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2, 第4期: 99106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2.04.014
闫鹏1(), 董学瑞1, 卢霖1, 房孟颖1, 李毅杰2, 王维赞2(), 董志强1()
Yan Peng1(), Dong Xuerui1, Lu Lin1, Fang Mengying1, Li Yijie2, Wang Weizan2(), Dong Zhiqiang1()
摘要:
为明确α-萘乙酸(NAA)和激动素(KT)浸种对新植蔗产量、根系发育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完善甘蔗优质高产抗倒伏化学调控技术理论基础,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栽培甘蔗品种桂糖29(GT29)、桂糖42(GT42)、桂糖49(GT49)和桂糖55(GT55)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浓度配比NAA/KT浸种对新植蔗茎叶鲜重、根系活力、根系形态结构和茎秆抗折断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NAA/KT在20~40时,GT29和GT42根系活力、总根长和根体积相比对照显著增加。田间试验中,NAA 25~50mg/L配合KT 1mg/L浸种处理对收获期甘蔗叶片鲜重、根系发育及茎秆抗折断力促进效果最优,其中2019和2020年试验中4个品种叶片鲜重和产量均比对照增加;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根干重分别比对照平均增加33.0%、39.0%、43.7%、27.4%和44.9%;茎秆抗折断力平均增加26.0%。综上所述,NAA/KT浸种处理提高了新植蔗叶片鲜重和蔗茎产量,提高了根系活力,促进根系发育;田间条件下用NAA 25~50mg/L和KT 1mg/L浸种可显著增加新植蔗收获期产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根干重以及茎秆抗折断力,进而提高甘蔗抗倒伏能力。
[1] | 杨望, 杨坚, 莫兴漫, 等. 甘蔗抗倒伏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16(3):25-26. |
[2] | 王伦旺, 廖江雄, 谭芳, 等. 高产高糖抗倒伏甘蔗新品种桂糖4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南方农业学报, 2015, 46(8):1361-1366. |
[3] | 李腊生. 高培土可防甘蔗倒伏. 湖南农业, 1997(6):10. |
[4] | 樊仙, 杨绍林, 李如丹, 等. 不同铲蔸深度对甘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40(9):1671-1676. |
[5] | 高欣欣, 刘高源, 刘少春, 等. 机械压实对蔗田土壤和甘蔗根系的影响研究进展. 热带农业科学, 2020, 40(11):29-34. |
[6] | 李浩, 韦本辉, 黄金玲, 等. 粉垄对甘蔗根系结构发育及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3):522-532. |
[7] | 罗含敏, 周慧文, 闫海锋, 等. 甘蔗产量形成的要素及其化控措施. 广西糖业, 2020(4):8-14. |
[8] | 范业赓, 陈荣发, 周慧文, 等.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甘蔗分蘖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中国糖料, 2019, 41(2):23-27. |
[9] | 吴转娣, 刘家勇, 杨昆, 等. 云蔗03-194甘蔗组培快繁技术. 中国糖料, 2012(4):52-54. |
[10] | 刘洋. 烯效唑和激动素对绿豆根系建成与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大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6. |
[11] | 何琼英, 王润华. 山梨醇对籼稻愈伤组织培养的效应.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1(1):36-42. |
[12] | 孙波, 刘光玲, 杨丽涛, 等. 甘蔗幼苗根系形态结构及保护系统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4, 19(6):71-80. |
[13] | 罗维钢, 刘要鑫, 仇惠君, 等. 宿根甘蔗黄化苗根系活力及其营养特性研究. 南方农业学报, 2013, 44(6):930-933. |
[14] | 王代容, 刘晓荣, 陈敏, 等. 3种观叶植物水生性根系形成及NAA处理效应. 热带作物学报, 2011, 32(4):702-707. |
[15] | 周鹏, 郭安平, 王跃进, 等. 2个葡萄品系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 热带作物学报, 2002(4):52-57. |
[16] | 尹明华, 曹振龙. KT和NAA对黄芪带芽茎段增殖、愈伤诱导和生根的影响.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 40(1):41-44. |
[17] | 谭显平, 陈政, 周英明, 等.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果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上). 甘蔗糖业, 2010(2):1-7. |
[18] | 谭显平, 陈政, 周英明, 等.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果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下). 甘蔗糖业, 2010(3):1-8. |
[19] | 薛金涛, 张保明, 董志强, 等. 化学调控玉米抗倒及产量性状的效应研究. 作物杂志, 2008(4):72-76. |
[20] | 邵庆勤. 叶面喷施多效唑提高小麦抗倒伏能力的生理机理研究.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7. |
[21] | 伍龙梅. 遮荫和外源调节物质对粳稻茎秆抗倒伏性的影响及其生理和分子机理.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7. |
[22] | 孟令志, 买春艳, 于立强, 等. 黄淮冬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抗倒伏相关性状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36(7):888-895. |
[1] | 胡丹. 甜荞茎秆重心高度和抗折力的遗传分析[J]. 作物杂志, 2022, (4): 8389 |
[2] | 谭秦亮, 程琴, 潘成列, 朱鹏锦, 李佳慧, 宋奇琦, 农泽梅, 周全光, 庞新华, 吕平. 干旱胁迫对甘蔗新品种桂热2号生理指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3): 161167 |
[3] | 程琴, 谭秦亮, 李佳慧, 朱鹏锦, 周全光, 欧克纬, 卢业飞, 吕平, 庞新华. 不同宿根年限甘蔗品种内源激素及酶活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2, (3): 181186 |
[4] | 苏雨婷, 袁帅, 李永松, 崔璨, 陈平平, 王晓玉, 易镇邪. 氮肥运筹对湘南双季杂交稻产量与抗倒伏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3): 225232 |
[5] | 周煜庄, 王瑞, 姚照胜, 张伟军, 刘涛, 孙成明. 不同土壤表面结构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2): 127133 |
[6] | 刘丽敏, 刘红坚, 李傲梅, 何为中. 光温处理对甘蔗试管苗光合自养生根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2): 153157 |
[7] | 罗含敏, 熊发前, 丘立杭, 刘菁, 段维兴, 高轶静, 覃夏燕, 吴建明, 李杨瑞, 刘俊仙. 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在甘蔗分子育种中的应用研究[J]. 作物杂志, 2022, (2): 3543 |
[8] | 刘磊, 宋娜娜, 齐晓丽, 崔克辉. 水稻根系特征与氮吸收利用效率关系的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22, (1): 1119 |
[9] | 刘子刚, 卢海博, 武敏桦, 赵海超, 魏东, 黄智鸿. 化控剂玉黄金对春玉米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42146 |
[10] | 闫锋. 喷施多效唑对糜子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79183 |
[11] | 王锐, 陈士勇, 陈志青, 崔培媛, 卢豪, 杨艳菊, 张海鹏, 张洪程. 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关键氮转化过程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6): 18 |
[12] | 李心昊, 李俊, 万林, 刘丽欣, 刘君权, 马霓. 丘陵地区免耕条播对油菜生长、根系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6): 139144 |
[13] | 梁海燕, 李海, 丁超, 杨芳, 宋晓强, 邓亚蕊, 刘贵山, 林凤仙, 张翔宇, 苏占明, 姜超. 钾肥对糜子茎秆形态、力学、生理特性及抗倒伏能力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6): 177181 |
[14] | 李佳慧, 程琴, 欧克纬, 谭秦亮, 庞新华, 周全光, 吕平, 宋奇琦, 唐毓玮, 朱鹏锦. 不同蔗区甘蔗品种(系)分蘖性状比较及其对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5): 7986 |
[15] | 郭强, 马文清, 秦昌鲜, 施泽升, 彭崇, 闭德金, 何洪良, 梁永检, 唐利球. 甘蔗新品系的DTOPSIS法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4): 32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