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8, 第4期: 8994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8.04.015
刘亚军,胡启国,储凤丽,王文静,杨爱梅
Liu Yajun,Hu Qiguo,Chu Fengli,Wang Wenjing,Yang Aimei
摘要:
为探究不同高效栽培措施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甘薯产量及结薯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干物质在薯块中的分配率高于其他处理,斜栽密度60 000株/hm 2与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产量最高;在对甘薯产量的影响效应中,种植密度>栽培方式,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直栽处理的鲜薯干物率整体高于斜栽和水平栽,直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鲜薯干物率最高,并显著高于直栽密度37 500株/hm 2处理(P<0.05),在对鲜薯干物率的影响效应中,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的甘薯商品薯率更高,在对商品薯率的影响效应中,种植密度>栽培方式,栽培方式与种植密度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综合以上结果,水平栽密度60 000株/hm 2处理能够取得较高的产量和商品薯率。研究结果可为甘薯高效栽培措施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1] |
唐忠厚, 魏猛, 陈晓光 , 等. 不同肉色甘薯块根主要营养品质特征与综合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 2014,47(9):1705-1714.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09.005 |
[2] | 马代夫, 李强, 曹清河 , 等. 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江苏农业学报, 2012,28(5):969-973. |
[3] | 木泰华, 陈井旺 . 中国薯类加工现状与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 2016,49(9):1744-1745. |
[4] |
王良平, 张菡, 乐正碧 , 等. 密度和施肥对甘薯品种万薯5号淀粉含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2(1):108-110.
doi: 10.3969/j.issn.1001-7283.2012.01.028 |
[5] |
李明福, 徐宁生, 陈恩波 , 等. 不同栽插方法对甘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1,38(6):32-33.
doi: 10.3969/j.issn.1004-874X.2011.06.013 |
[6] |
罗鸿 . 不同种植密度对脱毒甘薯产量的影响 . 耕作与栽培, 2008(6): 35, 60.
doi: 10.3969/j.issn.1008-2239.2008.06.018 |
[7] |
贾赵东, 马佩勇, 边小峰 , 等. 氮钾配施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2,27(S1):320-327.
doi: 10.3969/j.issn.1000-7091.2012.z1.063 |
[8] |
林子龙 . 种植密度与钾肥对甘薯新品种龙薯14号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15,46(6):1002-1006.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15.6.1002 |
[9] | Zhang H Y, Xie B T, Wang B Q , et al.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n yield and source-sink characteristics of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Lam].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16(8):1628-1633,1642. |
[10] |
闫会, 李强, 张允刚 , 等. 基因型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农艺性状及结薯习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7,30(8):1739-1745.
doi: 10.16213/j.cnki.scjas.2017.8.008 |
[11] |
金珠群, 许林英, 吴华新 , 等. 栽培方式对迷你甘薯浙薯75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2012(6):817-818.
doi: 10.3969/j.issn.0528-9017.2012.06.014 |
[12] |
宁运旺, 马洪波, 许仙菊 , 等. 氮磷钾缺乏对甘薯前期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3,46(3):486-495.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3.03.005 |
[13] |
王翠娟, 史春余, 王振振 , 等. 覆膜栽培对甘薯幼根生长发育、块根形成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4,40(9):1677-1685.
doi: 10.3724/SP.J.1006.2014.01677 |
[14] | 黄咏梅, 李彦青, 吴翠荣 , 等. 甘薯不同时期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研究. 南方农业学报, 2012,43(9):1287-1290. |
[15] |
柳洪鹃, 张立明, 史春余 , 等. 甘薯矿质元素吸收与分配特性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1(2):71-75.
doi: 10.3969/j.issn.1673-6257.2011.02.015 |
[16] |
孙哲, 刘桂玲, 郑建利 , 等.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16,48(11):61-64.
do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6.11.014 |
[17] | Hall M R, 张黎玉 . 甘薯秧苗的长度、栽培的节数和方向与薯块产量的关系.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87(2):38-39. |
[18] | 刘中华, 许泳清, 邱永祥 , 等. 种植密度对优质鲜食型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16,37(8):1452-1457. |
[19] |
项永斋, 钟伟荣, 胡志格 . 甘薯直播栽培对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5(1):140-141.
doi: 10.3969/j.issn.1000-6850.2005.01.040 |
[1] | 赵 鑫 陈少锋 王 慧 刘三才 杨修仕 张宝林. 晋北地区不同苦荞品种产量和品质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5): 2732 |
[2] | 张翔宇 李 海 梁海燕 张 知 宋晓强 郑敏娜. 不同种植行距与种植密度对黍子#br# 生长特性及子实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9196 |
[3] | 吴荣华 庄克章 刘 鹏 张春艳. 鲁南地区夏玉米产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18, (5): 104109 |
[4] | 宿飞飞 张静华 李 勇 刘尚武 刘振宇 王绍鹏 万书明 陈 曦 高云飞 胡林双 吕典秋. 不同灌溉方式对两个马铃薯品种#br# 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97103 |
[5] | 张瑞栋 曹 雄 岳忠孝 梁晓红 刘 静 黄敏佳. 氮肥和密度对高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10115 |
[6] | 安 霞 张海军 蒋方山 吕连杰 陈 军. 播期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及子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32136 |
[7] | 高文俊 杨国义 高新中 玉 柱 许庆方 原向阳 孙耀武. 氮磷钾肥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44149 |
[8] | 王小林 纪晓玲 张盼盼 张 雄 张 静. 黄土高原旱地谷子品种地上器官#br# 干物质分配与产量形成相关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5): 150155 |
[9] | 陆梅,孙敏,任爱霞,雷妙妙,薛玲珠,高志强. 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8, (4): 121125 |
[10] | 王晓飞,徐海军,郭梦桥,肖宇,程薪宇,刘淑霞,关向军,吴耀坤,赵伟华,魏国江.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26130 |
[11] |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8142 |
[12] | 商娜,杨中旭,李秋芝,尹会会,王士红,李海涛,李彤,张晗. 鲁西地区常规棉聊棉6号留叶枝栽培的适宜密度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4): 143148 |
[13] |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张立生,朱玫. 山西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4): 3236 |
[14] | 魏萌涵, 解慧芳, 邢璐, 宋慧, 王淑君, 王素英, 刘海萍, 付楠, 刘金荣. 华北地区谷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4): 4247 |
[15] | 章星传, 黄文轩, 朱宽宇, 王志琴, 杨建昌. 施氮量对不同水稻品种氮肥利用率与农艺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69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