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5, 第1期: 179186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1.022
所属专题: 烟草专题
朱子健1(), 陈娜娜1, 吴月莹1, 穰中文1, 戴林建1, 田明慧2, 田峰2(
), 易镇邪1(
)
Zhu Zijian1(), Chen Nana1, Wu Yueying1, Rang Zhongwen1, Dai Linjian1, Tian Minghui2, Tian Feng2(
), Yi Zhenxie1(
)
摘要:
为明确烤烟新品种“湘烟7号”在湘西烟区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采用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N1:112.5 kg/hm2;N2:135.0 kg/hm2;N3:157.5 kg/hm2)、种植密度(D1:15 150株/hm2;D2:16 665株/hm2;D3:18 510株/hm2)和留叶数(L1:14片;L2:16片;L3:18片)对“湘烟7号”产量、产值与中、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含量及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单因素来看,随施氮量的增加,烟叶产量和产值增加,总氮和烟碱含量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先降低后增加,高密度导致中部叶化学成分不协调;随着留叶数的增加,烟叶产量和产值提高,均价与上等烟比例显著降低,烟碱含量降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提高。影响烤烟中、上部烟叶总氮、烟碱含量的首要因素为施氮量,影响烤烟中、上部烟叶物理性状的首要因素为留叶数。处理7(施氮量157.5 kg/hm2、密度15 150株/hm2、留叶数18片)经济性状表现最好;C3F和B2F烟叶化学成分、物理性状以处理7和9(施氮量157.5 kg/hm2、种植密度18 510株/hm2、留叶数16片)表现较好。综合经济性状与烟叶化学成分、物理性状,湘西烟区湘烟7号的适宜栽培技术组合为施氮量157.5 kg/hm2、种植密度15 150株/hm2、留叶数18片。
[1] | 王红丽, 杨惠娟, 苏菲, 等. 氮用量对烤烟成熟期叶片碳氮代谢及萜类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中国烟草学报, 2014, 20(5):116-120. |
[2] | 林翠丽, 张跃王, 高卫红, 等.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新农业, 2019(3):7-9. |
[3] | 侯冰清, 邢雪霞, 赵喆, 等. 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5, 47(9):46-51,55. |
[4] | 王志勇. 不同群体结构对烟草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14):35-38. |
[5] | 韩锦峰. 烟草栽培生理.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
[6] | 王三根, 张建奎. 山地烟叶的生理特性与栽培调控.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
[7] | 沈杰, 蔡艳, 何玉婷, 等. 种植密度对烤烟养分吸收及品质形成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4(10):51-58. |
[8] | 刘国. 施氮量、种植密度对红大品种生长发育与产质量的影响.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
[9] | 谢孔华, 刘坤华, 谭雪庆, 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20(20):16-18. |
[10] |
王瑞, 刘国顺, 倪国仕, 等. 种植密度对烤烟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09, 35(12):2288-2295.
doi: 10.3724/SP.J.1006.2009.02288 |
[11] | 林朗. 施氮量及种植密度对烤烟云烟87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0. |
[12] | 黄敏. 种植密度、施氮量及留叶数对烤烟新品种云烟99的影响. 昆明:云南农业大学, 2017. |
[13] | 高贵, 田野, 邵忠顺, 等. 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上部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2005(5):26-27. |
[14] | 邱标任, 林桂华, 沈焕梅, 等. 提高龙岩岩区上部叶可用性的途径. 中国烟草科学, 2000, 21(2):18-20. |
[15] | 王付锋, 赵铭钦, 张学杰, 等. 种植密度与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26(3):487-492. |
[16] | 王彦亭, 谢剑平, 李志宏.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
[17] | 程传玲, 唐琦, 汪文良, 等. 烤烟常规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39(1):59-61. |
[18] | 甄安忠, 何文高, 陈懿, 等.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K326碳代谢和品质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8(9):20-25. |
[19] | 杨隆飞, 占朝琳, 郑聪, 等. 施氮量与种植密度互作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11, 23(6):46-48. |
[20] | 谭军, 郭芳军, 孙兆旭, 等.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11):24-26. |
[21] | 潘广为, 向炳清, 孔伟, 等. 高海拔地区烟草留叶数对烤烟产量、质量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52(14):3338-3341. |
[1] | 任永福, 李嘉怡, 陈国鹏, 蒲甜, 陈虹, 王小春.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对带状套作玉米产量与效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01108 |
[2] | 田文强, 王泓懿, 聂凌帆, 孙刚刚, 张君, 张强斌, 于姗, 李家豪, 张金汕, 石书兵. 播期和播量对超晚播小麦群体生长、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15122 |
[3] | 张圣昌, 魏玉明, 马丽娜, 杨钊, 刘文瑜, 黄杰, 刘欢, 杨发荣. 种植密度和施肥对饲用型藜麦生长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28134 |
[4] | 姬景红, 刘双全, 马星竹, 郝小雨, 郑雨, 赵月, 王晓军, 匡恩俊. 控释尿素对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49154 |
[5] | 米东明, 周佐艳, 张晓妍, 范振杰, 孙培杰, 黄潇, 任爱霞, 孙敏, 任永康. 施氮量对黑小麦物质运转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55161 |
[6] | 张纪利, 何敬浩, 韦建玉, 黄崇峻, 王维, 蔡一霞. 微生物菌剂配施时期对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酶活性及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62171 |
[7] | 金丹丹, 隋世江, 陈玥, 李波, 曲航, 宫亮. 秸秆还田下氮肥减量对辽河平原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172179 |
[8] | 李云霞, 杨佳蒴, 李洋洋, 向世鹏, 余金龙, 李斌, 郑维威, 刘璐. 不同移栽期对烟稻轮作烟区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222227 |
[9] | 李俊志, 窦爽, 王晓东, 张蒙, 肖继兵. 不同间作模式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2): 234240 |
[10] | 赵玲玲, 李桂芳, 程楚, 郑铭洁, 胡敏, 朱剑锋, 沈阿衣, 沈阿呷, 王俊珍, 邵美红. 浙江省荞麦新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 作物杂志, 2025, (2): 8692 |
[11] | 罗健科, 张克厚, 王泽宇, 张平珍, 南铭. 18个燕麦品种(系)在白银市沿黄河灌区的生产性能研究[J]. 作物杂志, 2025, (2): 93100 |
[12] | 龙卫华, 咸志慧, 张正, 阿里别里根·哈孜太, 祖勒胡玛尔·乌斯满江, 浦惠明, 胡茂龙. 长江下游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杂交油菜品系在新疆伊犁河谷的适应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1): 111116 |
[13] | 储昭康, 王世济, 毕健健, 张林, 彭晨, 陈翔, 武文明. 江淮中部播期对夏玉米产量与灌浆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1): 117122 |
[14] | 张楷楷, 赵德明, 马菊花, 白鹏军, 马鹏, 陈蕙, 徐文杰, 黄彩霞, 刘众宇. 垄沟秸秆覆盖对旱作马铃薯土壤水热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1): 139146 |
[15] | 吕树立, 丁芳, 郑东方. 芝麻蒴果光合特性及产量与品质对不同化学催熟剂的响应[J]. 作物杂志, 2025, (1): 1551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