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6, 第4期: 167171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6.04.029
• 植物保护 • 上一篇
王绍敏1,国淑梅1,牛贞福1,张鹤2
Wang Shaomin1,Guo Shumei1,Niu Zhenfu1,Zhang He2
摘要:
为研究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冬小麦出苗、农艺性状、主要病虫害防效、产量等的影响,以周麦27为试验品种进行田间试验,以每100kg种子30% 噻虫嗪FS 240mL+30g/L苯醚甲环唑FS 200mL为对照药剂,设置3种不同药种质量比(400、600、800g/100kg)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用药量。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均不产生药害、出苗安全,可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强小麦植株素质,成熟安全。各药剂处理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病情指数(被害株率、百株蚜量)均与对照药剂处理差异不显著,但防效有所差异;除400g/100kg包衣对金针虫、纹枯病的防效低于对照药剂处理且差异显著外,其余药剂处理的防效均与对照药剂处理差异不显著。与空白对照(CK)相比,400、600、800g/100kg包衣处理小麦增产率分别为6.71%、8.16%、9.07%,对照药剂处理的增产率为8.29%,均与CK差异显著。生产中推荐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应用于小麦生产的最佳用量为600g/100kg包衣。
[1] |
季书勤, 郭瑞, 赵淑章 , 等. 氮磷钾、灌水、喷洒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6,21(4):82-86.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6.04.021 |
[2] | 杨继远, 汪洋, 张慎举 . 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37(13):5906-5907. |
[3] |
张会云, 陈荣振, 冯国华 , 等. 中国小麦纹枯病研究现状与展望. 麦类作物学报, 2007,27(6):1150-1153.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07.06.270 |
[4] |
孙炳剑, 雷小天, 袁虹霞 , 等. 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 麦类作物学报, 2007,27(5):914-918.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07.05.220 |
[5] | 孙炳剑, 袁虹霞, 邢小萍 , 等. 不同种子处理剂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 麦类作物学报, 2008,28(4):709-712. |
[6] |
程水明, 宋家永, 夏国军 , 等. 复方适乐时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的试验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2,22(1):76-79.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02.01.019 |
[7] |
王汉芳, 季书琴, 李向东 , 等. 10.4%吡虫啉·烯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麦类作物学报, 2012,32(4):799-804.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12.04.037 |
[8] | 茹李军, 郑雪松, 丑靖宇 , 等. 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蚜虫的防治效果. 麦类作物学报, 2016,36(2):251-256. |
[9] | 张自启, 王利霞, 刘长营 , 等.不同小麦种衣剂对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作物杂志,2011(6):119-121. |
[10] | 陈春利, 王绍敏, 杨慧 , 等. 氟唑菌酰胺及其混剂防治辣椒灰霉病药效分析. 农药, 2014,53(9):685-687. |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GB/T 17980.1-17980.53-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0. |
[12] | 赵晓华, 张冬青, 李文娟 . 2014 年成武县小麦病虫害发生实况及原因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2014(22):127-128. |
[13] | 杨慧, 王绍敏, 赵鑫 , 等. 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棉花玉米病虫害的田间防效. 农药, 2015,54(11):852-854. |
[1] | 王汉霞 单福华 田立平 马巧云 赵昌平 张风廷. 北部冬麦区冬小麦区试品种(系)的#br# 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5): 4044 |
[2] | 安 霞 张海军 蒋方山 吕连杰 陈 军. 播期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及子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32136 |
[3] | 陆梅,孙敏,任爱霞,雷妙妙,薛玲珠,高志强. 喷施叶面肥对旱地小麦生长的影响及与产量的关系[J]. 作物杂志, 2018, (4): 121125 |
[4] | 宋敏,张海鹏,路兴涛,吴翠霞,张勇. 不同除草剂对冬小麦田宝盖草的防除效果[J]. 作物杂志, 2018, (2): 161165 |
[5] | 马瑞琦,亓振,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冯金凤,孙敏,赵广才. 化控剂对冬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J]. 作物杂志, 2018, (1): 133140 |
[6] | 曹嘉晨,郑有飞,赵辉,徐静馨. 开顶式气室对冬小麦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1): 8895 |
[7] | 高雪,强远华,梁社往,陶宏征,许云玉,杨宝菊,刘雅婷. 魔芋病虫害及绿色防控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7, (5): 2630 |
[8] | 黄少辉,杨军芳,贾良良,杨云马,杨文方,孙彦铭. 脲甲醛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中硝态氮分布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3): 110114 |
[9] | 刘丽杰,张东向,金忠民,林立东,任艳波,赵婧佟,苍晶. 外源水杨酸对低温下寒地冬小麦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3): 6068 |
[10] | 田艺心,高凤菊. 高蛋白大豆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积累分配对密度的响应研究[J]. 作物杂志, 2017, (2): 121125 |
[11] | 赵振杰,梁太波,陈千思,胡利伟,张艳玲,尹启生. 碳纳米材料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J]. 作物杂志, 2017, (2): 713 |
[12] | 谢连杰,李娜娜,裴艳婷,宋建霞,赵磊,李志强,丁汉凤. 山东省近60年主推冬小麦品种对土壤矿质元素吸收特性研究[J]. 作物杂志, 2017, (1): 5660 |
[13] | 王连喜,刘畅,李琪,吴东丽,王清,成威. 气候变暖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冬小麦种植北界变化[J]. 作物杂志, 2017, (1): 6167 |
[14] | 王俊英,周吉红,孟范玉,毛思帅,杨建国,张金良,刘亚佳,李小龙. 北京市冬小麦节水节肥节药轻简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J]. 作物杂志, 2016, (6): 99106 |
[15] | 刘丽华,庞斌双,李宏博,刘阳娜,福德平,王娜,赵昌平. 2009-2015年北京市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系的DNA指纹分析[J]. 作物杂志, 2016, (5): 13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