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6, 第6期: 99106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6.06.017
王俊英1,周吉红1,孟范玉1,毛思帅1,杨建国2,张金良2,刘亚佳3,李小龙4
Wang Junying1,Zhou Jihong1,Meng Fanyu1,Mao Sishuai1,Yang Jianguo2,Zhang Jinliang2,Liu Yajia3,Li Xiaolong4
摘要:
针对北京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耗水量偏大、用肥量偏多、农机作业环节多、成本高等问题,引进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使用的圆形(指针式)喷灌机等节水灌溉设备,研究提出喷灌条件下限量灌溉高效用水量为1 650m 3/hm 2,研发出用于大田水肥一体化的施肥系统,筛选出高巧和酷拉斯等4种复合拌种药剂和施用配方,引进了河南豪丰2BMSF-16/8带状免耕旋耕播种机并根据京郊播种要求进行了改造,提高了水、肥、药利用效率和农机作业效率,形成了北京市小麦节水节肥轻简栽培技术体系,包括选用抗旱品种、采用圆形喷灌机等节水灌溉,采用水肥一体化或缓释复合肥一次底施(或缓释尿素返青期一次施用)技术以减少肥料用量。该技术体系已在京郊得到大面积应用。
[1] |
张灿军, 吴少辉, 王书子 , 等. 节水抗旱小麦新品种—洛旱2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02,22(4):105.
doi: 10.3969/j.issn.1009-1041.2002.04.031 |
[2] | 黎裕 . 作物抗旱鉴定方法与指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3,11(3):91-99. |
[3] | 路贵和, 安海润 . 作物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1999,27(4):39-43. |
[4] | 周桂莲, 杨慧霞 . 小麦抗旱性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分析评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6,14(2):65-71. |
[5] | 宫飞, 陈阜, 杨晓光 . 喷灌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1,6(5):30-34. |
[6] | 宗洁, 吕谋超, 翟国亮 , 等. 北方小麦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模式研究.节水灌溉, 2014(7):69-71. |
[7] | 王冀川, 高山, 徐雅丽 , 等. 新疆小麦滴灌技术的应用与存在问题.节水灌溉, 2011(9):25-29. |
[8] | 史宏志, 高卫锴, 常思敏 . 微喷灌水定额对烟田土壤物理性状和养分运移的影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43(5):485-490. |
[9] |
Home P G, Panda R K, Kar S . Effect of method and scheduling of irrigation on water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ies of Okra (Abelmoschus esculentus).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2,55:159-170.
doi: 10.1016/S0378-3774(01)00186-X |
[10] |
严海军, 姚培培, 朱勇 , 等. 圆形喷灌机喷头配置技术与软件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11,42(6):84-88.
doi: 10.3969/j.issn.1000-1298.[year].[issue].[sequence] |
[11] |
赵伟霞, 李久生, 杨汝苗 , 等. 田间试验评估圆形喷灌机变量灌溉系统水量分布特性. 农业工程学报, 2014,30(22):53-62.
doi: 10.3969/j.issn.1002-6819.2014.22.007 |
[12] | 高祥照, 杜森, 钟永红 , 等. 水肥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农业信息, 2015(4):14-19,63. |
[13] |
李月华, 李琴, 王树生 , 等. 小麦微喷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初报. 河北农业科学, 2012,16(7):28-31.
doi: 10.3969/j.issn.1088-1631.2012.07.008 |
[14] | 傅送保, 曲均峰, 王国忠 . 一次基施缓释肥对小麦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磷肥与复肥, 2014(2):73-74. |
[15] |
解永军, 李作山, 解永金 , 等. “施可丰”长效缓释肥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3,45(4):84-85.
doi: 10.3969/j.issn.1001-4942.2013.04.024 |
[16] |
王显模, 邓洪睿, 付庆中 , 等. 小麦缓释肥不同底肥用量施用效果研究.现代农业科技, 2015(10):23-24.
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15.10.009 |
[17] |
张玉涛, 潘月庆, 胡星宝 , 等. 立克秀与高巧种衣剂混用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山东农业科学, 2001(6):97-98.
doi: 10.3969/j.issn.1001-4942.2011.06.028 |
[18] | 茹李军, 郑雪松, 丑靖宇 , 等. 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蚜虫的防治效果. 麦类作物学报, 2016,36(2):251-256. |
[19] | 王俊英, 宋慧欣, 周吉红 , 等. 北京市粮经作物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
[20] |
周吉红, 毛思帅, 孟范玉 , 等. 北京第八代小麦主推品种特点及其应用.作物杂志, 2015(1):20-24.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5.01.004 |
[21] |
周吉红, 毛思帅, 王俊英 , 等. 构建合理群体,因苗因墒科学管理,实现小麦高产高效.作物杂志, 2015(4):109-114.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5.04.024 |
[22] |
孟范玉, 周吉红, 王俊英 , 等. 冬末春初京郊麦田镇压和补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农业科技通讯, 2015(3):68-70.
doi: 10.3969/j.issn.1000-6400.2015.03.023 |
[23] |
严海军, 马静, 王志鹏 . 圆形喷灌机泵注式施肥装置设计与田间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2015,46(9):100-106.
doi: 10.6041/j.issn.1000-1298.2015.09.014 |
[1] | 王汉霞 单福华 田立平 马巧云 赵昌平 张风廷. 北部冬麦区冬小麦区试品种(系)的#br# 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5): 4044 |
[2] | 安 霞 张海军 蒋方山 吕连杰 陈 军. 播期播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群体及子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32136 |
[3] | 宋敏,张海鹏,路兴涛,吴翠霞,张勇. 不同除草剂对冬小麦田宝盖草的防除效果[J]. 作物杂志, 2018, (2): 161165 |
[4] | 曹嘉晨,郑有飞,赵辉,徐静馨. 开顶式气室对冬小麦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1): 8895 |
[5] | 马瑞琦,亓振,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冯金凤,孙敏,赵广才. 化控剂对冬小麦植株性状及产量品质的调节效应[J]. 作物杂志, 2018, (1): 133140 |
[6] | 梁淑敏,张磊,和生鼎,杨群擎,李燕山,和平根,王绍林,王颖,杨琼芬,隋启君. 滇西北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下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J]. 作物杂志, 2017, (6): 7983 |
[7] | 黄少辉,杨军芳,贾良良,杨云马,杨文方,孙彦铭. 脲甲醛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中硝态氮分布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3): 110114 |
[8] | 刘丽杰,张东向,金忠民,林立东,任艳波,赵婧佟,苍晶. 外源水杨酸对低温下寒地冬小麦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3): 6068 |
[9] | 谢连杰,李娜娜,裴艳婷,宋建霞,赵磊,李志强,丁汉凤. 山东省近60年主推冬小麦品种对土壤矿质元素吸收特性研究[J]. 作物杂志, 2017, (1): 5660 |
[10] | 王连喜,刘畅,李琪,吴东丽,王清,成威. 气候变暖背景下京津冀地区冬小麦种植北界变化[J]. 作物杂志, 2017, (1): 6167 |
[11] | 刘丽华,庞斌双,李宏博,刘阳娜,福德平,王娜,赵昌平. 2009-2015年北京市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系的DNA指纹分析[J]. 作物杂志, 2016, (5): 1318 |
[12] | 龙文飞,傅志强,李海林. 节水灌溉条件下氮肥密度互作对双季晚稻丰源优299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6, (5): 124130 |
[13] | 张耗,杨建昌. 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对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6, (5): 6774 |
[14] | 王绍敏,国淑梅,牛贞福,张鹤. 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和主要病虫害的防控研究[J]. 作物杂志, 2016, (4): 167171 |
[15] | 王璐,程子航,宋永超,王晓楠,付连双,李卓夫,陈露. 寒地冬小麦叶片中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对其穗分化进程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6, (3): 99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