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8, 第4期: 812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8.04.002
何中国,朱统国,李玉发,王佰众,牛海龙,刘红欣,李伟堂,牟书靓
He Zhongguo,Zhu Tongguo,Li Yufa,Wang Baizhong,Niu Hailong,Liu Hongxin,Li Weitang,Mu Shujing
摘要:
为进一步明确吉林省花生育种目标,论述了吉林省花生育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指出吉林省花生育种近期目标应以高产、早熟、高油和高蛋白为主,中长期目标兼顾抗逆育种、高油酸育种和适宜机械化育种,同时阐明要注重多优良性状的聚合改良。提出将传统育种和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多途径、多手段开展花生新品种选育的育种思路。强调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兼顾长期目标与短期效应,满足生产需要。
[1] |
凤桐, 高华援, 赵叶明 , 等. 吉林省花生生产现状与发展优势. 吉林农业科学, 2010,35(1):23-25.
doi: 10.3969/j.issn.1003-8701.2010.01.009 |
[2] | 孙峥, 周紫阳, 陈永年 , 等. 吉林省花生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吉林农业科学, 2013,38(5):15-17,28. |
[3] | 高华援, 凤桐 . 吉林花生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6. |
[4] | 凤桐, 高华援, 张宇航 , 等. 优质、高产、抗病花生新品种吉花4号的选育. 作物杂志, 2012(5):122-124. |
[5] | 朱统国, 高华援, 凤桐 , 等. 花生新品种吉花11号的选育及品种稳定性分析.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4,10(2):86-91. |
[6] | 顾广霞, 张云万, 苏江顺 , 等. 吉林省花生科研及产业发展动态与对策. 农业科技通讯, 2010(5):15-17. |
[7] |
王云云, 孙全喜, 王秀贞 , 等. 花生AhNCED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载体构建. 江苏农业科学, 2017,45(3):20-23.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7.03.005 |
[8] | 中国种植业信息网. 中国农业数据库[EB/OL].2001-2010. |
[9] | 高华援, 徐宝慧, 由宝茹 , 等. 吉林省花生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花生学报, 2009(2):30-34. |
[10] | 禹山林 . 中国花生遗传育种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
[11] | 李拴柱, 宋江春, 王建玉 , 等. 高油酸花生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17(3):6-12. |
[12] | 雷永, 廖伯寿 . 花生高油酸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加强花生科技创新推进油料科技产业发展—第五届全国花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01-105. |
[13] | 李付振, 吴列洪, 梁尹明 , 等. 浙江花生小京生产业现状及育种策略. 浙江农业科学, 2012(10):137-1381. |
[14] | 陈静 . 高油酸花生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12(2):190-196. |
[15] |
王传堂, 王秀贞, 唐月异 , 等. 中国高油酸花生种质创制、品种选育进展与建议. 花生学报, 2015,44(2):49-53.
doi: 10.14001/j.issn.1002-4093.2015.02.010 |
[16] | 陈明娜, 迟晓元, 潘丽娟 , 等. 中国花生育种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9):1-6. |
[17] |
贺梁琼, 唐荣华, 周翠球 , 等. 广西地方花生种质资源的鉴定和评价. 广西农业科学, 2010,41(12):1281-1287.
doi: 10.3969/j.issn.2095-1191.2010.12.008 |
[18] | 禹山林 . 中国花生育种及农机农艺结合.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8B):19-21. |
[1] | 马孟莉 郑 云 周晓梅 张婷婷 张晓倩 卢丙越. 云南哈尼梯田红米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5): 2126 |
[2] | 赵 鑫 陈少锋 王 慧 刘三才 杨修仕 张宝林. 晋北地区不同苦荞品种产量和品质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 (5): 2732 |
[3] | 苏桂华 李春雷, 苏义臣. 吉林省22 份主推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评价[J]. 作物杂志, 2018, (5): 6370 |
[4] | 魏萌涵, 解慧芳, 邢璐, 宋慧, 王淑君, 王素英, 刘海萍, 付楠, 刘金荣. 华北地区谷子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4): 4247 |
[5] | 李少昆,张万旭,王克如,俞万兵,陈永生,韩冬生,杨小霞,刘朝巍,张国强,王浥州,柳枫贺,陈江鲁,杨京京,谢瑞芝,侯鹏,明博. 北疆玉米密植高产宜粒收品种筛选[J]. 作物杂志, 2018, (4): 6268 |
[6] | 章星传, 黄文轩, 朱宽宇, 王志琴, 杨建昌. 施氮量对不同水稻品种氮肥利用率与农艺性状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6978 |
[7] | 樊艳丽,董会,卢柏山,史亚兴,高宁,史亚民,徐丽,席胜利,张翠芬,刘焱辉. 播期对不同糯玉米品种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7983 |
[8] | 权宝全,白冬梅,田跃霞,薛云云. 不同源库关系对花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02105 |
[9] | 曾波. 近30年来我国水稻主要品种更新换代历程浅析[J]. 作物杂志, 2018, (3): 17 |
[10] | 宋江春,李拴柱,王建玉,张秀阁,朱雪峰,乔建礼,向臻. 我国高油花生育种研究进展[J]. 作物杂志, 2018, (3): 2531 |
[11] | 王克如,李少昆,王延波,赵海岩,沈玉忠,蔡丹丹,肖万欣,姜文野,黄兆福,翟立超,李璐璐,谢瑞芝,侯鹏,明博. 辽宁中部适宜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的筛选[J]. 作物杂志, 2018, (3): 97102 |
[12] | 曾波,孙世贤,王洁. 我国水稻主要品种近30年来审定及推广应用概况[J]. 作物杂志, 2018, (2): 15 |
[13] | 曲歌,陈争光,王雪. 基于近红外光谱与SIMCA和PLS-DA的水稻品种鉴别[J]. 作物杂志, 2018, (2): 166170 |
[14] | 姜丽娜,岳影,李金娜,张雅雯,朱娅林,李春喜. 施氮量对小麦花后氮素分配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2): 8086 |
[15] | 袁珍贵,陈平平,郭莉莉,屠乃美,易镇邪. 土壤镉含量影响水稻产量与稻穗镉累积分配的品种间差异[J]. 作物杂志, 2018, (1): 107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