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3, 第3期: 5865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3.03.008
李晶1(), 李鹏程1, 贺永斌1, 邢雅玲1, 孟凡华2, 周谦1, 南铭3()
Li Jing1(), Li Pengcheng1, He Yongbin1, Xing Yaling1, Meng Fanhua2, Zhou Qian1, Nan Ming3()
摘要:
对16份俄罗斯冬小麦种质资源的21个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主成分分析,并以获得的主成分因子为基础分别进行二维排序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幼苗习性遗传多样性指数(1.0717)最高,壳色遗传多样性指数(0.1407)最低,表型性状变异明显,相对丰富,且基础广泛。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在10个数量性状基础上构建出以4个主成分因子为主要参数的供试品种定量评价函数模型,并通过二维排序综合得出,D4(喀山16)、D6(喀山21)、D13(喀山43)和D16(喀山16210)是4个因子协调程度较好的品种,可为冬小麦品质育种及遗传改良提供新材料。
[1] |
Eversole K, Feuillet C, Mayer K F X, et al. Slicing thewheat genome. Science, 2014, 345(6194):285-287.
doi: 10.1126/science.1257983 pmid: 25035484 |
[2] | 金善宝. 中国小麦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1-17. |
[3] | 张嘉楠, 昌小平, 郝晨阳, 等. 北方冬麦区小麦抗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 11(3):253-259. |
[4] | 邵千顺, 王斐, 王克雄, 等. 旱地冬小麦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15):45-48. |
[5] | 陈晓杰, 张建伟, 杨保安, 等. 中国冬小麦微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5, 44(4):14-20. |
[6] | 杨金华, 李燕, 邵英, 等. 我国部分小麦种质资源主要品质性状鉴定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 21(2):48-51. |
[7] | 柴永峰, 李秀绒, 赵智勇, 等.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农学学报, 2013, 3(9):1-8. |
[8] | 张雪婷, 杨文雄, 曹东. 甘肃省近年来育成冬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区域表现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36(11):1464-1473. |
[9] | 傅晓艺, 张士昌, 李孟军, 等. 18个黄淮海地区推广冬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4, 34(1):43-47. |
[10] |
南铭, 赵桂琴, 柴继宽.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饲用燕麦种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草地学报, 2017, 25(6):1197-1205.
doi: 10.11733/j.issn.1007-0435.2017.06.006 |
[11] | 陶爱芬, 祁建民, 林培青, 等. 红麻优异种质产量和品质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与综合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41(9):2859-2867. |
[12] | 张加强, 陈常理, 骆霞虹, 等. 26份黄麻种质资源产量性状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及其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 17(3):475-482. |
[13] | 王利民, 张建平, 米君, 等. 国外引进油用亚麻品种资源农艺性状分析与评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1, 33(4):356-361. |
[14] | 王敏, 徐萍, 刘新江, 等.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19(5):1229-1236. |
[15] | 陈碧云, 许鲲, 高桂珍, 等. 中国白菜型油菜种质表型多样性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2, 34(1):25-32. |
[16] | 贺晨帮, 宗绪晓. 豌豆种质资源形态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12(1):42-48. |
[17] | 要燕杰, 高翔, 吴丹, 等. 小麦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的多元分析与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4, 15(1):38-47. |
[18] | 金善宝. 中国小麦生态.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1-4. |
[19] | 杨路加, 孙丽华, 柏禄乾. 小麦中粗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相关性.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14, 30(4):5-8. |
[20] |
Strong W L. Biased richness and evenness relationships within Shannon-Wiener index values.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16, 67:703-713.
doi: 10.1016/j.ecolind.2016.03.043 |
[21] | Khodadadi M, Fotokian M H, Miransari M. Genetic diversity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genotypes based on cluster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es for breeding strategi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Crop Science, 2011, 5(1):17-24. |
[22] | 何中虎, 庄巧生, 程顺和, 等. 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 农学学报, 2018, 8(1):99-106. |
[23] | 李晶, 南铭. 俄罗斯和乌克兰引进冬小麦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农艺性状表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物杂志, 2019(5):9-14. |
[24] |
刘三才, 郑殿升, 曹永生, 等. 中国小麦选育品种与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33(4):20-24.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0-33-4-22-26 |
[25] | 沈裕琥, 王海庆. 数量性状水平上甘、青两省春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演变趋势.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22(5):1056-1065. |
[26] | 程西永, 陈平, 许海霞. 不同国家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29(5):803-808. |
[27] | 程加省, 于亚雄, 杨金华, 等. 云南国外引进小麦品种主要性状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30):35-40. |
[28] | 赵明辉, 李会敏, 孟祥海, 等. 斯洛伐克104份冬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分析及评价. 华北农学报, 2014, 29(增1):120-124. |
[29] | 孟建军, 张成, 施万喜, 等. 丰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陇育10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20, 40(2):261. |
[30] | 倪胜利, 李兴茂. 冬小麦新品种陇鉴110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20(4):11-14. |
[31] | 赵鹏涛, 赵卫国, 罗红炼, 等. 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27(7):38-41. |
[32] | 马艳明, 范玉顶, 李斯深, 等.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 5(2):133-138. |
[33] | Siahbidi M M, Aboughadreh A P, Tahmasebi G R, et al. Evalua- 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interrelationships of agromorphologi- cal characters in durum wheat (Triticum durum Desf.) lines u-sing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2013, 3(1):184-194. |
[34] |
Degewione A, Alamerew S. Genetic diversity in brea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genotypes. Pakistan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2013, 16(21):1330-1335.
doi: 10.3923/pjbs.2013.1330.1335 |
[35] | 张加强, 骆霞虹, 陈常理, 等. 叶用芥菜种质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5, 16(3):535-540. |
[36] | 王光禄, 刘志宏, 程倩倩, 等. 94份国外小麦种质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36(5):577-582. |
[1] | 罗四维, 石秀楠, 贾永红, 张金汕, 王凯, 李丹丹, 王润琪, 董艳雪, 石书兵. 滴灌的毛管间距和滴头间距对匀播冬小麦光合、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3, (3): 230237 |
[2] | 王荣升, 牟凤臣, 李坤, 张微, 刘会, 丁国华, 杨光, 王南博, 张国民, 刘玉明, 陶永庆. 寒地粳稻碾磨品质和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综合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2): 115120 |
[3] | 唐中杰, 谢德意, 许守明, 聂利红, 吕淑平, 王明坤. 2005-2020年转Bt基因棉花抗虫性变化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3, (2): 7782 |
[4] | 阚茗溪, 王艳杰, 于慧玲, 王德梅, 陶志强, 杨玉双, 王玉娇, 高甜甜, 曹祺, 赵广才, 常旭虹. 灌水对节水小麦“衡观35”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光合性能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3, (1): 6875 |
[5] | 张东霞, 秦安振. 冬小麦-夏玉米作物蒸散量及其水热关系研究[J]. 作物杂志, 2022, (6): 145151 |
[6] | 郭巨先, 黄家昕, 李桂花, 符梅, 罗文龙, 王俊, 陆美莲. 芋头挥发性代谢物分析及其品质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2, (6): 167173 |
[7] | 赵小琴, 贾瑞玲, 刘军秀, 刘彦明, 文殷花, 师丽丽, 张娟宁, 马宁. 120份谷子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表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2, (6): 6169 |
[8] | 赵康, 杨涛, 王红刚, 李生梅, 庞博, 马尚洁, 高文伟. 42个新疆海岛棉品种萌发期耐盐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22, (5): 2733 |
[9] | 宋全昊, 金艳, 宋佳静, 陈杰, 赵立尚, 白冬, 陈亮, 朱统泉. 35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2, (4): 6976 |
[10] | 肖明昆, 刘光华, 宋记明, 刘倩, 段春芳, 姜太玲, 张林辉, 严炜, 沈绍斌, 周迎春, 熊贤坤, 罗鑫, 白丽娜, 李月仙. 不同木薯品种(系)农艺性状分析及高产品种(系)筛选[J]. 作物杂志, 2022, (4): 7782 |
[11] | 潘飞飞, 唐蛟, 孙壮, 陈碧华, 王广印, 吴大付, 王威. 沼液替代化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3): 174180 |
[12] | 郝瑞煊, 孙敏, 任爱霞, 林文, 王培如, 韩旭阳, 王强, 高志强. 宽幅条播冬小麦水分利用与干物质积累、品质的关系及播种密度的调控研究[J]. 作物杂志, 2022, (2): 119126 |
[13] | 赵利蓉, 马珂, 张丽光, 汤沙, 原向阳, 刁现民. 不同生态区谷子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分析[J]. 作物杂志, 2022, (2): 4453 |
[14] | 段雅娟, 曹士亮, 于滔, 李文跃, 杨耿斌, 王成波, 刘宝民, 刘长华. 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J]. 作物杂志, 2022, (1): 213219 |
[15] | 冯素芬, 刘元剑, 许蕊淇, 张薇. 云南省近年审定鲜食玉米品种的主要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22, (1): 2202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