.5kg/hm2。研究了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群体结构的变化特性和不同区域产量差异。结果表明,低温半干旱区、半湿润易旱区和半干旱区适宜播种量依次为187.5、225.0和225.0kg/hm2,最高产量分别是5 472.0、5 730.0和7 271.4kg/hm2。随种植密度的升高,各生态区小麦产量、穗数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穗粒数随之减小,千粒重无明显变化;基本苗和分蘖成穗率随密度的变化趋势与产量变化一致;地上部生物量随密度增大呈增加趋势,半湿润易旱区和半干旱区不同播种量间地上部生物量差异显著;在相同的播种量下(150.0和225.0kg/hm2),不同区域的产量差异较大,以半干旱区平均产量最高,半湿润易旱区次之,低温半干旱区最低。
[1] | 姜丽娜, 刘佩, 齐冰玉 , 等. 不同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对小麦开花期氮素积累转运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24(2):131-141. |
[2] |
胡焕焕, 刘丽平, 李瑞奇 , 等. 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产量形成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8,28(3):490-495,501.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08.03.111 |
[3] | 薛亚光, 魏亚凤, 李波 , 等. 播期和密度对宽幅带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16,6(1):1-6. |
[4] |
Dornbusch T, Baccar R, Watt J , et al. Plasticity of winter wheat modulated by sowing date,plant population density and nitrogen fertilisation:Dimensions and size of leafblades,sheaths and internodes in relation to their position ona stem. Field Crops Research, 2011,121(1):116-124.
doi: 10.1016/j.fcr.2010.12.004 |
[5] |
Whaley J M, Sparkes D L, Foulkes M J , et al.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 of winter wheat to reductions in plant density.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 2000,137(2):165-177.
doi: 10.1111/aab.2000.137.issue-2 |
[6] | 杨卫君, 贾永红, 石书兵 , 等. 播期和密度对春小麦品种新春26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6,36(7):913-918. |
[7] | 闫树平 . 不同品种冬小麦花前干物质积累转运及对产量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6,48(10):65-68. |
[8] | 杨永光, 张维城, 吴玉娥 , 等. 播量对小麦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河南职技师院学报, 1989(Z1):113-116. |
[9] | 潘雪娇, 黄振江, 陈慧 , 等. 滴灌条件下种植密度对新冬20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7,45(30):32-35. |
[10] | 王文鑫 . 不同密度下苗带宽度对冬小麦产量调控的生理基础.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6. |
[11] |
Spink J H, Semere T, Sparkes D L , et al. Effect of sowing date on the optimum plant density of winter wheat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 2000,137(2):179-188.
doi: 10.1111/aab.2000.137.issue-2 |
[12] | 王方瑞 . 密度对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2. |
[13] | 胡焕焕 . 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调控效应. 保定:河北农业大学, 2008. |
[14] | 董秀春, 韩伟, 杨洪宾 . 播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小穗结实性和产量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8,50(9):31-35. |
[15] | 任寒, 马云国, 何军光 , 等. 播种量对小麦新品种鑫麦296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8,50(5):43-47. |
[16] | 薛志伟, 杨春玲, 宋志均 , 等. 不同密度对安麦8号和安麦9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中国种业, 2018(4):49-52. |
[17] | 杨吉福, 刁立功, 赵海涛 , 等. 播期播量对胶东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3(3):93-95. |
[18] | 林桦 . 鹿角灵芝产品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食品, 2012(21):42. |
[19] | 刘兆晔 . 小麦株高问题的探讨. 山东农业科学, 2014,46(3):130-134. |
[20] | 何井瑞, 陈之政, 张洪树 , 等. 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5,31(33):37-47. |
[21] | 常向楠, 陈树林, 程西永 , 等. 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及关系分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8,52(4):497-505. |
[22] | 石祖梁 . 土壤—小麦植株系统氮素运移及高效利用的生态基础.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23] | 张伟 . 不同种植密度下小麦新品系223和2138主要性状的比较研究.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
[24] | 李伟华, 张静, 郭振升 , 等. 种植密度对百农418小麦群体动态、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4(12):1-6. |
[25] | 姚金保, 马鸿翔, 张平平 , 等.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宁麦24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8,46(15):41-44. |
[26] | 王立峰, 张鹏飞, 唐清 , 等. 播期与密度对襄麦D5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8,57(17):21-25. |
[27] | 周秋峰, 于沐, 张果果 . 种植密度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8,46(20):35-37. |
[28] | 雷钧杰, 宋敏 . 播种期与播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新疆农业科学, 2007,44(B11):138-141. |
[29] |
海江波, 由海霞, 张保军 . 不同播量对面条专用小麦品种小偃503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2,22(3):92-94.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02.03.082 |
[1] | 宋晓, 黄晨晨, 黄绍敏, 张珂珂, 岳克, 张水清, 郭斗斗, 张玉亭. 不同耕作和有机培肥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3): 102108 |
[2] | 吕广德, 殷复伟, 孙盈盈, 钱兆国, 徐加利, 李宁, 薛丽娜, 吴科. 不同播种量对临麦4号产量和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3): 142148 |
[3] | 刘勇, 刘易科, 朱展望, 田进东, 陈泠, 邹娟, 赵发文, 关健, 高春保, 佟汉文. 小麦有机生产现状与分析——以湖北省南漳县稻茬麦有机产品认证为例[J]. 作物杂志, 2020, (3): 1621 |
[4] | 陈娟, 贺锦红, 刘吉利, 康建宏, 吴娜. 半干旱区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淀粉形成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3): 169176 |
[5] | 朱英杰, 刘富启, 张燕, 常旭虹, 王德梅, 陶志强, 王艳杰, 杨玉双, 赵广才. 不同土壤条件下氮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3): 184190 |
[6] | 史丽娟, 白文斌, 曹昌林, 高鹏. 外源硒对高粱产量、籽粒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3): 191196 |
[7] | 李红琴, 刘宝龙, 张波, 张怀刚. 青海省审定小麦品种SSR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分子身份证的建立[J]. 作物杂志, 2020, (3): 6065 |
[8] | 段俊枝, 齐学礼, 冯丽丽, 张会芳, 孙岩, 燕照玲, 陈海燕, 齐红志, 樊文杰, 杨翠苹, 刘毓侠, 任银玲, 张甲源, 李莹, 卓文飞. 抗旱基因在小麦抗旱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J]. 作物杂志, 2020, (3): 715 |
[9] | 陈丹, 普健萍, 伍少云, 周国雁, 隆文杰, 武晓阳, 蔡青. 云南小麦变种分类与地理分布研究[J]. 作物杂志, 2020, (3): 8591 |
[10] | 申洪涛,张富生,李冬,邱建华,蔡兴宏,秦玉宝. 不同前茬和种植密度对牡丹江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2): 105111 |
[11] | 李瑞杰,唐会会,王庆燕,许艳丽,房孟颖,闫鹏,董志强,张凤路. 5-氨基乙酰丙酸和乙烯利复配剂对东北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2): 125133 |
[12] | 陈迪文,周文灵,敖俊华,黄莹,江永,韩西红,秦益民,沈宏. 海藻提取物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2): 134139 |
[13] | 严华,晏中文,雷杰. 新源县1981-2018年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春玉米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2): 140146 |
[14] | 周伟,崔福柱,段宏凯,郝国花,杨慧,刘芮芮. 播期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2): 156161 |
[15] | 王天文,李长忠,陈广海. 播期和密度对马铃薯原种扩繁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 (2): 1621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