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1, 第5期: 95100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1.05.014
裴志超1(), 周继华1, 徐向东2, 兰宏亮1, 王俊英1, 郎书文1, 张伟强3
Pei Zhichao1(), Zhou Jihua1, Xu Xiangdong2, Lan Hongliang1, Wang Junying1, Lang Shuwen1, Zhang Weiqiang3
摘要:
玉米是对干旱比较敏感的粮食作物,不同品种应对干旱胁迫的能力存在差异。以6个普通玉米品种为材料,在北京市郊区大田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灌溉处理为对照,分析干旱处理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光合速率(Pn)和抗氧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干旱处理下不同品种玉米Pn降低幅度为京农科728(15.63%)<MC703(15.84%)<农华101(16.34%)<登海618(16.92%)<郑单958(19.15%)<联创808(21.74%)。干旱处理后,不同品种玉米叶片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提高;表现为京农科728和MC703的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余品种,而POD活性、CAT活性及MDA含量在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干旱处理对产量的影响在品种间差异显著,最终产量降低幅度为京农科728(15.47%)<登海618(17.62%)<农华101(21.83%)<MC703(26.20%)<郑单958(27.41%)<联创808(27.30%)。
[1] | 谭静, 杨峻芸, 陈洪梅. 抗旱玉米育种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17(Z1):388-392. |
[2] | 段海霞, 王素萍, 冯建英. 2012年全国干旱状况及其影响与成因. 干旱气象, 2013, 31(1):220-229. |
[3] | 冯健英, 许洛, 王绍新, 等. 北方地区夏玉米主推品种的抗旱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28):47-49. |
[4] | 周曙东, 周文魁, 林光华, 等. 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56-65. |
[5] | 白向历, 齐华, 刘明, 等. 玉米抗旱性与生理生化指标关系的研究. 玉米科学, 2007, 15(5):79-83. |
[6] | 常敬礼, 杨德光, 谭巍巍, 等. 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9(11):1-5. |
[7] | 张彦军, 薛吉全, 张仁和, 等. 前期干旱对玉米吐丝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08, 17(3):135-138. |
[8] | 张仁和, 郭东伟, 张兴华, 等. 干旱胁迫下氮肥对玉米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2, 20(6):118-122. |
[9] | 齐伟, 张吉旺, 王空军, 等. 干旱胁迫对不同耐旱性玉米杂交种产量和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1):48-52. |
[10] | 刘永辉. 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与适应. 干旱区资源与境, 2013, 27(2):171-175. |
[11] | 白建芬, 裴玉贺, 赵秋霞, 等. 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山东农业科学, 2012, 44(3):25-28. |
[12] | 黄玉兰, 殷奎德, 向君亮, 等. 干旱胁迫下植物生理生化及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玉米科学, 2016, 24(2):96-102. |
[13] | 张振平, 齐华, 李威, 等. 玉米品种抗旱性筛选指标研究. 玉米科学, 2007, 15(5):65-68. |
[14] | 曾艳华, 覃兰秋, 江禹奉, 等. 玉米不同抗旱播种方式出苗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14):4215-4217. |
[15] | 邵瑞鑫, 李蕾蕾, 郑会芳, 等. 外源一氧化氮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49(2):251-259. |
[16] | 孙百良, 杨晓杰, 王瑶, 等. 复水对玉米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 34(12):2733-2737. |
[17] | 胡秀丽, 杨海荣, 李潮海. ABA对玉米响应干旱胁迫的调控机制.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29(11):2345-2351. |
[1] | 刘威, 周剑雄, 谢媛圆, 张旭, 熊又升, 徐祥玉, 袁家富, 熊汉锋. 氮肥一次性基施对夏播鲜食甜玉米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5): 134139 |
[2] | 张艳茹, 杨子和, 杨荣, 韩建, 焦金龙, 赵丽, 吴元奇. 对热带玉米种质群体控制双亲混合选择适应性的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5): 1419 |
[3] | 陈芳, 谷晓平, 于飞, 胡家敏, 左晋, 胡欣欣, 刘宇鹏, 胡锋. 贵州辣椒光合生理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21, (5): 160165 |
[4] | 吕伟, 任果香, 韩俊梅, 文飞, 王若鹏, 刘文萍. 干旱胁迫对芝麻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5): 172175 |
[5] | 段振盈, 徐新玉, 李星, 李在峰, 马骏, 姚占军. 12个主产区历史小麦品种抗叶锈病基因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5): 2027 |
[6] | 周晶, 孙侃, 周忠义, 王传旗, 苗彦军. 西藏3份垂穗披碱草耐旱性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5): 205210 |
[7] | 郭宇琦, 王财金, 王洋. 北方春大豆地方品种种子活力相关性状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5): 211218 |
[8] | 曹丽茹, 王国瑞, 张新, 魏良明, 魏昕, 张前进, 邓亚洲, 王振华, 鲁晓民. 玉米HSP90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5): 2834 |
[9] | 丁刘慧子, 邳植, 吴则东. 甜菜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1, (5): 7278 |
[10] | 王庆彬, 聂振田, 卢洁春, 彭春娥, 张民, 孟慧, 刘治国, 耿全政. 宛氏拟青霉提取物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166171 |
[11] | 凌晨, 刘洪, 杨哲, 黄展权, 陈孟强, 饶得花, 徐振江. 双季稻栽培对水稻DUS测试标准品种数量性状表达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1825 |
[12] | 宋瑞娇, 冯彩军, 齐军仓. 富氢水对干旱胁迫下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206211 |
[13] | 冯艳飞, 杨威, 任国鑫, 邓杰, 李文龙, 高树仁. 黑龙江省部分玉米杂交种的综合评价[J]. 作物杂志, 2021, (4): 4650 |
[14] | 陶志强, 闫鹏, 张学鹏.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灌浆期的光合特征对高温适应性的初步研究[J]. 作物杂志, 2021, (4): 7379 |
[15] | 于天一, 郑亚萍, 邱少芬, 姜大奇, 吴正锋, 郑永美, 孙学武, 沈浦, 王才斌, 张建成. 酸化土壤施钙对不同花生品种(系)钙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1, (4): 80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