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2, 第2期: 6468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2.02.009
李忠南1(), 王越人2, 车丽梅1, 邬生辉2, 曲海涛2, 宋涛2, 李福林2, 李光发2,*()
Li Zhongnan1(), Wang Yueren2, Che Limei1, Wu Shenghui2, Qu Haitao2, Song Tao2, Li Fulin2, Li Guangfa2,*()
摘要:
对穗长平均优势较大的通玉179的F1(PH6WC×29,Reid)进行了单倍体自然加倍规模化育种,并组建六世代群体,就穗长、行粒数、穗行数、穗粒数进行了六世代和DH世代最适模型的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六世代分离世代穗长多基因遗传力为0;行粒数、穗行数和穗粒数主基因遗传力范围分别为56.80%~97.82%、0~58.59%和65.08%~93.70%。DH世代穗长、行粒数、穗行数和穗粒数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99.21%、96.35%、98.24%和93.36%。以上说明常规育种母本系选育应以行粒数为首要目标,从而达到最大穗粒数。DH育种应以穗长为目标,同时兼顾穗行数,有效实现最大穗粒数的育种目标。
[1] | 李忠南, 王克伟, 王越人, 等. 玉米品种先玉335的血缘系谱及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析. 玉米科学, 2018, 26(3):32-39. |
[2] | 包和平, 李颖, 李春成. 高淀粉玉米郑单958主要农艺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2(3):245-248. |
[3] | 李忠南, 王越人, 邬生辉, 等. 玉米品种穗轴重和出籽率等性状的相关及遗传关系研究. 玉米科学, 2012, 20(5):33-39. |
[4] | 李光发, 李忠南, 王越人, 等. 玉米PH6WC组合与产量相关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玉米科学, 2013, 21(6):45-48. |
[5] | 向道权, 黄烈键, 曹永国, 等. 玉米产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效应的初步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1, 16(3):1-5. |
[6] | 李忠南, 王越人, 邬生辉, 等. 玉米主要性状GCA效应值的因子分析. 作物杂志, 2018(2):25-29. |
[7] | 石明亮, 孙权星, 陈小晖, 等. 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与育种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12, 27(12):1292-1297. |
[8] | 李忠南, 王越人, 张艳辉, 等. 玉米DH系15D969超多穗行数的遗传分析. 作物杂志, 2020(5):89-93. |
[9] | 李忠南, 王越人, 邬生辉, 等. 玉米单倍体自然加倍花粉结实力遗传的初步研究. 作物杂志, 2021(2):57-61. |
[10] | 盖钧镒, 章元明, 王建康. 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
[11] | 孔繁玲. 植物数量遗传学.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6. |
[12] | Zhang M T, Edward H. Doubled haploids. Bi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2009, 63:127-142. |
[1] | 曹丽茹, 鲁晓民, 王国瑞, 党尊, 邱天, 邱建军, 田云峰, 王振华, 党永富. 叶面喷施炭吸附聚谷氨酸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2): 158166 |
[2] | 李洋, 任孝慈, 李晓伟, 李伟堂, 黄威, 何中国, 王佰众. 食用向日葵产量与籽粒主要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分析[J]. 作物杂志, 2022, (2): 7580 |
[3] | 房孟颖, 闫鹏, 卢霖, 王庆燕, 董志强. 乙矮合剂对不同氮水平夏玉米氮代谢及产量的调控效应[J]. 作物杂志, 2022, (2): 96103 |
[4] | 刘子刚, 卢海博, 武敏桦, 赵海超, 魏东, 黄智鸿. 化控剂玉黄金对春玉米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 (1): 142146 |
[5] | 段雅娟, 曹士亮, 于滔, 李文跃, 杨耿斌, 王成波, 刘宝民, 刘长华. 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盐性鉴定[J]. 作物杂志, 2022, (1): 213219 |
[6] | 冯素芬, 刘元剑, 许蕊淇, 张薇. 云南省近年审定鲜食玉米品种的主要性状分析[J]. 作物杂志, 2022, (1): 220226 |
[7] | 周德龙, 孟令聪, 郑淑波, 王楠, 李穆, 王薪淇, 卢实, 王敏, 刘文国, 路明. 一种快速高效检测转基因玉米方法的建立[J]. 作物杂志, 2022, (1): 6569 |
[8] | 黄莉群, 马玥, 戚新蕾, 孙秋玉, 董佳玉, 李冠甲, 马占鸿. 玉米品种对不同地区玉米南方锈菌的抗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6): 205210 |
[9] | 李安, 舒健虹, 刘晓霞, 蒙正兵, 王小利, 赵德刚. 干旱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对玉米种子抗旱性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6): 217223 |
[10] | 刘威, 周剑雄, 谢媛圆, 张旭, 熊又升, 徐祥玉, 袁家富, 熊汉锋. 氮肥一次性基施对夏播鲜食甜玉米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5): 134139 |
[11] | 张艳茹, 杨子和, 杨荣, 韩建, 焦金龙, 赵丽, 吴元奇. 对热带玉米种质群体控制双亲混合选择适应性的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5): 1419 |
[12] | 曹丽茹, 王国瑞, 张新, 魏良明, 魏昕, 张前进, 邓亚洲, 王振华, 鲁晓民. 玉米HSP90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5): 2834 |
[13] | 裴志超, 周继华, 徐向东, 兰宏亮, 王俊英, 郎书文, 张伟强. 干旱处理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光合速率和抗氧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5): 95100 |
[14] | 王庆彬, 聂振田, 卢洁春, 彭春娥, 张民, 孟慧, 刘治国, 耿全政. 宛氏拟青霉提取物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166171 |
[15] | 冯艳飞, 杨威, 任国鑫, 邓杰, 李文龙, 高树仁. 黑龙江省部分玉米杂交种的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4): 46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