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19, 第3期: 137141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9.03.022
叶卫军,杨勇,张丽亚,田东丰,张玲玲,周斌
Ye Weijun,Yang Yong,Zhang Liya,Tian Dongfeng,Zhang Lingling,Zhou Bin
摘要:
为了研究氮肥用量对绿豆品种皖科绿3号产量的影响,设计4种氮肥水平(0、30、60、90kg/hm 2),对不同处理中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单株荚数、产量等性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有助于提高干物质积累和叶绿素含量,尤其在苗期和开花期可使绿豆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根瘤数量、鲜重和干重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株高、分枝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水平对单株荚数、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效果相似,随着氮肥水平的升高,这3种性状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60kg/hm 2的氮肥处理达最大值。该结果同时也表明氮肥主要通过单株荚数影响绿豆产量。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下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适量氮肥可提高绿豆的增产潜力,皖科绿3号在安徽省地区种植的适宜氮肥施用量为60kg/hm 2。
[1] | 程须珍, 王素华, 王丽侠 , 等. 绿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1-2. |
[2] | 祁通, 刘易, 冯耀祖 , 等. 氮肥施用方式对耐盐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20(5):1288-1293. |
[3] |
Liu X, Zhang Y, Han W , et al. Enhanced nitrogen deposition over China. Nature, 2013,494:459-462.
doi: 10.1038/nature11917 |
[4] |
巨晓棠, 谷保静 . 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问题及趋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20(4):783-795.
doi: 10.11674/zwyf.2014.0401 |
[5] | 张福锁, 王激清, 张卫峰 , 等.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土壤学报, 2008,45(5):915-924. |
[6] | 邢宝龙, 王桂梅 . 不同密度与施氮水平对绿豆的产量效应. 山西农业科学, 2017,45(8):1276-1278,1320. |
[7] | 王桂梅, 邢宝龙, 张旭丽 , 等.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绿豆产量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5(3):130-132. |
[8] | 刘煜祥, 尹凤祥, 梁杰 , 等. 氮肥对绿豆氮磷钾积累分配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作物杂志, 2011(3):96-100. |
[9] |
徐新朋, 周卫, 梁国庆 , 等. 氮肥用量和密度对双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5,21(3):763-772.
doi: 10.11674/zwyf.2015.0324 |
[10] | 李贤庸, 王楚桃, 李顺武 , 等. 一个水稻高叶绿素含量基因的发现. 西南农业学报, 2002,15(4):122-123. |
[11] |
Borrell A K, Hammer G L . Nitrogen dynamics and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stay-green in sorghum. Crop Science, 2000,40:1295-1307.
doi: 10.2135/cropsci2000.4051295x |
[12] | 刘丽君, 孙聪姝, 刘艳 , 等. 氮肥对大豆结瘤及叶片氮素积累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36(2):133-137. |
[13] | 孙虎 . 氮肥对花生根瘤生长发育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6):25-29. |
[14] | 毛忠顺, 董玉梅, 秀红学 , 等. 氮肥和种植密度对蚕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2(3):89-93. |
[15] | 陈剑, 谢甫娣, 陈振武 , 等. 施肥对不同株型绿豆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8,23(增刊):298-301. |
[16] | 张瑞栋, 曹雄, 岳忠孝 . 氮肥和密度对高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8(5):110-115. |
[1] | 张萌,芶久兰,魏全全,陈龙,何佳芳. 不同生物有机肥对贵州高海拔春马铃薯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 132136 |
[2] | 权宝全,吕瑞洲,王贵江,任杰成. 薯块膨大中期不同栽培措施对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 158161 |
[3] | 王永刚,姬铭泽,赵旭涵,于立河,薛盈文. 播期对白燕7号在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 106111 |
[4] | 宋丽芳,冯美臣,张美俊,肖璐洁,王超,杨武德,宋晓彦. 外源硒对苦荞生长发育及子粒硒含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 150154 |
[5] | 殷丽丽,陈晓亮,陈璐璐,房雅容,曹家绮,周凤,李凤,李朕. NaCl、Na2SO4和Na2CO3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 192196 |
[6] | 高桐梅,李丰,吴寅,魏利斌,王东勇,田媛,费高亮,卫双玲. 不同灌溉方式对芝麻冠层结构及群体质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 162167 |
[7] | 张亚宏,王芙蓉,雷建明,武军艳,范提平,张建学. 播期对山旱地区紫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 168171 |
[8] | 冯学金,郭秀娟,杨建春,王利琴. 喷施硒肥对胡麻子粒硒含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 155157 |
[9] | 谭秦亮,朱鹏锦,程琴,李佳慧,吕平,庞新华,周全光. 不同甘蔗品种(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比较[J]. 作物杂志, 2019, (3): 4954 |
[10] | 任洪雷,李春霞,龚士琛,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杨剑飞. 利用SPSS实现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 (3): 8690 |
[11] | 曹亮,黄炳林,王孟雪,张玉先. 株行距及穴苗数的配置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3): 9198 |
[12] | 张冬梅,黄学芳,姜春霞,张伟,王晓娟,刘化涛,闫六英,刘恩科,翟广谦. 冷凉区旱地玉米微垄覆膜土壤水热及产量效应研究[J]. 作物杂志, 2019, (2): 115121 |
[13] | 张宇飞,刘立志,马昱萱,王晓纯,戴建军. 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钾素积累转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2): 122127 |
[14] | 刘亚军,储凤丽,王文静,胡启国,杨爱梅. 不同配套栽培措施对商薯9号产量及杂草防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2): 179184 |
[15] | 董立峰,林小虎,刘春荣,侯桂双,张春璐,付金锋,王凤宝. 复配种衣剂对豌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9, (2): 18519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