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9, 第6期: 150155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6.024
杨军学,张尚沛,罗世武,王勇,张晓娟,王晓军,程炳文
Yang Junxue,Zhang Shangpei,Luo Shiwu,Wang Yong,Zhang Xiaojuan,Wang Xiaojun,Cheng Bingwen
摘要:
研究不同种类外源激素对糜子成穗及产量的影响。用5种外源激素在糜子3~4叶期喷施,连续处理2次,喷清水为对照。记录糜子苗期基本苗数、拔节期总茎数、成熟期穗数等性状,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施用脱落酸(ABA)能够显著降低糜子的分蘖数,施用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矮壮素(CCC)也能减少糜子分蘖数,但是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施用多效唑(PP333)对糜子分蘖数没有明显影响;施用GA3、IAA、CCC能够增加分蘖穗数,而ABA、PP333降低分蘖穗数;各处理分蘖成穗率都较对照高,ABA处理分蘖成穗率为最高达到25.20%;ABA处理主茎穗占比较对照增加,分蘖穗占比降低;GA3、IAA、CCC处理主茎穗占比相对于对照降低,分蘖穗占比增加,PP333处理与对照相近;5种外源激素对糜子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施用ABA产量最高,可能与主茎穗占比高和分蘖成穗率高有关系。在糜子3~4叶期喷施5种外源激素,对糜子有显著作用的是ABA,主要表现在ABA能够降低糜子分蘖数,保证了主茎的成穗数量,增加了分蘖成穗率,从而提高了糜子产量。
[1] | 柴岩 . 糜子.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
[2] | 柴岩, 万富世 . 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报告.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
[3] | 程炳文 . 旱地先锋作物—糜子.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9. |
[4] |
Nishizawa N, Sato D, Ito Y .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of proso millet on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D-galactosamine in rats.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2,66(1):92-96.
doi: 10.1271/bbb.66.92 pmid: 11866125 |
[5] | 柴岩, 冯佰利, 王宏岩 . 中国黄米食品.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
[6] | 米拉, 武挨, 厚许辉 , 等. 糜米营养价值的研究.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1995(3):105-107. |
[7] | 杜春微, 高梦晗, 刘庆 , 等. 黄米品质特性研究. 食品工业, 2018,39(2):83-87. |
[8] | 汪斌, 李维明 . 植物激素的信号转导系统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1,30(4):433-438. |
[9] |
Kaur S, Gupta A K, Kaur N . Effect of GA3,kinetin and indole acetic acidon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chickpea seedlings germinating under water stress.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00,30(1):61-70.
doi: 10.1023/A:1006371219048 |
[10] | Boucaud J, Unger I A . Hormonal control of germination under saline conditions of three halophyte taxa in genus Suaeda. Physiology Plant, 1976,36:197-200. |
[11] | 杨建昌, 王志琴, 朱庆森 . 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光合能力与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5,16(1):27-31. |
[12] | 张治安, 陈庆利, 徐克章 . 灌浆期喷施6-BA对甜玉米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40(6):683-685. |
[13] | 聂乐兴, 姜兴印, 吴淑华 , 等. 胺鲜酯对高产玉米的调控作用研究. 玉米科学, 2010,18(6):33-37. |
[14] | 黄永相, 郭涛, 李伟 , 等. 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水稻茎蘖成穗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34(3):300-302. |
[15] | 陶龙兴, 王熹, 谈惠娟 , 等. 水稻分蘖功能叶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成穗率的关系. 杂交水稻, 2006,21(1):68-71. |
[16] | 包达, 张家清, 张海清 ,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超级稻成穗率的效应研究. 作物研究, 2014,28(1):15-18. |
[17] |
蔡铁, 徐海成, 尹燕枰 , 等. 外源IAA、GA3和ABA影响不同穗型小麦分蘖发生的机制. 作物学报, 2013,39(10):1835-1842.
doi: 10.3724/SP.J.1006.2013.01835 |
[18] | 吴国训, 吴自明 . 提高水稻群体成穗率的基本途径及关键技术. 江西农业学报, 2003,15(3):57-61. |
[19] | 佟汉文, 彭敏, 刘易科 , 等. 小麦分蘖成穗规律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16,55(13):56-60. |
[20] | 李小艳, 许晅, 朱同生 , 等. 细胞分裂素对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3,29(36):219-223. |
[21] | 张春娟, 冯乃杰, 郑殿峰 . 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蔬菜,2009(14):43-48. |
[22] | 郑乐娅, 吴文革, 阎川 ,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光合速率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作物杂志,2011(3):63-66. |
[23] | 黄升谋, 邹应斌 . 赤霉素和脱落酸对水稻籽粒灌浆及结实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33(3):293-296. |
[1] | 孙悦,刘斌,傅漫琪,王婧,王小慧,陈阜. 1985-2015年我国胡麻子生产时空动态变化[J]. 作物杂志, 2019, (6): 813 |
[2] | 刁生鹏,高日平,高宇,任永峰,赵沛义,袁伟,高学峰. 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8389 |
[3] | 李积铭,李爱国,贾英全,宋聪敏,刘桂华,徐桂真,李和平. 机械化栽培条件下株距对油葵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7175 |
[4] | 庄克章,吴荣华,张春艳,徐立华,徐相波,丁一,王振南.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青贮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140144 |
[5] | 王艳青,李勇军,李春花,卢文洁,孙道旺,尹桂芳,洪波,王莉花. 藜麦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 (6): 156161 |
[6] | 王丽娜,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赵广才. 不同土壤条件下追施硼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9498 |
[7] | 李虎,陈传华,刘广林,吴子帅,黄秋要,罗群昌.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桂育9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6): 99103 |
[8] | 张艳华,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王艳杰,杨玉双,赵广才. 不同土壤条件下追施锌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09113 |
[9] | 任永峰,路战远,赵沛义,高宇,刘广华,栗艳芳. 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马铃薯水分利用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20124 |
[10] | 梁晓红,张瑞栋,黄敏佳,刘静,曹雄. 覆膜与施氮互作对高粱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35142 |
[11] | 陈丽,张璐鑫,吴枫,李真,龙兴洲,杨玉锐,尹宝重. 河北平原麦玉两熟轮耕模式对土壤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43150 |
[12] | 姜丽娜,张雅雯,朱娅林,赵凌霄. 施氮量对不同品种小麦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51158 |
[13] | 董智强,王萌萌,李鸿怡,薛晓萍,潘志华,侯英雨,陈辰,李楠,李曼华. WOFOST模型对山东省夏玉米发育期与产量模拟的适用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19, (5): 159165 |
[14] | 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武爱莲,白文斌,王立革,郭珺,韩雄,柳青山. 不同种植模式对高粱晋糯3号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5): 166172 |
[15] | 赵准,齐军仓,李剑,郭岩,令江瑞,李虎情. 新疆不同刈割期对春性大麦干草产量和青贮品质影响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19, (5): 1801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