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杂志,2025, 第2期: 149154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25.02.021
姬景红(), 刘双全, 马星竹, 郝小雨, 郑雨, 赵月, 王晓军, 匡恩俊
Ji Jinghong(), Liu Shuangquan, Ma Xingzhu, Hao Xiaoyu, Zheng Yu, Zhao Yue, Wang Xiaojun, Kuang Enjun
摘要: 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控释尿素(CRU)、普通尿素施用方式对黑龙江寒地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一次性基施条件下,与普通尿素(BU)处理相比,CRU60(控释期60 d)和CRU90(控释期90 d)处理水稻有效分蘖数和穗数差异不显著,千粒重显著增加,其中CRU90处理显著增加实粒数,平均增产6.4%,氮肥利用率提高7.5个百分点,CRU60处理水稻穗粒数、产量、氮肥利用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水平;与普通尿素一基两追(CF)相比,CRU60和CRU90处理千粒重显著增加,其中CRU60处理显著降低穗实粒数,平均减产10.6%,氮肥利用率降低7.4个百分点;而CRU90处理水稻有效分蘖数、有效穗数、穗粒数、产量、氮肥利用率与CF差异不显著。可见,在黑龙江省第一和第二积温带水稻生产中,与普通尿素相比,采用控释尿素有利于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在没有侧深施肥的前提下,实施简化施肥应优先选择控释期较长(90 d)的控释尿素。
[1] | 符建荣. 控释氮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7(2):145-152. |
[2] | 彭晓宗. 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与减施潜力研究.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 | 黄巧义, 唐拴虎, 张发宝, 等. 减氮配施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6):829-838 |
[4] | 徐明岗, 李菊梅, 李冬初, 等. 控释氮肥对双季水稻生长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5):1010-1015. |
[5] | Ye Y S, Liang X Q, Chen Y X, et al. 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 irrigation and congtrolled-release nitrogen fertilizer in late-season rice. Effects on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yield, water and nitrogen use. Field Crops Research, 2013,144:212-224. |
[6] | 朱宝国, 马晓明, 张春峰, 等. 控释氮肥对寒地水稻植株和土壤氮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14, 4(1):25-28. |
[7] | 张迪, 吕思琪, 徐文越, 等. 侧深施控释肥下寒地粳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特性.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2):213-220. |
[8] | 马昕, 杨艳明, 刘智蕾, 等. 机械侧深施控释掺混肥提高寒地水稻的产量和效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4):1095-1103. |
[9] | 马晓明, 朱宝国, 徐显国, 等. 控释氮肥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农学学报, 2013, 3(3):1-3. |
[10] |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
[11] | 凌启鸿.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
[12] |
蒋琪, 陈少杰, 王飞, 等. 不同缓(控)释肥料及运筹对双季稻生产特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21, 27(1):85-8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1.01.016 |
[13] | 付月君, 王昌全, 李冰, 等. 控释氮肥与尿素配施对单季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土壤, 2016, 48(4):648-652. |
[14] | 彭显龙, 潘新杰, 秦迎春, 等. 基蘖肥氮量与寒地水稻产量和氮效率的关系.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2):72-77. |
[15] | 董明辉, 张洪程, 戴其根, 等. 不同粳稻品种氮素吸收利用特点的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 2002, 23(4):43-46,65. |
[16] |
刘淑军, 秦道珠, 梁海军, 等. 不同水稻基因型品种养分吸收特性.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16-2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2014-1952 |
[17] | 孙磊. 控释氮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物杂志, 2009 (2):76-78. |
[18] | 魏海燕, 李宏亮, 程金秋, 等. 缓释肥类型与运筹对不同穗型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7, 43(5):730-740. |
[19] |
蒋伟勤, 胡群, 俞航, 等. 优质食味粳稻控混肥一次性基施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7):1382-1396.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1.07.006 |
[20] | 王泽胤. 不同配比控释尿素对水稻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5):63-64. |
[21] | 姬景红, 李玉影, 刘双全, 等. 控释尿素对黑龙江地区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18, 49(4):876-881. |
[1] | 贺云霞, 马建辉, 张黛静, 刘东华, 晁晓燕, 陈慧平, 李春喜. 不同氮肥增效剂对减少豫北麦田气态氮损失及其增产效果研究[J]. 作物杂志, 2025, (3): 108115 |
[2] | 王祎, 任永福, 张正鹏, 丁德芳, 张靖, 刘祎鸿, 孙多鑫, 陈光荣. 不同覆盖材料对河西灌区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149155 |
[3] | 赫兵, 王晓航, 李超, 罗立强, 张强, 韩康顺, 陈殿元, 严光彬, 刘振蛟. 1987-2022年吉林省水稻审定品种数据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3): 1622 |
[4] | 曹正男, 赵振东, 胡博, 于涵, 宁晓海, 赵泽强, 曹立勇. 氮肥与促腐菌肥配施对寒地水稻秸秆还田腐解效果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172177 |
[5] | 侯楠, 吴凤婕, 齐翔鲲, 王玉凤, 杨克军, 付健. 不同施氮水平对黑土区糯玉米灌浆期碳代谢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178184 |
[6] | 朱金籴, 朱学刚, 杜文青, 邱拓宇, 赵新彬.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设施番茄光合特性、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185189 |
[7] | 龙卫华, 李亚珍, 王亚坤, 王永峰, 黄镇, 尼玛次仁, 张幸果. 油饲兼用型油菜品系在拉萨地区的适应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3): 190194 |
[8] | 李虎, 黄秋要, 吴子帅, 刘广林, 陈传华, 罗群昌, 朱其南.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优质常规稻桂育12产量和米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195201 |
[9] | 兰秀, 李恒锐, 何洪良, 马仙花, 黄小娟, 李天元, 韦海球, 江清梅, 阮丽霞, 杨海霞, 刘炳继, 汤丹峰. 甘蔗/凉粉草间作对作物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202209 |
[10] | 韦梦洋, 罗贞宝, 贺帅, 马黔, 马关凯, 席飞虎, 罗东升, 景延秋, 喻奇伟, 王茂贤. 光合细菌与留叶数互作对烤烟生理代谢、化学品质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210217 |
[11] | 杨泽鹏, 万柯均, 郑盛华, 敖玉琴, 马明坤, 万学, 李珊珊, 宋昕, 王昌桃, 陈尚洪, 刘定辉, 陈红琳. 氮肥和播种量配置对无人机飞播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225232 |
[12] | 梁辉, 章建新, 薛丽华, 贾珂珂. 水氮后移条件下滴灌量对新农豆2号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233240 |
[13] | 王贺亚, 罗静静, 孟玲, 艾海峰, 王斌, 李怀胜, 徐靖鹏, 徐向阳. 塔额盆地食用向日葵品种产量敏感性分析[J]. 作物杂志, 2025, (3): 3037 |
[14] | 李小雨, 黄杰, 杨钊, 柴继宽, 杨发荣, 魏玉明, 刘文瑜, 拜伟俊. 基于AHP法的观赏藜麦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 作物杂志, 2025, (3): 7077 |
[15] | 毛顺鑫, 肖无为, 张作林, 黄家达, 王飞, 黄见良, 彭少兵, 崔克辉. 不同灌溉模式和肥料处理对再生稻再生芽生长和再生季产量形成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5, (3): 92101 |
|