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1, 第4期: 4650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1.04.007
冯艳飞(), 杨威, 任国鑫, 邓杰, 李文龙, 高树仁()
Feng Yanfei(), Yang Wei, Ren Guoxin, Deng Jie, Li Wenlong, Gao Shuren()
摘要:
玉米杂交种的综合评价是新品种选育、审定和推广的重要依据。以黑龙江省种植的部分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产量(14%含水量)、籽粒含水量、容重、秃尖长、出籽率、轴粗/穗粗、百粒重和穗长8个性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28个供试玉米杂交种的8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德美亚3号、先玉696和先玉335加权关联度排在前3位,综合表现好。
[1] | 张铁强, 王翊, 王任杰, 等. 黑龙江垦区玉米种植概况.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7(18):38-41. |
[2] | 马锐, 王晓军, 李华芝, 等.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分析.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314(8):96-101. |
[3] | 杨引福, 李立坤, 郭强, 等. 灰色综合评价在玉米新品种评价中的应用. 农业科技通讯, 2008(4):84-89. |
[4] | 高忠江, 施树良, 李钰. SPSS方差分析在生物统计的应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8(11):2116-2120. |
[5] | 高志军, 侯建华, 刘玉爱, 等. 玉米杂交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007,28(2):128-131. |
[6] | 倪正斌, 孙扣忠, 孙红芹, 等.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7,33(2):65-69. |
[7] | 郑国栋, 黄金堂, 陈海玲. 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 2013(16):22-24. |
[8] | 赵倩, 刘兆晔, 刘春蕾, 等. 小麦新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07,23(9):259-262. |
[9] | 卓德众, 刘启华, 郭红甫.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玉米科学, 1996,4(3):31-34. |
[10] | 郭晓霞, 郭玲玲, 王凤莲, 等. 籽粒性状对玉米产量和机收的影响研究进展. 现代农业科技, 2020(2):4-5,7. |
[11] | 柏流芳, 吕黄珍, 朱大洲, 等. 农作物育种中的综合评判方法. 农业工程, 2013(3):112-119. |
[12] | 解松峰, 谢世学, 张百忍, 等. 秦巴山区玉米杂交组合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作物杂志, 2012(1):52-57. |
[13] | 赵激.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杂交玉米组合综合评判中的应用研究. 作物研究, 2002,16(4):178-180. |
[14] | 宫万明, 何文安, 邓少华, 等.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吉林农业科学, 2006,31(3):7-10. |
[15] | 王黎明, 唐道廷, 刘必善 等.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湖北省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08,47(4):391-393. |
[16] | 宋继娟, 柳金来, 周柏明, 等. 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吉林农业科学, 2006,31(4):11-13. |
[17] | 邓杰, 孙丽芳, 王霞, 等. 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穗部性状的关联分析. 种子, 2019,38(10):93-96. |
[18] | 车海先, 李海玉. 玉米容重影响因素浅析.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1,18(1):56-58,61. |
[19] | 马翔龙, 郭党, 李小东, 等. 玉米杂交种产量相关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品种评价筛选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 2012,40(6):585-589,595. |
[20] | 张林, 张宝石, 王霞, 等. 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40(10):9-12. |
[1] | 王庆彬, 聂振田, 卢洁春, 彭春娥, 张民, 孟慧, 刘治国, 耿全政. 宛氏拟青霉提取物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166171 |
[2] | 郭强, 马文清, 秦昌鲜, 施泽升, 彭崇, 闭德金, 何洪良, 梁永检, 唐利球. 甘蔗新品系的DTOPSIS法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4): 3237 |
[3] | 杜晓宇, 李楠楠, 邹少奎, 王丽娜, 吕永军, 张倩, 李顺成, 杨光宇, 韩玉林. 黄淮南片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性状的综合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4): 3845 |
[4] | 陶志强, 闫鹏, 张学鹏.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灌浆期的光合特征对高温适应性的初步研究[J]. 作物杂志, 2021, (4): 7379 |
[5] | 刘天昊, 张翼飞, 王怀鹏, 杨克军, 张津松, 孙逸珊, 肖珊珊, 徐荣琼, 杜嘉瑞, 李佳宇, 彭程, 王宝生. 叶面喷施硅肥对寒地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品质的调控效应[J]. 作物杂志, 2021, (4): 112117 |
[6] | 梁茜, 吴清山, 葛均筑, 吴锡冬, 杨永安, 侯海鹏, 张垚, 马志琪. 播期对华北平原雨养夏玉米产量形成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136143 |
[7] | 李自林, 陆亚春, 赵磊峰, 范东升, 韦忠, 周文亮, 黄利广, 黄阳, 黄经鹏, 顾新权, 年夫照. 靖西市植烟土壤肥力适宜性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3): 155160 |
[8] | 贾瑞玲, 赵小琴, 南铭, 陈富, 刘彦明, 魏立平, 刘军秀, 马宁. 64份苦荞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3): 1927 |
[9] | 曲祥春, 王鼐, 石贵山, 于淼, 李海青, 高悦, 徐宁, 陈冰嬬. 同异分析法在粒用高粱杂交种评价中的应用[J]. 作物杂志, 2021, (3): 4650 |
[10] | 高鹏, 郭美俊, 杨雪芳, 董淑琦, 温银元, 郭平毅, 原向阳. 谷子和玉米叶片光合荧光参数对烟嘧磺隆胁迫的响应差异[J]. 作物杂志, 2021, (3): 7077 |
[11] | 刘剑钊, 袁静超, 梁尧, 贺宇, 张水梅, 史海鹏, 蔡红光, 任军. 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地力提升技术模式实证及效益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2): 135139 |
[12] | 靳建刚, 田再芳. 山西北部地区引种苦荞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2): 5256 |
[13] | 李忠南, 王越人, 邬生辉, 刘励蔚, 曲海涛, 孙振宇, 李光发. 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花粉结实力遗传的初步研究[J]. 作物杂志, 2021, (2): 5761 |
[14] | 张学鹏, 李腾, 王彪, 刘晴, 刘涵瑜, 陶志强, 隋鹏. 玉米叶片“源”的高温胁迫阈值研究[J]. 作物杂志, 2021, (2): 6270 |
[15] | 李瑞杰, 闫鹏, 王庆燕, 许艳丽, 卢霖, 董志强, 张凤路. 5-氨基乙酰丙酸和乙烯利对东北春玉米功能叶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1): 1351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