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8, 第5期: 162166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8.05.026
张建华,郭瑞峰,曹昌林,范娜,江佰阳,李光,史丽娟,彭之东,白文斌
Zhang Jianhua,Guo Ruifeng,Cao Changlin,Fan Na,Jiang Baiyang,Li Guang,Shi Lijuan,Peng Zhidong,Bai Wenbin
摘要:
为筛选出高粱田除草效果好、价格适宜的苗后茎叶除草剂。在高粱苗后6叶期采用茎叶施药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6种茎叶除草剂的药效、安全性及成本。结果表明,6种除草剂对高粱均无明显药害;38%莠去津SC 1 500mL/hm 2+增效剂450mL/hm 2对高粱田难防禾本科杂草有特效,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91.41%和93.54%,成本为330元/hm 2;38%莠去津SC 3 000mL/hm 2+50%二氯喹啉酸WP 750g/hm 2+57% 2,4-滴丁酯EC 450mL/hm 2对阔叶杂草防效显著,且对杂草的综合防除效果最好,鲜重防效和株防效分别为92.76%和91.52%,成本为300元/hm 2。高粱田苗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可选用38%莠去津SC 1 500mL/hm 2+增效剂450mL/hm 2;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可选用38%莠去津SC 3 000mL/hm 2+50%二氯喹啉酸WP 750g/hm 2+57% 2,4-滴丁酯EC 450mL/hm 2。
[1] | 邹剑秋, 王艳秋, 张志鹏 , 等. A3型细胞质能源用甜高粱生物产量、茎秆含糖锤度和出汁率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1,16(2):8-13. |
[2] | 王艳秋, 邹剑秋, 张志鹏 , 等. 能源甜高粱茎秆节间锤度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15(5):6-11. |
[3] | 山西省高粱专家系统. 高粱田间草害防治.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17):58-59. |
[4] | 刘玉涛, 赵秀梅, 王宇先 , 等. 几种除草剂对纤维高粱苗后杂草防治效果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4):59-62. |
[5] | 唐永清, 王朴, 王家武 , 等. 高粱苗前化学除草技术. 杂草科学, 2004(4):40-43. |
[6] | 张泽溥 . 我国农田杂草治理技术的发展. 植物保护, 2004,30(2):28-32. |
[7] | 李广领, 陈锡岭, 秦雪蜂 , 等. 5种除草剂对百农矮抗的安全性. 农药, 2007,46(2):132-134. |
[8] | 刘天朋, 赵甘霖, 倪先林 , 等. 不同除草剂在不同时期施用的除草效果及对高粱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2,40(36):17564-17566. |
[9] | 王丽娟, 徐秀德, 董怀玉 , 等. 多种除草剂防除高粱田杂草的研究. 中国植保导刊, 2013(1):51-53. |
[10] | 王忠武 . 农田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杂粮作物, 2006,26(1):130-132. |
[11] | 崔香仙 . 延边地区水田杂草防除现状及其对策. 延吉:延边大学, 2007. |
[12] | 林长福, 杨玉廷 . 除草剂混用、混剂及其药效评价. 农药, 2002(8):5-7. |
[13] | 碑良芝, 满青云, 邱学林 , 等. 麦田除草剂与助剂混用的増效作用. 杂草科学, 2003(3):12-14. |
[14] | 火良余, 焦竣森, 葛吉芳 , 等. 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与不同除草剂混用对冬小麦田硬草与罔草防效比较. 植物保护学, 2015(9):122-123. |
[15] | 付颖, 叶非, 王常波 . 助剂在农药中的应用.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01,22(1):40-41. |
[16] | 王成菊, 张文吉 . 助剂在除草剂应用中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农药学学报, 2003,1(5):12-20. |
[17] | 卜元卿, 王咎畅, 智勇 , 等. 农药制剂中助剂使用状况调研及风险分析. 农药, 2014,12(53):932-936. |
[18] | 苏少泉 . 除草剂助剂及其应用.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07,11(5):3-7. |
[1] | 张一中,周福平,张晓娟,邵强,杨彬,柳青山. 高粱种质材料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鉴定及聚类分析[J]. 作物杂志, 2018, (5): 4553 |
[2] | 张瑞栋,曹雄,岳忠孝,梁晓红,刘静,黄敏佳. 氮肥和密度对高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5): 110115 |
[3] | 赵存虎,孔庆全,陈文晋,贺小勇,田晓燕. 蚕豆田除草剂筛选初报[J]. 作物杂志, 2018, (5): 167172 |
[4] | 高杰,李青风,彭秋,焦晓燕,王劲松. 不同养分配比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磷钾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4): 138142 |
[5] | 张姣,吴奇,周宇飞,王艺陶,张瑞栋,黄瑞冬. 苗期和灌浆期干旱-复水对高粱光合特性和物质生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3): 148154 |
[6] | 崔江辉,崔福柱,薛建福,郝建平,杜天庆,孙隆祥. 化肥减施对小麦-高粱系统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1): 126132 |
[7] | 郝艳芳,王良群,刘勇,张微,杨伟,白鸿雁,武擘. 高粱幼叶细胞悬浮系的建立[J]. 作物杂志, 2018, (1): 3540 |
[8] | 张微,王良群,刘勇,郝艳芳,杨伟,白鸿雁,武擘. 农杆菌介导高粱遗传转化的相关因素优化[J]. 作物杂志, 2018, (1): 5661 |
[9] | 朱凯,张飞,柯福来,王艳秋,邹剑秋. 种植密度对适宜机械化栽培高粱品种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8, (1): 8387 |
[10] | 高杰,李青风,汪灿,张国兵,彭秋. 不同氮素水平对糯高粱物质生产及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6): 126130 |
[11] | 王聪,杨广东,胡尊艳,陈林祺,任思琪. 种植密度对高粱冠层结构及光辐射特征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5): 119123 |
[12] | 丁超,张建华,白文斌,郭瑞峰,曹昌林. 高粱田常用除草剂对高粱生理生化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5): 149155 |
[13] | 于纪珍,王瑞,詹鹏杰,平俊爱,张福耀. 中国主要高粱杂交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17, (5): 4954 |
[14] | 张伟,张阳,赵威军,邵荣峰,卜华虎,常玉卉,李金梅,王花云. 烯效唑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及倒伏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4): 113116 |
[15] | 张晓娟,周福平,张一中,邵强,范昕琦,刘勇,柳青山. 复粒高粱不育系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17, (2): 72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